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尼山大讲堂论语孟子观后感汇集90条

尼山大讲堂论语孟子观后感汇集90条

时间:2020-08-16 18:06

“子贡问:‘师与商也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我正在摇头晃脑地背着儒家学派的精华《论语》。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共有二十章,有些涉及学习与礼仪,有些阐述了做人之道。比如上文所说的“过犹不及”,就是大人们经常挂在口中的至理

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这样的。有一天,子贡请教老师:“子张和子夏,谁比较杰出?”孔子说:“子张的言行过于急进,而子夏则稍显不足。”子贡说:“那么子张就是更好一些吗?”孔子笑着回答道:“过度和不足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你做过头了,就和没有达到的一样。此刻,你是否觉得惊讶?难道做过了和没达到的是一样的吗?

“过犹不及”这样的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一旦与生活相遇,不少人成了迷途的羔羊。

明朝时,有一个人被称为“永乐第一才子”,他就是解缙。因为他编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鸿篇巨制《永乐大典》,皇帝便对他赞赏有加,并把他视为“第一宠臣”。可是皇帝刚给了他几分颜色,他便准备开染坊了。有一天,他向皇帝报告:“有一位皇子越礼了。”于是他就被皇帝在心中埋下了不快干涉第一家庭的内务。但他还是没有意识到,不过什么事儿他都要插两脚。终于忍无可忍的皇帝发怒了,让他到边疆去扶贫。于是这位大宠臣就这么覆灭了。解缙啊解缙!你也管得太宽了!你不去安心编书也就罢了,居然敢到太岁爷的头上动土。难道你没有读过《论语》吗?“过犹不及”啊!

如今的校园中,“豆芽菜”和“汉堡包”越来越多。他们有的为了减肥,少吃甚至不吃,造成营养不良,成了一棵棵“豆芽菜”;而另一些人呢,经常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大快朵颐,成了一个个“汉堡包”。这两种不健康的人群不都是“过犹不及”最好的例证吗?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要拿捏好分寸,不然就会“过犹不及”。《论语》中像这样浅显而又深刻的道理还有许多,快来和我一起学习吧!

一提起《论语》大家肯定不陌生,都知道它是部儒学经典名著,记载了我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但《论语》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示出来又是怎样的呢?

暑假里我就观看了由济宁电视台和济宁学院主办的一档以围绕《论语》为主题的大型文化竞技类节目——《论语大会》,主持人是济宁电视台的`李乾先生,评委是济宁学院的专家老师,参赛的八支部队伍都来自济宁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分别是:博文队、笃行队、格致队、辅仁队、学思队、求索队、致远队和明礼队。《论语大会》采用两组对抗的方式进行,每组三人,分为“了如指掌、当仁不让、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四个环节,比赛过程紧张激烈、精彩纷呈,选手们也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表现的非常优异。 比赛有一对一的PK,有抢答,但最有趣的要数“智者不惑”这个环节了,按照比赛规则,两位选手面对大屏幕通过语言和动作解释成语,另外一名选手背对大屏幕来猜成语。比赛时,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手舞足蹈的用一些奇怪的动作和暗号来比画着猜成语,不时引的场上的观众哈哈大笑,真是妙趣横生。还有“勇者不惧”环节,当抢答到最后关头,两队平分,一题定胜负时,看的真是扣人心弦,激动人心。

通过观看《论语大会》不仅使我在节目中快乐学习了《论语》的经典,品味了《论语》的魅力,还让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愿承仁、义、礼、智、信之训,做温、良、恭、俭、让之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 。(《论语· 公冶长》 )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 离娄上》)

【注】①是用:因此。希:同稀少,少。

(1)结合语段①②,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孔子远怨的方法。(3分)

(2)请简要分析儒家反求诸己的修养观。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体会。(9分)

参考答案:

19、【参考答案】

(1)严以律己(2)宽以待人(3)不计教过去的仇怨(每点1分)

(2) 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1分)孔子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2分)孟子也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2分)联系现实(4分):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每个人都应加强自我反思,多问问自己的良心。

(它与反躬自问(省)、严于律己、闭门思过等含义相近。)

【译文】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计较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的)怨恨因此就少了。

③孟子说:爱别人而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