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作文 篇1
一、写自己参加过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无论学校生活还是家庭和社会生活都充满了无数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春游,秋游活动。学校里的各种体育活动,课间活动。比如,砸沙包,丢手绢,一二三木头人,踢毽子,跳绳等等活动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再如,家庭里的过生日,家庭联欢会,家庭卡啦ok比赛,家庭故事会,家庭趣味活动等等都可以变成我们写作的好材料,写进文章里会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二、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习作是小学生真情实感的反映。生活中学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一次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学习中表现好被老师表扬?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事后感到后悔;自己不经意间帮助了别人而感到心里特别自在,那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感动一定会回味悠长。再比如自己第一次做饭,第一次登台演讲,第一次独自一人在家,第一次走亲戚等等,都可以写进作文里。因为作文的选材来自于自己的生活,既真实,又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何乐而不为呢?
三、写自己的熟悉的动植物。
小学生都喜欢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动物的外形,毛色,神态,动作以及生活习性就会慢慢地为小朋友们所熟悉。还有的经常去动物园看动物,对动物既有了了解和认识,还有的产生了感情。因而,我们写这些动物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自己家或者邻居家养的动物,因为经常接触,有的甚至经常和动物在一起玩,因而,对这类动物比较熟悉,也愿意写进作文中去。植物也是这样,比如,家里养的花草,院子里种的树木,小区的树木,也可以是森林公园里的树木,都可以写进习作中来。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就是非常好的例子,值得借鉴。
四、写常吃的水果。
水果和我们的联系十分密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如,跟着家长去体验摘果子—买果子—吃果子的乐趣,就是一篇很好的习作素材。对不同水果的外形、颜色、质地、口感等也很有写头。
五、改写公益广告。
小学语文人教新课标实验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里也提到这个例子。“妈妈下班回家后很累了,可是还要给婆婆洗脚。孩子看到后也模仿着妈妈的样子,端来了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这个例子引发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曾有过哪些感动你的事。我想,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你每天怎么做的?你从广告中的那个小男孩身上学到了什么?
六、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一直在小学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看了一幅画之后,试着让学生把这幅画写成一篇文章。学生因为喜欢图画,也就会慢慢喜欢上看图作文。还可以让学生把一幅漫画写成一篇文章。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假文盲》那幅漫画就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成一篇文章。
七、可以续写一些经典课文。
比如学完《穷人》之后,我让学生写《桑拿拉开了帐子之后》;学完了《凡卡》之后,我让学生写《凡卡今后的生活》;学完了课文《小珊迪》之后,我让学生写《小珊迪的弟弟长大了》。效果都很好。
八、写读、观后感。
读书一直是我们小学生的最经常的活动,但读完之后的感受,所受到的启发,教育如果能写下来,那么读书的品位和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提倡学生写读后感,当然,你的读后感可多可少。看完一部电影,电视剧后感想一定很多,把观后感写下来也是很好的习作。
当然,可以作为习作素材的内容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记住生活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写之不绝的习作源泉。小朋友们,热爱生活吧!你的习作素材就会越来越丰富。
阅读的作文 篇2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就像是一条小小的鱼儿在大海中遨游,无忧无虑……
我爱阅读,它让我拥有了快乐,它陪着我哭,陪着我笑,陪着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宁静的夜晚。
小时候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母亲总是会给我讲故事,我安然地躺在母亲的怀中,缓缓地进入梦乡,那一个个故事在耳边飘过,轻轻、悄悄……
我得到的第一本故事书是我过生日的时候,姐姐送给我的,那时候激动和欣喜的心情到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是一本安徒生的童话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我喜欢的故事,有《丑小鸭》《海的女儿》……我百看不厌。
因为阅读,我也做过一些傻事。
那是一个明媚的上午,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留下了我一个人独自在家,我先写完了作业,又看了一会书,一个人的时候便觉得有一些无聊,在家里四处游荡,看一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趣的事情做。
突然,我眼睛一亮――――妈妈的衣柜。我打开妈妈的衣柜,想也没想,就把我自认为很好看的衣服全部拿了出来,随便数一数也有二十几件吧,我把每一件都放在身上比划比划,经过精挑细选,终于选出了几件我很满意的衣服,我穿上了妈妈的白色连衣裙,裙子上一层一层的白纱花边很好看,接着又穿上了妈妈的米黄色的梨子小批肩,带上了翻着小波浪卷的遮阳帽。啊,好看极了!咦?还差一件东西呀?对,童话中的小公主必备的小高跟鞋,我打开鞋柜,选了一双妈妈的黑色高跟鞋,费力地挂在脚上,因为它实在是太大了。
我刚一站起来,妈妈推门走了进来,“啊”,地一声大叫,把我们都吓到了,妈妈看着我忍不住地大笑。我傻傻地问妈妈:“妈妈,我是像白雪公主呢,还是像爱洛公主?”妈妈笑着拍了拍我的头:“你是我家的小公主。”
现在我长大了,但是还是像以前一样喜欢阅读,我读过著名女作家JK.罗琳的《哈利波特》,它让我领略了神奇的魔法世界;沈石溪笔下的《狼王梦》《双面猎犬》……让我了解了动物世界的神奇色彩………
阅读让我快乐,让我领悟了人生的道理,让我沉浸在美丽的童话世界中。我爱阅读,也从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阅读的作文 篇3
总在清闲的午后,趁着丝丝柔柔的阳光透过窗户披洒在身上的惬意,泡一杯清茶,坐在书桌前,拿出一本诉说着风华的书慢慢品读。
空气中氤氲着诗意的气氛,我轻轻打开书,在肌肤触碰到那洁白的书页时,一股淡淡的墨香沁人心脾。我徜徉在一个个心灵故事中,感受书籍才能带给我的难得的宁静。心只有在这一本本如泣如诉的书中才能真正的得以宁静。
我在书中得到的当然不止宁静,它们还教会我文明的苔痕,处世的智慧,知识的斑斓缤纷。
阅读诗词,我被历史的沧桑所震撼。秦砖汉瓦锻造了我的刚强,楚辞汉赋澄澈了我的心灵,唐诗宋词荡涤了我的灵魂,元曲明清小说更是华丽拉我的心境。试问是谁搅动了一江春水?屈原一身傲骨,死前高声吟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吟罢便抱着坐石纵身跃入了那滚滚黄流的汨罗江中。一代词圣的生命随波逐流,而他的精神却传递了近两千年的辉煌。是谁在泣诉反抗着命运的跌宕?李清照虽身为女儿身却肩负着亡国之恨、亡夫之痛,背井离乡,颠沛流离数载。她的诗虽然语言清丽,婉约轻柔,但却字字透着对自己身世的`悲叹,对国家灭亡的悲愤。“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从生活富裕的大小姐沦为四处逃难的亡国奴,她的坚强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是谁让九州动容?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卖炭翁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更是“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阅读鲁迅,读着“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眼前便浮现出他那消瘦的脸庞,两道犀利的目光,一头不屈的硬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喊出了鲁迅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在动荡不安的社会里,鲁迅用他自己手中的笔控诉着这个惨绝人寰的世界,斥问着那些骄奢淫逸的有产阶级。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到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位大文豪对旧时封建制度的批判,只用了“吃人”二字,却完美表现了封建社会的可怕不堪,燃起人们心中反抗所处的恶俗世道的火焰,使人们早点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清醒过来,举起武器将那些所谓的“仁义道德”的统治者赶下台。在他笔下的人物:会“精神胜利法”的阿Q,穿长袍而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想要“吃掉”自己的哥哥……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浪费时间无异于慢性自杀”的警告,让我珍惜时间。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诘问,我挺起胸膛勇敢向上。对于鲁迅“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的解剖我自己”的直白,我会时刻审视自己的不足。听到“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读书上”,让我惰性不再,勤奋努力。
阅读中,我在诗词里陶冶自己的情操,华丽自己的内心,洗涤自身的灵魂。我在鲁迅的大无畏精神中懂得了珍惜时间,勤奋努力,勇敢积极。我在书中审视自己,改变自己,锻炼自己。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它让我懂得了真、善、美的宝贵内涵,它让我在字里行间渐渐地成长,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书,带给我宁静,而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阅读的作文 篇4
人之所以在头脑上得以进步,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阅读的。这个想法不是凭空而来的。你看,历史上哪个文人不是先阅读万卷书,才下笔如有神的。像李白,苏轼……他们不都是学识过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从古至今,无一例外!当今时代,想要迅速跟上时代的步伐,唯有阅读。而阅读中的我,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变的是我读书的理由。理由,我们可以戏称为"动机"。小的时候,妈妈常会带我去新华书店,浸泡在书海里的我们,身上带着渗入骨髓的书香。我们都是文化人,是知识分子了。我当时曾这样想过。再大一些,我开始爱上读那些缥缈的科幻、刺激的冒险这些题材的小说,我开始被跌客的情节玩弄于鼓掌之中,无法自拔。直到六年级,我被一个名叫泰戈尔的人写的诗拉出了这个漩涡。语言优美如浑然天成,语言能力亦炉火纯青,一只名叫诗歌的手嵌住了我的灵魂。但随着初中阶段散文对我的渗透,又使我的读书增了几分色彩。我的"动机"也从做一个文化人升华为做一个与文字共舞的人。写到此处,读书的理由似已没那么重要。因为我与读书,与文字已经朝夕相伴。
变的是我对世界的看法。起初,我还沉迷在世界的美好中,却因读了几本深沉的书从而刷新了我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比表面看上去要复杂得多。阅读,使我对世界的看法改变了。
变的是我对人生的思考。原先的我,自尊心、好胜心极强,但在书中了解了庄周等人的学说,便仿佛看破莽莽的红尘,变得虚怀若谷,一改以前。做事会深刻思考,吸取每一个值得学习的经验,或是一个人思考"人"的命理。
虽然在阅读中我改变了太多东西,但有一点却一如既往——未泯的初心,那种对知识的渴求。阅读,使我充实自己,迈出一撇一捺,成为那个真正的"人"。
评价:放浪形骸,放荡不羁,崇尚自然,不拘礼法
赞诗:心是空的 骨节却是那么坚硬 结庐于深山处 自得其乐 世界也就远了 即使叶子如何沉默 风一旦来了 那也片片如刀 似剑......什么乱世佳人 抛之脑后 抚琴 喝酒 写诗 也不
李白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这位伟大的漂泊者用他的双脚和诗笔丰富了大唐的山水他的大笔横扫,狂飙突进,于是,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作品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评价: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
一生傲岸 狂放不羁 达不足贵 穷不足悲 藐视权贵 愤世嫉俗 放浪形骸 热情奔放 不屈己,不干人
几乎每一个人在孩童时代都会稚嫩的,奶声奶气地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上小学以后,孩子们都会齐声朗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们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时,我们都会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他要是想上天,他可以说:“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他要是想去咸阳,他可以说:“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要是高兴,他说:“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他可以说:“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他要是伤心,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是酣畅万古情,悲是同销万古愁)他要是形容自己发愁,就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要是送朋友,就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如果朋友送李白,他会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告诉我们,有的时候流浪也是一种归宿:“万里无主人,一身独为客。”李贺说“不须浪饮丁督户,世上英雄本无主”,真正的天地英雄是没有君王的,李白就是这样一个自我放逐的人,三年的宫中生活对他来说并不过是个穿越,而真正相伴终生的是美酒,明月,是放荡不羁,是“不屈己,不干人”。(摘自于丹教授的一次演讲)
杨修
评价: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薄,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在发生了阔门、一盒酥、曹操梦中杀人、吴质等事件后,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曹操对杨修心中已暗存芥蒂,暗暗忌之戒备之,直到后来杨修又暗中插手废立太子之事,引起曹操极度不满和嫉恨。
事件: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屈原
品格:热爱祖国、志洁行廉,刚正不阿,坚持理想,太过执着(反面用,渔父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事件:开创新诗体—楚辞(创新)、投汨罗江自尽(与渔父的对话)
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余心之所向也,虽九死其犹不悔矣。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评价: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奋,著成信使照尘寰。(司马迁)
世界文化名人。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
勾践
事件:曾败于吴,屈服求和。后卧薪尝胆 ,发愤图强,终成强国。公元前473年灭吴。
相关成语
兔死鸟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注:他成功以后,剪除了他夫人和文种,验证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对联,前一句讲得是项羽, 项羽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成了上将军。后一句讲的是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最终打败吴国,报了会稽之耻。)
马谡
性格:刚愎自用,纸上谈兵
相关事件:诸葛亮失街亭
阿炳
他看不见一切,但是他看得清一切。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人们称阿炳是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
主要作品:《二泉映月》
吴道子(画圣)
少年时孤苦穷困,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未能成功。后发愤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由于他的刻苦好学,年未弱冠之时,已“穷丹青之妙”。
【作品介绍】
《宿五松山下荀
【原文】
宿五松山下荀
作者: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⑵
田家秋作苦⑶,邻女夜
跪进雕胡饭⑸,月光明素盘⑹。
令人惭漂母⑺,三谢不能餐⑻。
【注释】
⑴五松山:在今安
⑵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⑶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心中的悲苦。
⑷夜
⑸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雕胡饭:即
⑹素盘:白色的盘子。一说是素菜盘。
⑺惭:惭愧。漂母:在水边漂洗丝絮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
⑻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白话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
【创作背景】
此诗题下原注:“宣州”。五松山,在今安
【赏
五松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妇女。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受到主人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写诗人当时的心情。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写出诗人寂寞的情怀。这偏僻的山村里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欢乐的事情,他所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这就是三四句所写的:“田家秋作苦,邻女夜
五六句写到主人荀
李白的性格本来是很高傲的,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常常“一醉累月轻王侯”,在王公大人面前是那样地
李白的诗以豪迈飘逸着称,但这首诗却没有一点纵放。风格极为朴素自然。诗人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像在叙述他夜宿山村的过程,谈他的亲切感受,语言清淡,不露雕琢痕迹而颇有情韵,是李白诗中别具一格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