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欢迎词 篇1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样一个秋风送爽,硕果累累,充满欢乐和收获的日子里,你们带着父母,老师的期望;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带着收获的喜悦,从四面八方来到了石家庄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此,我代表教育系全体师生,欢迎20xx级全体新生的到来。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春去秋来。你们凭着“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的信念,奋力拼搏。迈进了中学校园,开始了人生道路上的又一个新的起点,谱写人生又一个新的篇章。
在今天的迎新大会上,我给大家提几点希望:
首先,要有新的奋斗目标,不能船到码头人到站。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同其奋斗目标是成正比例关系的。中学的学习不同于中学,不再硬性要求同学们上早自习、晚自习,不会有难以应付的月考、期中考试。所以,中学的学习更加要求同学们要有主动性。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些新的目标,比如,各种职业类考试,专接本、考研等,有了以上的奋斗目标,你就会觉得每一天过得很充实,活得很有意义。
其次,要学会做人。同学们,你们来自四面八方,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及家庭背景,你们如何相处?我要告诉大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能力的一个体现。你们走到一起是缘分,没必要为一些生活上的小事斤斤计较。同学之间,应当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团结友爱。中学同学,是你一生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要有宽容的品质、赏识别人优点的能力、正视自己,善待“弱者”的心胸和能够淡忘的情怀。要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这样,我们每个人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
第三,要学会做事。中学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我们有很多学生活动、社团活动,提供给大家展示个人魅力的平台。如何做事、如何做好事,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责任心,要有从小事做起的精神。古人曾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大事是小事的累积。小处见精神,一个人良好的素养往往体现在小节上。不要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做。我们要做成大事,必须要有“起于垒土”、“始于足下”的精神。最终,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最后,要学会学习。中学的学习,不仅要学习基础知识,更多的是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如何学好专业知识,能不能在前人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有所创新,这就涉及到做学问。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有了,需要的就是刻苦钻研的精神。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书,丰富和储备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后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同学们,我衷心祝愿大家在中学期间,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 祝你们学有所成,成为国家的栋梁,把自己培养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谢谢大家!
新生欢迎词 篇2
尊敬的家长朋友,亲爱的小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加入xx实验幼儿园樱桃一班这个“大家庭”,很高兴认识你们。相信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里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们真诚欢迎你们的到来。
幼儿园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里有喜欢你的老师,与你一起游戏的小伙伴。还有各种有趣好玩的玩具等着你!相信你们肯定会沉浸到有趣的集体生活之中,体验到幼儿园的快乐!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将与你们一起生活。可爱的小宝贝们,可能你暂时还不习惯幼儿园的生活,没关系!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关心你们、照顾你们;老师会给你们讲好听的故事、会带你们做好玩的游戏、会教给你们许多知识……对了!你在幼儿园里还会认识许多朋友。在这个快乐的集体里,我们一起学习、生活、游戏、交往、参观……在这些丰富而有趣的活动中,你们会更加快乐,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干、活泼健康、自信且富有创造性。
家长朋友们,谢谢您放心的将宝贝儿交给我们,我们会用爱心、耐心与细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你我之间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样,我们也真诚的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得到您大力的支持与配合,为幼儿共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
让我们一起手拉手,共建和谐快乐的樱桃一班吧!
新生欢迎词 篇3
20xx级新入学的新生同学们,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蓝天,欢迎你们加入蓝天这个大家庭!我们知道,同学们,特别是第一次进入蓝天的新生同学们,心情一定非常激动。是的,因为你们即将踏入的是一个繁花似锦的校园,一个令人眷念的故地,一片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热土。在这里,我们向你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但是,生活就总体而言总是朴素的,因此也是平凡的。当这个激动期过去之后,你会发现,即使大学的生活也不像想象得那么令人激动。也许公寓宿舍有种种不便;也许食堂的`饭菜不合自己的口味;也许有些课程、甚至一些原来很看好的课程也很乏味;也许发现原来大名鼎鼎的教授也很平常;也许满怀热情提出的某些建议久久没有回复;也许考试成绩不很理想;也许许多老师都可能太忙,根本注意不到你的麻烦和困扰;也许你们很多人在入校之前暗暗下的决心很快就忘了。
我们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也曾这么走过。生活注定会溶化许多激情、理想、决心和追求,甚至会使生活变成仅仅“活着”。
刚刚跨入大学校园,我想你们都会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我来这儿做什么?”“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的,人生犹如夜航船,一个个始终警省自己的问题就是一座座塔基,而你的回答,就是点亮自己的灯塔。当思索这两个问题时,你们正是在为大学四年或者更加长远的未来树一座灯塔,尽管前路漫漫,航灯迷烁,但一步步走来的你们将不断地修正航向,向着那个人生的坐标原点进发。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兴趣才是主动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真正来源。其实,刻苦学习的人并不是因为他懂得了要刻苦,最主要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感到学习的苦,“刻苦”从来都是局外人对行为的概括,而不是刻苦者的自我心理感受。 如果你们在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几年间能够找到这种感觉,那么,你的内心、你心目中的世界每一天都会是鲜亮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学们,让我们揽万卷文采,汲百代精华,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共同携手,在新世纪的伟大征程中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无论是时代的需要,还是学院的要求,无论的父母的期望,还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同学们走进了人生经历过程中富有挑战性的大学生活,自强、自律、自学、自我管理是大学生活区别于中学生活的显著特点,大学生活的开始,也意味着我们独立生活、独立发展的开始。我们要从接受别人的关照中走出来,主动去关照父母、关爱他人、关心社会,这是我们生活观念的一次大转折、大变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显著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思考如何承担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思考如何完成专业规定的各项任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领悟“勤”和“苦”字的内涵。学会学习,学会交流;要注重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向老师学、向同学学,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知识、学经验;学做人、学做事;让勤奋、苦学铸就学院学风的精髓。
古人云: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敢于远航的人,水里有路;敢于奋飞的人,天上有路,自强不息的人,心中有路。曾记得原团省委副书记肖洪波同志寄语蓝天青年大学生里说到:同学们,你们选择蓝天是正确的、是明智的,选择蓝天只是人生新的开始,奋飞蓝天、翱翔蓝天才是人生永久的追求!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读出这句话:以于果为榜样,自强不息,奋飞蓝天。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章院长章院长做的报告并欢送章院长及各位领导。谢谢大家!
秋来暑往,我校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子,你们的到来为我们中医药界又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作为一个年长的中医工作者,我为你们的到来感到由衷的高兴。
祖国医学在历史上曾经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兴旺,也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西医学虽在微观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再加之化学药物具有不可避免的毒副作用,使得人们更加青睐中医这一传统医学,它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重视辨证论治,因而在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对于慢性病、疑难杂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很多急性病的疗效也是肯定的,今年入春以来的sARs流行期间的“中医热”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日渐兴起“中医热”的主要原因。
在中医的长河中,历代名医辈出,群星璀璨,如华佗、张仲景、叶天士、蒲辅周等,他们对许多沉疴顽疾每每应手而瘥,效如鼓桴,如何才能学到这样妙手回春的“绝技”呢?这就是中医的精华所在———“辩证施治”。辨证准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我认为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该利用宝贵的学习机会打好坚实过硬的`基本功,诸如中医的基础理论、药性、方剂、四大经典等,应该尽可能的多背诵,久则熟能生巧,临证之时,方能胸有成竹,知常达变。正如学习外语一样,我们必须“死记硬背”一些单词,只有达到一定的基础词汇量以后才能提高我们的读解能力。学习中医也是如此,利用年轻时记忆力好的优势,也不妨来个“死记硬背”,正所谓一朝努力,终生受益。医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还要在今后的见习、实习乃至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学用结合,在临证中不断提高。
中医历来就重视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今天,开放式的教学为我们旁猎其它学科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计算机、外语、现代的实验技术等都能为中医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帮助和支持。但必须抓住主干学科,对其它方面的知识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进而增加内涵,在继承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愿青年学子们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医事业的发展续写辉煌的篇章。
有的人虽然拼尽全力考上了所谓的名牌大学,但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高中时代名列前茅的感觉。在大学校园里,面对众多实力不俗的优秀学子,他们惘然若失,甚至深感自卑,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失去了信心。
我们在这里想说的是,勤能补拙、后来居上从来就不是一句虚话。在大学里的生活和学习就是一个感受无知的过程。真正的聪明始于自知无知。学,然后知不足。无知并不可悲,可悲的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无知,也不知道如何摆脱无知。大学是无知状态的冲动力,自强的精神可以推进成才之路每一步。
刚来大学的幼稚表现是正常的,如果大家都像“五道杠少年”一样没有童年,那人生是在是悲剧的。对现实一无所知也是正常的,但不能一直无知下去。否则这个大学就是白念了。因为大学是家庭学校过渡到社会的缓冲区、封闭区、实习期。也许你在社会上学习一天就相当于在学校里学习几年,也许学校学里的东西出去一点都用不上,但是请你珍惜这段时光,因为这是把学生推向社会最后一个安乐园。
让我们来看看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无知的智慧”吧!
凯瑞丰向德尔斐的阿波罗询问苏格拉底的智慧,女祭司皮提亚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的人了。而这是一个谜,需要苏格拉底自己去揭开谜底。于是苏格拉底考察了城邦中的政治家、诗人和工匠。苏格拉底首先找到了一位政治家。政治家以知识渊博自居,和苏格拉底侃侃而谈。苏格拉底从中看清了政治家自以为是,其实无知狂妄的本质。
苏格拉底还不满足,依然继续着他的证明。他找到了一位诗人,发现诗人作诗全是出于天赋,而诗人自以为能写几句歪诗便目空一切。接下来,苏格拉底又向一位工匠请教。想不到工匠竟在重蹈诗人的覆辙,因一技在手便以为无所不能,这种狂妄反而消弭了他所固有的智慧之光。苏格拉底知道,这些人虽然在某方面知道很多,但却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强不知以为知。于是他理解了神谕的意思:只有苏格拉底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然而神谕的传达并不止于无知之知的自知之明,而是一种以无知为智慧的勇气。苏格拉底开创了自己独特的否定性求知方法,并不肯定什么是知识,而只是不断的否定各种伪知识。被他称之为助产术的外界激发,从而转化为积极的内在自省。他认为,任何人只能对自己的灵魂负责。甚至连同于苏格拉底的守护精灵并非是外在的神谕,而是一种内在的“东西”。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我们成天陶醉于自我的“长处”,自然不会有真正的自我反省。因为我们身上的很多固有的问题,而且,在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支配下,是不可能得到对自己的真正的认识的。所以,苏格拉底提倡的“认识你自己”成了千古流传的
盖世的功劳,
当不得一个矜字;
弥天的罪过,
最难得一个悔字。
我们同时要学会自制和宽容。这并不是放任。自制,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的能力。在生活中,一个有自制能力的人才能够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学会宽容,就是要学会忍让和谅解别人。宽容,就是要学会“忍让”“接纳”、“包容”、“理解”。它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有道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一个有宽容之心的人,才能够成为人上之人。
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大学里养成的习惯,会带到社会上,影响剩下的人生。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如果我们在幼儿园时期里错过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时光,那么大学将是最后一个试错的阶段和平台。因为这是唯一一个“半社会化”的地方,而你不必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付学费”。如果走上社会,一个很小的错误都可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而在大学里,错误是可以被原谅和宽容的。东山再起,重头再来也是可能的。所以,多尝试是一件莫大的好事。有错误,早犯比迟犯好。大家现在可以宽容年轻人,以后呢?
请你珍重自己的第一年。首先要习惯身份转换。高中生转向一个大学生并不那么容易,也许想你自己心心念念都是高中的生活,高考前的友谊、那段岁月。但可能你偶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大学生活,那这就是身份转换成功的迹象和标志。
大学生的天职就是读书。希望大家从一开始不要被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里躁动的浮华所迷惑。也许他们是所谓“锻炼”的好途径,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学习。在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专业课知识,可以说学习是方方面面的。在自习室是学习,去图书馆更是学习。自己专业的是学习,别的科类更是学习。礼仪是学习,世故也是学习。也许周转于各种灯红酒绿也是一种能力,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要从里面吸取到什么。你要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他的著作《管理未来》中说道:从此刻开始,知识成了关键。我们所处的不再是一个劳动力密集、或物质密集、或能源密集的世界,而是一个知识密集的世界。
如果你上的是一个响当当的名牌大学,那么你应该养成归零的思维,从新开始。 如果你上的不是名牌大学,那也没关系。毕竟不要以你的大学来论成败,如果勤奋努力,一切都可改变。如果你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切不可自卑。我们上文说的奖学金和贷款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共4页,当前第2页12342015新生寄语
上了大学以后,不一定要有多高的理财能力,去储备金钱,但是一定要养成储备知识的习惯。因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而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他的源头——不存在脱离任何知识的能力。
如你知道的,知识增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仅仅在19世纪初,人类的知识还以每5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了20世纪初,这一速度变成每XX年翻一番!20世纪80年代,人类的知识每3年翻一番!20世纪末,人类文明发展的前49XX年所积累的文献资料,还没有现在1年的文献资料多!进入21世纪,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学科与学科之间,界限不断突破,渗透和融合不断进行,大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到目前为止,仅自然科学的类别就已超过XX门。
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只有具备了比别人学得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才能保持不变的竞争优势。一份研究资料显示: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一个本科生走出校门两年内,一个硕士研究生毕业三年内,一个博士生毕业四年内,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将全部老化。按照知识折旧定律: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其实,就一个人一生所学的知识来说,在校
就像一个笑话说的:“一个饮食公司征集创意如何做红烧肉?本科生说把肉放锅里加些东西煮;研究生说这个是不行的,要写出多少肉,多少其他的佐料,怎么煮,煮多长时间; 过了一个月,博士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如何做红烧肉”,打开目录,“第一章, 如何养猪”。” 让我们记住约翰科特的这句话吧:不要停止成长,终身学习对职业的成功显得越来越重要。
也许大家听过温水青蛙的例子,我们在这里拿出来,希望大家有所感悟: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
启示:
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之一是:青蛙,就好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
启示之二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
事实上大学里知识更新的太慢,往往一些需要与时俱进的学科还拿着十几年前的教科书,年复一年。没错,大学里学到的东西非常陈旧。而这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因为任何一种知识写成教材拿到课堂上来讲授都是陈旧的。但有的陈旧则是基础性、基本能力的代名词。像是数学这样千年经典的精华、无数前人总结出来的定理,陈旧是必然的。
经常有一些学生问:学xx有什么用?我们应当清楚:一本教材,领悟其中创造性思想
我们应该对课程设置心里有数,对学分和绩点制有着粗略的了解,毕竟每所大学都有其差异。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而国内大部分高校通用的绩点计算方法是:绩点=分数/10-5,学分绩点=学分×绩点=学分×(分数/10-5)
在大学中,平均学分绩点指的是单科学分乘以学科的绩点,然后把各科的结果加起来除以总学分得到的结果。平均学分绩点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能力与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之一。能方便地与美国的gpa制挂钩。想出国留学的中国本科生应该引以为重。
我们应该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我们上文说到,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专业,可以通过选修的方式来听“你想换的专业课程”,也许你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也许你是真的“觉悟”了。不管怎么说,了解最重要。
我们应该适应大学课堂。往往大学会给你更多的自修时间,而大学的教师不会不厌其烦一遍一遍向你解释。往往一节课可以不着边际的说个几十页教科书。
可以说,任何一位成功的大学毕业生并没有从学校教育中得到收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毕业之后,能够意识到自我需求的是什么。大学中获得最好的财富就是知道如何学习,而不是单纯地了解书本知识。从走出校园的那一刻起,他们就会发现书本知识是相当局限的,真正需要做的是找寻真正能够适合自己和令自己满足的东西。卢梭说:“一个真正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懂得自己的真正使命,从而在做职业选择的时候不会手忙脚乱和徒劳无功。我认为,我的学生将来成为军人、教士还是律师都是无关紧要的。命运好像已经给予了最适合他们的位置,他们必须要完成特定的使命。我的教导重点就是教授他们要学会生活。懂得如何生活的人,最终可能没能成为医生或者律师,但是他们知道首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可能他们在以后的日子中会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也可能会遭遇各种磨难,但是他们都能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
也许毕业后要考虑就业的问题让每一个大学生深深困扰,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人们总以职业论成败,社会总以金钱论胜负。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兼顾“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无论是何时何地。我们前文说到埃里森的退学论,可以说不读完大学并不难,难的是不读完大学之后能成为比尔盖茨。事实上他的那篇演讲是革命性的,因为他为大家指明了方向。世界为所有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但是它并没有强迫某一个人成为某一行业的人。它没有断定一个人成为哪一种人,但是它的确要求每一个人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