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那一刻雨是冷的,滴落在李清照的梧桐梦里。“雨歇梧桐泪乍收,谴怀翻自忆从头。”那一刻秋雨暂歇而不再流泪,谱一首心曲悠悠低唱在纳兰容若的耳畔。仰望老宅里的梧桐树下,躺着一把沧桑的藤椅,它向我讲着一段很久很久以前的事。
在老房子还没有租出去之前,奶奶也还在我家,院子就成了自小我最爱的地方,院子里有夏天的葡萄,秋天的柿子,还有奶奶一年四季都看不腻的梧桐树。梧桐树比院子的围墙要高许多,它为什么会在那儿呢?我也不知道,只知道打小,梧桐树就扎根在院子里了。夏天,奶奶坐在那把老藤椅上乘凉,中秋,她也坐在那儿看着月亮升起。我从不知道奶奶为什么爱坐在那儿,她却说树大好乘凉。
奶奶是土生土长的广西人,讲着广西方言,我自然是半懂不懂,自然她不会把我抱到她膝下讲什么美丽的传说。她只是喜欢坐在梧桐树下,摇着蒲扇,看着她的外孙女在后院玩一个下午。
夏末的雨总给人带来莫名的伤感,而我也只能在奶奶的屋子里呆上一个下午。她的手里,织着我秋天的毛衣。奶奶的手艺,自然不在话下。织累了,便看看窗外的梧桐树,嘴里时不时地念叨两句。奶奶识字的,自然她爱梧桐也会爱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细雨”的情调,也就是那一刻,梧桐的样子在我的'心灵深处美丽了起来。虽然,别人都说梧桐高大,巍巍挺立,是最值得学习的。可我觉得,在那样一个细雨霏霏的下午,我只感到了梧桐的美,是一种汉口江边独有的凄凉。它把自己隐藏的很深,它渴望拥抱雨滴,拥抱这个夏天给它的最后的一场雨。或许这就是奶奶爱梧桐的原因吧。她也一定读得懂那棵老树,或者说是老友。奶奶坐在床边,静静地织着那淡黄色的毛衣,那个与梧桐花一样美丽的颜色。我看着奶奶,岁月像一把无情的刻刀,在她曾经美丽的脸庞上刻下了并不美丽的花纹——她老了。但她或许也想与院子里的梧桐一起拥抱雨滴,拥抱朝气的夏天,以及拥抱那些逝去的青春年华和那个隐藏得很深的梧桐梦。
十年过去了,梧桐还在,老藤椅还在,只是岁月又将它们老了一个轮回。
又是一个夏末,窗外梧桐树给我讲了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瑟瑟秋风,梧桐细雨,丝丝缕缕交织成无数记忆的光影,被秋风吹着向身后飞快掠去,想要抓住、想要记起,却已力不从心。
假如能够回到过去,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是否还能向善良宽厚、温柔隐忍的你,说出那句深埋于岁月飞尘中的话语。
打记事起,你在我的世界里被冠以“姥爷”这个称呼,执拗的你有些孩子气,把拐杖往地上敲了敲说:“叫我老宁好了!”你的模样虽已模糊,但那股神气劲儿到今还记忆犹新。
于是老宁取代了姥爷,我咿咿呀呀地喊着,有好几次喊成了“老鹰”。你若无其事的'笑着,翻开字典把汉字一个一个写在小卡片上,成为了我的第一个语文老师,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着我,教完一个字再教下一个字,直到我全部学会才停止。
年幼的我总是很顽皮。那是一个夏夜,晚风清凉舒爽,你同看门大爷坐在榕树底下乘凉,嘴里闲闲地叼着一根烟,烟头的火星像一只燃烧的萤火虫,一闪一闪,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跑到你跟前,盯着你悠哉闲适的神情,一把将香烟夺下放在嘴里猛吸了两口,浓烈的呛味充满了我的整个鼻腔,我猛咳起来,愤愤地扔掉烟头,而你和看门大爷却笑得开心,原本昏花的眼睛明亮起来,好比当夜皎洁的月光。
长大后我的错误接连不断,并染上了许多坏习惯,让家人伤透了脑筋。只是你仿佛从未发过怒火,每次都温和的开导我,将我的坏毛病赶跑。那一次我的行为最为恶劣,前一天因为迷恋电视刚被父母训斥完,第二天放学竟然又抱起了电视,看得如痴如醉。你劝阻我,我以为你只是温和,便不听,没想到你面色铁青地举起拐杖,我吓得缩起了头。你的拐杖在空中停留片刻,缓缓放了下去,我听到了一声失望的叹息。
如果回到当时,记忆如初,我便会狠狠惩罚我自己,惩罚我为什么没能让你笑着离开。可惜一切都太晚,直道你匆匆去了,我才如梦方醒,心里落了空。
我马不停蹄地在岁月的星河中打捞,却只捞到了如许残缺陈旧的记忆碎片,一片片用心拼凑,却拼不出你温和明亮的笑脸和失望低沉的长叹。满眼盈泪,怅望月光,再看不清那晚凉风中你如皎月的双眼。
假如记忆清晰如初,我便只想忆起你的音容笑貌,一字一句,再回到那个凉风习习的夏夜,看清你被月光照亮的眼眸。然后,在这萧瑟秋雨中,缓缓叹出那句告别已久的爱。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逝去了,罢了。我静静地看着那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追逐、玩耍、嬉戏,是那般快乐!春天,是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季节,也是一个温暖快乐的季节。瞧,那些孩子们正快乐的放着风筝哩!好快乐,多么自由啊!不禁勾起了我心中对童年的思念....
高考作文品味书香素材
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作家许晖的《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一书让我们看见了那些被忽略和遗失的历史文化。书中举例,如今的“睡觉”在古代却恰恰相反,是睡醒了的意思。唐诗中有大量这样的例子,白居易《长恨歌》:“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杨贵妃刚刚睡醒,花冠还没有整理好就下堂来了。与此相似的还有“千金”,该词用来指女儿是元明以后的事儿,在此之前都是指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南朝的大臣谢庄就曾赞自己的儿子谢肋是“千金”。今天人们用“鸳鸯”来形容情侣,“鸳鸯”最早却用来形容兄弟,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的苏武与李陵诗中吟咏“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意即以前两人是好兄弟,如今却如同参星和商星,一颗在西,一颗在东,此出彼没,永远不能再相见。
关于读书的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7、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
8、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9、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1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1、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12、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1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14、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1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16、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
1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19、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20、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品味书香作文
清晨,翻开书本,书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凝视着那纸上的婉转的文字,仿佛是飘荡在耳边的箫声、笛声、还有那细致的哀愁与悲凉的叹息。我心里的思索已化作一眼甘泉,流入书的殿堂。
在书的殿堂里,百家争鸣。宛如一朵朵竞相开放的奇葩,各有芬芳。在书的殿堂里,流转的是清风明月的雅致,展现的是梧桐细雨的韵律,还有那令人魂牵梦绕的文思。
品味李白,感受到的是豪放脱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铸就了他的豪迈与飘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激荡着他的崇高信念。酒入豪肠,七分酿,可称“醉中仙”。
品味柳永,感受到的是他那委婉与哀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是怎样的惆怅,“无言谁会凭阑意”是怎样的忧伤,“对酒当歌”是怎样的悲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又是怎样的`柔肠。
品味岳飞,感受到的是遒劲雄浑的意气。那精忠报国的一腔热血豪迈,怒发冲冠,南征北战,就算自己身临绝境也高歌“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用自己的一片丹心照亮汗青。
书的魅力塑造了我的灵魂,在书的殿堂里凝固成了永恒,那轩昂的意气已将我深深感染,将笔下的文字化作一缕书香,存在于历史的视线里,用那高贵的灵魂所锻造的文字融入了我的生命,体味着人书合一的境界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