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思乡酒
谈不上“独在异地”,却告别了哺育我多年的家乡。虽然没有“愁断肠”的痛楚,却有“泪沾裳”的苦涩。
这世界上最美的是夕阳,最残忍的也莫过于夕阳,夕阳西下,落叶归根,而我,又将何去何从呢?
乡愁是略带苦涩的啤酒,不会给人予支离破碎的痛楚,却有一口的时间来回味其中的滋味。临走前,乡亲们满怀不舍的目光,爱犬摇晃不停的尾巴……一句“保重”浸透了多少的忧愁,怎能不使人感到丝丝苦涩呢?
乡愁是藏匿多年的“女儿红”,辛辣的`感觉麻痹了人的神经,确又让人痛得淋漓尽致,苦涩蔓延全身。母亲头上的银鬓、手中的线,临走前得千叮咛、万嘱咐,含泪的双瞳,一句电话的问候……她的期盼,父老乡亲的厚望,既是我上进的“催化剂”,但更多的成了我学习压力上沉重的包袱……
乡愁也是香味怡人的葡萄酒,甜蜜的滋味能让全身都舒畅。美丽的家乡之景,晶莹的荷塘月色,朋友银铃般的笑声,蟋蟀、青蛙演奏的交响都如棉花糖般的美好。比起折磨,乡愁其实更像一股圣洁的清泉,清洗人类内心深处的灵魂。
乡愁的色彩是数不尽、道不完的,只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乡愁永远是对家乡如丝如梦般的思念。
花儿总要成长;鸟儿总要飞翔;小溪总要流向大海的方向;黑暗总要披上黎明的彩裳。置身在外,不就是为了能登上人生的金子塔吗?
花,染不透乡愁;水,浸不透乡愁。只有饮下这一杯浓浓的思乡酒,化思念为动力,才能打造未来的桥梁,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第二篇 思乡酒
又是一年清明雨上,又是一年春华尽。不知道,那屋旁的老梨树是否还在,曾经在那里,看过花落,听过鸟鸣;不知道,那屋后的槐树林是否还在,曾经在那里嬉戏打闹;不知道,站在晚霞中望着远方的老人,在那里可好……
把酝酿已久的思念交给春风,让明月演绎相思的旋律,将期待团圆的心放飞到天空,在异乡斑驳的夜空下又想起你。
你永远是我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余光中的《乡愁》,每每读来,总是鲠在喉中。读着这位老先生“在这头“,望着”在那头“的大陆,有着挥之不去的乡愁郁结于心中,也不知多少次,独自一人迎着余晖饮酒,却消不去心头的忧愁,便只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唉!
你永远是我们灵魂的归宿。一枚小小的枣核,承载着无尽的故乡梦。萧乾笔下的老华侨事业有成,心中却牵挂着故乡。久居异乡的她种下了故乡的枣核。每到夕阳西下时,她徜徉其中,似乎回到了故乡,嗅到了故乡泥土的芬芳。在那里,灵魂似乎也找到了归宿。
你永远是我们心灵的牵绊。众人皆知的鲁迅先生也有二十余年未归家乡,等他到那,已是萧条凄凉,物是人非。于是,他远走异乡,拿起了他那匕首锋利般的笔,用他那犀利如刀的目光,雕刻着他那故乡的改变,心中依旧是对故乡满满的牵念。
一段段模糊了又清晰了的画面,一场场停止了又下起了的绵绵春雨,让我忧从心起,思念着你。
举一杯思乡酒,吟出思绪万千;唱一首念故曲,鸣去悲愁萧索。
——后记
【优秀作文】
科技的新秀,人文的毒酒
“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无尽的苦海。”近九十年前,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他的高考作文卷上,寥寥数笔勾勒了这样的`文字。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科技新秀创造了VR时代,一副眼镜便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幻光,然而我们真的可以毫无顾忌地拥抱它吗?我想答案或许是否定的。
人类于旧状况总是心平气和,而对于较新的机遇,却那么求全责备。记得计算机问世时,无数电影巨子、金融大鳄都发出相似的声音:“没有一个家庭想在家里安装计算机”,而现在的我们回首不禁捧腹;记得有人在中国宣传互联网时,几乎所有政府机关、企事单位都看准这是个不折不扣的骗局,然而正是这个“骗局”成就了马云和他的帝国。而现在,当另一项颠覆性科技成果摆在我们面前,历史是不是在重演?
“科技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爱因斯坦如是说。虚拟现实技术带给人们实际生活中难以触碰的体验,它把梦境搬到了现实,它把现实装扮成梦境。置身其中,我们便是上帝,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很好地投影我们的愿望的世界:站在屋里就能对战魔兽,坐在沙发就能环游地球。李白讲过“为君槌碎黄鹤楼”,而现在,就算我炸掉天河又有何不妥?这种超现实的诱惑力和帝王一般的控制权令人无法抗拒。
然而,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的那样,“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任何事物的辩证性都不容忽视,现实就是铁证。在计算机刚刚闯入中国时,多少孩子被那个屏幕牢牢地桎梏;在互联网产业风生水起之时,互联网泡沫让多少企业灰飞烟灭,而电信诈骗的猖獗,亦是托附于移动互联网基站这个“帮凶”;而现代技术带来的“群氓效应”等问题,甚至关系到人类道德建设。天下的午餐不免费,科技在带给我们空前的财富、无上的便利的同时,亦带走了人们温润如玉的品性和山崩鹿兴的理性。
《吕氏春秋》有言:“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古之圣人,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今之众人,在沐浴虚拟现实技术的春风时,必须先知先觉:会不会有人尤其是孩子会像《盗梦空间》里的梅尔一样沉醉于梦境不能自拔?会不会有人利用该技术迷惑大众,实施犯罪?虚拟现实技术对社会秩序和人类价值观的冲击,不仅留待监管部门思考,更需要我们普通大众的深思。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是老子说的。科技的新秀,人文的毒酒,我们区别对待她。
【名师点评】
全文结构正反对比,逐层深入,层层剖析,可谓精妙。具体而言,本文有以下亮点:
1.辩证分析,有思想。文章是一篇颇具思想的好文章,无论是从开篇的导入,还是中间的议论分析,亦或是结尾的深入剖析,读来都令人感到深入内心。文章引用的
2.观点明,善比较。文章观点明晰,作为一篇时评类作文,本文开篇即点出作者观点。由此在下文层层展开,将虚拟现实技术与人们熟悉的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相比较,引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史实与现实发展,来分析虚拟现实技术的利与弊。
3.多引用,过渡巧。过渡自然。在每段的开头,均引用或化用名言,使得论述流畅自然,同时使各段的论述更有说服力。
成功公式:辩证分析 文采斐然
打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忍不住的笑了——因为我实在不会喝酒,偶尔陪几个好友小啜一杯,也不过是东施效颦,没有呛着、没有醉倒而已,实在没有资格谈“喝酒”。
可我又是极喜欢喝那么一丁点的,微醺,半醉不醉之间,看似清醒却有点糊涂了,心里头放下了好多东西,心可以变得很轻很轻,似要飞起来那样畅快。而和好友把酒言欢的感觉也是极好的,温馨、喜悦、真实,感受到生命的蓬勃。这样的美好我只愿和一些相熟的或者臭味相投的人共享,所以我喝酒的次数用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跟老公那时候,我有好几次是醉得不省人事。都是挑他上班的时候,我一个人在住处想事情,想得苦海泛滥不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头脑发热就开始喝酒,学人家“一醉解千愁”,可结果是越喝越愁,越愁就越哭,越哭越往嘴里灌,直至醉倒在床上。宿醉的痛苦我是毕生难忘,在这之后,我就没有再喝醉过。现在也偶尔和老公一边小啜啤酒,一边看电影或者聊天,可再也回不去年少轻狂、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代。
很多人都以为,做业务的都能喝酒。可我的酒量却是极差,并且防备心特强,和客户一起吃饭我从不饮酒。以“酒精过敏、一滴即醉、醉了会发酒疯”等等烂借口去抵挡,可能人家看我一副老实相,确实不像是会喝酒的人,也就没有勉强过我。我不明白有些人在酒桌上大口大口的灌着白酒有什么意思,一则伤身体,二则没形象,三则浪费了一大桌的食物。所以我每次都看不惯,只好忍气吞声的大口吃菜,想着这样好歹是吃到肚子里了,浪费也就少了一点。于是,我好心肠导致的结果是,体重一路飙升。想我也才158的个子,体重112斤,身形开始打横生长有多难看?
于是我下定决心减肥。订了个营养套餐,被告之晚餐必须得吃他们那玩意,不能吃其他东西,并且严禁喝酒,不然没有任何效果!好吧,算你狠,我戒酒了还不行么?趁着年纪不大,为了美,咱啥苦都能忍!在说说上,写上自己最近不能喝酒云云,于是好友们恶作剧的邀请我喝美酒。其实我是个外冷内热的'人,极看重和朋友们之间的情谊,和他们呆在一起也很欢喜,所以酒虫子常会出来作怪,他们这是刺果果的引诱我啊,太可恶了!绝对不能让坏人得逞,我忍、忍、忍!
喝酒我得看人物、地点、时间,哪一点我看着不爽,喝起来也就没滋没味。其实说穿了就是看氛围吧。我最喜欢的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邀上三五知己,围着暖炉,一壶暖酒,几个小菜,天马行空的闲谈,酒入愁肠,嘻嘻哈哈的笑声在屋内萦绕,豪情万丈的情怀溢满心中,诗意十足……酒在这样的氛围的熏陶下,才不会辱没“琼浆玉液”这个词。
古人喝酒喝出了离愁,喝出情谊,喝出了豪情;现代人喝酒,往往是出于各种目的,杯来盏往之中深藏了谄媚的虚伪,丑态百出之后,喝出了脂肪肝、酒精肝,让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