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评语 > 给学生的处方评语收集86条

给学生的处方评语收集86条

时间:2020-04-18 20:08

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篇一:

一、处方点评表显示

1月份抽查一日门诊处方1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2种,注射剂使用率为15.0%,抗菌药物使用率32.0%(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的指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92.5元,合格处方率为9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

2、适应症不适宜;

3、无适应症用药。

部分不合理处方如下:

三、分析

本月处方合格率较上月提高,无审核调配药师签字、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已明显改进。但适应症不适宜以及无适应症用药处方的存在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另外,抗菌药物使用率远高于卫生部规定的20%,抽查处方发现,本月口服用抗菌药物较多,且支气管炎等季节性疾病较多,这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四、改进措施:

1、本月不合理处方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及适应症不适宜处方。多名患者持一张就诊卡就诊或一名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医师未对诊断进行修改直接开具药物等,要避免这类处方的出现,医师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临床诊断要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完善信息系统,杜绝该类处方。

2、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继续完善信息系统,支持电子化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避免主观误差,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及合理性。

xxxx年1月24日

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篇二:

为规范我院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管理办法》、《准格尔旗中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xxxx年全年处方随机抽取进行点评。旨在规范处方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提高我院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点评方式:每月5日之前随机抽查上个月7天的处方进行点评,全年抽查处方4846张,平均每月抽查403.8张处方。xxxx年抽查结果:合理处方为77.6%,不合理的处方主要是不规范处方;平均每张处方用2.56个药物、用药金额47.8元,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7.4%、通用名称的使用率为98.7%、注射剂的使用率为22.9%、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7.8%。

不规范处方分析:不规范处方包括费别、科别、住址、诊断等处方前记内容不完整,修改处方、超疗程用药没有医师签名或注明理由,大额处方无患者签名同意,单位、住址等遗漏,还存在个别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的现象。

不合理用药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有重复用药现象,有诊断与开具药物不对症的情况,个别处方中存在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错误,偶有超剂量、超浓度静脉给药现象。

抗菌药物应用:总体上,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比例在下降,且抗菌药物分级使用日渐规范,但仍有未根据抗菌药物特点和病原菌种类选择抗菌药物的情况存在,需进一步改进。

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希望各科医生与药房加强合作,使临床科室提高对处方正确书写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处方不规范书写的监管,并按我院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格处采取相应措施;

2、建议信息科设置程序使填写不完整的处方无法通过,从系统上消除项目填写不完全的错误,如年龄、用法用量等项目;

3、望各临床医生积极配合医院制度实施,提高我院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出现。

二级医院处方点评总结篇三:

我院xxxx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继续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并将结果及处理以《我院处方点评分析简报》形式每月刊印。全年工作情况统计如下:

一.全年处方点评结果

(一).中药处方点评结果

(二).西成药处方点评结果

(三).不合理处方点评结果

全年不合理处方中药处方64张,西成药处方169张,总计233张。其中:

(四).医嘱点评结果

全年医嘱点评30份月×12月=360份。

二.对于xxxx年全年处方点评结果作以下总结:

(一).门急诊处方

1.处方合格率:可以看出西成药合格率(88%)比中药合格率低(94.7%),所以在开具西成药处方,容易发生药品事故。 2.不合理处方的指标:

(1)经济:全年单张处方(中药和西成药)最低金额0.28元,最高金额3044.14元。分析产生高额处方有以下几个因素:a.单张处方开具药品用量超过规定,如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等,一般会发生在患者要求医师一次开具几天或一个月的药品或需要长期用药的情况下。b.开具大处方。c.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品或无正当理由不首先开具国家基本药品。

(2)处方因素:不规范处方数(139张)﹥用药不适宜处方数(90张)﹥超常处方数(2张)

可以看出不规范处方最容易产生,其次是用药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细分为15种情况,综合看来,其主要是对处方的格式和书写的不规范作出的定义。其实这也是大多数医师最容易忽视的环节。用药不适宜处方细分9种,在性质方面主要是杜绝或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生,例如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等情况,不一一列出。在内容方面,主要指导患者具体用药,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出现用药不适宜的原因,多半是由药品信息更新快,医师不完全了解药品信息造成的。超常处方细分4种情况,分别从滥用药物,开具高价药品,超说明书用药,开具2种以上药理相同的药物等4个方面进一步限制和杜绝不合理处方的产生。

3.专项整治:抗菌药物专项整顿

全年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率为28.7%

(二).住院医嘱、病历处方 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合理用药

是指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情况的监控。

2.国家抗菌药物专项整顿

主要做了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监测的初步工作。

三.处方点评处理情况。

根据《红安县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制度和实施细则(试行)》,《红安县中医院处方评价及处罚标准(试行)》,对门诊,住院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进行一定的金额处罚及通报;对处方点评人进行奖励。

四.建议和改进。

(一)门诊处方

1.医师环节医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具处方。

2.药师环节药师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剂处方。

(二)住院医嘱、病历

1.完善,做好国家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实施。

(三)拟定和细化处方点评各项指标及统计参数,规范,日常工作。

1.拟定门诊处方合格率指标数 2.拟定单张处方最大金额上限数

3.拟定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

4.拟定病原学送检率

5.开展全年门诊不合理处方医师排名工作

6.拟定住院医嘱、病历点评抽查办法(主要是从统计学的角度)

7.制定外科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四)其它

1.药师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2.与上级医院进行知识交流。

药学自我评价1

我的专业是药学专业。XX年,我在北京XX公司进行了X个月的实习,也是公司的第一批医大实习生。

时间荏苒,一转眼,已经度过了四个月的实习生活。这四个月,是我们紧张而充实、飞速成长的四个月。

回想在每天的实习工作中,我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样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看到了自己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前总以为液相色谱分析很简单,配样进针就完事了,可现在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实际工作中,样品,流动相,仪器以及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对它都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不能得到一张合格的图谱。前期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和指导下,使得我们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从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到医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我们不再单纯的向老师索取知识,而是更多的思考分析,不再刻板的研究书本定律,而是要学有所用。我们已经走出了大学的象牙塔,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仪器,独立完成各项试验工作,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在工作之余,我们利用公司的网络系统,搜集整理

还有一个月我们的.实习生活即将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涯也即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在这样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人正在为找工作发愁。但是公司的领导很负责,在百忙之中为我们谋划未来的蓝图,并为我们安排了合适的工作,我们感到很幸运。凭借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崇高的人生目标,我们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充满着希望。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所获得的宝贵经验的背后,有着各级领导对我们的殷切关怀,有着各位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所以,我再次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药学自我评价2

经过了一个暑假的实习,让我在从中明白到,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实践上还是工作上,都使我有所了解和收获。

每天的实习工作中,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样也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挫折,看到了自己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以前总以为液相色谱分析很简单,配样进针就完事了,可现在发现并不是那么简单,在实际工作中,样品,流动相,仪器以及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对它都有很大的影响,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不能得到一张合格的图谱。

前期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在老师的帮助下和指导下,使得我能够克服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从中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到医药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因此我不再单纯的向老师索取知识,而是更多的思考分析,不再刻板的研究书本定律,而是要学有所用。我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仪器,独立完成各项试验工作,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其间我遵守药房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热爱自己的工作,关心病人,和同事相处得很好,他们也教会我很多知识。

其次我在西药房学习的知识:

一、学会了药物的摆放:同类药物放在一起,做到先进先出。

二、学会了看处方:首先看病号,再看年龄,最后看用法用量。

三、学会了拾处方,拾处方要认真、细心,要检查有没有药物配伍禁忌。

四、学会了处方的计价收费。

我不会忘记的是我所获得的宝贵经验的背后,有着各级领导对我的殷切关怀,有着各位老师对我的期望,我会努力做到更好!

药学自我评价3

短短一年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虽然说不上激—情澎湃,但是毕竟我们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心血,心里难免有着激动。现在要离开带领我们踏入医药行列的老师们,心中的确有万分的不舍,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

刚进入医院未免有很多的不适应,理论和实际的集合对我们来说还是那么的陌生,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被一点点的抽取,知道这时才知道在学校学习的东西是多么的稀少。一年时间,先后在特色药房、西药房、中药房、病区……轮转。从刚开始的一无所知,通过不断的学习,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与人沟通能力。每一天都有收获,每一天都有进步。

在特色药房的这段时间里,工作不是很忙,所以,留有非常多的时间在学习和锻炼上,也为了下一站的轮转也打下了基础,可以从容的面对接下来的实习。

中药房是个很忙的地方,每天都要接收上百张方子。有时候忙的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不过,这样的工作却是忙并快乐着。

病区药房和西药房一样,忙的不可开交。随着现代人的服用西药,药架上的药品更是种类繁多。在那里我学会了药物的摆放、学会了看处方,对于基本的常见病的用药,也有所懂得。可以自己对症下药治疗了……

短短一年的时间与老师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让我离开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走进应当医院各角落,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孤单,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

也感谢各位代教老师在工作忙碌之时,还要带领实习生,教导我们正确的方向;也很高兴与其他实习生,在紧凑的实习生活中不但互相学习,并且还成为了好朋友。虽然实习时间短暂,但这段时间却给了我无比大的收获,除实务工作上的学习外,人际关系的拓展、职场文化的百态、还有一些活动的参与都让我获益良多,这样充实的生活,我想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实习之后,我再回去阅读课本,我发现自己比以前还没实习时更能体会书上所要表达的意思,我想这就是实习最大的功用吧!让我们了解理论与实务的差别,也让我们从实务中学习如何去连接理论。

微笑服务是很重要的。无论哪一个职业。更何况疾病缠身的病人,他们不仅需要减轻病痛,还需要安慰,如果每天都能看到笑容可掬的脸孔,我相信病人会毫不犹豫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规定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感到温暖!

感谢带教老师的细心教育,耐心指导,感谢所有老师的关心爱护。

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篇一:

一、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

(一)落实门诊自助设备及预约诊疗工作,医院提供2台自助挂号设备与4种方式的预约诊疗方式汇总如下:

备注:20XX年6月增加了微信平台预约。

总体来说20XX年我院预约挂号比例有大幅提升,但总的还达不到要求,原因主要是因医院信息系统无法支持,导致医护人员执行不下,以后将加大力度宣传,改造信息系统(已投入改造),完善预约挂号排队系统,以求达到平衡病人就高峰与低谷的诊疗习惯。

同时持续加强对预约挂号处及导诊人员的各种能力的

培训,包括礼仪、对初次就诊患者的分诊能力等,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湛、讲求效率、亲近患者的预约队伍,培训将成为我门诊部的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再者就是创造良好的门诊部预约文化,把人性的预约就诊管理渗透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主动收集病人反馈意见,并及时改进,逐步完善医院就诊服务。

(二)逐步完成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20XX年,我院在持续完成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监督的基础上重开展了日间手术、优质护理、信息推送、中医医疗、人文关怀、急诊急救,提供多种形式检查检验结果查询服务,开展远程医疗,临床路径、职工互助、纠纷调解等方面。

以上各项都落实责任科室与责任人,并进行持续改进与监督整改。

二、加强医疗质量监管,规范诊疗行为

(一)急诊急救设施相对完善,且增设ICU病房。

我院急诊科运行多年,布局与设施相对完善,仅在面积上稍有不足,目前已在想办法整改。急诊落实首诊负责制,设计急诊分诊台。12月ICU开科,设置床位8张,能够满足晋南片区重症监护的需求,为晋南片区又多上了一重医疗安全保障。

在院前急救方面,****市120急救晋南分中心落户我院,长期以来,我院120医护人员一直坚守晋南片区的院前急诊事业,20XX年根据院前急诊工作需求,我院向上级部门备案申请再购置急诊车2辆,拟采购救护车上用的除颤仪、急救包等应急设备,全力加大院前急诊投入。

(二)细化临床路径执行条件,结合医保、新农合单病

种结算方式,推动临床路径落实。

20XX年配合医保农保先后推行单病种结算43种,执行临床路径管理,便入组率相对较低,全院开展临床路径共14个学科49个病种,为医护人员配备相关书籍,供他们学习,并贯彻落实。总的来说,年度路径执行率不够理想,主要原因还是与医院信息支持水平低关系比较大,手工统计数据,对临床医生的执行情况没办法监督。

(三)推进医院检查结唱果互认工作

检验科互认项目包括(1)临床生化12项、(2)临床免疫5项、(3)临床微生物:细菌分型、(4)临床血液、体液及各类涂片细胞学检查。我科参加省级临床检验室间质评,总计参加年度质评次数为两次,参评项目总数为81项,其中互认项目参加质评数为36项,且年度除尿十项有3项没有通过外其余全部质评合格(由于上传网络填写时疏忽导致结果出错,并已对相关内容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暂不能网络调阅外院检查结果。

(四)完善病案管理

我院设有病案室,今年专职工作人员由2人增加到3人1人持有编码证件,1人为临床卫生专业,1人为信息统计专业,且确定分管医疗的罗金泉书记负责分管病案室。

我院目前使用实达病案首页系统,并可满足5年病案首页单项、或者复合项或者任意项的条件查询。病案质量则由医务部设质控小组,每个月由质控小组专门做病案的相关质量检查,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提出整改措施;

病案室林俭发同志为信息统计专业人员,并在上级医疗机构培训学习过病案疾病编码的编码分类,医院病案首页信

息录入基本符合保存规范。

(五)开展处方点评,建立药物使用评价体系

我院药剂科每月开展点评门诊急诊处方各100张、出院病历30份,专项点评中药、辅助治疗药物。对点评结果通过书面形式反馈到各科室,落实整改措施;有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有改进措施。

全院药品网上采购率100%,并有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每月分析并开展培训,且系统有提示;基本药物销售额大于40%。

医院设有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年召开4次会议,讨论抗菌药物使用与监测情况,对全院每年2次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每季度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成分析报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加强医用耗材、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管理

20XX年7月后我院严格执行省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阳光采购,加强了高值、植入性耗材的管理,制度出入库、领用、审批、报废等制度,医务科还组织了关于植入性医疗器械的培训,对不良事件进行报告的人员与科室进行奖励。

(七)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提升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水平。

我院设有专职人员院感管理人员,按规范开展院感监测计划并记录,定期通报总结、对异常数据分析,监测数据对照临床进行追踪和分析、定期督促整改;监测内容以文件形式反馈到临床。

同时,我院也积极探索院感的信息系统支持,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

控制。落实手卫生制度,重点患者有多重耐药菌监测并及时反馈,提出改进措施。我院感染的管理初步满足临床需求。

(八)加强输血管理

医院开展围手术期血液保护等输血技术的管理规定,如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监督全院的输血管理内容,并建立血库工作制度、人员岗位制度、交接班等制度保证输血技术的安全开展。通过建立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管理及操作维护制度,保证储存血液与输血需要的相关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血液保护相关技术的开展。通过组织全院的输血知识培训,促进医务人员掌握血液保护相关技术并能积极开展输血工作。

20XX年我院无开展自体输血,无法达到自体输血率达到10%;异体输血量约为90800ML,与上年度用血量比较下降0.1%,其增长率低于住院患者(或手术台数)增长率;

我院的异体输血患者人均输血量约为575ML ,与上年度用血量相比为“零”增长。

我院目前未建立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正处于筹备阶段以及未建立区域内医院间的输血信息互联共享。检验科有血液库存管理制度包括血液的预订、接受核对、入库、储存、出库及库存预警等内容,并能完成血液的出入库记录完整率为100%;血液有效期内使用率为100%;用血的发血单、输血记录单格式和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及库存预警方案实施有效。

血库有保证血液储存、运输符合国家相关冷链控制的标准和要求,做好冰箱温湿度的及时监控并配备冷链控制自动温控系统,确保血液制品的安全保存。

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篇二: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和省卫计委、省中医药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响应我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号召,近期我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我院中药饮片的购进、保管、调配、煎煮、处方管理与点评等工作做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院中药饮片管理现状

1、成立了管理机构。我院成立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并由刘景宏院长亲自担任组长,从饮片的购进、保管、调配、煎煮处方管理与点评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保证了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中药饮片采购验收管理情况。能严格按规定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购入中药饮片时,能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包括质量、规格、数量、包装、标签、合格证等均须符合要求,且每种中药饮片必须附药监部门的'质检报告,并由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的验收并签字,方为合格,验收不合格绝不入库,从原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进入我院。

3、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及养护。我院设立有独立的中药饮片库房,并有完善的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等条件及设施,专人管理,每天检查。从而彻底防止了中药饮片发霉变质、变色、虫蛀、鼠侵等问题的发生。

4、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中药房调剂人员严格执行中药饮片调配管理制度,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坚决拒绝调配,并要求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给予调配,对处方要求需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煎煮方法均能在服药袋上注明并给病人明确交代,检查中没有发现生虫、霉变、走油、变色及窜斗等现象。

5、中药饮片煎煮管理。我院煎药室配备有两台多功能自动煎药机,基本能满足浸泡、二煎、搅拌、先煎、后下等相关要求,建立有相对完善的中药煎药机操作规程和科学合理的中药汤剂煎煮流程,对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带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均可按要求或医嘱操作,从而保证了中药饮片煎煮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二、存在问题

1、我院煎药室设备较少,只能保证患者对中药饮片煎煮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中药房工作人员数量较少,未能发挥完善的工作效率。

2、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人员专业方向限制,未能建立完善的中

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也未能顺利展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相关工作。

三、整改措施

1、我院对中药房工作人员组成进行合理分配调整,保证能顺利完成中药饮片调剂、煎煮等相关工作,确保工作效率,保障病患用药的及时、安全与合理。

2、加强处方管理点评小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及时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确保能顺利展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相关工作。

在此次自查行动中,我们发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单位将严格遵守药监部门要求,积极进行业务学习与自查工作,保障病人的用药合理与安全。

医院处方点评自查报告篇三:

5.3 制定并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31分)

5.3.1医院配备5名以上专职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或每100张病床与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配比≥0.6,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中药合理使用(7分)

整改措施:我院专职临床药师2人,其中主管中药师1名。为促进中药合理使用加强了专业技术力量。

5.3.2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和执行记录。定期对中药处方(病历)进行评价,规范处方开具、审核、调配、核发、用药指导等行为,发布结果,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7分)

整改措施:医院成立了处方点评小组,制定了处方点评制度,并定期实施处方点评,对点评结果在《医院简报》进行全院通报。

5.3.3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实行奖惩管理,并落实。(3分)

整改措施:医院制定了《合理用药考核方案》,将抗菌药物使用率、药占比、中药饮片占比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实行奖惩管理。

5.3.4医院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6分)

整改措施: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对抗菌药物及临床医师、

药师进行分级管理,定期检查。

5.3.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4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8分)

整改措施:20XX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值)为26.57,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57%;Ⅰ类切口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0.38%。今后继续加强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的点评,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二〇XX八月七日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