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1)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内容要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优秀作文】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放眼美丽的春天,我看到了和谐。一个个感动人心的故事,给这座宜居的城市增添了靓丽的色彩。
孟祥斌,一个平凡的军官,在寒风刺骨的日子里,为了救一位素不相识的轻生女子,毫不犹豫的扎进了冰冷的江水里。甚至,还没有和妻子、儿女打招呼。青年女子是救上来了,而这位可敬的军官,却永远的闭上了他的双眼。他的举动,感动了所有人,震惊了整座城市。过桥前嚷着买红皮鞋的女儿,如今拥有那么多崇敬她父亲的人所买的红皮鞋。小女孩可以一直穿到十八岁甚至更久;去看望孟祥斌的`人,司机会免费送你到目的地……不仅是整座城市,我们每个人都会崇敬着他,他,永远是我们每个人处事的楷模。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默默为城市奉献的人民。
环卫工人,不管是在多么寒冷的日子里,他们总是天不亮就在这个城市工作,从大街的一头直扫到尾。他们,是平凡的,但同时,在我的眼里,他们,又是不凡的。有几次早早地赶去车站,总能够见到他们鲜明的身影,他们如此辛苦,却无怨无悔,尽心尽职的在我们身后埋头工作。他们的一举一动,在我的眼里都是伟大的,平凡的他们,在为我们创造干净的和谐社会。平凡的工作彰显伟大。
骄阳似火的夏天,建筑工人顶着烈日,在工地上挑钢筋,注水泥;老师们嘴唇干了,嗓子哑了,仍然在课堂上讲课;公交司机,早出晚归的全天工作着……
也许我们不会像孟祥斌一样,以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奉献。但,我所希望的是,大家能从 举手之劳,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往往使人的道德高了一阶。在公共场合一个为他人着想的小手势、小动作,足以令他人温心。 平凡的一举一动,共创出和谐美好的宜居城市。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初一作文篇1
看着手机里显示的全国宜居城市的排名,北京排名第一,女儿看见了,便央求我带她去北京,想来,我也有二十年没回去了,便答应了她。
一下飞机,我们就直奔闻名世界的玉渊潭,小时候,我总喜欢去那里欣赏花开花落,看那白花似雪,粉花似霞,青花似海。
还未迈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玉渊潭的门匾,金色的大字映衬在红色的背景板上,显得格外耀眼。一进门,女儿的惊叹引起我的注意,四周雾气朦胧,到处是绿油油的草色,一阵风吹来,樱花飘落,霎时铺满大地,给人一种身在仙境的感觉,像幅水彩画,女儿拉着我的手四处奔跑,还时不时的说一句,哇,好美啊,妈妈你快看!她在樱花里跳跃,奔跑,身边飞舞着七彩的花和蝴蝶,她本想摘朵花送我,却什么也没有摸到,指尖从花中穿过,只抓住一丝空气。
女儿很好奇,歪着小脑袋问我:“妈妈,我怎么抓不到它们啊?他们是假的吗?”
假的?怎么会呢?以前明明……我伸手一摸,却只摸到了空虚冰冷的空气,我瞬间明白了些什么,这只是全息影像罢了。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对,它们是假的。”
“那也好美啊!”说着,女儿又跑去玩了。
我心里一阵酸楚,想着以前这里的绿波,杨柳,樱花,现在,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是啊,这都过了多少年了,北京早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不让大山和高楼阻挡降水,就干脆把一部分北京城变成悬浮在空中的岛屿,只留一些搬不上去的古遗址和一堆碎石堆被遗忘在那里,整个城市空荡荡的,看不见一株真正的花草树木,因为这些植物浪费了土地资源,而这些资源对高科技有着极大的作用,政府就用全息影像代替,给予人心灵上的满足,到处都有高科技的气息。因此,宜居城市出现了。
可我,并不认为它宜居。
还记得银锭观山吗?那是多美的景象啊!还记得香山公园吗?那里是多少人双休日去的地方啊!可现在,以前那些真实的景像都被人们遗忘了吧,现在的人们只懂得享受这种虚假的美,一切自然美都被替换了,说是宜居,可它真的宜居吗?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初一作文篇2
人虎对视,我望见虎眼中麻木的痛苦,心中涌起暗流,包含悲哀,心痛,以及惋惜。
今天,我随小孙女一同来到了海淀公园,参加重金打造的“接触自然”活动,听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圣地,会使北京更为宜居。
公园内,绿草茵茵,溪水潺潺,白色的梨花,粉红的牡丹,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沁人心脾。孙女手拿一个粉红色的气球,欢天喜地的躺在花草之上,惬意地望着蓝天,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科学技术制造出的幻觉,如此盛景,早在几十年前就消失尽了
前方是一片空地,旁边挂着“和谐生活,人兽之情”八字横幅。孙女甩开我的手,像一对老友冲锋一般,径直向两只“大猫”跑去。
“大猫”飞跃而起,露出色彩斑斓的花纹,朝孙女扑去,孙女竟毫无惧色,用手指指了指“大猫”的鼻子,呵斥道:“坏孩子,不许撒野”
奇怪的是,“大猫”却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嘴里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将头靠在女儿身上,孙女咯咯地笑着,轻抚几下大猫的头,“大猫”兴奋起来,像吃了蜜糖一样,不停地在地上撒娇打滚,争宠献媚。
电光火石间,猫头上的王字,庞大的身躯映入眼帘,我才意识到,这何曾是猫?与孙女玩耍的是百兽之王——虎。
我问工作人员:“怎么驯服野虎”?他笑着说:“给幼虎大量注射药物,使它们体型变大,容貌更威武,但智力低下,易于驯服,这样的动物,不才是宜居城市需要的吗”
“野生动物又在何处?”我问,“有了温顺良种,这破坏宜居城市安定的动物又有何用?”
回家路上,孙女兴高采烈地讲述自己的“朋友”,我却一直沉默。孙女自出生起,陪伴她的就是这些畸形动物,她还是否知道自己“朋友”的真实模样?
几十年前,我们亦是欣赏豺狼驰聘草原,亦或倾听鳄鱼的暗夜谜语。但我们心怀敬畏,不打扰动物的生活,动物自不会来打扰我们。这才是真正的和谐,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我仿佛可以看到百年前的画面,枪对准天空,升出一阵烟雾,蓝色的羽毛静静在风中飘荡,血红的钞票,血红的手,只剩下那几声无助的哀叫,饭桌上的鸽肉,被人们大快朵颐,殊不知菜刀下瑟瑟发抖身影的痛苦。
是啊,如今的频危物种,何不曾称霸地球,它们,是否又在重复旅鸽的悲剧?
百年前,鸟儿在我们身边歌唱,督促着我们工作,闲坐村头,小羊小牛总能献上一个拥抱,夜间收工回家,也有几只小野狗为人们“保驾护航”。
今天,环保局长穿着貂皮大衣为濒危动物募捐,动物园园长手上挎着牦牛皮包,爱护动物宣传大使脖子上却挂着狼牙项链……
我多么希望,未来没有博物馆,大自然中所有生物都可以与人和谐相处,不必担心哪日会遭灭顶之灾,它,就是最好的博物馆。
我希望能靠近一座没有标本的博物馆!
可惜,孙女一句话使我全身发冷。
“动物朋友,真是把城市变得和谐宜居了呢”。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初一作文篇3
这座城市改变了。海风吹进窗户,吹在我刚从睡梦中清醒的脸上,望着外面蓝天白云,我深吸了一口气,是那么清新,使人舒畅。
这样的空气使我联想到了二十年前的北京。雾霾笼罩在天空中,人人都离不开口罩,人们每天的生活竟全在雾霾中度过。直到有一天,京城的政府终于决定搬到海上,那里空气好,环境好,有风又凉快,是宜居城市的首选,大家有多么盼望啊……
“妈妈!早餐都准备好了,快来吃吧!”女儿的叫声把我从回忆中拽了出来。我接过智能房子准备好的早餐,边吃边呆呆的看着窗外,看着那可以在海面上随时穿梭的房子,随时可以达到想要到的地方。
“妈妈,今天可以带我去玩吗?我想去一个我从来没去过的地方。”我回过神来,端起杯子喝完了最后一口咖啡说:“好啊,妈妈带你去……去……南锣鼓巷吧!”我把地名输入进房子里,它便把我送到了那里。
打开房门,对着我们的便是海上通道,我微笑着摸了摸转过身看我的女儿,对她说:“去吧!”半圆的玻璃窗,海面上的浮垫,轻松几步就到达了南锣鼓巷的入口。乘坐着电动小飞车,我和女儿俯看着南锣鼓巷的全貌。“那里的人好多啊,是什么地方啊?我们降下去看看吧!”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一个接一个的精致大楼,机器人便出门在门口。我不禁叹息道:原来的灰砖青瓦呢?居民们闲谈的声音呢?
这里原来是喝茶、聊天、发呆的好地方,哎!我轻轻拉着女儿的小手,女儿呆呆的望着我,全然不知我在想些什么的样子。我对她说:“原来这里总是传来一阵阵吆喝声,好多孩子们都一拥而聚,人人手上一个棉花糖,糖葫芦,谁要是有一个,走在路上都美滋滋的!”现在又望向平房留下的砖瓦,被海水冲刷着,文化呢?只顾着环境空气的重要性,竟忘记了我们的传统。
走出了南锣鼓巷,沿路看到了残缺的故宫,圆明园,我又不禁叹息,我的想法,她是不会理解的。海风又吹在我脸上。
【满分作文】
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宜居,是对一个城市的最大肯定。它不同于经济、教育,它是一个城市最深处流动的血液。——题记
每个城市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宜居文明,这就好比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高科技产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苏州的文明来自雅致的园林与缠绵的吴侬软语;四川的文明源于精细的蜀锦与壮观的都江堰;北京的文明是那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与字正腔圆的京剧;
宜居城市的标准,古人给我们完成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需要我们来完成。
这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
说它大。现在,一位位身穿蓝绿两种不同制服的'人们走上街,有了他们,原本摆满了摊点的街畔,变得整洁;原本杂乱无章的街道上行人秩序井然。他们给了城市以秩序。
现在,一位位清洁工人拿着扫帚、网袋,将大街小巷垃圾扫净,将河岸上漂浮的垃圾捞起。他们给了城市以明净。
现在,一座座推土机将简陋的老屋摧倒,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大厦;一位位环保工作者手拿小铲,挥汗如雨,在他们身后,是一堵堵雪白的墙壁。他们给了城市以清晰的轮廓。
这真是“旧貌换新颜”啊!
即使是最懒惰的旁观者,看见正热火朝天推进的这一切,也不忍再袖手旁观了。可作为“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小”。
曾记得一个最难忘的例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路上摔倒了。根据常人的逻辑,此时应该有许多“活雷锋”降临,扶起老人。可事实恰恰相反,一个都没有!也许近年来频发的敲诈事件,使许多人在“帮”与“不帮”之间产生了矛盾。于是,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行为,而放弃了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殊不知,这就是文明的举动啊!这时,一位路过的小女孩,挣脱了母亲的手,跑过去扶起了老人。在一旁目睹的我们,怎能不自惭形秽?
一天就像一张试卷,而我们所做的的一切,就是加分与减分。算算你一天的得分,给自己一次鞭策。
创建宜居城市,靠你、靠他、更靠我。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这个城市最深处的渊源——文明,不再寂寞,不再无人问津,重新焕发出青春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