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是一种美德,一种人生价值体现,一种崇高的品格。下面是借物抒情
无私奉献的奶牛作文
“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一种无私奉献的动物_奶牛。奶牛吃进去的是廉价绿草,挤出来的却是营养丰富的绿色牛奶。它多么伟大呀!小时候我喝的奶全是奶牛的奶,但是我不知道奶牛长的是啥样子?
直到有一天同伴邀请了我去了奶牛养殖基地。那天我兴奋无比,因为我终于要见到真实的奶牛啦!去奶牛养殖基地的日子终于到了,我乘车去拉养殖基地。一进门,哇!好的的奶牛呀!奶牛身上一块白,一块黑,正如我平时看到的图片一样。奶牛身上镶嵌着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那是我在图片上
这是一种伟大无私的奉献,憨直淳朴的动物谁能不喜欢呢?奶牛不仅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就连它的粪便也大的价值呢!怪不得说奶牛全身都是宝呢。
奶牛的粪是“天然化肥”种植的水果、蔬菜全是绿色食品。用它的粪便做燃料,天然又环保,对身体无公害。对了,它的奶还可以做无防腐剂的雪糕呢!奶牛妈妈305天可以产6000_7500公斤奶呢!奶牛妈妈在动物中我最爱你,你长的最漂亮!!!!这就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动物_奶牛。
无私奉献的春蚕作文
关于蚕,我了解不少,因为我亲身养过。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贡献。
有一次我没养蚕时,我还不知道蚕有什么用处,蚕能干什么?蚕给我们有什么帮助,蚕长的怎样?......我带着这些疑问去问了爸爸和科学老师。
爸爸说:“蚕给我们的贡献很大,它吐出的丝,参可以做衣服,我们的棉衣就是用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它吐的丝颜色是白色的。”后来在科学课上,老师说:“蚕吐出去的丝,大部分是白色,但有的是淡黄色,甚至还有的是金色!”后来我养了蚕,对蚕的知识也有了解。
蚕,它的外貌虽然不好看,但是它给我们的贡献很多,它吐出的丝,能给我们做衣服,能给我们做许多的工艺品,能让我们在冬天里得到温暖。
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来赞美蚕的无私奉献精神!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只要我们有这种精神,社会就会更美好。
无私奉献的蜡烛作文
远远望去,微弱的'光茫,虽然不比电灯那么明亮,虽然不比灯笼那样各式各样,五颜六色,五花八门,但它是每个人心里最闪亮的灯。洁白的身体,在火焰的催促下,慢慢的牺牲自己,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那就是无私奉献的蜡烛。
蜡烛是那么无私,在生活中也无处不在:一天晚上,我在津津有味的看着知识丰富的作文书。呼,电灯不亮了,原来停电了,我该怎么办?明天就要考语文卷子了,真倒霉!正在我懊苦丧气的时候,妈妈提着一盏“电灯”_蜡烛,一下子满屋子亮堂堂的,我高兴极了,我不用为明天的
在生活中,雷锋就如蜡烛一样,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在23年的人生旅途中,只想着一个信念:奉献精神我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多么坚强的精神与信念!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学习,在的评语中还写到“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在无私奉献的精神中走向生命的终点。
蜡烛,简单的名字,简单的外貌,这里蕴含着不可思议的精神与品质;雷锋,我们生命中的一根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用无私奉献的精神,走完不平凡的23年!
无私奉献作文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生活中,周围的人对我们付出了不少的爱,祖国就是其中的一位。
看!毛主席身为国家的领袖,已经失去了六位亲人,现在又把他心爱的儿子送到炮火的朝鲜战场,难道他不会给他的儿子找一个舒适的工作吗?
不是,毛主席是为了世界的和平。国家的安宁。人民的富强,才自愿让儿子到战场上去磨练的。当敌机狂轰滥炸时,阵地上一片火海,毛岸英面临死的危险,还帮战友脱险,自己牺牲在异国他乡。
同学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我觉得这是一种高尚的民族主义精神。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决定以伟大的领袖和先烈们作为榜样,好好学习,发奋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我们要向毛岸英同志学习,他为祖国牺牲,为祖国争光,还报效祖国······
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借物喻人的小学生优秀
【篇一:温暖的蜡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写的诗句,用来歌颂有奉献精神的人们。提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教我们知识的老师,他们正是这样的人。
老师站在七尺宽的讲台上,拿着白色的粉笔,在黑板上写着字,嘴里说着:“这个要记住……那个要注意……”那工整的字迹和沙哑的嗓音,包含着老师的每一滴汗水。
老师是辛苦的,为教好学生,白天上课,晚上备课到很晚,有时生病了还带并坚持上课;老师是认真仔细的,每一份作业,每一份考卷,都认真批改、点评,每一学期的学生发展报告单上,把每个同学的学期优点和不足一一写下评语;老师是慈爱的,每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同学们都撒开鸭子玩了,而老师却在一旁呵护着我们,关爱着我们,遇到有同学感冒或发烧,老师都及时提醒同学吃药喝水,并且为同学补课。
老师就像点燃的温暖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把爱心奉献给我们,我要感谢我们的老师。
【篇二:闲说竹子】
竹子,四君子之一,是君子之花,有着超凡不俗的品格。“岁寒三友”,竹子又在其中。每当秋风拂去,寒冬将至时,竹子,依然青翠不惊寒。这,是一种朴素的美。
我已不大清楚,我是什么时候认识并喜爱上竹子的了。但是,我知道,在集邮本里不知有多少张竹子的邮票,也不知有多少张墨竹的画作。我喜欢墨竹画,普普通通,简简单单,便能把竹的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宣纸上。这,是一种朴素的美。
清幽,是竹的一大特点。否则,何来的“幽竹”一词呢?爱竹的君子更喜爱竹林。竹林有一种深幽的环境。可以想象,走到竹林里,心中还会有多少烦恼?恐怕也只有心静如水了吧!这种朴素的美,已深透吾心。
文人白居易说过:“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本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
竹子干直,象征着做人要正直;它心又虚,心虚就可以虚怀若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篇三:小草作文】
有人喜欢高直挺拔的青松,有人喜欢清香淡雅的兰花,还有人喜欢鲜艳傲骨的梅花,我却喜欢那平平凡凡的小草。
季节春天还没来到,小草已经早早地从土地里探出头来,呼唤季节春天的到来。
温暖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树芽,吹开了小花,吹醒了大地,小草也伸了个懒腰,谢过春姐姐,重新开始了他那全新的生活。
盛夏到了,烈日当空,太阳像火炉烤着大地。美丽的花儿都低下了头,惟有小草,它在默默地抗争着,苦斗着。暴风雨来了,这对于许多植物都是莫大的伤害。
看,风雨过后,美丽的花儿瘫痪在地上,树枝折得折,断得断;叶子已经不行了,有的低下了头,有的结束了生命。惟有小草还高昂着头,不肯离开大地母亲的怀抱,而且经过风雨的洗礼,小草更绿了,更可爱了。
几阵瑟瑟秋风,几阵绵绵秋雨,小草终于开始枯萎了。这时小草还是顽强的挺着身子,不乞求人类的怜悯。人们可能会叹气说:“唉,小草枯萎了。”但可不要忘了,冬去春来,他们不是还会“春风吹又生”吗?
看啊!小草的生命力多顽强!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具有小草精神的人,正顽强的活着。我喜欢小草,更喜欢具有小草精神的人!
【篇四:蜡烛赞】
我喜欢蜡烛,我赞美它。
一天晚上,突然停电了,我从抽屉里拿出一根蜡烛,点燃了它,它放射出光芒。蜡烛的颜色很单调,除了白色就是红色,形状也再普通不过了,就是一个细细的圆柱,圆柱中心有一条灯芯,就像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亭亭玉立地站在桌上。就是这样的.一根普通蜡烛,却能在漆黑的夜里给我们带来光明,即使是一丝丝光明,也能给人们带来光明、希望和安慰,虽然蜡烛的光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但是可以让人们不再害怕停电。蜡烛慢慢变短了,流下的蜡油就像女孩的眼泪,背也不像以前那么笔直了。蜡烛的生命非常短暂,单蜡烛有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精神,它多么伟大啊!
看到蜡烛,我想起了老师。当我没有考好的时候,老师鼓励我,给我希望;当我犯错误的时候,老师会帮助我找到错误,并纠正错误;但我遇到困难时,老师会引导我克服困难。老师用纯洁、光明的心照亮我们心灵黑暗的角落。老师啊,你就像一支普通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我爱蜡烛,它外表平凡,样子普通,我更爱我的老师,他们有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篇五:借物喻人】
小牛的头上有一对犄角,四肢修长,身体健壮,尾巴细长。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小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一角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过什么。小牛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而它却从不要求什么,只要有一堆干草和一个牛棚就足够了。鲁迅先生曾说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小牛吃的是草,挤的却是牛奶。
这默默无闻的小牛让我想起了,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种地的农民、工厂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他们就像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以继能续存在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
在西部,也有许多这样的人。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了,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的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困难的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难道我们就没有这样的精神吗?其实,只要大家多加努力,人人都能做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我尊敬小牛,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为人们无私地奉献着。它可以和松树、白杨相提并论;可以和“四大君子”同起同坐。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小牛的这种精神。
【篇六:蜡烛】
一个普通的圆柱体,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头上长着一根“天线”,这就是蜡烛。蜡烛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物品,相信大家都见过蜡烛吧!它非常便宜,满世界到处都是。看到这,你一定会感到奇怪吧,蜡烛这么普通,我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介绍它呢?的确,蜡烛很普通,但是它那种默默为他人付出的精神却深深吸引了我。
它点亮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不求一丝回报。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祖国花朵的培育者、祖国栋梁的支柱、为我们默默付出的老师。每天,老师早早地回到学校,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传授我们丰富的知识。大家都说老师是园丁,是茫茫人海中的指明灯。可我却要说老师是一支蜡烛。“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用辛勤和汗水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使我们成为祖国的贡献者,对自己从来没有一点儿私心,不求一点儿回报。如果生活中没有了老师,就如停电时没有蜡烛,人生会陷入一片黑暗。
这时,我想起了上学期背的一句古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在老师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老师直到白发苍苍,也还在坚持上课,就如蜡烛一样,为照亮别人牺牲自己。蜡烛,它是那么平凡,又是那么伟大。以后,我也要像蜡烛一样,为社会默默付出,无私奉献!
【篇七:蜡烛】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了灯。我正准备打开书包做作业的时候,突然间没电了。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被我嫌落在角落的半根蜡烛。
蜡烛十几厘米长的东西,在别人的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在没电的时候,蜡烛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光明、一点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蜡烛就会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蜡烛不仅是给我们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一种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就像老师一样把他一生的知识毫不保留的灌输给我们。
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篇八:粉笔】
黑板前的讲台桌上,零零碎碎的粉笔,数不胜数。这些粉笔几乎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甚至有些小的不值一提。那一支支短小、而不起眼的粉笔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人类,自己却无怨无悔,将自己的生命一点点的写到尽头。上课时,老师拿着粉笔为我们传授知识,一支支粉笔化作粒粒白色的颗粒状物体,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自己却一点点消失,但将知识留下。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默默奉献。
奉献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哪有汽车的笛鸣,哪儿就有警察的身影;哪有垃圾,哪儿就有清扫垃圾的叔叔阿姨,不管风沙还是雨雪,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在坚守岗位。这难道不是一种奉献吗?
我赞美粉笔,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就像粉笔一样朴实,她用自己的心血成就了我们。老师更像粉笔一样辛勤、像粉笔一样无私。多少个黑夜,您在灯光下,批改着批不完的作业;您在灯光下,备着备不完的课。而我们的作业本上却留下了一条条醒目的批语,留下了一个个红勾。每一条批语,每一个个红勾,都凝聚着老师您的心血。啊,粉笔呀,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于他人!我要向你们学习,学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
借物喻人作文1
草,多么常见的生命。河边垂柳的荫凉下,公园长椅的背后,乃至扬尘小道的边上,都有它的颜色。因为自以为很了解草,视线中边逐渐丧失了对它的关注。
第一次观察草,是在一座水乡小镇的石板缝间。它被孤零零地夹在两块水泥之间。少得可怜的养分,偶来的雨水,以及夹缝间的一小撮土——不,仅仅是被水润湿的薄尘!多么顽强的生命!难道它的基因产生了变异,才造就了这样一个不同的它?
不,不是。它仅仅是一株普通的草。六年前在坝上,我也曾见过。
深邃,遥远的天空,无拘无束的云朵,牛羊成群地在草场上游荡。这固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但那种生命力,却源于草。从早春开始,它们就疯狂地从大地中吸取养分。此时,它们已长到了我的腰腹间,嫩绿早已褪下,换作沉稳的浑绿。飞驰的马匹从它们身上踏过,牛羊从它们身上踏过,牧羊人与游客从它们身上踏过,甚至是内蒙扬起的风沙,也一遍遍从它们身上踏过,留下了深浅不一的伤痕。顽强如斯的生命,在风中轻轻伸展着,伴随着金色的阳光,格外耀眼。
并不是草原上才能见到这样的草!
三月的京城已是繁花满枝,柳儿也争挤着探出了绿绿的小脑袋。可郊外黄草梁上,仍有白色的雪,凝重的雪。山坡上,极冷的风把去年的黄草抛到空中,再掷向深邃的山谷。这里是风口,铅色的天空,光秃秃的枝干与枯茎断草构成了死气沉沉的世界。但,只要你留意,在残雪消融间,还有一抹抹嫩嫩的绿!一厘米长,纤薄得几乎透明,使人担心它是否能迎接第二个黎明。用手指轻轻拂开四周枯草与残雪,你会赫然看到,它的根,正牢牢地插在它能够到的每一寸土壤里!了然,这种盎然的绿,是生命的信号,只需几次风来云去,它就能驱走这山头徘徊了一冬的死寂。
看着石板缝间的草,它不同于那些牡丹,月季,海棠。它们没有人工的养分,没有优越的温室,却三三两两的,而后,一群又一群,把整个春天装点得满满当当。
人生不也如此嘛?用生命去汲取营养,默默囤积力量。而后,用这种力,去战胜困苦,去努力生活。
那夹缝中的草啊,那最平凡的草啊,是最不可思议的生命!
借物喻人作文2
那是一棵老树。
当我第一次遇见它时,它已被现代化城市建设束缚住了,硕大的树桩,拦去了一半人行道,一块块地砖将它包围,它就在这灰白的小圈子里,生长。
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但它的特别却不曾一次让我不去注意。它的对面是一个广场,仅是一条马路之隔,但广场里的奇花异草和这棵老树间却似乎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无形屏障。它的目标似乎就是努力向上攀升,不与其它植物一般,只为开花,争妍斗艳。
一日路过此处,正值正午时分,日光下澈,我静坐在老树树阴下的石椅上,想躲一躲这阵阵热浪。目光不由转向了这棵老树。我发现,人行道旧日平坦的样子已然不在,那灰白的石砖圈子完全束缚不住它生长的欲望,表面沉静的老树,为了朝目标奋进,用尽力气也要将挣脱束缚,日益向地下扎下深根,就这样不知不觉把地砖一点一点翘起,使得来往的人不得不放慢脚步,小心走过,对它敬畏几分。
一旁的河流不曾停歇向前,老树的枝头不曾止步向上,如今,老树一半的身躯已悬于河上,在水面投下碎碎散散的闪烁的鳞片。我想,人们拼命想束缚它生长,可它为何依旧不停止吸取养分,纵使枝干悬于水上,过度倾斜而有连根拨起的风险,它依旧无所畏俱?
正是它心中那个闪着光辉的目标驱使着它,身为一棵大树,自然要有大树的风范。树不向上,何以称树?源源不断的水源,养分就在它身边,它也有不断吸取养分的信念。即使自己已高于周围所有树木,但也不曾骄傲,它的一生就是不断向上生长,达到新高度,永无止境。
只要目标还在,老树就不曾停下奋斗的步伐。坐在石椅上,我内心无法平静。我是个学生,如今,在学习的道路上,我快丢失了本心,其实学习也是永无止境的,学习的高峰我都不曾到达,又有何资本骄傲自满,坠落自己?目标依旧在我心中。回想起最近一次
那是一棵老树,那是一棵有目标的老树。
借物喻人作文3
春分前夕,缥缈的空中繁星闪烁,寂静的路径中充满了春天的旋律,于是平淡而又恬静的生活有了新的面孔,在这优雅的旋律中焕发了生命的活力,在这平静的生活中,透露出生命的朝气,阳春布德泽,于是万物生光辉。
我在这平静中还夹杂着一丝吵闹声的田野中,悠闲散步,突然,一阵话声,扰乱了我童 稚的心态。
“喂!老兄,明天就是春分,我们是不是该发芽了?”
“急啥呀!不就是春分吗,等到雨水发芽也不迟!”
“如果春分不发芽,我们就要落后于其它的草类植物了!”听了这低沉的话音,我才晓得它们是草。
“要发你发吧!让我再休息一个时节!”
一天之后,我依旧如故的蹲在这里,只见一根嫩绿的`小草从坚硬的土地里冒出了尖角,我惊奇的看着。
一周之后,我还是小心翼翼的蹲在这里,观赏他们的一举一动,正巧看见那根长高的小草弯下腰去,像一个慈祥的老人,倾身而说:“喂,老兄,不是说休息一个时节吗?怎么现在还不发呀?”又是那句久违的“急啥呀?”应答了它的提问,那根长高的草觉得很无奈,无法唤醒它的迷茫,于是挺直了腰杆,又开始生长。
一月之后,这两根草依旧如此。
夏季到来了,只见那根愿意生长的小草长成了一根高壮而又茂盛、清爽而又自然的青草,在微风的吹拂下,风情洋溢,而那根贪睡的小草,在这时,仿佛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热、烈日的暴晒,使它喘不过气,于是它便破土而出,可它却茫然了,因为除它之外的所有草类都格外的整齐高昂,他们的身高也许是自己的百万倍,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想到这些,刚发芽的小草便……
“同样是一根草,一根选择拼搏,一根却选择等待,一根选择勇往直前,一根却选择了畏缩不动;同样是一根草,一根能与时代同步,一根却只能蹒跚而行,一根能在微风中洋洋得意,一根却只能在草丛中微微哭泣;同是一根草,一根抓住了机遇,一根却放弃了机遇,‘机遇’常有而‘抓住机遇’不常有。”我不禁自叹道。
教师评语:作者借草喻人,以两根同样的草选取的不同的生存态度导致不同的结果来说明一个人应该抱有怎样的人生态度,走好自己的人生路,使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借物喻人作文4
青松,高大挺拔;兰花,清香淡雅;梅花,劲秀芬芳每一种植物都有它们的特性,有人喜欢青松,有人喜欢兰花,也有人喜欢梅花,我呢,喜欢小草,对,平平凡凡的小草。最平凡的它,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绽放着最强劲的生命力,它身上所展现的品格,够我们一生追求。
我漫步在小路上,看着路旁那一棵棵嫩绿葱郁的小草,陷入了沉思……也许,有很多人都把小草当成是弱小、无能的象征,认为它们那矮小的身躯经不起一点儿风雨。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在我眼里的小草,是那样的顽强,那样的富有生机,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本身具有的生命力和精神。
到了春天,小草们就睁开朦胧的双眼,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与人们一同分享春姑娘所带来的喜悦与温暖。它们散满大地,为这块抚养它们的“母土”铺上了绿地毯……这千千万万的小草组合起来,才让人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
小草的可敬之处不单单是在这里,它们身上还闪耀着一个亮点——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小草没有参天大树那样的高大挺拔,也没有花朵那样的鲜红美丽,但是,它们的精神足以盖过这一切,足以让人们重新去认识并惊叹它们。
暴风雨里,高大挺拔的大树被连根拔起,五颜六色的花朵已花残叶败,而小草呢,却以一种比物质的力量更加有力的力量赢得了胜利……
等到暴风雨过后,花树都变了样,只有小草依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享受着雨后的阳光……正因为此,它们才对得起大诗人的一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想:人的生命,就像小草一样。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与崎岖,只要我们具有小草的精神,绝望之云终会驱散,希望之花将会常开。正如小草,随时可能被无情的大火所烧焦,但烧焦了却不代表着生命的结束,恰恰相反,它意味着新的生命的重新开始,无情的大火好像人生命中痛心彻肺的教训,但它并不意味着结束一切,更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在生命的长河中,往往会有许多事是你努力后仍旧不能改变的,但你曾经为它而努力,你可以自豪的告诉人们“我是成功的”!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丛新生的小草,因为,是它打动了我。
小草,渴望生命,渴望生存,于是,它告诉自己要顽强地站立起来,继续活着,傲然雨雪风霜,无畏烈日烈日冰天。
借物喻人作文5
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在百花之中,中国人偏爱梅花、偏钟情于梅花呢?是因为它美的缘故么?
是的,它的确很美: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孤芳自赏、纯洁无瑕。像一只骄傲的天鹅屹于冰雪间。“千白丛中一点红”。开得刺眼,开得高傲;是因为它美的别具一格的缘故么?
是的,它的美的确与众不同。它的美,比起娇艳的牡丹、绚丽的月季、清秀的荷花来说,别有一番风味。
是的,即使它不如茉莉清香、不如菊花美丽、不如桃花艳丽,但它的确很美,它的美绽放在风雪中,盛开在风雨里。开在没人看见的地方。
于是当人们饱赏百花之俏丽,走出门外,看到这株傲于风雪之中的红梅,谁能不为它倾倒?谁能不被它征服?谁能不被它别具一格的美丽所吸引呢?是因为它美的精神的缘故么?是的,中国人爱梅花,是爱梅花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精神。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爱它不怕困难,于无声处,傲然挺立。爱它甘愿在幕后无私奉献的心。爱的是梅花有灵魂、有骨气、有品格的精神。梅花之所以能排在“四君子”之首,正是因为这种傲雪斗霜、谦虚乐观的精神!
中国人偏爱梅花,是因为红梅于中国人有相同的精神。有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精神。那血色的梅花,开得那样娇艳。它敢与风雪争斗,感与风雨撕杀。她是春姑娘的使者,不怕冬姑娘的胁迫,傲然于天地间,飘撒春的芳香、播种春的种子。当大地终于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春姑娘时,她却静静地消逝,化作脚下泥,只留一抹余香荡漾于天地间。看百花齐放,听百鸟齐鸣,看春满大地便欣慰地走了。于是“落红本是无情物,明年冬天再见花。”它的一生就像一部充满欢乐与悲愁的乐曲,从飘舞的雪花奏到缤纷的百花。
梅花美,却把美留给了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香,却又有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艰辛;梅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傲雪斗霜、不怕困难、谦虚乐观。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抹余红换来春满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