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项目自我评价一
一、工程项目概况
(一)工程项目情况简述
潘庄风井东五六盘区通风机房、35KV变电所工程项目从20xx年3月开工,到20xx年10月底完工移交使用,预期完成了集团公司规定的各项任务。在工程的整体建设过程中,面对的是初期开不了工,中期缺资金缺人员,后期配合设备安装赶进度等等的困难,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工程的顺利完工与公司的正确领导及项目部全体员工的辛苦劳动是分不开的,也是项目部、供应部、工程部、调度室等建安公司上下团结协作的结果。
(二)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通风机房,包括通风机室、低压配电室、控制室、高压配电室、1号设备基础、2号设备基础、2个扩散塔及风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建筑面积1179.75m2,成凹形,顶高
4.5m~12m;扩散塔全高30.329m,成倒锥形,直径7m~12.1m;风道截面7m×7m,壁厚0.5m,全长70.5m与井筒相连。
35kV变电所,包括1栋配电楼、4个避雷针、1个事故油池、2个主变构架、2个主变压器基础及室外电缆沟,配电楼为四层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建筑面积为1589.825m2,檐高14.4m。
二、工程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包括主要管理人员)
项目经理:张林社,项目长:吕志平,施工员:毕海忠,技术员:金宇鑫,质量员:郭宏善,安全员:李晋雷。
专业分包队伍:四川东立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劳务负责人:曹志平,
现场负责人:朱和成,技术负责人:付红吉,木工班组长:郭宁仪、胡世宣,钢筋班组长:万威刚,混凝土班组长:毕四海。
三、工程项目实施过程控制及评价
(一)工程项目进度目标控制及评价
合同开工日期为20xx年3月1日,竣工日期为20xx年5月31日;甲方总体考虑设备安装等配套项目要求开日期为20xx年3月1日,竣工日期为20xx年8月31日,35kv变电所实际开日期为20xx年3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xx年7月31日;通风机房实际开日期为20xx年4月3日,竣工日期为20xx年10月31日;阶段性目标任务均按期完成,总体进度要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误,主要是开工初期受潘庄村回填土方、移除川九井下电缆光缆、改造加气站供电线路、拆除临时火药库等的影响,后期多家设备安装进场存在交叉施工影响。
从2月21日定位放线开始,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项目部积极与矿外协办、基建办等相关单位协调联系,方才具备三通一平进场条件,为早日开工争取了时间。
在基础施工中,天气等不可抗拒因素,是影响整体工程顺利完工的最大的绊脚石,为此现场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相应调整,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编制切实有效的进度赶超制度措施。在此,我也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面对阴雨天气不能合理组织安排工人做好后期工程进度的准备工作,相应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造成了工期的相应顺延,工程进度加紧时,相应的突击赶超工期也是我自身管理经验的不足,不能合理有效的调配工人全面落实,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以待长进。
结合合同工期以及建设单位对施工工期的压缩要求,在地勘报告还未完成的情况下,项目部在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打孔桩选择时,选择了较为安全和经济的人工挖孔作业班子。在桩基检测中,经建设单位牵头,与安信公司协商经监理单位同意,在同等地质条件相邻部位补打5根测试桩,严格做好过程控制,赢得了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进入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受供配电设备安装、电缆敷设、吊车安装、风机进场的牵制,项目部会同甲方、监理每天开早碰头会,进度计划层层分解到每天每周、阶段性的进行考核,现场能定的问题现场解决,绝不拖延;需要设计解决的将设计人员带到工地解决,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重点从人员、材料、机械、资金上保证,采取夜间加班,监理与甲方进驻工地,做到现场部署,层层落实,过程监督,责任到人,协调到位,不留后患。期间增加一个木工班组对变电所、风机房、扩散塔主体进行分段施工,现场对班组采取按部位验收完成现金奖励的激励办法,极大的鼓舞了工人的干劲,累计发放现金奖励2万余元。同时项目部组织团青女工到现场为工人师傅们发放慰问品,主动消除民工回家夏收的顾虑。分公司在矿方资金计划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划拨专项工程款扫除材料进场难、工资发放难的障碍,正是在上级公司和领导一贯支持下,我们于5月23日完成了主体结构封顶的阶段性目标,比原计划提前2天,为后期设备安装进场奠定了基础。
由于框架最大跨度为12米,为了保证主体混凝土强度具备拆模条件,施工时将砼等级提高一个等级(至C35),在砼浇筑完成7天后经实验室检测达到C35强度的70%,在6月7日开始拆除模板。钢吊车梁采取专
款专用,提前订货,搭设操作架,从而保证6月10日桁车具备安装条件。
风道是通风机房另一重点部位,截面尺寸7000mm×7000m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前期主要受矿建绞车影响,进场时间推后96天,且靠近矿井与井口相接,现场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项目部主要采取多班组作业的人海战术,雨天连续作业,与商混厂家送货时间对接,严格按照进度要求完成施工任务。
后期进入装饰装修阶段,机电科已安排长治供点公司、中煤五公司、设备厂家等多家安装单位进场,相互交叉施工。抹灰工程、室内电缆沟、地面、吊顶等受脚手架搭设、成品保护的影响,需实行阶段性施工。期间项目部积极参与矿方协调会,既要保证人材机的合理调配、不出现窝工现象,也要保证工程总体进度,更要做到不相互干扰、推诿扯皮、施工井然有序,和谐施工。涉及到项目有砌筑外墙时不能影响设备进出、地砖铺贴时不能影响设备调试、扩散塔上部施工时不能影响下层作业,总的来说就是一切给安装让路。
(二)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控制及评价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商贸城项目,虽已经完工,但是依然遗留有很多棘手问题,如:卫生间漏水,吊顶脱落、门窗套开裂……着实给甲方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也为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对此项目部深感愧疚,目前一直在努力修整中。鉴于以上我觉得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刻监督其施工程序,避免工人麻痹思想,要与作业班组签订技术交底,必要时签订质量协议,并制定相应质量检查周期,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在施工中落实解决,真正做到质量问题在质量检查的动态管理之内。严
创新项目自我评价二
一、评价的组织
1、省级自我总结评价数据
2、省级自我总结评价工作的组织、过程、内容及方法。
二、项目总体情况
1、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1)“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中央安排下达项目数量、省及批复项目建设总投资及建设任务(不同工程技术类型的节水灌溉面积)情况。
(2)项目布局选点的原则和依据、政策支持环境、相关管理措施和办法。
(3)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的主要措施和办法、项目配套投资主要模式。
(4)“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项目建设投资及任务完成总体情况、项目竣工验收的组织方式、已验收项目比例及工程质量评定情况。
2、项目运行管理情况
(1)工程产权归属(国有、村集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公司法人、其它等)及产权归属结构分析。
(2)项目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主要模式。
(3)项目开展“总量控制、定额管理”、计量用水、灌溉用水观测试验的总体情况。
(4)项目工程水费核定、用水缴费总体开展情况。
三、示范影响评价
1、政策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本省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灌溉发展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与影响。
2、技术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完善本省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探索适宜有效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的作用与影响。
3、项目辐射效果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完善投资模式,多渠道、多层次拉动各方面加大节水灌溉投入的作用与影响。
4、建设管理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健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质量的作用与影响。
5、运行管理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对推动小型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管护水平,促进工程良性运行的作用与影响。
6、种植结构调整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促进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与影响。
7、农民意愿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增强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认识和节水意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意愿和积极性的作用与影响。
8、环境影响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对地区地下水埋深、林草覆盖率以及土壤盐渍化等环境问题的影响。
9、项目可持性影响
通过2001年来示范项目的建设与运行管理,截止2009年底,从项目工程系统运行受益面积的角度衡量,既有工程受益面积与验收(或竣
工)面积保持(或基本保持)不变的示范项目,也有受益面积减少或萎缩的项目,甚至还有工程严重损毁或报废的项目。应根据数据表中的有关指标,分别统计截止2009年底,“十五”、“十一五”期间建成的示范项目受益面积保持程度(%)(计算方法为:2009年底受益面积数/示范项目验收或竣工受益面积数),并就项目受益面积保持好、中、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
四、主要经验和教训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开展的节水增效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是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的,既有很多成功的典型,也有不足甚至失败的项目,根据示范项目的特点与作用,既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请结合本省十年来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分析总结示范项目成功与不足的.主要经验、体会和教训。
五、问题及建议
请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在组织实施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遇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就今后改进和完善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示范项目建设与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与影响,提出相应的思路、对策、建议和措施等。
创新项目自我评价三
按照《山西省卫生厅关于对二级以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进行备案工作的通知》,以及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我科室结合自身实际特点和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以保证科室的正常运转及人员的安全,并随着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完善,使之更有利于提高科室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保证质量以及实验室人员的操作安全。
太钢总医院烧伤整形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有房间5间,分别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缓冲区和无菌区,符合实验室建筑规划标准。现有工作人员1人,初级职称。工作项目为一般临床标本的一般细菌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一般涂片细菌学检测,另承担医院感染的实验室监测部分。科室有完善的SOP文件,以及各项生物安全管理文件,保障科室工作运行条理,流畅。完善临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实现临床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与临床科室的无缝对接,使临床检验信息得到广泛持续使用,更有效的为临床和病人服务。 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人员的安全,科室制定了详细严谨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检验科工作制度》、《检验科核查制度》、《检验科标本管理制度》、《检验科质量管理制度》、《检验科质量管理
制度》、《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制度》、《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菌株、毒株保存制度》、《检验科医疗垃圾处理办法》、《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检验科生物安全事件处理预案》、《检验科预防感染管理制度》、《检验科方法保证制度》等等,科室管理严格、细致,科室设备主要有:压力蒸汽灭菌器,培养箱以及冰箱、净化台等常用设备,本室人员工作严格按照SOP文件,及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报告。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在现有的人员和设备上尽职尽责,不断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以后科室更好的发展努力,为患者的医治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书 篇1
一、目的任务
计划的实施,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目前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原则
1、兴趣驱动。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
2、自主实验。参与计划的学生要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
3、重在过程。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三、计划内容
1、计划的组成。计划由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组成。其中,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包括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对其项目的管理。
2、计划的运行方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批准申报学校,监督学校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学校申请参与计划,负责组织评审和管理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本科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向学校申请项目,并接受学校的管理。
四、计划管理
1、学生项目执行时间为1~3年,学校每年向自治区教育厅报告项目进展情况。自治区教育厅对项目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结束后,在学校组织项目验收的基础上,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验收。
2、学校要成立校级的组织协调机构,包括教务、科研、设备、财务、学生、团委等职能部门的人员,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提供支撑条件。要为参与项目的学生配备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学校要认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
3、学校的示范性实验中心、各类开放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要向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
4、学校要给予项目总经费不小于1∶1的配套经费支持,经费由学校代管,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学生研究经费,学校不得提取管理费,不得截留和挪用。项目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
5、学校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利用项目学生俱乐部等形式,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6、学校要为参加项目学生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学分认定、选课、考试、成果认定等。
7、学校要组织项目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研究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
8、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项目,对参与项目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对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学生要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对更改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结题等事项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
六、学生要求
1、参与项目的学生一定要出于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是项目的主体。每个项目都要配备导师,但导师只是起辅导作用,参与项目的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指导下,一定要自主选题设计、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总结报告。
3、学生项目选题要适合。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学生要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
4、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合理使用项目经费,要遵守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5、参与项目的学生要处理好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创新性实验和创造发明的关系。
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书 篇2
项目名称: 基于空间不变特征快速匹配的移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申请经费:9700元
一、课题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按顺序)
姓名:
性别:
所在院系:
年级:
学号:
身份证号:
本人签名:
二、指导教师意见:
该项目主要针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自动运动目标检测跟踪问题进行研究,涉及的内容包括视频处理算法设计和实际硬件系统实现,可用于校园、机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公共场所异常事件和重大事故的自动预判和实时报警,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课题组相关研究人员,在本项目所涉及的视频处理算法和硬件系统设计方面已经有了较好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在图像处理算法、目标跟踪算法、基于ARM、MCS—51芯片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已经参加了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单片机设计大赛等多个创新实践环节的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课题负责人郑正学习刻苦、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同意项目申报,望予以资助。
签 名: 年 月 日
三、院(系)专家组意见:
组长签名: ( 盖 章 )
年 月 日
四、学校专家组意见:
批准经费: 元
组长签名: ( 盖 章 )
年 月 日
五、立项报告
1、项目简介(300—500字左右)
本项目旨在设计一个可以自动锁定并跟踪目标的视频监控装置,能够实现从运动的多个目标中选取出感兴趣目标,并对其进行锁定跟踪,可用于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公共场所进行安全监控和异常情况的智能识别。此外若提高设备的检测识别精确度,甚至可以用于军事导航制导方面或者航空航天方面的目标自动锁定与识别,以加强远程自动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项目原理简介:该项目中应用到的目标跟踪技术采用的是快速尺度不变特征(FSIFT)跟踪算法[1],
通过此算法可以用专用图像处理器计算出摄像头中心位置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线偏差,并通过ARM处理器驱动搭载监控装置的.二自由度云台进行精确目标锁定。正是由于特征匹配算法的诸多优点,使得该装置可以克服现有应用帧间差值算法和各种易受各种尺度变换发生跟踪丢失等的目标锁定装置所具有的局限,还可以将此装置用于移动平台上的目标锁定,并应用在航空或制导领域。尽管本项目目前只是对一种装置模型的制作和实验研究,但一旦将自动检测与跟踪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将大幅度提升现有监控设备的使用效率,可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和商业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团队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情况、前期准备情况等)
该项目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由于该项目设计出的装置不仅能设计成一套自成体系的用于异常行为分析、用于人口或交通流量检测的系统并用于大场景的多目标识别与分析,也能用于其他项目中作为一个目标锁定跟踪的设备,实现高抗干扰能力的自适应性识别跟踪模块,因此对此方面的研究非常值得我们团队投入时间与精力进行系统地设计与改进。
而就我们团队的能力情况而言,负责图像处理算法设计与优化的蒋大成 、靳万鑫、郑正,目前向控制与仿真中心学习视频图像处理技术,且在研究有关目标跟踪、识别和图形配准等模式识别的有关课题方面有一定进展。负责硬件构建和接口控制的杨航、赵一阳、蒋大成、郑正,能熟练运用STM32,Freescale,MCS51等处理器和各种电路驱动控制芯片。目前我们团队大部分人员都参加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并成功结题,由于具有科技创新和多次硬件开发制作经历,我们能够顺利地解决在项目研究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且自信能够完成项目的基本研究内容,并争取与相关企业合作。
就前期准备方面,该项目初步决定采用前期在控制与仿真中心研究并基本实现的图像匹配算法,且该配准算法已经能够基本在计算机上仿真实现,只需经过后期的算法时效性改进便可以应用在外设硬件上进行目标检测与识别。且在硬件方面,赵一阳、杨航可以从上海交大的机器人研究所的导师和本校的MEMS研究中心的导师获得技术支持,学校提供的高级电子实验中心能基本满足后期的硬件模块的组装和调试的需求,支承构建材料和基本的连接部件可由本校金属工艺实践基地提供条件进行设计与制作。
3、立项背景
3.1 智能目标跟踪系统的研究意义
目前为止,带有视频和图像采集功能的监视系统已经被广泛用于各个场所,最常见的监控设备如交通系统中的道路监控摄像头,道路监控中心通过此种监控设备处理违章、交通事故、治安案件等异常情况,并远程触发交通事故的预警,在日常处理交通路况的道路监控环节中数字监视装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些欧美地区,图像监控技术也应用在了农业方面,用通过机载摄像头航拍获取的农务地区颜色信息来制定具有一定适应性的耕种策略。若将带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监视设备用在打击犯罪行为,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监控设备更是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数字监控装置的罪犯的远程定位,可以快速帮助警方破获棘手的案件。
但是目前的民用监视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于民用(如城市)监控系统,目前主要采取固定位置安装,这样为了对整个城市进行监控,需要安装大量的监控摄像装置,既增加了系统成本,而且存在着监视盲区,一些城市死角,容易发生事故且无法覆盖常发生严重灾害的地方,因此亟需发展可移动的空中监视系统;二,目前的民用监控系统对采集的视频图像几乎不做任何处理,完全依靠大量的监视人员亲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视频资料进行处理,随着城市监控系统的增加,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亟需发展具有视频图像自动处理、检测和跟踪能力的可在空中移动的智能监控系统。
而对于军事监控系统,目前主要安装在飞机、无人机、飞艇、热气球等可空中飞行和漂浮的运动平台上(如前视红外吊舱),并且也具有一定的自动视频处理、检测和跟踪能力。但是自动视频处理和跟踪能力仅是对于特定的情况下有效,且往往对数字信号的噪声级别要求特别严苛,在一些例如高光或者易产生烟尘和雾气的外源信号干扰场景下未经过数字图像配准几乎无法进行目标跟踪,而图形学后期的配准技术又对硬件有更高的要求,如近似静止的湖面背景以及运动平台具有小的运动范围和姿态变化的情况。而对于复杂的动态场景,如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城市背景,以及飞行载体存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则还需依靠人力通过手动分析所获取的视频信息,这样既耗费大量的人力,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常常会导致操作的人员无法提高战时的机动性,失去占领战略时机制高点的机会。
因此,目前亟需开发在复杂真实环境下,具有自动检测并跟踪目标功能的移动智能监视系统,以适应负责多变的环境干扰并克服由于监控设备的运动导致的目标丢失。
3.2 目前检测装置与跟踪技术现状
3.2.1 运动目标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作为近几年才普及的新型自动跟踪装置,在目前具有极其广泛应用前景的智能监控设备只是简
单地使用类似帧间差分法进行运动目标的跟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人工智能化控制监控系统, 2011年加拿大Aeryon[6]实验室研制出了一种能够实现人工远程控制的飞行机器人,这款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系统的机器人,可用于追踪犯罪分子和监视公众活动,但是由于是基于远程人工控制的卫星定位,就无可避免地导致了犯罪分子定位精确性上的缺失,此情况中的目标丢失还特别容易发生在低可见度情况下,并且在目标与背景的相对移动较为缓慢时,产生的微小像素差会影响目标锁定设备的识别准确率,极易发生丢失目标的情况,倘若使用更加智能化的跟踪锁定技术就能避免这些误差,实现智能化的监控效果。
3.2.2 运动目标跟踪方法研究现状
目前智能目标跟踪多数使用的是模板匹配算法,模板匹配的方法很多,有基于方向链码[1]的匹
配方法、基于SIFT 特征[4]的方法等。在数字监控设备上应用智能模板匹配算法更是包括图像处理领域、电子工程领域、模式识别领域等众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焦点所在,通过采用闭环识别系统的智能识别,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实时对特定形状的检测,例如采用模板匹配的人脸特征检测技术就被广泛用于家用笔记本电脑和各个机密科研场所的门禁设备,在军事方面则常见被军事技术开发部门应用在红外制导、火控系统等军用设备中,可见改进数字监控设备上应用智能算法能使得具有监控功能的硬件应用价值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近几年在机器人研究实验室中能够实现自动跟踪的先进的智能监控机器人已经能够自动跟踪运动目标,让驱动电机实现实时目标中心化的跟踪效果,用于追踪运动物体如可以应用在交通监管领域的交通违规等方面的装置量产已经可以实现。带有自动跟踪识别技术的监控装置可以应用在包括监控方面的机密场所的安全防护,和用于交通路况的自动监控和预警,例如针对基于空中成像平台的城市交通的监视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基于模板匹配的路况模型分析算法[10]。先采用复杂的路面探测算法获得运动车辆候选区域,然后排除掉非车辆区域,再采用级联的分类器对候选目标区域进行细化,从而降低车辆探测的虚警率。
3.2.3 目前投入应用的检测算法的不足与缺陷
由于应用在现有检测装置的跟踪方法应用的帧间差分法[9]和各种易受尺度变换发生目标丢失的算法具有极其局限的应用范围,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多数能智能跟踪的装置多数采用的方法无法准确定位目标,且多是将灰度化预处理后的图片利用运动物体产生的前景与背景的像素差来实现运动方向的检测,这就导致了在前景、背景的灰度差别小的情况下及容易发生目标丢失。
二是目前大部分已被模式识别专家提出的多数目标跟踪算法对硬件要求极高,无法实时应用在现今所具有的硬件条件,而对于复杂的动态场景,如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城市背景,以及飞行载体存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则还需依靠人力通过手动分析所获取的视频信息,这样既耗费大量的人力,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三是由于对稳定不变能衬托反差的背景依赖性导致了帧间差分等目标跟踪算法无法应用于运动载体上,这将导致应用此算法的目标检测装置无法在交通工具等移动载体上发挥目标识别与追踪的功能,故需要采用更具有鲁棒性的识别算法,在模式识别方面的配准识别特别适合用于该场景,在经过优化和改进后更能适应复杂的检测环境并几乎能做到完美解决现有检测装置的不足之处。
3.3 目标跟踪的优化
本项目就针对传统需要人工操作的数字监控设备进行了智能化设计,通过类似人眼的视觉识别仿生原理,制定出一系列使跟踪锁定技术智能化的实现方案,这里所涉及到的自动跟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动目标跟踪,而是一种类似模式识别中纹理匹配、轮廓提取和特征点匹配的算法,该算法是由David Lowe 在2004年提出并完善的SIFT算法(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尺度不变特征转换),尤其是SIFT特征匹配算法处理的信息量大,适合在整场具有丰富细节的图像中快速进行目标匹配和定位[7],若能应用在现有检测与跟踪系统中,则可以大大提高其实用价值和功能。
之所以采用基于SIFT特征点分析的模板匹配算法是由于该算法可通过其特有的局部影像特征的描述与侦测技术辨识出物体特征和轮廓,且由此算法提取出的特征点组是基于物体上的一些局部外观的兴趣点,这些特征点是由相对坐标系定位,因此与影像的大小和旋转角度无关,可以有效地克服由于图像采集设备的位移导致的仿射变换误差。此外,该算法可以利用在目标识别和匹配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的Harris—Affine和SIFT不变特征,利用近邻比和Mahalannobis距离的仿射不变性实现特征匹配,进而实现大失配图像的配准,进而克服由于设备抖动导致的图像退化问题[8]。在一些更加不利的情况下,如使用 SIFT特征描述对于部分物体遮蔽的侦测率相当高,甚至只需要3个以上的SIFT物体特征就足以计算出位置与方位。由于该算法提取的是特征形状信息,故对于光线、噪声、些微视角改变具有一定的容忍度。基于这些特性,SIFT特征匹配效果显著而且相对容易获取,在信息量庞大的采集图像数据中,很容易辨识物体而且不易发生误匹配。现今的电脑硬件速度下和小型的特征匹配数据库条件下,辨识速度可接近即时运算,而经过采用文献[5] 提出的“加速算法”改进的快速SIFT模板匹配算法更能在外设硬件上发挥功效,这是将该算法应用于自适应目标跟踪和定位装置的算法前提。
参考文献:
[1] 李忠海,李 申,崔建国,刘罗曼. 基于快速SIFT 特征提取的模板匹配算法,2011,37(24)
[2] 李忠海, 申为峰. 基于方向码的旋转不变模板快速匹配方法[J].计算机工程, 2010, 36(16): 210-212.
[3] 田原,谭铁牛,孙洪赞. 一种具有良好鲁棒性的实时跟踪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2,28(5):851-853. [4] Lowe D.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 poi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Computer Vision, 2004, 60(2):91-110.
[5] 张 羽, 朱 丹, 王玉良. 一种改进的快速SIFT 特征匹配算法[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 24(33): 220-222.
[6] Company News/New Products[J] Unmanned systems, EI, 2010, 28(6) [7] 朱利成.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8] 李玲玲.基于不变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8.
[9] 杜晶晶.智能视频监控中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10] R. Lin, X. Cao, Y. Xu, C. Wu, H. Qiao. Airborne moving vehicle detection for video surveillance of urban traffic[C]. IEEE Intelligent Vehicles Symposium, 2009:203–208.
[11] 胡琳萍.基于DSP的控制驱动一体化二自由度云台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科技大学,2008. [12] 陈龙.电视监控与安全防范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3] 邹敏.基于DSP的直线电机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4] 邱枫.基于DSP HPI口和EDMA技术的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篇一:结项总结报告
1. 项目背景
{可参考原项目方案建议书中的项目背景描述。}
2. 项目信息
项目实施周期: 项目参与人:
产品实现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中需要说明针对立项范围对比:注明全部实现,没有实现部分以及新增实现部分}
3. 主要成果
{工作成果可以是产品、文档或者某方面经验的成功应用,并在描述中对其进行介绍。
文档或产品可以描述其版本、主要内容,工作经验则描述主要应用与应用效果。结合总体计划中2.3项目交付成果描述,工作成果中可以在组织级复用或推广使用的,请在描述中说明}
4. 计划与实际情况对比
{以下数据项可根据项目情况做出调整,给出各数据项的计划、实际情况的数据,以及比较后的情况说明。数据MA004_项目测量数据表、测试工作阶段报告;如存在计划变}
5. 开发工作评价
{以下开发类项目工作的评价,结合《MA004_项目测量表》中测量指标给予量化评价。}
5.1. 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给出实际生产效率,并与公司平均水平或计划数据作为对比,分析原因。数据,项目测量表}
5.2. 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说明在测试中检查出来的错误发生率(缺陷密度),与目标值对比,分析原因。数据测试工作阶段报告}
5.3. 对过程符合性的评价
{说明在软件过程符合性,与公司平均水平或目标值对比,分析原因。数据QA工作报告}
5.4. 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给出对在开发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工具、手段的评价。如存在技术问题,注明解决部门;对于可以列入公司公用构件库的构件,请说明}
5.5. 问题的分析
{针对项目管理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根本原因分析。数据PMC007_问题跟踪表}
6. 经验与教训
{描述项目实施中来自产品实现、项目管理、关系处理、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经验与教训,对后续开发工作的建议以及对项目定义过程的评价。在结项评估中进行分析总结,纳入组织财富库}
7. 知识产权(可选)
{描述产品知识产品的申报情况。}
8. 项目维护建议
{产品开发类项目、维护开发类项目和合同开发类项目必须填写。
描述项目进入维护期开发工作主要内容,对维护工作量的估算和人力资源计划,建议本项目开发维护人员的人选和工作安排。}
9. 申请结项理由
{说明结项理由:正常结项和异常结项。异常结项必须说明结项原因。}
篇二:结项总结报告
摘要: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社会道德问题的解决,最为其中翘楚的让座纠纷问题尚未从参与者心理层面进行研究。本文针对传统问题分析方式的种种不足,从让座者、座位需求者以及旁观者等角度去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以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到的数据与资料哦分析出相应的对策,对让座纠纷问题解决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从而探讨出优化现行群众及官方纠纷解决的措施。从14年五月到15年九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键词:让座纠纷 心理 引导
一、引言
近年来关于公共交通的座位之争相关的新闻数不胜数,其作为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现实反映,却被称作新闻领域的“月经帖”,屡见不鲜,调侃的背后透露出几分无奈几分悲哀。随着网络普及,各种媒体曝光,让座纠纷问题日趋严重。在此本课题具体研究较为普遍的让座纠纷问题——公交车让座纠纷。
随着目前公共交通发展的日益成熟,公交车成为了较多人的出行选择,然而公交车作为最为普遍的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应该是最安全最快捷的,现在却成为一个危险的区域,还有生命之虞,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
然而公交车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必然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个需要座位的人都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让座纠纷看似无法避免,然而目前对于让座纠纷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公交设施资源问题、新时期道德体系建设问题等,因此研究公交车让座纠纷产生的心理因素有利于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此问题,也有利于帮助问题的解决。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指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了解研究对象的一种研究
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中文数据库进行查阅,搜集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学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为本课题提供理论支持。
(二)调查研究法
(1)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的研究总体范围较广,于是采用偶遇抽样法来选取研究对象。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采用随机抽样的预调查,后期将问卷分年龄层次随机发放。总计回收有效问卷纸质版67份,电子版146份,共计2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0%.调查中男女比例大体相同。
(2)半结构式访谈
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群体设计针对性、选择性的问题。对于实地发放回收的问卷,我们挑选了一些参与者进行了简短的提问并记录。将此类同时填答问卷并参与微访谈的参与者单独分组。在研究后期对于此组资料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对于一些不能详细地出现在问卷上、需要进行深度交流的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
三、研究过程和做法
让座纠纷的产生对象不仅仅局限于纠纷双方,其实在场所有乘客及司机都可以参与其中,所以研究不应局限于对参与过让座纠纷的人群,为了保证课题的全面性与实施的条理性,我们将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订立课题
2.选定研究人群
做好研究的信息搜集:根据小组分析的让座纠纷产生的可能情况,拟定调查问卷,对不同人群分发相同问卷,并按统一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完成本课题研究的.重要阶段,我们对不同人群分发问卷,收集并统计不同人群的数据资料。
(1)问卷拟定及预调查阶段
让座纠纷的产生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单方面的不道德,纠纷的产生可能有多方面原因,不能一概而论。
小组拟定问卷后,对此问卷进行了预调查与效度分析,删改了一些问卷内容。
(2)问卷定稿及发放回收阶段
由于第一次实地问卷回收并不理想,小组第二次发放问卷选择实地发放与网络调查同步进行。
在进行网络调查时,我们将同一份问卷分两个网页进行填答,较为成功通过分离不同网页的填答年龄层将两组问卷大致分为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从而减少了后期统计分析的工作量。
对于实地发放回收的问卷,我们挑选了一些对于“您是否参与过让座纠纷”这项问题填答“参加过”选项的参与者进行了简短的提问并记录。将此类同时填答问卷并参与微访谈的参与者分为A组。在研究后期对于A组资料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3)数据整理与分析阶段
通过对参与问卷调查的人进行年龄段的分类,本研究假定青年人群鲜有对座位的需求,故不将青年人群作为座位需求者加以考虑。在基本信息采集部分年龄属于青年的共有101份(电子问卷59份,纸质问卷42份)。在此群体中填答表示参与过让座纠纷的共有14名,仅旁观未参与过让座纠纷的共有37名。
青年群体作为让座的主要人群,大部分在让座纠纷中属于让座方。
中老年群体作为座位的主要需求群体,大部分在让座纠纷中属于座位需求者。 通过如上的分类方式,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分析来进行数据的整合与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
1、青年群体选择让座的主要原因分析
对于让座纠纷中的让座方(多数为青年人)极少数会因为外界压力或道德绑架而让座,他们的让座行为多数出于自己的个人选择(认为他人比自己更需要帮助)或是自身价值观(助人为乐)引导所致。
2、青年群体选择不让座的原因分析
对于在一些情况下不选择让座的人,他们的缘由较多为个人不愿意让座,多数认为自己对座位的需求要高于需求座位的人。
同时,责任分散效应也对让座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一些填答问卷者表示,在一些情况下自己会觉得坐在靠车前方一点的人将会让座或是坐在爱心专坐上的青年人将会让座,自己虽然有让座之意但也轮不到自己,从而造成个人做出不让座的选择。
由此看来,在让座纠纷中让座方拒绝让座并不是个人道德层次不高,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自身对座位较为需求,或没意识到身边的人有对座位的需求而导致的。
五、青年群体选择不让座时的一般表现分析
多数青年人在已经做出不想让座的选择之后,他们用以避免让座的方式多为坐在角落或忙自己的事(比如玩手机之类)。然而在一些较为冲动的座位需求者(或是围观群众)看来,青年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不礼貌的,与他们心中的传统价值观与道德行为相悖,从而轻者恶语相向,重则推搡怒骂。又因为现在青年人逆来顺受之辈甚少,又对道德绑架之类嗤之以鼻,座位需求者(或是围观群众)的压力反而会激发起他们的逆反心理,更加拒绝让座,从而导致纠纷。
篇三:结项总结报告
一、绪论
说明:在绪论中简要说明设计工作的目的、意义、研究设想、方法等。应当言简意赅。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可以适当综合评述。
1. 概述
介绍项目设计的背景,目的、意义,项目的设计环境,项目的应用范围,项目的研究方法等。
2. 国内外现状
说明项目所用技术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应用的产品等。
二、关键技术介绍
说明:对报告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所用的专有名词进行简要的介绍,在报告的其它部分一般不再叙述通用技术。
1. 专有名词介绍
对于报告中出现的专有名词进行介绍,例如SRAM,FPGA,状态机等。
2. 关键技术介绍
对于项目中用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例如IP核复用,March C-算法等技术。
三、系统分析
说明:在本部分中分析项目所作测试电路应实现的功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待测的SRAM IP核的结构框图及功能说明,测试电路所采用的算法以及项目的流程图等部分。
1. 项目的功能描述 2.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3. 待测目标SRAM 分析 4. 测试算法分析 5. 测试电路系统流程图
四、系统设计
说明:可分为模块初步划分和模块详细划分,分别说明每个模块的整体功能,端口界定,以及端口功能的详细描述,并且给出这几个模块端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和关系的说明等。
1. 初步划分
把整个项目初步划分成几个模块,分别说明每个模块的整体功能,端口界定,以及端口功能的详细描述,并且给出这几个模块端口之间的相互关系图(可从EDA工具中截取,或者用visio软件画出),然后对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说明。
例如本设计可分为Data_Path和Controller两个模块。分别说明。
2. 详细划分
对初步划分的模块进行详细的划分,每个模块又可划分成若干个小模块,详细说明每个小模块的功能,进行端口的界定,并对端口信号进行简单描述,然后给出模块之间的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