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参考1】
〖经典试题〗
请以“从此,我(他/她)不再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提示:
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007年福州市中
〖考场佳作〗
从此,我不再迷惘
福州一考生
(简评:“题好一半文”。小作者以“迷惘”补全题目,审题准确、定位明确,补充完整后的题目概括了全文的内容,体现了全文的思路,题目对文章起到了“眉目传神”的妙用。)
小时候,我很喜欢外婆家的紫藤花,喜欢在花架下像一只蝴蝶似的旋转。阳光照耀下的紫藤萝,如瀑布一般从空中垂下,紫白的花瓣像千百只相拥连缀的紫白蝴蝶,翩翩起舞,芳华烂漫。
(简评:开门见山,牵出本文的抒情线索——紫藤。简洁的动作描写,传神地表现出心中的“喜欢”之情。生动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为全文创设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但我一直很害怕花凋谢了,因为我认为人如紫藤,若经历风雨,必将满地落花,那样就不美了。这种幼稚的心理一直保持到初一时读到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简评:点出“迷惘”之情,紧扣题旨。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为心理变化的契机,情感转折自然和谐。)
在物是人非的无奈之时,宗璞遇见了盛开的紫藤萝,用心凝视之后,心中的郁结终于打开,她悟出了“尽管花和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尽的。”
在那一瞬间,我的眼前顿时一亮,就像黑暗之后重现光明时的欣喜。的确,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就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有时会遇见危岩险阻,有时会冲上平滩,但无论如何,水总是向东而流,永不回头的。
紫藤萝凋谢了,像疲倦的蝴蝶,让人心酸,但她的凋零是为了来年的夏季,没有落花,何来盛放?
终于明白,小时候的迷惘原来是害怕美丽的花在风雨中经不住冲洗的残酷,亦或是在俗世是被凡尘掩埋。但如今再见紫藤花开,才明白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天真。
(简评:用四段文字来写走出“迷惘”的心路历程,紧扣题旨,内容充实,情感真实。)
漫步悠静长廊,沉浸紫藤花的海洋,皓月轻舞飞沙,平添几许神秘芬芳,似风铃可人模样。
(简评:再次渲染优美的抒情氛围,表现出走出“迷惘”之后的轻松愉悦的心境。)
抚摸她柔软的花瓣,呼吸她馨甜的芳香。一阵凉风吹来,消释了所有的迷惘。紫藤花,恣肆风流,绚丽夺目。她是不会因暴风雨的冲刷而倒下!她是不会被世俗掩埋的。
过去的`我也许太悲观了。正如宗璞所说:“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尽的。”为何不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看看那些花吧!“我在开花”她们嚷嚷。像花一样,开心地活着,不必担心明日的落花满地,只要抬头望天,看“天外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
(简评:两段情动于衷的抒情,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溢于言表。)
从此,我不再迷惘。
因为,花是永恒的。
不爱丁香,不赏海棠,独爱那偏倚飘然的紫藤花瓣。看哪,紫藤花开了,盛放在今年的夏季……
(简评:“从此,我不再迷惘”,回扣题目,结构严谨;篇末点题,画龙点睛。“紫藤花开了,盛放在今年的夏季……”,篇末抒情,言尽意未尽,余韵悠扬。)
〔总评〕
《从此,我(他/她)不再》是半命题作文,既有一定的审题要求,又有自主选材和自由发挥的较大空间。“我(他/她)”就是要求写人,“从此”“不再”则要求有具体的事件过程,尤其“不再”一词,强调了应把人物事件写得曲折起伏,富有变化。命题者对作文题目中的横线上可填词语的例举,能有效地帮助考生迅速地调动起自己的观察积累和生活体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行构思和行文,以写出主题鲜明、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这篇考场佳作,以紫藤花为抒情线索,描述了小作者人生路上走出迷惘的一段心路历程,比较细腻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初中学生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全文立意明确,中心集中,情调健康,描写细腻,语言流畅优美,显示出小作者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初步的文学修养。
这篇考场佳作,也为“立意明确,情趣健康”这一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提供了一个值得广大初中生借鉴参考的范例。
【借鉴参考2】
〖经典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大钊的《“今”》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过去未来皆是现在。”是啊,把握现在,拥有未来;把握机遇,走向成功;把握原则,赢得尊敬。把握亲情、友情,把握规律、方法,把握进程、分寸……
请以“把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4年浙江省中考试题)
〖考场佳作〗
星星点灯
浙江一考生
(简评:“题好一半文”,小作者根据表达的中心,化用流行歌曲的歌词,为自己的文章拟出了一个颇有诗情画意的标题,题目与正文配合默契,渲染出一种抒情的意境。)
灯光如豆,点点,点点,在我心中亮出一个世界。
夜已深了,我的困倦在成堆的复习资料中蔓延,深蓝的天,望不到一颗星子,可妈妈房里的灯光仍亮着,温柔而明亮,隔壁房里妈妈唤我:“小小,睡了吧,晚了。”
(简评:以叙事切入话题,入题简洁明快。夜深人困的细节描写为下文展开情节作铺垫。)
才不呢,想起妈妈仍在挑灯夜战,我打起精神,写我的作业。
(简评:为下文设下伏笔。)
一个月前,妈妈捧着一堆书进家门,要为考评职称做准备。我和爸爸都笑她,几十岁的人了,还忙这忙那,图个啥?
妈妈只是笑,不理会我们这两只“大小乌鸦”,只是日日埋在书堆里,晚上房间里泻出的灯光,比那星星还亮!
终于按捺不住好奇,从复习资料堆里冲出来,缠住妈妈要她说说为什么偏要“找苦吃”,她笑着说:“抓住今天的时间,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吧!现在还学得进,再过几年,妈妈就连后悔的资格都没啦!”
(简评:运用插叙,写“妈妈”珍惜时间、把握今天、努力奋斗的动人情景。用“妈妈”的肺腑之言,点明文章的主题。)
妈妈的笑声很爽朗,表情很明亮,那句“抓住今天的时间”也重重叩在我心头上。
(简评:“重重叩在我心头上”写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照应前文“我打起精神,写我的作业”的情节,写人叙事的两条线索交会重合在一起了。)
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里,除了有张明净白皙的脸,更多的是身后许许多多的奖状,这些纸上的荣誉和她的笑脸相映,是多么灿烂,让人难忘啊!
(简评:照片里“奖状”与“笑脸”相映成趣的细节,暗写“妈妈”往日的“把握时间努力拼搏”。用笔简洁,意蕴深厚。)
我凝神想着,终于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不甘用失落来祭奠青春的妈妈,是在抓住时间的尾巴,抓住每一个今天,把握每一个机会。是呀,努力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就像奋斗永远没有休止符。
(简评:再次紧扣题旨,点明中心,既抒发了对母亲的崇敬之情,又交代了母亲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鞭策。“时间的尾巴”、“休止符”的比喻,新颖、贴切、形象。)
于是每一个夜,都有这点点灯光。它明亮、温暖,比星星还耀眼。
(简评:叙事简洁,言简意丰。)
我也在这样的灯光中孜孜不倦地拼搏着,一直到现在从容地走进考场。是妈妈的灯点起了我的信心:妈妈都不曾放弃,我怎能轻言退缩!
当我的笔尖走在作文纸上,我的耳边又是妈妈的话:“做现在想做的!”我不曾丢失过去的分分秒秒,我亦能把握我的现在!
(简评:以“耳边又是妈妈的话”收结全文的叙事。“笔尖走在作文纸上”,可谓妙语佳句。)
星星点灯,它教会我,把握现在。
(简评:“星星点灯”回扣文题,“把握现在”,紧扣话题。)
青春的键盘上,我走着,走着,踩准每一个音符,抓住每一次精彩,把握每一次绚烂!
(简评:直抒胸臆,篇末再次点题,深化中心,升华主题。“键盘”、“音符”的比喻贴切生动,让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年的形象跃然纸上。)
〔总评〕
“把握”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话题,本文小作者选择“珍惜时间,把握现在”为突破口,用充满抒情色彩的文字,生动具体地叙写了“妈妈”和自己是如何“把握”今天的故事。“妈妈”人到中年,仍“抓住今天的时间”继续努力,永不放弃,成了小作者景仰和学习的楷模;“妈妈”的言传身教,为小作者的奋力拼搏开掘了力量的源泉。小作者把“妈妈”与自己、家里与考场巧妙而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两相映照,主题凸显。这样写来,“大题小做”又“以小见大”,内容充实,中心突出,写的是普通人、平凡事,但生活的亮点、人物的闪光点,无不鲜明真实。
“作文无模式,文章有体裁”。本文小作者选择了记叙文这一种初中学生最容易把握的文体,因而写起来既能让文章的形式中规合矩,又能使文章的内容切题充实。这对于正在进行中考作文复习备考的广大初三学生来说,应该会有借鉴参考的价值。
中考满分作文:成长
打开朱红色大门,记忆如编排好一般如此清晰,双眼开始氤氲开来……
阴雨霏霏,窗外天地之间拉起一道珠帘。
啪啪……雨脚如麻,打在窗棂之上。一道道笔痕在演算纸上划过,那道函数难题还是没有一点头绪。我眉头紧皱,心乱如麻。
吱——门开了。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是妈妈过来了。“来,喝杯热牛奶吧,缓缓神……”“知道了,放那里吧……”我不耐烦地答道。
“不然那样——”妈妈剩下的半句话被我粗鲁地打断,那剩下的半个音节尴尬地停留在半空中,空气中划过若有若无的叹气声。
“啪……啪……”雨下得更大了,刚刚仅有的一点头绪也无影无踪。还是找一下以前的笔记本吧,我开始扒抽屉。突然,那本满载我幼时时光的相册映入了我的眼帘。我忍不住一页页翻开,看着那些泛黄的剪影映入眼帘。忽而有一张格外引人注目——一位年轻女子着一袭白色长裙,莞尔一笑,游走于蝶舞翩跹之中。她的右手牵着一位笑容明媚的青涩孩童。那就是我。
猛然间,那些温馨的记忆重现:妈妈牵着我的手去学校,去公园,去各地旅游。忽然,感觉我的手掌还有温存,心中却怅然若失。
我轻轻地啜一口牛奶,味蕾有一朵花在绽放,丝丝甜韵荡涤了心中的尘埃与阴霾。我起身,走到妈妈的.房间,拧开冰冷的门把手,看到的却是妈妈呆滞的眼神,岁月的小径爬满了她的眼角。这,还是那个明媚如花的女子吗?
“妈,我们出去走走,散散心。”我轻轻地说。此时,我才明白妈妈剩下的半句话的含义,只因为我是她的儿子,依旧是那个明媚笑容的青涩孩童。妈妈脸色一怔,随即嫣然一笑,笑靥如花,一如多年之前的那个女子。
“儿子,弦不要绷得太紧,散散心,也许,思路就豁然开朗了……”蓦然,我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我们手牵手,肩并肩,笑脸映着笑脸,跳过一个个小水洼,牵衣顿足,远处是一簇簇晶亮的叶子在风的吹拂下聚拢在一起。“儿子,妈妈当然希望你学习优秀,但妈妈更希望看到一个阳光帅气的孩子!”
心中顿时感动不已。
“儿子,妈妈更希望看到一个阳光帅气的孩子!”在这个望子成龙、希望自己孩子学习第一的浮躁年代,妈妈,你的这句话,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我的心底。
【点评】
几幅生活画面的描绘,让文章美不胜收。写妈妈对“我”小心翼翼的伺候,运用简单勾勒;写回忆儿时生活,浓墨重彩,写出妈妈的美丽和快乐。文章灵活运用插叙,写“我”对妈妈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既不影响行文节奏,又巧妙地写出了“我”思想感情转变的过程。开头和结尾,用
请以《我最喜欢的一个词语》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解析】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什么样的词语才是我们喜欢的?而且所选择的这个词语不仅仅是喜欢,而且要让我们有话可以说,有感可以发,而不是说到一半就写不下去了。那这个题目该怎么写呢?
第一步:做好选择题,为全文展开做好铺垫。
为什么第一步叫“做好选择题”?是因为写好这篇文章要写的题目的中心词和关键词就是最喜欢的词语。所以,我们要从广泛的语料库中选择适合的词语出来。
在选择这个词语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选择的词语所包含的内容要大,不要让自己说到一半就语塞,无话可说了。又或者是范围够大,但是和自己又没有多大关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就不真实。
2.选择的这个词语要能体现出深意,具有积极性。
3.能够体现自己的人生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选择的词语可以是类似下列这些:
“围观”、“责任”、“梦”、“理想”、“毅力”、“信仰”、“帮助”、“心态”、“时间”、“诱惑”、“货真价实”等等,如果有同学注意到今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题目的话,其实也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我们所选择的词语就可以是“捐助”。
4.注意文体的选择。这个题目最适合用记叙文和散文的格式来进行表述。其次,也可以选择议论文这种文体来进行阐述喜欢的原因。
第二步,选好角度,展开联想,选择合适的素材,突出主题。
做好词语的选择题之后,接下来就是选好入题的角度,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为突显主题服务。例如:
【类型一·与“事件”有关】
如果所选择的词语为“理想”类型的,那么所选择的素材则为对未来的憧憬和想象。这样的词语有:憧憬、梦想、奋斗、展望、信仰、信念……
如果所选择的词语为“缅怀”类型的,那么所选择的素材则为对过去的纪念或怀想。这样的词语有:匆匆、纪念、回首、曾经……
那有的的同学评论感比较强,喜欢对当下的一些热议话题进行评论,那在文体上可以选择议论文,所选择的材料也最能体现当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那最能引发同学们议论的词语通常有:沟通、教育、代沟、责任、成长、心态、诱惑、围观、感动……
【类型二·与“人物”有关】
上述词语类型与事件有关,但是事件的.发生实际上都与人物的活动有关,所以在选择与人物有关的词语时,上述词语是可以选择的。
总而言之,确定了所要选择的词语之后,就可以根据所选择的词语进行立意作文了。而作文所要突出的主题,也就是你所选择的这个词语所能体现出来的内涵。但是,切忌就事论事,留于形式。
比如说选择的词语为“信仰”,我们在立意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只看到有的人在信仰基督教、有的人信仰佛教、道教、有的人信仰伊斯兰教,还有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简单的对有宗教信仰的人进行一个无原则的批判,说他们是宣传迷信思想,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信仰的背后,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寄托和发展,是一种勇于面对困难的信念。信仰所带给人们的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它也能从某个方面能约束人们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这是法律条文所无法做到的一些地方。信仰所带给大家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不能片面的只看到它一些不好的地方,误解信仰的本质含义。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按照道理来讲,其实不难。在我们平常的作文训练中也常常能够见到类似的题目,例如《我最喜欢的一种动物》、《我最喜欢的一件食物》、《最难忘的一个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等等,如果同学们在平时写类似的作文时认认真真的按照老师的点拨进行了操作训练,那么这次中考作文的写作方法是之前的训练类似的。关键就在于,怎样技巧性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让自己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