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课题】
“可爱的家”图画创作比赛
【内容分析】
本课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六课《漂亮的房子》第二课时的内容,为了能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任务出发,故将主题定为“家”,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windows”画笔的基本操作和常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色彩鲜明,思想开阔,题材平实。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应用,描绘出“美丽的家”。在此过程中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并让他们充分集合一切的可开发资源,勇于开拓创新,让课本知识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使创新思维、审美能力、爱国情操、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在“windows”画笔中运用各种工具和颜色的综合处理能力。
2、培养的协作性学习和活动性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
【教材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喜闻乐见的学习任务出发———————描绘“美丽的家”,以兴趣为动力,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法,在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里完成学习任务。
二、说教学方法
【所用教具】广播系统、“可爱的家”佳作数幅、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随机分成二到三人一组,全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所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作品点评法
三、说教学过程
1、谈话法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有几位同学将他们的家搬到电脑里去,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好吗?
生:好。
2、佳作示范,抛砖引玉
师:他们的家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能说说他们的家为什么美丽?
3、(请学生点评作品)
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出各幅画的特点。
4、得出结论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主题鲜明,布局合理,色彩和谐、创作新颖等。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画是怎么样创作出来的吗?
生:是用我们学习过的“windows”画笔创作出来的。
师:你们能将自己的美丽的家用“windows”画笔画到电脑中来吗?
生:能。
师: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以“美丽的家”为主题的创作比赛好吗?
生:好。
5、呈现任务:
【任务】
创作一幅以“美丽的家”为主题的画。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画必须用“windows”画笔完成。
【评奖】
根据作品的.整体布局、颜色搭配、生动形象,为标准,可以适当加入花草树木、动物、景色等素材,增添画的感染力。
【奖励方案】
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六名,获奖者将得到证书一本,并将作品放在电脑室的佳作示范区中展出。
【作品上交】
以作者的姓名为作品的文件名,上传到以下的文件夹中teadher学生作品可爱的家
【作品的评奖方案】
作者姓名
整体布局(30分)
颜色搭配(20分)
设计创意(20分)
素材运用(20分)
其他(10)
总得分
6、学生创作: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与你的组员一起大显身手,一展才华,用你们的智慧将‘美丽的家’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抓紧学生好表扬、爱表现的特点,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和创作的意欲。(停止广播)
将创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与组员的协作,完成图画。这时,我走到学生的中间,解决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和指点他们从多种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画画,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创意倍出的效果。
7、作品上交
8、作品评价,体味成功
由学生推选出五位学生和教师一起组成“作品评审团”根据作品的评审标准给以评分,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请一部分的作品作者说说该幅作品构思意图、表现优势等。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让更多、更好的创作精华得以进一步的交流,使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
9、心得交流,共同进步
请得一、二等奖学生说说创作的感受,作品得奖的关键,并为如何才能做出一幅好的作品谈一下个人的见解。让学生在此中明白,“windows”画笔是能得心应手地画出好作品来,只要你愿意去探索,去发现。
四、自我评价
整节课,从任务的确立到作品的评价,为的都是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去创新,通过协作、实践创作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可爱的家”。
本节课以我镇开展的《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为指导中心,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从任务的确立到作品的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
目标预设:
学习运用数码相机或是扫描仪输入自己的作品,或直接在电脑绘画软件中进行写生。学习运用电脑软件进行写生。学习运用电脑绘画软件或图像处理软件的图像变化功能完善创作,认识电脑独特的美术创作功能能帮助自己完善创作的特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更合理地运用电脑图像变化的功能对自己已有的创作进行完善。
难点:如何启发和培养学生在创作中对图像变化功能处理程度与画面内容协调统一表现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构思与收集
1. 课前布置作业。
2. 收集准备进行创作的素材作品。
教学意图:充分利用课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拥有较多的构思创作内容和形式的时间,为课堂创作做好准备。
二、完成基本创作
1. 将学生的作品输入电脑里,通过数码相机和扫描仪。
2. 组织学生进行基本的准备。
教学意图:利用参考素材进行目标明确的`创作。
三、相关技能技巧学习
1. 讲解并示范电脑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应用方法。
2. 重点讲解图层和滤镜。
教学意图:在熟练掌握图层应用的同时,通过了解滤镜中动感模糊的特色,未完善自己的创作做准备。
四、创作与评价
1. 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创作要求,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2. 欣赏作品,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学意图:通过相互评价,认识电脑美术的神奇特色,引发更浓厚的创作兴趣。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智育目标]: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素质发展目标]: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笔刷工具进行电脑绘画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笔刷工具的特点,合理运用。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设计
一、 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 “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 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
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象包装纸、象桌布、象花布、象地毯、象窗帘……
三、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四、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五、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六、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激发学生兴趣,直观引导学生学会设计与应用)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
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 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七、收拾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