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
禅语洗心,戏墨听禅,自然天成,教学相长,度比江河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
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
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
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
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
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
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
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
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
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
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一謙四益、韻雅趣幽、
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
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
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
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不用打赌,准出事故。
3、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4、不见不识,不做不会。
5、放眼全局,突出重点。
6、居安思危,常备不懈。
7、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8、措施到位,安而无危。
9、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10、正反典型,解剖分析。
11、你不伤我,我不伤你。
12、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13、安全规程,庄严神圣。
14、人不冒险,枉为一生。
15、要想花美,必须强根。
1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9、井底之蛙,所见太小。
20、多看一眼,安全保险。
21、光喊不动,实在无用。
22、破釜沉舟,战则必胜。
23、好事多做,恶事莫为。
24、囫囵吞枣,不辨滋味。
25、矢志向学,敢于胜利。
26、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一时疏忽,必出事故。
29、谈泊明志,宁静致远。
30、听不如看,看不如干。
31、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32、一人安全,全家幸福。
33、生产工作,勿忘安全。
34、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35、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36、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37、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38、教育为本,防患未然。
39、流动吸烟,火光冲天。
40、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41、有备无患,无备遭难。
42、雁怕离群,人怕掉队。
43、食之以时,用之以礼。
44、知识无底,学海无涯。
4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6、厚积薄发,志在必得。
47、力求有功,方能无过。
48、生动活泼,入情入理。
49、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50、身怕不动,脑怕不用。
5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52、安全管理,处处要严。
53、奋发有为,时不我待。
54、壮志未愁,一马当先。
55、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56、贴在墙上,牢记心中。
57、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5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5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1、光喊不动,实在无用。
62、进入现场,集中思想。
63、安全平安,矿兴我荣。
64、酒后工作,必生大祸。
6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66、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愚公移山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胸怀大志 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业精于勤 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发愤忘食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绳锯木断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典故: 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焚膏继晷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典故: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处: 《论语·秦伯》:“子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典故: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山不转水转 来自那英演唱的同名电视剧主题曲(1990。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伤。
咸鱼翻身 咸鱼本来不能“翻身”,说咸鱼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极泰来的意思,指处境短时间内由坏变好。
亡羊补牢 出处: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典故: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勇往直前 出处: 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持之以恒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坚持不懈 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跛鳖千里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 典故: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悬梁刺股 形容刻苦学习。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问心无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志在四方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磨杵作针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经过磨练,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业迟。
卧薪尝胆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奋发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决心奋斗,努力谋求强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争上游 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勤能补拙 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那就要看时运如何了。
笨鸟先飞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卷土重来 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投笔从戎 《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金石为开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勤能补拙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