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电影高地战观后感总汇86条

电影高地战观后感总汇86条

时间:2021-08-03 02:02

《高地战》 那么多影评,最后却都要谈到政治上,这里明明是讨论电影的地方不是么?

事实上,导演本身就在淡化这场战争的政治色彩,这也是这部电影最令我喜欢的地方,之前看过的几部韩国拍摄的关于这场战争的电影,都或直白或含蓄的表达了一个意思:

“北方的,你们要是跟我走不就啥事都没了”

作为战争的参与方,这样的视角本无可厚非,但比起跳出阵营色彩,只论战争本质的电影,总觉得太过驳杂。可以看出,本片导演一直在回避这点,而在大部分时候,他还是成功的,所以,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是韩国战争电影中最好的一部,如果电影终止在两军在小溪处的相遇,这部电影对我而言就更完美了。

之所以这么说,自然是这部电影离我心中经典战争片的水准还是有些差距。其实在那个牛X的两秒登场前,它还算成功脱了韩国电影中难以洗的泡菜韩剧味道,令人不会有一种“是不是真的有这么惨”的出戏感,可当那张标准的韩国美容流水线产品出现在镜头前时,我毫不意外的出戏了……

可以说这个美女狙击手是片中非常失败的一个角色,仅次于我接下来要说的另一个槽点。不是说战争中不能有爱情,可你能不能不要这么韩剧?!就算你脱不出韩剧的泡菜情节,演员你能不能找个有点演技的?!最后与男主角的搏斗,她那一声尖叫让我彻底崩溃了,你当这是泼妇打架呢?!一个杀了那么多人的狙击手,心理状态还跟个怀春少女似的?你能不能镇定点?!整场戏和大兵瑞恩中那场一比,真是恰如其分的说明了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差距啊!

第二个,也是我最受不了的,无处不在的.眼泪!!不是说打仗的一定都是铁血硬汉,可你这哭得也太频繁太用力了!几个主要角色,就没一个没哭过的,悲伤不是只有一种表现方式吧?哭也不是一定要嚎啕到下巴脱臼吧?全片看下来,也就寥寥几场哭戏打动了我,而那位暗恋两秒的仁兄阵亡的戏简直让我有种快进的冲动,难道韩国导演一让角色死利索了就不知道怎么煽情了么?——当然,比起天朝不交了党费就死不了的纯爷们还是强点……

最后说说个人认为狗尾了的最后一战。我坚持认为,电影结束在小溪相遇就刚好,该表达的都表达了,戏剧冲突也够分量了,情节也算圆满了。可我即使没看还有老长的剩余时间也能猜到,你们不会有好日子过的,因为韩国导演从来不喜欢圆满的结尾,丫煽情都煽习惯了,如同饭后一根烟一般的“自然流畅”,最后的狗血自然如同韩国影视剧中的俊男靓女一般必然出现。

我无法如数家珍的阐述这段历史,所以我不敢保证现实中不会有这么一个艹蛋的命令发动一场阵地攻坚战(历史上的最后12小时基本都是炮战,再傻的指挥官也知道再搞攻坚战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了),不会有这么一群脑子发热连消极应战都不会的士兵,但是,士兵的情绪转换有点稍快吧?!刚刚还哭成一团,气都没缓过来呢,这就开始冲锋了?!能有士气?虽说哀兵必胜,但貌似不是这么个哀法吧……

最后的美军火力误伤已经让我无力吐槽了,除了导演觉得结尾太多人站着太碍眼以外,我想不到什么理由让美军的空袭同时兼具脑残又强大、精准又不长眼这些矛盾的属性于一身。

总的来说,如果不是一些生硬的戏剧冲突,这部电影放在国际上都完全可以称得上精品了,只能说,就如同日本的影视作品往往带着动漫气息一样,韩国的电影也始终不能摆脱韩剧的俗套,除了杀人回忆这样的昙花一现,整体成就还是不高,只能在亚洲欺负下中国电影玩玩了。

非常惭愧,我到现在才看这部电影。且不是自己执意要看,却是在碟店选碟,老板拿出这一张,讲是有位客人委托他转送给我的。

于是见识了《单身男子》,一部很轻、很美、很哀,很凋零的片子。

我想我是被《单身男子》的看头迷住了,科林?费斯从来没有这样安静过,伤感的雪片凝结在他的眉间,他躺下来,和相伴十年载,却一朝猝逝的情人面对面,直视对方面上淋漓的鲜血。这是关于爱的故事,关于自杀的故事,更是关于生命微妙的枯荣之呈现的过程。任何一缕细节都做到了完美,你无论从哪一处开始看起,它都能在十秒钟之内将你拉进男主角幽蓝深海般的忧郁空间。精细到隔壁女子上翘的唇角眼梢,女孩湖蓝色绣花裙上的针脚,比詹姆斯?迪恩更俊俏的少年郎高抛的鬓角与平整的额头,还有他与情人对躺于长沙发上争论谁换唱片的幸福时光……

它梳理出了甜蜜与苦涩之间神秘的联系,虽然片中讲的是死亡,然而围绕死亡翩然起舞的却是鲜活性感的邂逅。乔治刚把自己套进棉被,用枪抵进口腔,电话就来了,他只得出来,走过注明“请打上温莎结”之类内容的遗书,蓦地想起还有位老朋友的约没有赴,于是就了。他的伤痕没有放在脸上,只是表情有一点木讷,可依然有许多人能看出来,在心底会偷偷下这样一个结论:“他可能要寻死。”

用小说描述这情景,一丁点儿都不难,可用胶片表达就难如登天,汤姆?福特甚至还舍弃了粗浅的旁白音,宁愿结构松散一点儿,却往空隙里填充了各色各样钻石一般闪亮的细节。比如乔治与从前有过性关系的离婚老友记查莱莉那段风骚的恰恰,他们并没有相爱,只是彼此都摸得太透了,查莱莉也许早已意识到他随时会转身离,才在送他出门之际吻上他的嘴唇。他的学生也读懂了他的绝望,那位有一对冰绿色双眸,身材细瘦的美男子所以才要跟着他,好似跟踪一段伤感的小提琴独奏,还时不时凑上来合鸣,破了乔治先生苦心营造的阴霾与意境,这才有了后来两人共处一室时那段暧昧的戏。

我不晓得有多少人看懂了那段戏,绝非那学生对自己的老师心生爱恋,而是他察觉了他的肝肠寸断,于是寻找机会展示裸体,那裸体不是勾引,却是安慰,仿佛在告诉伤心欲绝的.乔治先生:“瞧,这世界多么美好!”这才是为乔治的“求死欲”压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到乔治将遗书丢进火炉的辰光,我就跟自己讲,倘若乔治就这么幸福安康得活了下来,那么《单身男子》顶多只能算二流作品,可要是他仍用其它的方式向我们绝别,到底无法活着看见第二天早晨的太阳,它便是一流的。结果如我所愿,乔治死了,他躺在地板上,带着对生的希望,庄重地亲吻了死亡。他绵绵密密的哀伤,却仍由皮肤的纹路中袅袅散开,芳香了对岸那一片胭脂色的曼陀罗……

为情而生,与为情而死,原来也是可以不矛盾的。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