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政格言
【原典】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原典】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原典】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
【注译】布衣:平民百姓;绳:规矩。全句译意为:百姓人臣行事,行为规矩,洁白清廉,则愈穷愈荣耀。
【解读】为官不以权谋私,不侵占百姓利益,两袖清风,这种穷是愈穷愈能显示其公正廉洁,所以愈穷愈荣耀。相反,身居官位而以权谋私,
【原典】有实必有名,虚誉暴集,则毁言随至矣。——宋陈襄
【注译】有了确实的功绩必然就会有好的名声,当不实荣誉大量降临时,诋毁言论也会随之而来。
【解读】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靠“吹”出来的政绩,必定“毁言随至”。这是因为,不干实事,只图“虚誉”,对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惠。对老百姓毫无实惠的“虚誉”,怎能不引来“毁言”呢?
【原典】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春秋《管子八观》
【注译】贿赂财货风行于国内,法律政令就坏在官府;请托办事之风在上面通行,结党营私之事就在下面泛滥。
【解读】管子的《八观》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从八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就可知道这个国家的治乱和风尚。“货财行于国”和“请谒得于上”是败坏法令、结党营私的根源,也是导致官场腐败、国家败亡的祸根。这一点,管子在《八观》中就明确指出:“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不无警示意义。
【原典】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注译】从前,古代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会首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大公无私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因为大公无私而得到的。
【解读】吕不韦的这个结论,是从历史的
【原典】大抵宪长得人,则司官不敢恣——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一般说来,如果监察官员廉洁自守,则执行官员不敢放纵;执行官员不敢放纵,则书吏不敢放纵。
【解读】“欲影正者端其形”。肩负“风宪”的监察官员在端正官风、政风和民风中起到表率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历朝历代,由于各种原因,监察官员顶不住权力、金钱、女色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并非鲜见,这对在职官员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同小可。因此,担负监察职责的官员一定要自重、自省、自律。
【原典】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列传》
【注释】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
【解读】汉景帝在位期间,公孙诡、羊胜图谋不轨,游说梁孝王(汉景帝母弟),并派人行刺朝廷谋臣。事情败露后,汉景帝下令搜捕公孙诡、羊胜。由于这两人藏匿在梁孝王家,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去规劝梁孝王交出公孙诡、羊胜两人。梁孝王听了韩安国“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的一番话后,交出了公孙诡、羊胜。韩安国的“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虽有其历史背景,但这句话的内涵在今天还是不失其借鉴意义。
二、修身格言
【原典】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原典】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原典】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原典】礼义,治人之大法。——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原典】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原典】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原典】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
1、不能有效约束自己,就无法有效约束别人。
2、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3、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4、金钱买不到人格,贪欲会丧失良心。
5、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6、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7、公仆称谓千钧重,为政清廉万事兴。
8、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
9、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10、历来富贵成云烟,唯有清廉留古今。
11、贿赂好比高压线,一旦接受就触电。
12、今天贪了明天贪,早晚面对检察官。
13、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
14、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15、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16、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17、欲不灭酿大祸,毁了自己害家人。
18、廉洁品自高,贪脏法难容。
19、行恶梦多,清廉做事心不惊。
20、草生峰巅不显伟岸,松长谷底失高洁。
21、收人钱财受人管,挡住诱惑话有胆。
22、钱财害苦贿者,过河拆桥贿赂人。
23、贪欲换来铁窗泪,一家三代难做人。
24、坚持廉洁自律,争做先进表率。
25、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
26、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
27、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穴堤。
28、生前博得万民爱,不唤清风自然来。
29、一事不明错一件,一官不清误一方。
30、欲惠己时先泽人,欲教人时先律己。
31、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32、反腐其论事大小,倡廉不在位高低。
33、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34、人间贪欲最险恶,多少高官掉陷阱。
35、严格自律出廉政,服务创新谋发展。
36、群众监督是反腐最强大的武器。
37、做人一生光明正大,为官一任廉洁奉公。
38、贪欲是败温床,自律乃廉洁沃土。
39、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40、洋洋得意收礼金,早早晚晚大牢蹲。
41、贿赂尽是敲门砖,一旦敲开门难关。
42、金钱诱惑挡不住,铁窗囚衣噩梦来。
43、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44、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端其身。
45、千辛万苦人不易,别为金钱做冤魂。
46、犯罪皆为诱惑致,贪者个个存侥幸。
47、牢里忏悔方觉晚,平时要做清醒人。
48、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49、小善积多,德益天下;小恶除早,免生后患。
50、花以芳香而美好,官以清廉而高贵。
51、贿赂铺就金钱路,镣铐惊醒贪心人。
52、心中常有公平在,手下自有公正书。
53、廉政准则天天念,心中有条高压线。
54、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55、根深不怕风吹,行正何俱天地。
56、人格人品定注人生,党风党纪奠基党运。
57、甜言蜜语者,吃亏上当受人。
58、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
59、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得,在于人。
60、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败政自明。
61、公生明,廉生威,无私无畏奔前程。
62、监督就是爱护,公开就是倡廉。
63、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
64、人要活得轻松,须多奉献、少索取。
65、放纵贪欲毁大事,莫为金钱留祸根。
66、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67、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68、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69、贿贪得一时欢,一朝坐牢悔终生。
70、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2.为官常想官是公仆恃官傲物人不齿
3.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4.把握眼前,珍惜未来。
5.草骑墙头因风势而倒,官无正气因德殇而亡。
6.以身作则,忠实履行职能。
7.廉洁从政之基;腐败从政之忌。
8.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9.纵欲似饮鸩止渴无节则殇。
10.顺境勿骄逆勿沉做堂堂正正人,平境勿庸浊勿乱当勤勤廉廉官。
11.人生第一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
12.该得的数千不多,不该得的一分也不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防微杜渐,才能廉洁从政。 张钊
13.无私者勇忘我者清。
14.心中常有公平在,手下自有公正书。
15.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16.正直坦荡表里如一。
17.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
18.莫作官仓鼠,甘为孺子牛。 彭敏
19.为官清正廉洁当视名利淡如水;
20.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21.权利制约是防腐的良药,监督失控是犯罪的温床。
22.律己如同走钢丝,步步都要须慎行。
23.一分一文当思来路要正,一言一行要想是否庄重。
24.从政不忘百姓,掌权不忘廉政;做事不忘公平,为人不忘自重。
25.金钱诱惑挡不住,铁窗囚衣噩梦来。
26.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法律梦里不惊。
27.范公典范在,后乐而先忧。 亓玉杰
2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9.贪人钱财,春风得意一时欢;东窗事发,牢里洒泪悔终生。
30.廉洁是我们幸福的根基,自律是我们幸福的源泉。 张明睿
31.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32.贿赂好比高压线,一旦接受就触电。
33.清正廉洁官本份 执政为民党根基
34.脑勤要多思,眼勤要多看,嘴勤要多问,耳勤要多听,手勤要多记,腿勤要多跑。
35.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
36.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8.清廉公平断事理,勤政正直做“公仆”。
39.把住自己的嘴,清静如水。拴住自己的腿,足不沾灰。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
40.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
41.诚信做人清白为官 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42.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43.执法公正心坦然 清廉不贪自从容
44.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 杨明干
45.政清则社稷兴腐败则国家亡。
46.贪欲自古迷心窍,犯罪历来法难容。
4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48.善观人者善观己,善观己者善观心。
49.为官惟廉,从政惟勤,处事惟公,做人惟实。
50.为官一时做人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