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地球,是一种时尚,一种世界性和世纪性的时尚。当环保成了人人可以参与的行为时,绿色,也就渗进了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保护我们的地球
关于保护地球的名言
NO1、让天更蓝,让水更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
NO2、保护自生环境,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
NO3、热爱我们的母亲,不要再让她伤心和失望!
NO4、每人少扔一张纸,地球就会更美丽。
NO5、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NO6、不让尘土进校园,只让美好到我家。
NO7、地球清洁一点,我们生活舒适一点。
NO8、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NO9、人类为什么总把环境意识抛在脑后。
NO10、还“地球妈妈”一张洁白干净的“脸”吧!
NO11、斩断飞向天空的“黑龙”,拥有湛蓝的天。
NO12、用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的地球。
NO13、请不要向天空吐烟,那是地球妈妈的笑脸。
NO14、让风沙不再猖狂,还地球一片绿色铺垫。
NO15、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NO16、保护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惟一条件。
NO17、请别乱坎树林,让空气更加清新。
NO18、美好的环境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NO19、绿树成荫,花香扑鼻——理想家园靠大家。
NO20、为绿化环境做贡献,让地球妈妈更美丽。
NO21、小草刚钻出地面,请自觉保护弱小。
NO22、科技发展无限好,只是地球太难堪。
NO23、破坏环境的人,终将得到大自然的惩罚。
NO24、树立大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NO25、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保护环境是无限的。
NO26、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NO27、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NO28、谁不爱家?谁不爱妈妈——保护地球。
NO29、让我们为地球妈妈,共同撑起一把绿伞。
NO30、别让可爱的生灵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NO31、捡起一张纸,创造一个美的环境。
NO32、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NO33、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应该同舟共济。
NO34、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爱护她。
NO35、保护环境,山河美持续发展事业兴。
NO36、拥护美丽家园,就是拥有宝贵的财富。
NO37、捡起一张废纸,就是消除一份污染。
NO38、鸟语花香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去创造。
NO39、人类的最后一滴水,将是环境破坏后悔恨的泪。
NO40、环保行为,处处体现,文明整洁,大家坚持。
NO41、门前院后种棵树,室内阳台养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NO42、地球不仅仅是人类的家园,更是所有生物的'家园。
NO43、爱绿护绿,保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NO44、地球是我们的妈妈,我们是妈妈的孩子,热爱妈妈吧!
NO45、地球不该是黑色的,让天空湛蓝,河流洁净,花儿娇艳!
NO46、多栽一棵树,就给人类多增添一丝生存的希望。
NO47、绿化做得好,染污就减少。垃圾分类放,环境有保障。
NO48、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NO49、多种一棵翠绿的小树,还我一片蔚蓝的天空。
NO50、朋友们,觉悟吧,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还来得及。
NO51、手下留情,足下留青,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NO52、地球的梦想,给自己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衫”。
NO53、动物是我们朋友,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NO54、看,蓝色的地球多美呀!千万不要让她变成单调的黄色!
NO55、一个地球,够了,一个海洋,够了,不够的是—环保。
穿越地平线读后感500字1
今年寒假,我读了《穿过地平线》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书中涵盖了古今中外多种地理领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学、科普为一体的佳作。
本书的作者运用不同时期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知识,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书中好多章节如:侏罗纪与中国地势,地势浅说等等,以故事形式来回答一些问题。如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大地的构造是怎样形成的?石油又是如何沉积而成的?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答,介绍了石油形成所要具备的条件不仅与气候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所处地质构造有着重要的联系。
作者李四光教授对中国地质科学与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遇到不懂的问题还经常打破沙窝问到底,这种求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对待困难从不退缩,从不低头,勇于挑战,这种精神同样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读完这本书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知道了许多以前从不知晓的东西。
穿越地平线读后感500字2
不管是谁,总对一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吧!你们想成为地质学家吗?读一读《穿过地平线》吧!它能让你了解地球,地平线只是一个梦,并且是让你追不到的梦。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李四光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地质学家,去了解地球。那你的梦想呢?有人的梦想是成为钢琴演奏家,为你弹奏出美妙的歌曲,那跳动的音符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柔,时而有力。有人想成为舞蹈老师,在人生中的舞台上,跳出美丽,跳出自豪!跳出灿烂。有人的梦想是成为体育老师,教会孩子们锻炼,这不仅是为自己自豪,也为学生自豪!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在自己的人生中,都会有梦想。每个人都会从儿童变成大人,在这阶段中,我们都要鼓起勇气。做有规划的人生;做精彩的人生!
穿越地平线读后感500字3
想像李四光爷爷一样,成为一个名扬中外的地质专家吗?不如读读《穿过地平线》吧!它能让你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从多角度解决你的一个个地质问题,一下子成为一个小地质专家!
其中,《从地球到宇宙》这篇论文对我的感触最为深刻!此论文告诉了我们宇宙浩瀚无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在这无比巨大宇宙空间中,分散着许许多多的物质,而地球就是其中的无比渺小的一员。有的在成长,有的已经生长到了一定的阶段,有的正在消逝。读完这篇论文,让我也不禁联想到了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每时每刻的在奉献着自己的'能量给地球,对地球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地热》,这篇论文对我产生了点小震撼。它告诉了我们,地球的热流有多热,我算了一下,有22000000000000卡!不仅如此,他还告诉了我们,走进地下多少米上升一度。资料记载,亚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欧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致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们假定100米增加3℃,那么走40公里以后,就有1200℃了,不知道会有多热啊!
整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地质学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像李四光爷爷一样,好好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穿越地平线读后感500字4
同学们,你们对“李四光”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吧,它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在我们学习的课本里面,你们一定见过她的名字。
李四光博学多才,他散文写得好,旧体诗也写得不错,即使是地质学的论文,他同样写的有声有色。《穿过地平线》这本书是从他的大量著作中精选的一些随笔,它能让你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一下子成为一个小地质专家。
这本书里有31个小篇,其中,《从地球看宇宙》这篇论文我最感兴趣,它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还有一大部份等着我们去探究。在这巨大无比宇宙空间中,还分散着许许多多的物质,而地球只是它们大家族中无比渺小的一位成员。它们有的还在不断成长,有的已经生长到了一定的阶段,有的还正在消逝。
我读完《地热》这篇后,对此产生了点小震撼。它告诉我们,从地球的表面到它的深部,温度会越升越高。资料记载,亚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欧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致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们假定每深100米地温增加3℃,那么只要往下走40公里,温度就达到1200℃了,地球真让我们捉摸不透啊!
除了这几篇,我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文章,比如:《风水之另一解释》,它讲了科学家们对“风水”的研究、解释;《古生物及古人类》讲了地球《原始生命形态的遗迹》、《动物与植物界的一次大发展》和《古生物工作中涉及进化论的一些主要论点》,还有《人类的出现》;《人类起源于中亚吗?》则讲了人类起源的问题……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1
想像李四光爷爷一样,成为一个名扬中外的地质专家吗?不如读读《穿过地平线》吧!它能让你了解地球的地质构造,从多角度解决你的一个个地质问题,一下子成为一个小地质专家!
其中,《从地球到宇宙》这篇论文对我的感触最为深刻!此论文告诉了我们宇宙浩瀚无际,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宇宙,只是其中的一点点。在这无比巨大宇宙空间中,分散着许许多多的物质,而地球就是其中的无比渺小的一员。有的在成长,有的已经生长到了一定的阶段,有的正在消逝。读完这篇论文,让我也不禁联想到了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太阳每时每刻的在奉献着自己的能量给地球,对地球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地热》,这篇论文对我产生了点小震撼。它告诉了我们,地球的热流有多热,我算了一下,有22000000000000卡!不仅如此,他还告诉了我们,走进地下多少米上升一度。记载,亚洲大致都在40米左右上升1℃,欧洲大致都在28米到36米上升1℃,北美大致都在40米到50米上升1℃。哇,如果我们假定100米增加3℃,那么走40公里以后,就有1200℃了,不知道会有多热啊!
整本书给我的印象就是:地质学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像李四光爷爷一样,好好,长大为国争光!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2
不管是谁,总对一些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吧!你们想成为地质学家吗?读一读《穿过地平线》吧!它能让你了解地球,地平线只是一个梦,并且是让你追不到的梦。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李四光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地质学家,去了解地球。那你的梦想呢?有人的梦想是成为钢琴演奏家,为你弹奏出美妙的歌曲,那跳动的音符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柔,时而有力。有人想成为舞蹈老师,在人生中的舞台上,跳出美丽,跳出自豪!跳出灿烂。有人的梦想是成为体育老师,教会孩子们锻炼,这不仅是为自己自豪,也为学生自豪!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在自己的人生中,都会有梦想。每个人都会从儿童变成大人,在这阶段中,我们都要鼓起勇气。做有规划的人生;做精彩的人生!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3
今年寒假,我读了《穿过地平线》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书中涵盖了古今中外多种地理领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学、科普为一体的佳作。
本书的作者运用不同时期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知识,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书中好多章节如:侏罗纪与中国地势,地势浅说等等,以故事形式来回答一些问题。如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大地的构造是怎样形成的?石油又是如何沉积而成的?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回答,介绍了石油形成所要具备的条件不仅与气候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所处地质构造有着重要的联系。
作者李四光教授对中国地质科学与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遇到不懂的问题还经常打破沙窝问到底,这种求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对待困难从不退缩,从不低头,勇于挑战,这种精神同样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读完这本书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知道了许多以前从不知晓的东西。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4
李四光,这个响亮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他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最近,我拜读了他的《穿过地平线》。
这本书讲述了地震、燃料、宇宙,还有我们生存的地方——地球等内容。这里面凝结着地质学家们探测地质的汗水。他们的工作非常辛苦,但也很有趣,可谓“苦中作乐”!这本书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比如三大冰期在什么时候,最广泛的燃料是什么,地震可不可以预测等等。
李四光爷爷曾赴日本留学,后来还考入了英国的伯明翰大学。他不但知识渊博,而且科学精神更可贵可嘉!
李四光爷爷为中国地质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创建了地质力学,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李四光爷爷还善于观察,而且喜欢提问。对前辈科学家已经提出的结论,李四光爷爷没有盲目接受。他一直坚持这种怀疑的态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密的分析和思考。俗语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啊!
我要学习李四光爷爷这种善于观察、勇于提问,不断开拓的精神!
《穿过地平线》读后感5
我读了李四光的《穿过地平线》地球的年龄“官司”。
地球的年龄,并不是一个新颖的问题。在那上古的时代早已有人提及了。例如纳加尔。底压人的天文家,不知用了什么方法,算出世界的年龄为21.5万岁。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一派的学者说世界的存在,只限于1.2万年。中国俗传。世界有12万年的寿命。这些数目当然没有什么意义。古代的学者因为不明白自然的历史,都陷于一个极大误解,那就是他们把人类的历史,生物的历史,地球的历史,乃至宇宙的历史,当做一件事看待。意谓人类出现以前,就无所谓宇宙,无所谓世界。
中古以后, 学术渐渐萌芽,荒诞无稽的传说,渐渐失去信用。然而西元1650年时,进有一位有名的英国主教阿瑟,曾大书特书,说世界是公元前4004年造的!这并不足为奇,恐怕在科学昌明的今日,世界上还有许多人相信上帝只废了6天的功夫,就造出了我们。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地质学、生物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同一步调,向前猛进。德国出了维尔纳,英国出了哈同,法国出了蒲丰,!陆谟克,以及其他著名的学者。他们关于自然的历史,虽各怀己见,争论激烈,然而在学术上都有永垂不要朽的贡献。 俟后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华勒斯,赫胥黎诸氏,再将生物进化的学说公之于世。于是一般的思想家才相信人类未出现以前,已经有了世界。那无人的世界,又可据生物递变的情形,每一时代大都有陆成海涸的遗痕,然则地球历史之长,可想而知。至此,地球年龄的问题,始得以正式成立。
就理论上说,地球的年龄,应该是地质学家劈头的一个大问题,然而事实不然,哈同以后,地质加的活动,大半都陷于局部的研究。他们对于一层岩石,一块化石的考察,不厌精详;而对过去年代的计算都淡焉漠焉脂视之,一若那种打讨论,非分内辶事。实则地质家并非抛弃了那个问题,只因材料尚未充足,不愿多说闲话。待到克尔文关于地球的年龄发表意见的时候,地质家方面始有部分人觉得克氏所定的年龄过短,它的立论,也未免过于专断。这位物理学家不独不顾地质学上的事实,反面嘲笑他们。克氏说:“ 地质家看太阳如同四蔷薇看养花的老头儿似的。蔷薇说道,养我们的那一位老头儿必定是很老的一位先生。因为在我们蔷薇记忆之中,他总是那样子。″
物理学家竟是这样的挑战,自然弄的地质家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于是地质学家方面,就有人起来同他们讲道理。
所以地球年龄的问题,现在成老天文物理地质三家公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