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传记的读后感篇1:《马云传记》读后感
”长相与才华成反比“的传奇人物-谁认识马云,这是马云传记的标题。在读这本书以前,马云在我的印象里,男人的长相与才华成反比这句名言,最代表性的成功人士就是马云,还听说他早年去肯德基应聘服务员,同去的二十几个人都被录取了,就马云因为形象不佳被刷了。听说马云喜欢倒立,他还要求阿里巴巴的员工入职培训也要学习倒立,正好我也有这个爱好,如果我要去阿里巴巴,那倒立的培训正好给他们省下了。他还有极强的领导力,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一直团结在马云身边,共同经历风雨,成功的创建了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之前确实不大了解马云,对他的了解就是这么多。但是看了这本书以后,我才深深地被马云强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所折服。
基本上所有人的个人电脑使用的都是来自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他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更是成为全球首富,在改变了世界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个人财富。如果哪个中国人可以和比尔盖茨想媲美的话,那就非马云莫属了。马云,一个真正的、伟大的商业领袖。马云出生在杭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小时候就很瘦弱,但是喜欢看武侠小说,受小说的影响,也喜欢打抱不平,经常打架,不是为自己,基本都是为朋友出头。仗义的性格,也是他能始终有一帮兄弟的原因之一。
马云的学生时代,他的成绩不好,只有英语特别好,理科特别特别差,数学经常考1分。这个瘦弱的身体上却有棵大脑袋的学生很显然非常特别,他自己引以为荣的就是英语,我觉得也正是英语改变了马云的人生,这也是他在杭州能够做英语老师,之后在美国接触互联网,之后创建阿里巴巴。马云努力学习英语起源于他的地理老师,他的老师可以和老外用英语交流,一次地理课上,老师告诉他们一定要学好英语,外国人来中国,大家就可以用英语介绍中国地理,说不出来会给中国人丢脸。正是这位马云崇拜的老师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他没事就在外面找老外练口语,自发给老外当导游,当然也是为了练习英语。这样练就了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老外还以为他在国外生活学习过,其实马云当时根本就没有出过国。前几天在网上看了一场马云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全程脱稿用流利标准的英语演讲的,当时我就被他流利的英语和一流的口才所震惊了。原来他的英语好是从小就练成的。马云认为别人评价很好不错,评价很差劲也不错,至少说明都是特别的人,否则就是一个平庸的人。他就是一个这样特别的人,很多伟人都是在某一方面甚至不如正常人,但是在某一个方面的超人天赋,才能成就普通人所不能做的事业。
马云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早期他的工作是在杭州的普通英语老师,做老师时,他的口才就开始发挥作用,学生都喜欢听他的英语课。当时校长担心他时间做不长,有一次跟他说,我只提一个要求,你能不能做满五年?马云说行。于是他在那个学校一呆就是五年,之后才离职。这也是让我非常佩服的地方,是金子总会发亮的。后来有美国人在杭州投资,由于马云英语好是出名的,于是政府请他过来做翻译,后来派他去美国专门调查一下美国人的背景,结果确实发现那个美国人是骗子。而正是这次去美国的机会,马云见识到了在美国刚刚兴起的互联网,他敏锐的嗅觉发现这可以在中国成就一番事业。就是这次美国之行,才有了马云之后的互联网创业。机会无处不在,永远都是有准备的人才可以抓住机会。
然后他号召以前在夜校的一帮学生去北京继续创业,马云最开始创建了中国黄页,之后由于国企的强势竞争而被收购。他在北京也为早期互联网的宣传做了很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外资的涌入,马云在北京已经没有机会,他的资金和人力都显然捉襟见肘。在北京辛苦干了一年,一直没有赚到钱,团队所有人都很无奈。马云经过思考,决定放弃北京,回杭州继续创业。他开会对团队说,你们现在有三个选择:第一,我推荐你们去雅虎,你们可以过去,而且工资不低。第二,我推荐你们去新浪、搜狐,你们也可以去,工资也不低。第三,跟着我回杭州创业,在我离我家5分钟租房住,工资一个月800。团队都离开了会议室,三分钟之后,所有人都回来了。当时马云感动的哭了,马云多么好的一帮兄弟,他的兄弟们也有一个优秀的老大和卓越的领导。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创建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B2B电子商务网站。最早马云去美国拉投资的时候,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投资,他们听了以后摇摇头,说现在最大的就是ebay,你想和ebay竞争?也没有人相信中国的电子商务会成功。但是马云坚信在中国也会有自己的电子商务。他回到中国坚持自己的选择,很快的几年时间,阿里巴巴就超过了ebay,成为了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马云是一个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有远见的'领袖。当中国互联网兴起的时候,基本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会用很大的投入进行宣传,只有马云的阿里巴巴非常低调的做好自己的事,在最早的4年,没有做过高调的宣传。厚积薄发,这是马云的做事风格,经过4年的积累,完全靠口碑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积累的技术资源也让其它的竞争对手无法超越。他经常会定制在当时看起来很高的目标,没有人相信,但是后来确实都实现了。经过几年运营阿里巴巴终于开始取得一天十几万的收入,马云说我们要每天收入过百万,其它跟着他创业的元老都不信,很快就实现了;然后马云说我们要每天净收入过百万,这个目标很快也实现了;接着马云提出我们每天纳税要过百万,依然没人信,甚至有两个同事跟他打赌1万块,但是那年年底,阿里巴巴就实现了每天纳税过百万,同事把钱交给马云,马云开心的拿着赢的钱请这两位高管去好好吃了顿鲍鱼。
以后的日子,马云开始了全球的演讲,在国外,马云是个非常有名的商业领袖。他用流利的英语加上一流的口才,在全球各个知名大学进行演讲,做电子商务的宣传。他认为这个回报是非常高的,在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以后都是世界知名企业的高管,他们认可你的理念和公司就会和你做更多的生意。确实也是这样,当时也有很多哈佛毕业的MBA在毕业以后就加入了阿里巴巴。
马云的阿里巴巴,还有淘宝,改变了所有人做生意的方式,让中小企业能够向更多的人展示自己的商品,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卖给全球的买家,淘宝让个人在家里就可以进行网上的商品交易,很多淘宝卖家已经将淘宝小店做为自己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个人的成功。如果说马云改变了世界,没有错。
这本书是第三者通过采访马云和他身边的同事搜集而得的
成功人士传记的读后感篇2:《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李开复的自传也许是我读过的最难以放下的传记,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了。开复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特别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都让我对这本书好感倍增。
这本书的副标题”世界因你而不同“是李开复的一直笃信的人生观。”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区别最大,是你一生的意义。“在读初中的时候我就听说过这句话并深深地印入了脑海里。无论我们以后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能显得更多姿多彩,从小我来说,我对这个世界来说拥有足够的影响力,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成功。
李开复的经历和我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在中国长大,他在台湾我在大陆。之后都出国留洋,他去的更早,在9岁的时候,而我是在14岁。相比其他早早移民的孩子,李开复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明显更深也更热爱这和其家庭环境不无关系,事实证明,对中西不同文化的深刻了解和揉捏的恰到好处是他以后的一大优势。对于我而言,中国文化早已深入我心,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我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日后两种文化,多种语言定能成为我的一大优势。
李开复的成功,他过硬的专业能力是一大基础,但他的情商也起了巨大的作用,事实上,大多数成功人士的一大特征,也就是拥有较高的情商。李开复无论在哪个公司哪个部门,老板是怎么样的人或者拥有什么样的下属,他都能够掌握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分寸。他对人诚恳,和年轻人亦师亦友,和上司相处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在一些关键时期处理一些关键事情上更显示出了强大的人际交往能力。从小爷爷就给我灌输了注重人与人交往的思想,鼓励我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不能只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相处而疏远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如李开复从他的导师身上所学到的相同”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说到底,还是要学会各种各样的交往方式,人脉是成功的关键。
这本书我一直当做职场类的书来读,越到后面我越感叹李开复所做选择的不易,也就越敬佩他的超凡的勇气和明智。每次换公司,他所考虑的因素中,钱都不排在首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果断即将成为收入稳定的大学教授的机会进入苹果,为了发挥潜能,改变世界;从苹果跳槽到SGI,为了自身才能更大的发挥空间和语音系统的巨大潜能;从SGI到微软,从微软到Google,他都在追随我心。这真的太难能可贵,我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我难以完全感同身受,但我相信能做到这样实属不易,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做着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做不情愿的决定,就为了眼前或者未来的利益,牺牲自己内心的愉悦,也许到了最后才发现一无所有。不过追随我心对于我来说必定是要有基础有资本的。李开复所经历过的公司,苹果、SGI、微软、Google都是曾经或者现在依然都在影响世界的企业,我也想能在这样的公司一展拳脚实现抱负,但若没有足够强的能力,我追随不了我的心。
李开复书中最后的一次大的抉择,便是放弃Google的职位,回到中国,帮助中国的学生。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份事业连蝇头小利都不能带给他,但对于他来说,金钱从来都不是他最先考虑的,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就要选择能充实我心的事业。他迄今的人生轨迹我着实羡慕,拥有漂亮的履历,名利双收,有他和没他的世界确实有着很大不同,但他自己更在意的,一定不是我们所羡慕的,而是内心的那份充实感和满足感。
这是一本走向成功的最佳读本。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将使你最终业有所成。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绝大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入手。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如果,单从表面来看,它是一件小事,不引人注意,但是很多人失败就失败在不良习惯上。美国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习惯能够成就一个人,也能够摧毁一个人。”这就说明了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在失败时怨天尤人,归咎于不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在我们失败时,有没有认真反省一下,检讨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把这些习惯归归类,哪些是好习惯,比如:比较守时;作事有主有次;做事抓紧时间;对人和蔼……哪些是坏习惯,比如:工作间混乱;做事不分主次;不能自我控制情绪;随便指责别人等等。如此来,可谓小习惯都能影响大事情。为了帮助有志于成功人士提高效率,更加完善自己,我精心准备,概括了成功人士的七个做事习惯。
积极主动,别指望谁能推你走;以始为终,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要事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追求双赢,远离角斗场;善于沟通,换位思考的原则;综合综效,1+1可以大于2;不断更新,全方位平衡自我。
在这个世界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甘平庸,怎样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呢?就请从培养自已良好习惯入手,用良好的习惯来改善自我,打造自我,塑造一个全新、成功的我。
相信这七种习惯对一个有志于成功的人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它将会使你从小事做起,从最基本处做起,最终业有所成。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个人心态的培养有着绝大的作用,它可以使这种心态转变为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对一个企业来讲尤其重要。
工作忙碌之余,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读了元秀和莹秋主编的《成功者的誓言》这本书,品读完后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
《成功者的誓言》这本书写的都是成功者们为什么能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到那么多的成功的事实。书中写到的每一位成功人士都十分感人,引导你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壮志满怀,蓬勃向上。为什么他们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成为高不可攀的天才和成功者呢?而有些人看上去好像整天很忙,但却不如这些成功者呢?这一点我是有
书中《慧眼独具独衷麦当劳》一章讲到麦当劳几任老板面临破产而换员和《坚定自己的信仰和事业》一章讲到本妮丝、汗森当一名推销员受人的冷嘲热讽的事。但文章中的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自己的事业得到成功。在面临困境的时侯,都毫不动摇,意志坚定。他(她)们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始终沿着自己的奋斗目标而默默地努力奋斗着。他(她)们的意志比钢坚,干劲比火热,在成功的道路上不知流了多少的汗水。结果麦当劳几经受挫而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取得成功,成为世界著名的品牌。
本妮丝、汗森对自己选定的事业充满自信,走完了人生坎坷的道路,成了一个出色的推销员。这些事实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一个人,要办好一件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心,要多流汗水,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多有成绩、有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小的时候也不是很聪明,也没有多大的本领,可他为什么能获得好成绩,成为“天才”和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呢?促使他们成为天才和成功的就是:自信、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和肯付出自己的汗水。我认为:天才、成功=自信+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勤奋付出。
我读完这些文章后,又想到了我自己。我们单位上有许多老师,他们都很成功,不管是教学成绩还是电脑运用方面总比我好,为什么呢?这就是“自信与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勤奋付出”的问题。他们是不是比我聪明呢?不是!是因为他们对前程和事业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自信,他们肯努力,肯付出。所以他们成功了。我缺少这一份自信心。认为自己年纪大了,笨手笨脚的,学不来。不肯去钻研,也没有付出努力,所以我比不上们。 我读完这本书后,想到:“天才和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争取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