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篇一】
从2012年起,西安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 育。“两改革两创新”使西安教育风貌焕然一新:校际间发展更趋均衡,一度令人束手无策的“奥数”顽疾得到根除,应试教育正在向全面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转 变。
据悉,《正道》分为挑战、均衡、素质3个部分,力求从古与今、中与西、体与用、民族性与世界性等方面,纵横捭阖,回顾历史,反思当下,着眼未来,立足中国 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 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论证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教育部审定该片时认为,纪录片以挑战、均衡、素质为主题,深入剖析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从典型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入手,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西安市基础教育 的改革新举措和取得成效,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教育部倡导的改革方向,建议面向社会播出,引导全社会共同理解、关心、支持基础教育发展。
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篇二】
该纪录片的总编导夏骏说:“西安市在复杂的教育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实为不易,在改革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教育人’的道义及文化力量很深,想要通过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纪录片中完全释放出来,比较困难。社会转型之下人们难免会有一点浮躁,但教育改革者的精神却更加崇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正道》这部纪录片能把教育改革的思想理念和西安市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央视的媒体平台和社会进行沟通,可以引起更多更广泛的讨论。对于教育的理念,在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之间会有不同的认识,但教育应当使人变得有思想,并依靠自己的思想去解决问题的功能不会改变。
著名学者肖云儒表示,对于教育改革的宏观思考如何通过具体行动进行展现,如何在中央媒体上进行适当表达是一个难点,而《正道》的播出较好地处理了“道”与“术”之间的问题,深刻展现出了西安教育改革所体现出的`公平性,同时也展现了民主与科学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给教育者以思考。
一线教师葛战舟说:“我的家就在农村,深知农村教育的困境,纪录片中有关西安的大学区改革的尝试让一些农村的、底层的学生们拥有了同等的升学机会,这让很多农村的父母非常感动。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教育改革的一路壮歌也让我们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信心,为国家的发展感到自信。”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指出,纪录片的推出坚定了基础教育战线上教师们的信心,教育部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西安的教育改革目前呈现出了三大特点:西安的大学区制改革方向正确,符合教育公平的目标,教育部对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表示倾佩;西安的教育改革成绩非常显著,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而教育教学质量也非常高;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的方式令人信服,通过电视纪录片推广改革
西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颖科表态发言。他说,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要有勇于直面矛盾与缺陷的勇气,要承认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及时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要敢于创新,创新是改革的起点,改革是创新的关键,大学区制就是对就旧体制的改革,是一种创新。“回首‘十二五’期间的改革,我感到压力巨大,但看到改革的成效时我却很欣慰,改革的历程是艰辛的,但成果是香甜的,我们要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机遇,巩固和提升西安教育改革的成果。”
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篇三】
暑假期间,在学校精心的组织下,学校老师分成几个小组认真学习西安教育改革纪录片《正道》,围绕《挑战》、《均衡》、《素质》三个主要思想实施两改革,两创新,力求从古与今、中与西、体与用、民族性与世界性等方面,纵横捭阖,回顾历史,反思当下,着眼未来,立足中国基础教育现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探讨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展现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主要内容,评价其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锋意义,论证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中国教育未来的启示和价值。
从2012年起,西安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2012年,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批示:“西安市通过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这个好的经验应予宣传”。国务院2012年召开的全国两基工作总结暨教师节表彰大会上,西安市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该片也是从以上几方面为民众诠释西安市教育大情况,引导并呼吁广大家长、师生正确认识各级政府为破解各类教育顽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在引发讨论和共鸣的同时,增进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解、认同与配合。
了解之后的我们,顿时豁然开朗,对当下的教育形式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⑴对学生及家长而言,可以享受到更加公平、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⑵对基础教育学校而言,大学区管理制等各项改革有利于调动薄弱学校的赶超热情,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⑶对西安市而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直面现状,勇于创新,缓解了入学矛盾,改善了教育民生,“奥数班”、“择校热”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正道》的拍摄,可以鼓舞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热情,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在深水区面临问题的破解,也是对外展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窗口。
⑷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来讲,随着《正道》的摄制和播出,将在全社会产
生系列积极效应,呼吁广大家长、师生正确理解教育现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确认识各级政府为破解各类教育顽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引发讨论和共鸣的同时,推进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认同与配合。
⑸立足我国教育现状,《正道》是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点,辩证寻求破解基础教育瓶颈的破局之策,对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都具有破冰的探索意义,充满了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处在教育基层的我们也会努力做到以上几点,争取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使教育充满挑战,发展均衡,实施素质教育。
第1篇: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
西安市第三十中学于2016年5月9、10日通过学校教师工作群、年级组会等多种形式通知全校教职工按时收看收听5月9、10日20:00至20:50连续两天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黄金时段播出的.由西安教育电视台参与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同时,通过班主任群鼓励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收看。
全体教职工表示,纪录片《正道》,以挑战、均衡、素质为主题,深入剖析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从典型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入手,较为全面的展示了西安市基础教育的改革新举措和取得成效,内容丰富,形式活泼。 从2012年起,西安市教育局在全市推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创新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截至目前,西安市3083所中小学幼儿园共组建成立了719个大学区,促进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同步提升。“两改革两创新”使西安教育风貌焕然一新:校际间发展更趋均衡,一度令人束手无策的“奥数”顽疾得到根除,应试教育正在向全面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
落实到教职工具体行动上,就是要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效课堂实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秉承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无小节、事事皆楷模的理念。以“师生共同成长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聚焦学校特色发展,向省级示范高中的方向努力迈进。
第2篇:正道基础教育改革启示录观后感
⑴对学生及家长而言,可以享受到更加公平、均衡的优质教育资源,全面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综合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政府公信力。
⑵对基础教育学校而言,大学区管理制等各项改革有利于调动薄弱学校的赶超热情,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全市基础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⑶对西安市而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直面现状,勇于创新,缓解了入学矛盾,改善了教育民生,“奥数班”、“择校热”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正道》的拍摄,可以
鼓舞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热情,进一步推进各项改革在深水区面临问题的破解,也是对外展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一个窗口。
⑷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来讲,随着《正道》涪触帝吠郜杜佃森顶缉的摄制和播出,将在全社会产生系列积极效应,呼吁广大家长、师生正确理解教育现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正确认识各级政府为破解各类教育顽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引发讨论和共鸣的同时,推进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认同与配合。
⑸立足我国教育现状,《正道》是以西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例点,辩证寻求破解基础教育瓶颈的破局之策,对推进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十八大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都具有破冰的探索意义,充满了积极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向祖国报告》观后感1
今天,我在家观看了新疆电视台播放的《向祖国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成果展演晚会。
小品《双语教育亚克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那一个个可爱的少数民族娃,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笑嘻嘻的,就像绽放的月季花儿一样美丽,他们手中高举着红艳艳的国旗,用标准的汉语字正腔圆,大声呼喊:“我是中国人!”那一刻,我的眼睛模糊了,是啊,我是中国人!多么令人骄傲的一句话!
看,那位维吾尔族老大爷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学习了汉语,每天回到家都要教爷爷学习汉语,现在爷爷也能用流利的汉语交流了。不仅如此,支教老师们还教会孩子们文明的生活习惯——饭前洗手,勤剪指甲,讲卫生,使用礼貌用语,现在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变好了,每天都开开心心地去幼儿园学习。看到孩子们这么大的变化,叔叔阿姨们,爷爷奶奶们,又高兴又激动,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双语教育——亚克西!双语教育——亚克西!”
新疆的少数民族要想走向世界,必先走向全国,而走向全国,必先学好汉语,而学好汉语必从娃娃抓起。
晚会第三篇章《圆梦篇》中,诗朗诵《向祖国报告》讲述了四名新疆内高班学子学习双语成就梦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引起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乌鲁木齐女孩美锐叶尔江,毕业于天津五中内高班,现在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担任节目策划和记者。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是双语改变了她的一生:“作为生活在新疆的少数民族孩子,从小接受双语教育,受惠于国家的双语教育政策,是幸运的,幸福的!”
在新疆,学双语、会双语已越来越深入民心,当地群众越来越体会到语言不仅是学习工具、是交流工具,还是一扇扇窗口,一座座桥梁。更多的少数民族孩子插上了双语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向祖国报告》观后感2
6月2日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联合主办的“向祖国报告”自治区双语教育成果展演晚会在新疆电视台播出。晚会播出后在全疆各地引发强烈反响。
晚会生动展现了双语教育取得的成果,让我备受鼓舞、备感振奋,我有信心和决心把这项造福各族群众的民心工程落实好,为更多的孩子插上放飞理想的翅膀,画出一个最大的民族团结‘同心圆’。
我深刻体会到双语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更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要用实际行动教好每一个学生,为双语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尽一分力。
双语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造福子孙后代的筑基工程,作为双语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和同事们一如既往地立足双语支教事业,为双语教育添砖加瓦。
晚会激发了我们少数民族干部主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情。 “学习汉语对我们的工作都有很多好处。我认为,双语教育的大力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交融。”
通过观看晚会,我体验到了懂双语、说双语的快乐,相信更多干部学习双语的热情将被激发,通过双语学习,在各族群众间架起心灵相通的桥梁。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等形式,促进民族团结和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给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帮助。
我认为,语言作为基础课程,学习时间越早越好。自治区在实施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使孩子们从幼儿时期就能接受良好的双语教育,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双语教育质量。
《向祖国报告》观后感3
在美育圆梦篇中,通过一系列短片,回顾了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援建“美育圆梦艺术教室”中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并感恩参与行动的领导、明星、艺术家及各爱心企业对关爱对象的支持和帮助。随后,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姜昆为北京益疆慈善基金会等“爱心助梦企业”颁发了荣誉奖牌,以嘉奖他们为美育圆梦行动中做出的贡献。北京益疆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胡坤还在助梦感言中再一次通过自己感人的故事发出“圆艺术梦想”的关爱倡议,希望能够汇聚各界力量,共助贫困青少年的成长梦想,很多与会代表都深受感动。姜理事长还与现场小朋友互动示范如何预防意外伤害,告诉孩子们在追梦的路上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放飞梦想篇中,中国内地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陈思思,为孩子们带来了一首充满欢乐的原创歌曲《美丽之路》,展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互动中,担任中国妇联“爱心形象大使”、中国公益形象大使的陈思思表达了对贫困受助儿童的关注,并讲述了在安徽、湖南等地建立了四所“思思希望小学”的感人事迹。
在筑梦未来篇中,七名多才多艺的爱心小天使表达了对时代、老师、父母、同学的'感恩之情,为现场的同学们树立了懂得感恩,拥有爱心的榜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晓莲将军为七位爱心小天使颁发了荣誉奖牌。最后,整场活动在《爱的接力》的歌声中活动圆满结束!
教育是百年大计,总书记说:“与智者为伍,与善良者同行。心怀苍生,大爱无疆!”此次活动是一次梦想的放飞,一次爱的接力,一次向祖国的汇报,更是一次未来的启航!美育圆梦,凝聚爱的力量,让真情因“中国梦”而绚丽绽放!
《向祖国报告》观后感4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根本任务,20xx年5月28日,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校园文化专项基金与魅力校园承办,北京益疆慈善基金会协办的“美育圆梦·向祖国汇报”庆“六一”少儿艺术精品展演活动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热爱艺术的孩子们和受助儿童欢聚全国政协礼堂,登上梦想的舞台,以歌舞、朗诵、合唱、器乐表演等形式展示对艺术的梦想与追求,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向祖国汇报,向十九大献礼!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晓连将军、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冯双白、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姜昆、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郭希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江旗、中国教育电视台二频道总监,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秘书长靳黎明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开始前,基金会领导与美育圆梦行动中受益的教师及学生代表亲切座谈,了解地方美育工作开展情况,通过交流、讨论,结合各地区差异及专业之间的交流,找出不同地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相似部分,提炼出几种具有共性的学习模式,并在下一阶段做进一步完善后进行推广应用,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活动由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高级编辑、首届中央电视台十佳导演邬纯芳担任艺术指导,通过“梦想启航、美育圆梦、放飞梦想、筑梦未来”四个篇章,全面展示了“美育圆梦”行动开展以来获得的丰硕成果,整场晚会因爱升华,温情且意义非凡。
在梦想启航篇中,十九名受助儿童代表带来了精彩的表演,讲述了“美育圆梦艺术教室”为受助儿童带来的帮助和收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秘书长郭希敏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礼物,希望孩子们继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从中获得快乐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