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
小鸡出壳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鸡出壳的有趣形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形象地表现歌曲。
2、体验自由表现的愉快。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鸡出壳的动画、歌曲录音。
教材分析:
重点:根据歌曲的内容大胆地表现,体验自由表现的愉快。
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形象。
主要流程:
一、欣赏感受(感受小鸡出壳的动态变化)
1、(看动画)小朋友,你们看见过小鸡出壳吗?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见的?(孩子之间互相交流)
2、小鸡是怎样出壳的'?小鸡出壳以后会干什么?
二、理解、表现(解决重难点)
1、(幼儿欣赏歌曲)小鸡要出壳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你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段?每一段里唱了什么?(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歌曲)
3、为什么歌词里反复在唱“奇怪”“奇怪”?
1、你认为小鸡出壳奇怪在哪里?
2、如果你是一只小鸡,你是怎样出壳的?(教师引导幼儿个别展示)
三、集体表现
1、欣赏教师情景表演《小鸡出壳》
2、让我们都变成可爱的小鸡,一边唱一边表演吧!
四、活动延伸假如我要将歌词里的内容画出来,你会怎么画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歌曲配画)
教学反思:
1.在课前要带小朋友先观察生活中母鸡孵小鸡是怎样的,并做好记录。
2.师幼配合得还不是很好,以后我会注意这个方面。
3.如果让我重上这节课,我会加配电脑画面,使活动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篇一】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大都时常会想,她现在在干什么,一天是怎么度过的,是否感到快乐等等类似的问题,小三班开放日
孩子灿烂的笑脸是对老师最高的赞扬和肯定,看得出孩子很爱他们的老师。有一次,我问孩子,你最喜欢听哪一个老师上课,她说“都喜欢”。我心一喜,孩子笑脸的背后,包含着每一位老师辛勤的付出。
随着孩子的成长,她需要获取更多新的营养,而幼儿园的.老师们及时地满足了孩子对新知识的需求。通过老师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练习,丰富有趣的游戏,我发现她有了许多新的变化,词汇量明显增加、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习惯明显改善等等。
紧张而有序的教学,忙碌而不忙乱的老师,活泼而专注的孩子,一切都那么美好,带着感恩的心,感谢家长开放日活动,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搭建了一座良好沟通的平台!
【篇二】
今天观摩了**幼儿园大一班的半日活动,我感受颇多。首先是班级管理严谨,而且把常规管理体现在了环境创设中,环境创设又与主题学习内容紧密相连,老师们利用废旧材料把教室的环境创设的温馨自然。其次是这个班幼儿自理能力的表现很棒,从小便,洗手到喝水,吃早点,自己刷杯子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出来。再一个就是在整个的学习,自由活动中,老师没有单一说教,“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而且在活动中,老师会根据出现的各种情况,善于捕捉,即使实施随即教育等等。通过今天上午的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地把班级工作做得更好,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 晨间谈话:例如四月到七月是手足口病等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要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的机会和幼儿说说关于手足口病的事,以及谈论昨天,今天的天气等等各种生活中的事。
二 建立规则秩序的经营策略。
1.班级生活具有群体性,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来约束。这种“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我觉得在班级常规的主导是孩子本身,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教师对孩子形成一种思维刺激,让他们自主的养成好的习惯。比如,在活动中的一些必要的引导语。
2.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会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要重视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
策略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要求孩子需要养成的各种行为习惯或者卫生习惯,首先自己要做到,才能影响孩子。比如在一日活动中要培养孩子说话时轻轻说的习惯,那么自己对孩子说话时也要注意轻声地说。
策略二:要求明确、持之以恒。对孩子提出的要求,点要小,一次不要太多。而且要把这些要求讲得明白、透彻,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两个搭伴老师之间要经常沟通,要求要统一、一致。
策略三:把握角色、收放自如。在孩子当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他们的师长。要尽量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三 严格管理班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是要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
2.是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反常规者,无论是平时的“优等生”还是“个别生”,都要一视同仁;
3.是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
4.是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严还必须与宽有效结合起来,灵活处理。班主任要私下做好因违反常规被批评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其正确认识错误,并努力改正。工作实践中,严和宽是对立统一的。严不是冷面铁心,宽也不是迁就纵容。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5. 对待家长工作要细致入微。
“勿以事小而不为”,小事情能积累好经验,小细节中体现大智慧。我们知道家园联系的方式有许多种,有家园园地、有电话互访等,我们可能忽略了与家长的面谈形式,其实这是与家长最直接最好的沟通交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