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观后感 > 汉江怪物1观后感集合96句

汉江怪物1观后感集合96句

时间:2021-02-25 05:05

毫无疑问,《汉江怪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灾难片。虽然它本质上脱不下其商业片的外衣,但是它的精彩却是传统灾难片无法比拟的。

从韩国电影近十年来强势复苏的势头,我们已经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韩国电影人的野心。当国人还在为本土高票房沾沾自喜自娱自乐的时候,而我们的邻居已经在计划着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世界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韩片无论题材,数量质量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而作为韩国电影灾难片的代表作,“汉江怪物”给观众呈现的,却有别于“深海作战”一类好莱坞模式的单纯打怪灾难片,它更多地是借怪兽之名来隐喻现实,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意味深远,耐人寻味才是它的精神内核。

因为历史原因,韩国和美国有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这如同其他很多国家微妙的关系一样,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政治只是当权者的游戏,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对于历史和现实,也只能寄情于艺术,而电影作为艺术表现力强大的代表,早已担负起这一责任。而”汉江怪物“所要表达的,正是对历史和文化入侵的反思,以及对国家职能部门的荒谬无能的抨击和批判。

在影片《汉江怪物》中, 作为政治同盟的美韩,韩方的一举一动都有美方的参与。因为强势的美国医生让懦弱的韩国下属向汉江倾倒有毒化学物质,导致了怪物的产生。而后同样美方介入怪物袭击事件,认定和怪物接触者感染了可怕的`病毒,而官方调查的重点成了研究这莫须有的病毒,而完全忽视如何消灭怪兽以及拯救幸存者。为了所谓的社会影响一再编造谎言蒙蔽公众而完全忽视掉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韩方对于美方严重失去话语权,对于美方只有一味的盲从,甚至连最后向生命之河排放所谓可以杀灭细菌病毒的化学物质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美国的形象在片中如同那只神出鬼没的怪物一样,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也是悲剧产生的根源,但是导演却并非单纯的对美国的隐射,更多的是对国家职能部门无能的抨击。一如开始时懦弱胆小的父亲形象。印象很深的一个场景,当怪兽出现时,一群人被困在了一个临时小屋里,这时候一位美国军官自告奋勇的要去救人,而宋康昊饰演的大儿子这时候才从慌乱中缓过神来一起帮着美国军官打开了小屋的门,而随后怪兽朝着另一个路人袭击的时候,也是美国军官率先搬起一块石板砸向怪兽,而大儿子这时才想起拿起路牌和美国军官一起扔向怪物。这里美国军官的角色的行为一如片中美方对于韩方的的态度,那就是始终掌握着主动权,美方在引导韩方做出下一步行动,而韩方却听之任之,毫无主见。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情节是,小女孩想逃出去找人来救小男孩的时候对小男孩说:“你先不要出去,姐姐出去会把医生,消防队,警察,军人全都带来。”小女孩心中有美好的愿望而现实是什么?除了小女孩的家人,根本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小女孩口中的那些国家职能部门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在阴暗的下水道里还困着两个奄奄一息的孩子。当大儿子拿着针管威胁医生想要逃跑的时候,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的是一群医护人员正在救护车外面如度假一般悠闲的烤着烧烤。这是何等让人心寒的场景,政 府口口声声的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人民的利益,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政治游戏,愚弄了人民罢了。所以片中的一家四口醒悟了,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指望无能的政 府,不如自己救自己,虽然最终小女孩未能生还,但是这一场生死营救,却是对社会的拷问以及人性真正的考验。

本来应该是绝对主角的怪兽,在影片《汉江怪物》中却成了配角。导演刻意弱化怪兽的凶残形象,把怪兽作为串联故事发展的线索而已。所以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正面接触到这可怕的怪兽,更没有血腥残忍的限制级场面出现,相反这四不像的怪家伙却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它轻盈的身姿和那一个个漂亮的后空翻不亚于一名优秀的体操运动员,可谓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虽然怪兽很强大,但是它也最终难逃一死,而比怪兽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黑暗残酷的现实社会。它让人无可奈何,同时也让人痛不欲生。所以对于普通百姓,这无聊的政治游戏还是留给那些政客们吧,正如片尾幸存的小男孩说电视好无聊,宋康昊说要换个台么,小男孩说,关了吧,专心吃饭,宋康昊找不到遥控器,于是用脚关掉了电视。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还是笑了起来……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

翻看以往的历史,青年都是热血的,洒头颅、抛热血,只为赶走外侵,唤醒国人,那是爱国。现在的我们不知为何羞于谈爱国二字,仿佛说出来会惹人耻笑一般。谈谈不痛不痒的风花雪月、心灵鸡汤似乎能得到更多关注。

韩国电影《辩护人》的发生时代是军阀统治年代,用暴力得来的政权只能用粗暴的方式去统治。原本只懂赚钱的律师,平静安逸的生活被打破、追求平稳的心态被推翻,他用一个法务人员的.责任感、希望国家越来越好的爱国心,用鸡蛋碰石头的决心去赢得了悄然影响国家的胜利。

这部电影难以界定是政治片还是

本片以叙述的手法,将整个故事铺展开来,情节紧凑,画面细致,没有多余的镜头和啰嗦的话语,起承转合精准,配乐更是推动高潮迭起。场景模仿韩国的七八十年代,虽然没去过那个国家的那个年代,还是能感受到浓浓的时代气息。

最后,说说男主。男主演过很多严肃片,《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长得实在是跟韩国形象不搭边,甚至是诋毁韩国的整容业。但在演戏中,却十分的细腻,脸部肌肉的抽动、因愤怒而赤红的眼眶都十分的自然,拿捏到位。在法庭中咆哮时,我仿佛也更他一样愤怒;功败垂成时红了眼眶,我眼泪也垂垂欲坠。

最后综合评分,《辩护人》五颗星。

电影釜山行观后感【篇三】

很平静地看完了《釜山行》,最大的感受

不是对丧尸扑面而来的心惊肉跳;

不是对那些煽情画面的感动流泪;

也不是对观众们最津津乐道的人性善恶的二元论的惊艳;

而是对于导演在人在灾难面前无能和脆弱的刻画赞叹不已。

这种刻画其实是很难的,稍不留神便沦为和国内三流恐怖片一般的笑柄,《釜山行》这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却是将这种刻画用到了深处。

其实不光是《釜山行》,韩国很多电影也都是如此 ,让观众觉得影片中的人物的智商瞬间下线,愚笨得活该去死,但却更显真实。

最为典型的便是《追击者》这部影片,片中主人公警察的愚笨让本来都快逃出魔爪的女人惨遭嫌疑人杀害,当我们处在上帝视角的时候,恨不得钻进影片中大骂男主人公你怎么能这么蠢,但等我们冷静下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以后,突然发现,当时的情况下,男主人公能做到那种地步,已经算是一名很优秀的警察了。

这就是韩国影片比较个性的一点,回归现实,很多第一眼看起来很傻逼的举动,事后想想,这才是生活中最常遇到的状况。

接下来我就列举一些影片中被观众第一眼看上去很“低智商”的人物。

女乘务员:在遇见第一个变成丧尸的姑娘时,惊恐地瘫在地上,眼睁睁得看着却不逃跑。

一整节车厢的年轻人:看到这么诡异的一个场景,甚至见到女子被咬,居然都一直坐在那傻傻地问:“干什么,干什么呢?”

年轻白衣女子:被拍醒后,目睹了男乘务员被咬死的惨景,愣在角落里不开溜,仿佛在等着被咬。看到这些场景的时候,很多人会想,这些人物智商为0啊,就算看不出这是恐怖的丧尸袭击,至少能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吧,再怎么吃惊,也得迈开步子赶紧开溜啊,坐的傻坐在那,瘫的瘫在那,等死么?

但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场景恰恰是最合理最真实的场景。

普通民众不是特种兵,没有那么强的应变能力。

现实当中,不少腼腆的人第一次上台演讲,都会浑身不受控制的颤抖,当想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理解女乘务员一下子瘫在地上,白衣女子靠在角落,明知危险即将来临,还瘫在那不逃跑的行为。

身体在遇到强烈的刺激下,绝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听话。

让我们再换个场景,想象上课的时候,教室里一个学生突然狠狠撕咬另一个学生,这时候我们的反应。

我们也会待在教室傻傻地看着,绝不会抢着逃离教室。

为什么?因为我们身边正常的同学有几十个,而撕咬人的学生只有一个,所以我们会有很强的安全感,这么多人在这,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同时还会在意别人的感受,一个人冒失地逃出教室,会不会给留在教室的其他人一种胆小和发神经的感觉?

想到这儿,我们也会理解为什么女乘务员被女人骑在头上咬着,走了近半节车厢,大家伙都只是好奇的抬抬头观望。也明白了几节车厢弄出这么大动静,居然还有一大群人愣在那儿观望的原因。

中途各位好汉英勇打怪的场景就不多描述了,人们在短暂的惊恐之后,就会习惯这种恐怖的环境,恢复正常的行动力,甚至超常的行动力。毕竟短时间见惯了大量的生死,人的胆量也会变大。

接下来就是到后期主要人物阵亡的时候,其他人的阵亡都算合理,就是大叔的'阵亡和男主人公的阵亡给人的感觉有点拉低智商。

在支撑不住的时候,居然把手放到了门边上,卧槽,门边上可是一堆丧尸的嘴巴在等着,果不其然,被门边的丧尸咬到了。

而男主和自私鬼丧尸搏斗的时候,居然用手捂住丧尸的嘴,这真是送人头。

=但上帝视角的我们其实也不能苛求太多,要注意一点,体力透支问题。

大叔当时是在和门外的一堆丧尸拼力气,一直僵在那儿,换你和一个普通人扳手腕五分钟,中途一口气都不松,能不能坚持下来?至于和一堆从飞机上跳下来都不死的丧尸拼力气,能不能保持良好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显而易见。

至于男主人公在大战丧尸之前,可跑了一场马拉松。

抱着孩子负重跑完还没喝水休息,这样的情况下和丧尸决斗,智商被拉低送人头我想也是情有可原的。

这就是被很多人吐槽的槽点,人物智商集体下线,但在我看来,这些人更像是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而不是美国大片中那一个个身手敏捷的超人。

对于人在灾难下无能和脆弱的刻画,还有一点不可不提,那就是普通人对于上层者阶层决断的无力抗拒。

和其他韩国灾难片相似,《釜山行》强调的是“人祸”,而不是“天灾”。

无论是之前的《汉江怪物》,《流感》,还是如今的这部《釜山行》,灾难的起因往往是人为造成的,实验室的化学废料流入汉江,造就了食人的怪物;偷渡者的不法行径,造成了一整座城市的人陷入死亡危机,拯救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生化公司,整个国家遭受丧尸屠戮。

而在灾难爆发的时候,韩国政府上层官员给人的映像往往是这几点:

1.上层官员在灾难彻底爆发之前,往往不重视这些不起眼的征兆,并且嘲笑那些感知到危险,前来示警的普通人,等到危机爆发之后,抛下民众,带着家人坐直升机开溜。

2.为了确保上位者自己处于绝对安全的境地,不受灾难的波及,对于已爆发灾难的地区实行隔离,无差别的隔离,比如《流感》之中,将健康人和病人关在一起,这样做的后果便是火上浇油,进一步扩大灾难。

3.粉饰太平,通常打着“避免群众不必要的恐慌”的旗号,切断隔离区与外界的通讯,进一步加深隔离区幸存者们的孤独和绝望。

4.当事情已经严重到了“纸包不住火”,无法收拾的地步,上位者们“牺牲一小部分人成全整个国家”的“正义”宣言便出现了,对于隔离区的人进行净化(也就是屠杀)。

这就是韩国政客和上位者在韩国灾难片中通常扮演的角色,帮助灾难掐灭幸存者们的希望。

而普通人此刻便充当了闪耀人性光辉的英雄角色,然而,英雄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幸存者最终的存亡其实还掌握在那些处在安全高地上的掌权者手里,这不得不说很残忍,但也很现实。

要不是女孩的歌声碰巧让士兵们确认了其是否感染,最后的结局就是历经艰险没死在丧尸手里的妇女和儿童,死在了士兵的手里,死在了当权者的决断下,讽刺吧。

很多人吐槽,如果结局写成这样也太恶心了吧,导演会被喷死的。

这些人大多还是没怎么接触过韩国的电影,其实像这种“正不胜邪”的恶心结局,韩国电影有很多部,取材自1981年“釜林事件”的《辩护人》,正义律师辩护到了最后,还是没能阻止冤案的发生,取材于华城连环杀人案的《杀人回忆》,警方到最后也没能把残忍奸杀十多位女子的真凶缉拿归案,凶手逍遥法外……

正是这些恶心的结局,揭露出一个我们不愿意相信的真相,现实往往比想象中要残酷得多,我们所崇拜的英雄其实也很无能,也很脆弱,从来没有所谓的主角光环存在。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