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23日成立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残暴统治之下,只能处于秘密状态,没有公开进行活动的环境。在大革命时期,党忙于国共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没有条件对党的诞生进行纪念。把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是同志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二、七一讲话观后感300字(精选10篇)
七一讲话观后感1
今天是建党一百周年,是党的生日,一百年前,革命先辈为我们铺下了革命的辉煌道路,一百年后,我们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发扬传统,艰苦奋斗,永葆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党是伟大的,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理应跟随党的脚步,明德励志勤践行,创优争先争先锋!通过今天的大会学习,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付出与牺牲,对中国改革的付出与牺牲,中国人民为之不顾一切的伟大奉献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我相信,中国人民必定会在以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再创辉煌!
七一讲话观后感2
一百年风雨兼程,沧桑几度。党的诞生是黑暗中的炬火,照亮风雨如晦的中国;党的发展是荒芜大地上的星星之火,有着掀起燎原之势的雄壮气魄。百万雄狮的长江之歌已远去,但依然回响。新中国的建立,揭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篇章;蘑菇云平地升起,见证了中国科学家的孜孜不倦,上下求索;八面来风,四方纳容的新局面;一带一路新设想蕴藏着传统文化中调和乾坤的气度胸襟。
回首过往我们坚定不移,展望未来我们不忘初心。身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将以前辈楷模为榜样,听党话、跟党走、勇于拼搏、攻坚克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七一讲话观后感3
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画卷,是风雨兼程的一百年,是波澜壮阔的一百年。今天是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早上打开手机,观看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我看到几十架飞机摆成“100”这个数字,看到一位位解放军整齐的步伐,看到四位优秀的共青团员激情流畅的发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们!”
100响礼炮响彻云霄,每一次击发都是最雄壮,每一声怒吼都是最骄傲,声声震撼,国旗护卫队,整整齐齐的100步,步步坚定有力!百年风雨,我们一同走来,中国共产党万岁!
总书记的讲话,使我慷慨激昂。“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城的钢铁长城面前碰的头破血流!”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让人掌声不断。
我们的幸运,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总是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幸甚中国人,壮哉中国人!
七一讲话观后感4
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历史充分证明了在我们心中打上烙印的那句话是多么的贴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这个党的党员决不谋取个人的`私利,而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士。这个党的党员时时刻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永远跟党走,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利益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英勇牺牲,不懈奋斗。
观看了完直播,我感到心潮澎湃和无比自豪,正如讲话中提到的: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贯彻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工作中艰苦努力奋勇争先,不负党的重托,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七一讲话观后感5
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这是党的盛典,是人民的节日。上午8时,伴着清晨和煦的阳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一名党龄13年的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神圣而光辉的日子里,我感到非常激动与自豪。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极大激发了全体党员干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奋斗热情,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一名政法干警,我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惧困难,永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奉献光和热。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百年,是一路筚路蓝缕、几经波折的百年。通过这百年的征程,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从百年前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到如今的“可以平视这个世界”,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七一讲话观后感6
7月1日上午,我们集中观看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为自己生在中国、成长在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比激动。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聆听了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心潮澎湃,情绪激昂。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矢志不渝,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目标,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9000多万共产党员的一份子,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我们倍感骄傲自豪,我深感肩上职责和使命更重了。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跟党走,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日常检察工作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履行好岗位职责。我们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检察担当、积极履职尽责,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更加优异的检察业绩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七一讲话观后感7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
从1921年党的诞生之日起,经历了无数磨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真可谓是“苦难辉煌”。如今,在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党建设的更加坚强有力”,重点抓好五项工作:要抓好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抓好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要抓好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要抓好执政骨干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要抓好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执行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中国革命胜利、建设的成功、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作用。
七一讲话观后感8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令人振奋、鼓舞人心。我们是多么的光荣,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是多么的自豪,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
看完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我心潮澎湃、无比激动。这一百年来,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才取得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我要牢记党的光辉历史,倍加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党的带领下,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践行好入党的初心使命,为我们党继续书写新的伟大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丝力量。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更要将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融入到工作生活当中,自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七一讲话观后感9
当我缓步走出会议室进入办公室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声音还云绕在我耳边,“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全党发出在迈向伟大复兴的第二个新百年“赶考”之路上,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争取更大光荣。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在教育工作的岗位上已满41年。我如今还清楚地记得,在原眉山县娴婆小学庆祝全国第一个教师节的大会上,我面向党旗,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庄严宣誓,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许下共产党人最为神圣和庄严的承诺。今天是党的百岁生日,我为之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习总书记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把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立足新发展阶段,走好自已选择的正确道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推进科技自力自强,在发展中改善民生。
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将始终牢记肩上的责任,扎根人民,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鼓与呼。
七一讲话观后感10
一个锤子,一把镰刀交织一起,看上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图案,可它贴到鲜红的旗帜上,它就是代表我们国家的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
1921年,一个伟大的领袖诞生了中国共产党。2021年,是党的100岁生日。100年来,党用可以积成河的鲜血,让我们迎来了和平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她美丽而宽广;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她勤劳而坚强;在世界的东方,有一片广阔的沃土,她神奇而辽阔。奔腾不息的黄河是她的血脉;巍峨屹立的泰山是她的脊梁,她就是我的祖国——中国。
时间如流水般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们的党走过了100年艰苦奋斗的道路,我们每一个人都为自己的党感到骄傲和自满,一百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但是改革的开放汇集了每个国人的生活,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
有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当教师幸福么?有的人可以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职业看做是一件碌碌无为的事情;有的人可以将孩子所犯的一点点的错,影响着自己一天或者几天的情绪。在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之后,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既然选择从教,就必须正视自己的位置,它不但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师自己的思想上和行为里。
现在作为教师的我们,并不缺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但是很多人却找不到这份职业的幸福感,当我读了这本书之后,发现我们其实缺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认识,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把上课当做一种任务去完成,并没有发觉教育的真谛。“每一堂课的质量,都影响着孩子生命的质量。站上讲台,我就要用生命来歌唱”于漪老师用她的一生去践行着自己生命的价值,她的每堂课都是花了10小时、20小时去准备,一遍又一遍地完善每节课的
王生英,中国农村教师的杰出代表,说她杰出,只因她的坚持与付出,很多本不该普通老师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被她们所捡起肩负。王生英老师与学生的风雨兼程,困难中家家户户的上门教学,在学校塌荒时义无反顾地将自己家变成学校。这样只为学生未来的行为,很少有人能做到。看了王生英老师的事迹后,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这么一句话:当一名人民教师,学生就是你的儿女,付出就是你的责任!这份坚定的`责任心就是教师生命中最神圣的使命。
或许从前的我在困难面前会选择低头,在诱惑面前会被拐走。但正视自己是一名教师的时候我就应该学会坚持,对教育知识的坚持,对行为规范的坚持,因为很可能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改变一个学生,所以时刻坚持一名教师应有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无论遇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对教育的初衷,就像王生英老师一样,在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新开始新发展的诱惑面前能把持住,依然陪着大山里的孩子同甘共苦,依然带着一份平凡的心走出一条属于她自己不平凡的大路!何为坚持?在王生英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她对教育事业的这份坚持,仅仅是从心出发的一种简简单单想教好学生的想法。这世间的千般算计,终究都抵不过一颗简单的心。作为一名教师,或许就是教育道路上永恒的持有一颗简单的心——它是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的!
读完《生命与使命》,我领略到的不单单是那一段段故事和一个个人物,更是那背后折射出的朴实无华的对教学的热爱和执着。读完《生命与使命》,我感受到的并不是那流转于眼球的文字,而是浮现在脑海中的思索。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二】
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记得在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后来翻阅他的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汪金权老师在答记者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引导者。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是的,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说服学生主动的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作为新人,更应该要奉行“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的理念。因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经意的事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教育学生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如何抓住契机,如何有效教育,都隐藏着很大的学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是一种考验。要经得起考验,凡事能随机应变,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以广博的知识装备自己,积极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机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反观自身,育人先育己,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对自己有着很大的期望,但也自知经验不足,今后还需要向身边的同事多多学习,并不断的提升自己,尽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于漪《生命与使命同行》观后感三】
每次听完讲座或是看完一本书,或者是看了某些人的传记后,总是深感自己的修养不够,内涵不够,也总是羡煞别人的成就和睿智,于是在心里总是给自己定个目标,但是却未能坚持,我想这大概与我浮躁的心有关。
每见电教室的墙壁上一句: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总是心中有愧。工作以来,内心总是浮躁虚化。生活被琐碎的事情占的满满的,由此而延伸出的厌烦以及应付。却未曾认清,教书就是一份琐碎的工作。认定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是认定了与琐碎的事情打上交道了。孩子们无尽的小纷争,家长们无尽的咨询,学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须亲力亲为。
这几天在家细细品读了《生命与使命同行》一书,书中的这些楷模教师,有着至高无上的工作情操,有着伟大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尤其是王生英老师的故事,深深的震撼着我,感染着我。那么瘦弱的身子,肩膀上却承载着整个太行山山村的教育。为了实现知识改变命运,她克服环境的恶劣。30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任教,在破旧的教室里,传播着知识的种子。甚至把孩子们领到自己的家里去上课,并且一上就是10年。
这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扪心自问,我们是否能做到。2006年的教师节,她去北京参加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奠基中国”电视晚会,主持人问她:来北京了,想买点什么带回去啊?”她说:我想给学生们每人买个新书包,他们有的现在还是提着塑料袋来上课—————”看到此处时,眼眶潮湿了,为孩子们的苦日子,为王老师的爱生之深。王生英老师,用热忱,真诚,朴实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的真谛。真不愧是师德标兵,师德楷模啊。
由此而想到的自己,在她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有较好的教学条件,有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却每天的埋怨叹气,埋怨压力过大,埋怨事情过多。想想于漪老师,80多岁的高龄,依然投身在教育事业中,为教育发挥自己最后的光与热。她说:我深感肩上挑着千斤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一身正气,桃李满园。王生英老师与于漪老师,她们的相似之处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恪守教师这个岗位,不为名利,不为金钱。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一直铭记着师范学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一个一身正气的老师,做一个内涵丰厚的老师,我想将会是我们的共同目标。
逐梦新时代观后感【篇一】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庆祝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加强党员自身学习,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实践教育,各二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前往上海市展览中心东一馆参观了“逐梦新时代”大型主题展,进行了专题组织生活。
本次展览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框架,以“未来靛、和谐橙、生态绿、灿烂黄、梦想蓝、中国红”六种颜色呼应“崇尚创新·砥砺奋进”、“注重协调·行稳致远”、“倡导绿色·追求卓越”、“厚植开放·海纳百川”、“推进共享·成就梦想”、“从严治党·不忘初心”六大主题,展示了“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之意,共展出图片1300余张,采用大量生动案例和市民摄影作品,集中反映了近五年上海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
通过参观学习,党员们深切感受到上海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下上海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作为党员,面对党章大家也更清醒地认识到,不忘初心、立德树人的使命
逐梦新时代观后感【篇二】
用市民自己的视角和镜头语言,讲述市民心中、眼中的“上海五年成就”——5月5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逐梦新时代·上海2012—2017”大型主题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展览共展出图片1300余张,环卫、建筑、外卖、医护等行业的普通劳动者成为热门主角。
逐梦新时代观后感【篇三】
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开展,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坚定理想信念,5月16日,上海打捞局组织机关和局属在沪单位党员代表共计15人,参观了“逐梦新时代 上海2012-2017”主题展览。
展览以1300余张照片为载体,围绕“崇尚创新?砥砺奋进”“注重协调?行稳致远”“倡导绿色?追求卓越”“厚植开放?海纳百川”“推进共享 成就梦想”“从严治党?不忘初心”六大主题,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展现了上海五年来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集中反映了上海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的经验和成果,最终聚焦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凸显了党建发挥的核心引领作用。
展览中1000余幅摄影作品均由市民拍摄,透过普通人的视野展现了一个日新月异的上海,参与党员们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不仅惊叹于上海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更感动于成功背后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奋力拼搏。
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参观主题展览所激发的关键时刻冲在最前、困难面前抢在最先,带头争创佳绩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在自己工作岗位和所承担的重要工作中,为推动上海打捞驶向“更深、更远、更强”的发展愿景添砖加瓦,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