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老师通知我们要观看航模展示。话音一落,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跑到操场上期待着……
航模表演开始了。首先登场的是一架黄色的飞机,它展开着双翅,像一只雄鹰,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格外夺目。开始起飞了,它先是缓缓地,继而迅速地滑向跑道,犹如一只掠过海面的海鸥,冲向蓝天。它一会儿飞到这里,一会儿又转到了那里,真像一只可爱的小蜻蜓,稳稳地在空中扇动着翅膀。过了一会儿,又飞起了一架红色的飞机,两架飞机似乎是在比谁的本领大呢!它们飞得那么平稳,那么自在。突然那架红色的飞机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旋转,黄色的`飞机也不认输,它们在空中你追我赶,紧紧相随,好象不分出个胜负就不罢休似的。紧接着,又升起了一架尾翼冒着烟的飞机。它来势更凶猛,竟然在空中倒着飞,一会儿上升,一会儿又下降,就好象孙悟空在炫耀着自己最拿手的“筋斗云”一样,真是精彩极了。
飞机退场了,赛车又登台表演。首先出来亮相的是一台红色的小赛车。多么漂亮的小赛车呀,崭新的车身熠熠闪光,像镜子一样都能照出人影。它在草地上飞快的行驶着,越开越快也越行越远,犹如这绿色的世界里,舞动着一只红色的小精灵。紧跟着,又蹿出来了一台绿色的小赛车。只见它从倾斜的板子上“嗖”的一声飞了过去,像流星一样,让我们目不暇接。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火箭模型。就要发射了,大伙的心就像期待“神七”飞天一样,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观看的人群也像那些操纵着飞天任务的指挥员一样,兴奋地开始着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发射!”只见它像闪电一样,划破长空,直冲入云层山峦之中。好半天,才见它裹着降落伞徐徐地落了下来。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心里一个劲地在捣鼓:“要是操纵指挥的人是我,那该多好呀!”
展示结束了,我的心似乎还停留在那腾飞的飞机和火箭上,久久不愿降落。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更全的航空知识,等将来有机会也能像“神七”的宇航员叔叔一样,遨游太空。
《小飞的梦想》观后感(一)
梦想和现实间只差一个过程,那是努力。
一个名叫张小飞的小男孩一见到世界就被这世界抛弃了,他一心想见到残忍的母亲,可是无情的上天竟然不怜悯他。只有一位善良的男士收养了他。他幼时来到这不熟悉的家,只想找到妈妈。收养人也无计可施,用善意的谎言告诉他:“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只有坐飞机且不落地才可以找到妈妈。”于是,在这幼小的心中便深深刻上了飞机这两个字。直至他参加了航模比赛,取得了胜利。
人人有梦,但有人只有梦,没有行动。相对而言,成功的人仅仅比那些人多了一个看似简单,却似很难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捧一颗心来,得到的自然是成功,有人却带一棵草来,等待他的自然是失败。
有梦圆梦,理所当然的事。可前提是,梦要对自己有益。这种梦,必须是像一股溪流一样清澈的梦。我为什么这样说?是根据文学名家曹文轩的灵感来的,它的灵感来源于水。他觉得,水是一种干净的东西,正因这样,他才不肯将肮脏之意象、肮脏之辞藻、肮脏之境界带进自己的作品。
有的同学喜欢明星,自然他的梦想就是想得到偶像的一个拥抱等。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更远大的志向呢?我们总是要以得到他人的一些对自己没有一丁点好处的东西为梦想吗?
在圆梦的过程中,你是否努力了?你是否又中途放弃了?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你是否想放弃自己当前的一个梦想,回过头去实现自己已经放弃了的一个梦想。坚持就是胜利,你为什么不做一位成功者,偏要别人指着头皮说,你是一位失败的人吗?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己挖的坑,硬着头皮也要跳下去!
空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我们不能再说空话,为梦,付出那看似简单又似很难的过程,去努力吧!
《小飞的梦想》观后感(二)
才开始看的时候,我对小飞是反感的,因为他不服班长的领导,敢画赵主任的小漫画,他还曾经搞老师狼狈不堪。可是,当我看到小时候的小飞追问养父“妈妈在哪里”时,听到养父“要是飞机能一直飞着,就可以飞到妈妈那里去了”的.话语时,看到小飞折纸飞机挂床头时,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湿润了眼眶,原来他的顽皮是因为缺乏母爱的缘故,小飞好可怜,这么小就失去了母爱,他该有多么的痛苦啊!
从小有了飞翔蓝天梦想的小飞,是否能够实现梦想呢?我带着疑问继续看下去。啊,太幸运了,经济窘迫的养父支持着他,富有爱心的田老师包容了他的顽皮,还鼓励他争取到北京参加航模比赛的机会。尽管他没有钱买新款的航模,但却不放弃。他决定手工制作航模去参加比赛,有人笑他异想天开,但他却坚持不懈,和小伙伴一起想尽了千方百计,借钱、卖山货,他的梦想赢得了同学、老师、关工委的支持,经过重重波折,张小飞逐渐成长起来,他终于获得参加航空夏令营的资格,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看到这里,我真是太高兴了!正如一句
与小飞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衣食住行样样都是最好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特别疼爱我,亲爱的老师们关爱着我。我也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是当一名农业科学家,为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培育高产的粮食种子。我想这个梦想实现起来并不简单,也许需要我用一生来求索!
看了《小飞的梦想》这部影片,我对梦想的实现充满了信心,对亲人、同学及老师充满的感恩之心。我愿意向张小飞学习,勤于动手与动脑,爱钻研爱观察,不断地为自己加油,做一个勇敢的追梦少年!
《小飞的梦想》观后感(三)
周一下午,我和孩子们一起在学校的阶梯教室观看了一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期待着有梦想成功的那一刻。影片《小飞的梦想》中的张小飞同样也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孩子。
张小飞是一个孤儿,从小被自己的父母丢弃了,现在是跟所谓的养父生活在一起。小飞已经上五年级了,他也想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小时候,小飞哭着喊着找自己的妈妈,爸爸为了安慰小飞,说:“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坐着飞机才能找到。”于是小飞把寻找妈妈的梦想寄托在了纸飞机上,他折了很多纸飞机,为了不让纸飞机落地,他用绳子吊了起来,因为这样飞机就可以一直飞,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妈妈了。也正是因为此,小飞喜欢上了航模飞机。
在学校里,他不服从班长的管教,对学校的赵主任也心存不满。由于新来的班主任田老师与赵主任关系亲近,张小飞也处处与田老师作对。田老师并没有像赵主任一样直接否定张小飞,而是通过家访了解了张小飞的一些情况,也知道了小飞的梦想。田老师还帮助小飞争取省航空夏令营的名额。小飞争取名额的过程中,也是处处碰壁:小飞的家境不好,买不起航模飞机,而他的竞争对手五一班的铁蛋买来最好的航模飞机,总是在小飞的面前炫耀。
虽然小飞有些生气,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本身就很聪明,只要有图纸他自己就能做出航模飞机来。于是他和朋友到书店买书,书太贵了,同学又不借给他钱,他就卖喜鹊蛋,然后去买书。可是李珊珊的钱丢了老师和同学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就是张小飞,虽然百般辩解,小飞还是被主任和同学冤枉了。田老师却没有无缘无故冤枉小飞,后来李珊珊找到了丢失的钱,主动找小飞道歉,小飞原谅了她。他们还一起合作制作航模飞机。
第一次试飞的时候,小飞为自己的飞机起名“梦想号”,“梦想号”带着小飞的梦想起飞了,可是他们失败了。虽然如此,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寻找失败的原因,改进自己的飞机。在这个过程中,小飞喜欢的田老师要走了,他心中的万般不舍难以表达。在田老师走的路上,小飞因为救田老师而被毒蛇咬伤,田老师也被小飞的这种真情深深打动,放弃了实验小学教学的机会,留在了村子里。小飞从田老师那里感受到了妈妈般的关爱。在竞争的最后阶段,由于铁蛋做了手脚,小飞的飞机出现了故障冲向铁蛋,小飞不顾危险救下铁蛋,当铁蛋为自己的错误向小飞道歉时,小飞毫不犹豫地原谅了铁蛋,最后他们还一起去参加省航空夏令营活动。
虽然开始的小飞在我看来很是调皮,或许带着些不喜欢。但是当我知道小飞的梦想后,我却对小飞有了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小飞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放弃,不怕苦,不怕穷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小飞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没有抱怨自己的家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始终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最终,小飞带着自己的梦想“飞”了起来——他得到了带着自己制作的“梦想号”航模飞机参加省航空夏令营活动的机会,他同时也得到了田老师对他妈妈般的关爱。从此,他不再是个孤儿,他也有“妈妈”了。
梦想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又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畏艰难、不断努力呢?又有多少人能向影片中的小飞一样克服种种困难为梦而飞呢?作为老师,我应该向影片中的田老师一样真诚对待自己接触到的每一个孩子,遇到事情不能以偏概全,不能针对某个人,应该深入了解之后进行处理,我还应该向田老师一样积极支持孩子们的梦想,为他们实现梦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虽然小飞是个孩子,我是一名老师,但是我也应该向小飞一向坚持自己的梦想。小时候,我就梦想着当一名老师,如今的我,已经站在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小小的梦想成为现实,这不是我的终点,现在我又为自己寻找了更大的梦想——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师。为了这个梦想,我不断努力着,我向有
有梦就有动力,有梦就有方向,为了自己远大的梦想,插上翅膀努力飞翔吧。只要努力,我相信我也会像小飞一样有更大的收获的。
为梦而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小飞的梦想》观后感(四)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梦想,有梦想就有追求。凝望着天边的夜空,思索着梦想与现实,星空是那样灿烂,又是那样寂静,像是一朵朵无声开放的花朵在展现自己美好的梦。柔和的月光散落在大地上,让我产生了无边的美好遐想。
梦想是美丽的,它比现实美好,比幻想现实,是对未来美好的愿望。有了星星,让天空更加明亮;有了鱼儿,让大海更加欢畅;有了梦想;生命才会更加辉煌。
以前,我的梦想是多变的。昨天,看了新闻上消防员勇敢救火,我就想做一名消防员;今天,看了考古学家发掘古墓,我又想成为一名考古学者;明天,我不想写作业,我又想当一名老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梦想是不能胡乱更换的,它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如果随意变换,以前的奋斗不就等于零了吗?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是一天两天实现的,它需要努力奋斗和耐心的等待。梦想实现时是美丽的,可是美丽的背后往往是艰辛坎坷的。
如果梦想是一个摇篮,那就是用努力的枝条编织起来的;如果梦想是一片大海,那就是用经历的滴水积累起来的;如果梦想是一片森林,那就是用千年的时间生长起来的……
梦想的天空中繁星点点,天边无限,梦想是没有限制的,可以是自由的想象,想象着未来的美好,期盼着一天又一天,美好事物的到来,天边的天空让人产生美好的愿望,一颗颗星星就像是一个个闪烁着光芒的梦想,梦想正展现着诱人的成就与希望。
美好的梦想像一条通往成功的小径,但路边长满了有刺的荆草,当梦想将要磨灭的时候,也许成功只有几步之遥。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00字1
今天是这个暑假最凉爽的天气,蓝天白云、夏风习习,吹在身上凉丝丝的,特别舒服。这么好的天气怎么能不去看一场暑期电影呢!于是爸爸带我去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让人感动父爱满满、找回自信心的电影。
故事从一位叫马飞的宇航员开始,他在参将访谈节目时,看到亲人的座位是空的,不由得让他想起了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是一位优秀的桥梁设计师,由于他设计了一座桥而成为火炬手,正在他的父亲安慰被老师和同学称为“缺根弦”的儿子时,他父亲设计的桥突然坍塌了!他的父亲替别人背了黑锅,被关进了监狱7年。父亲有一位英雄变成了过街老鼠!而母亲离婚后带着马飞另嫁他人,于是马飞就被母亲和继父送进了寄宿学校,马飞在缺少家庭的关心和爱护情况下,学习成绩并不好,慢慢的成绩越来越差,以至于后来被学校要求退学。刚好出狱的父亲找到了学校并和教导主任打了个赌,要求自己亲自照顾马飞并且提出学期末马飞的成绩达到前十名作为条件,如果达不到前十名就退学。看到父亲的条件后,马飞一点也没有信心,父亲说:“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在父亲的鼓励下马飞渐渐的重拾自信。父亲为了让马飞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做了很多辛苦的工作。
后来马飞喜欢上了航天模型,马飞的父亲节衣缩食的存钱带他去看航模展。在回来的路上路遇洪水,两人走散,在所有搜救人员都撤离的情况下,他的父亲苦苦哀求感动了搜救人员,父亲用大喇叭大声的喊:“儿子,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动动脑子,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出来的办法。”最后马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回到父亲的身边。
后来马飞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的考进了前十名,而且还当上了宇航员,不管在多么危险的情况下,他始终记得父亲的教导,牢记父亲的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放弃!……”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世上没有笨孩子,我们要向马飞一样在危难时刻,要善于思考,相信自己能行。无论是生活和学习中都是一样的,相信自己,不要一味的依靠父母。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00字2
有部影片说明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又讲了一段父子之情,让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这部电影叫《银河补习班》,主要讲的是马飞的爸爸在他儿子的床头写了三个字:“一直想!”他还告诉马飞:“人一定要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就像射箭没有箭靶子,射出去的箭又有什么意义呢?”
虽然马飞那个时候在学校成绩垫底,但听了这些话便开始努力,终于从垫底变成了全年级65名,后来更加努力,由学渣变成了学霸,当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航天员。洗清了在他小时候他爸爸修的一座桥垮了的罪名,让他父亲为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而感到欣慰。
看到了这里,我感慨万千。
想让一个孩子变好,关键是看家长的行动,家长读书,孩子也会读书;家长好好做人,孩子也会好好做人;相反,父母不学习成天喝酒、不务正业,那么孩子也就好不起来。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啊!
再说马飞,开始,他也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孩子,后来和爸爸“逃学”感受了大自然,白天旅游、晚上补课,从爸爸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有些知识书本上还没学过呢!他就这样爱上了书本、爱上了大自然。
后来他
你肯定会问那桥是怎么塌的?其实不是马飞爸爸的设计问题,而是他的一个想害他还想捞取钱财的徒弟搞的鬼,那徒弟没少偷偷改图纸,从中捞取了整整30万,所以导致桥毁了,还让马飞爸爸背上黑锅,让他七年不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只能在监狱里。
看到这儿,我早就眼泪鼻涕一大把了……
再回想影片中动人的情节,爸爸问马飞:“你知道为什么你看了那么多优秀作文书,却写不出一篇好作文吗?”儿子不知道,摇了摇头。父亲又说:“那么你喜欢穿别人的旧鞋子吗?”儿子又摇了摇头。
通过这几句话,我明白了,就算你穿上了别人的旧鞋子,但是一定会为顶脚或是宽大而不满,只有自己写的好作文才能又漂亮又合脚。
正如父亲告诉马飞:“写作文,一定要突出一个字“真”。只有真正感受过,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00字3
在写下这个答案之前,我也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不敢苟同导演这部电影的理念,认为应试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素质教育,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才配拥有的玩意儿。
可是,代入到孩子的内心,你们想要怎样的父母?
我认为电影不仅仅是在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从头到尾,导演并非在反对应试教育。而是在强调,终生学习,终生思考。
一开始,童年马飞,便受到来自老师的恶意,认为他缺根弦。这种场景,很多人都熟悉吧,小时候,犯错了,父母老师很少耐心的教导你,为什么犯错,怎样做是对的。而是粗暴的问,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简单都不会!
我蠢吗?我也不知道。
少年马飞,因为厌学,所以旷课,看武侠小说,面临退学风波。母亲不惜下跪,为他求得一个上学的机会。
母亲很爱马飞,可是母亲却对马飞说,你这么笨,能考进年级前十么?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了年级前十的样子么?
另说一句,一开始觉得任素汐演技忽然尴尬了,那台词,就像刚从驴得水的剧组回来。后来发现,任素汐和老孟,是这部戏温情中的笑点,虽然仍然尴尬,但尴尬里也让我笑了几次。
父亲反驳了母亲,年级前十应该长什么样子?
少年马飞,和出狱后的父亲,是电影的主要描写部分。父亲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马飞,你很棒,你不笨,你不是废物。
电影里,父亲是一个出狱的工程师,几乎给了马飞最差的物质条件。却也拼尽全力,让马飞重拾信心。
很多人认为一个年级垫底的孩子,仅仅用了一学期,便成了年级前十,让辛辛苦苦每日熬夜刷题的孩子们,成了笑话。
我觉得,这个剧情没有问题。努力加不热爱,努力加热爱,哪个会更好。
马飞,初中的一次期末
电影探讨了一系列话题:
1)成绩最优异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么?
2)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考大学么?
3)考上大学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
总体而言,
这部《银河补习班》的确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个半小时的观影历程,如同坐上了一场情感过山车。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00字4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一部让人感人肺腑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这是一部讲一个爸爸如何把一个不好好学习的儿子引上正道,并最后成为了一名宇航员的故事。
一开始,主人公马皓文被人污蔑进了监狱,而妻子又跟他离婚,所以就把儿子马飞交给妻子抚养。多年后,马皓文出狱,而这时的马飞已经上了初中,变成了一个不学习,出去混的坏小子。所以,校长要把他劝退,这时,马皓文求校长,如果在期末马飞能考到年级前十,就让他留下来。校长答应了。然后,他们就展开了一段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一个片段是马皓文带着马飞去旅游时,不幸的是,两人恰巧走散了,但更不幸的是,他们刚好遇上了泥石流。当马皓文提着重重的行李箱,在雨中奔跑,并不停的喊着:“马飞,马飞,你在哪儿!”的时候,我的心深深地被这个父亲所流露出来的对儿子的`爱感动。
这时候,泥石流仿佛更猛了些,专业人员在不停地疏散民众,马皓文似乎听到了儿子的叫喊声,想要下去救他,但是被人制止了,于是,他站在高处大喊:“马飞,马飞,你能听得到吗?如果你还能听得到,记住,要注意观察,看看你身边有哪些东西,去利用它们帮你逃出来!马飞,你能你听得到吗?爸爸在这里等你!”于是,马飞充分利用了身边的东西,叫他们做成了一个木筏,滑了出来。
看到这,我不禁想到:现在的学生,都只知道蒙在房间里学习,或者出去混,心思不在学习上,缺乏动手能力。可是,他们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就是实践。有很多孩子,一直到大都掌控在父母的手里,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而不知道“自立”。如果我们出门在外遇到困难了,没了父母,怎么办?!
马浩文一直都在跟马飞强调:“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问我。”,他也说过:“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标。”
整部影片下来,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我被马浩文对马飞真实的浓浓的爱,以及他正确的育子价值观所打动,也十分佩服马飞遇到事时的沉着、冷静和聪明。
所以,从现在起,我们要在努力学习的前提下,努力学会实践,学会自立才对呀。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800字5
今天中午我和儿子一起观看了《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影片中的父亲马皓文给与孩子的那种深沉而又不盲目的爱,令我感触颇深,数次落泪。
影片讲述的是小主人公马飞不凡的成长经历。他的成长过程伴随着不同来源的爱:妈妈的爱、继父的爱、主任的爱、老师的爱……其中,是迟到的父爱把剧情推向了高潮:在父亲马皓文的鼓励下,马飞从最初无望的倒数第一名,逐渐逆袭成了全校前十名,最终成长为影片结尾优秀的宇航员——这真是一个奇迹!
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毫无疑问,是这位父亲不盲目、不盲从的爱,是他及时地鼓励与引导,是他对孩子创造力与思考力的培养,帮助孩子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反思我自己,就像剧中的马飞妈妈一样:很爱孩子,于是就想让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觉得这样才能让他出人头地。一旦察觉孩子有懈怠心理,就逼迫孩子,恐吓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只能打扫卫生!楼下卖煎饼!这种爱反而令孩子没有自我、放弃自我。在隐约发现自己教育方向的错误,实在无奈的时候,也只是想去找一个拥有好老师的好学校,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上,认为成绩是衡量孩子在校表现的唯一标杆!
然而,当我看到影片中高三毕业班的飞书飞卷雨场面,突然觉得要反思一下自己:好的成绩就一定能代表好孩子吗?在影片当中,教导主任的儿子因为成绩受挫而疯,主任后悔不已但又不敢面对自己酿下的苦果,只能泪目后悔,这种爱不得不说是盲目的。而马皓文的爱则独树一帜:他懂得欣赏孩子、想要培养孩子永不服输的勇气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的梦想——这种爱让我们明白只有找到箭靶子,再学习拉弓才有意义,才可以梦想成真!
同时,这部影片也让我明白了,一定要教会孩子在遇到困难时,动用自己的大脑努力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救自己,还能救他人,甚至为国争光!这才是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应给予他的爱——这种不盲目的爱,才能真正地教会孩子学会接受爱、学会去爱,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就让我们在以后共同做好父母应负责的家教吧!身教重于言传,不盲目地爱、尊重孩子的人格,从而激发孩子心中的梦想,让他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