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经典句子
1)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2)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4)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5)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6)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7)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8)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9)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10)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
11)任凭怎么解释,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争扎,我们的处境越是狼狈。
12)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明白了:归根结蒂,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13)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安置所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哪里,化为一摊烂泥。
14)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15)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16)我俩就像在无人岛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
17)孤单时,仍要守护你心中的思念。
18)她所要的并不是我的臂膀,而是某个人的。她所要的也不是我的体温,而是某个人的。我觉着有些愧疚,为什么自己要是自己。
19)人与人可以爱的那么深,实在很美妙。
20)每次遇到麻烦我就总这样想:先把这个应付过去,往下就好过了。人生就是饼干罐。
21)我就等于火柴盒边上那种叫磷纸的东西。不过我不介意,我并不讨厌这样的我。我喜欢当一流的火柴盒,胜于当二流的'火柴棒。
22)我这人,无论对什么,都务必形诸文字,否则就无法弄得水落石出。
23)对某种人来说,爱是从根本不值一提,或者非常无聊的小事萌芽的。要不然就萌芽不了。
24)绿子在电话的另一头久久默然不语,如同全世界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一般的沉默在持续。
25)普通人啊。生在普通家庭,长在普通家庭,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成绩,想普通的事情。
26)我并不是那么坚强的人。并不认为不被任何人了解都无所谓。
27)有时看遍这个世界后,真的令人厌烦。为何那些家伙不努力呢?没有努力又怎能光是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
28)只有死去的人永远都是十七岁!
29)死了的人一直都是死的,但我们还要继续活下去。
挪威的森林经典段落
《挪威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挪威的森林经典段落(一)
1、不过,我并不是仰脸望天静等苹果掉进嘴里,我在尽我的一切努力,在付出比你大十倍的努力。
2、不要同情自己,那是卑劣的懦夫才会做的事情。
3、对于某种人来说,爱情就是从一些很琐碎、无聊之初开始的。甚至不这样就无法开始。
4、方式都不能像太深,方式和自己都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
5、记忆这玩意儿真是不可思议,当我身临其境时,我是一点也不去留意那风景。
6、楼上的,我也赞同你的说法,说到这我也有话说,去年我也在杨嘟嘟那个麻将馆打过一次麻将,不过不知道那个时候李承西是否跟他在一起,不过我知道这个杨嘟嘟在圈里有点水性杨花,喜欢跟人家搞扯不清的关系,反正是很复杂的关系,不是我在说人家坏话,是因为我亲眼所见的。找朋友还是要找个有眼缘的在一起才.....
7、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
8、没有人愿意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
9、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10、能够这么确信的爱着某个人,应该很幸福吧!
11、人生不需要理想,需要的是行动规范(做自己该做的而不是想做的)。
12、人生苦短,看这些没有经过时间洗礼的书,完全是浪费生命。
13、如果我给你留下伤口,那么我自己也会有伤口。
14、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15、死不是生的对立,而是他的一部分。
16、太麻烦了。譬如说半夜断烟时那个难受滋味吧,等等。所以戒了。我不情愿被某种东西束缚住。
17、我们活着,只需考虑怎样活下去就够了。
18、我们最正常的地方,就是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
19、我追求的是一种单纯的爱情,一种完美的真情。比方说,现在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丢下一切,跑去为我买!然后喘着气回来对我说:"阿绿!你看!草莓蛋糕!放到我面前。但是我会说:"哼!现在我不想吃啦!然后就把蛋糕从窗子丢出去。我要的爱情是这样的。"
20、这封信我读了几百遍。每次读都觉得不胜悲哀。那正是同被直子盯视眼睛时所感到的同一性质的悲哀。这种莫可名状的心绪,我既不能将其排遣于外,又不能将其深藏于内。它像掠身而去的阵风一样没有轮廓,没有重量。我甚至连把它裹在身上都不可能。风景从我眼前缓缓移过,其语言却未能传人我的耳底。
21、直子:我总想人的生命应该定格在十八九岁,过了十八就到十九岁,过了十九岁再倒回十八岁,那样的话,很多事情就可以轻松一些了。
22、只有死去的人永远都是十七岁。
2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4.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25.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26.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27.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
28.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29.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30.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指尖毫无所触,那小小的光点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点不可触及的距离。
31.只要有时间,我会忆起她的面容。
32.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里。
33.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34.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
35.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
36.孤零零一个人,觉得身体就像一点点腐烂下去似的。渐渐腐烂、融化,最后变成一洼黏糊糊的绿色液体,再被吸进地底下去,剩下来的只是衣服。
37.在此以前,我是将死作为完全游离于生之外的独立存在来把握的。就是说:"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反言之,在死俘获我们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天经地义、无懈可击的。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
38.我扬起脸,望着北海上空阴沉沉的云层,浮想联翩。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失去或离去德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
39.当周围一团漆黑的时候,只能静等眼睛习惯黑暗.。
40.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儿"咚咚"敲门,一个劲儿叫你。于是你悄悄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复原状。
41.只有在开始忘记的时候回忆才会渐渐出现。
42.我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不希望别人理解自己。
43."喜欢我喜欢到什么程度?"绿子问."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44.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的软弱无力
——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
45.始终百无聊赖,以后也一个样,并非对此不满,只是无奈罢了。
46.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远离开去了。我忘却的东西委实太多了。在如此追踪着记忆的轨迹写这篇东西的时间里,我不时感到踹踹不安,甚至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连最关键的记忆都丧失了。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堆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那里,化为一滩烂泥。但不管怎样,它毕
竟是我现在所能掌握的全部。于是我死命抓住这些已经模糊并且仍在时刻模糊下去的记忆残片,敲骨吸髓地利用它来继续我这篇东西的创作。
挪威的森林经典段落(二)
【1】: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死了的人就这样死了,活着的人还要为他的继续生活付出代价--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周日我是不上发条的--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我几次朝夜幕伸出手去,指尖毫无所触,那小小的光点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点点不可触及的距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6】: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7】:“最最喜欢你,绿子。”“什么程度?”“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太棒了。”“我就这么喜欢你。”--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8】: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9】: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0】: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1】:“我真希望拥有真爱,哪怕一回都好”“你想要什么样的真爱呢?”“比方说吧,我跟你说我想吃草莓蛋糕,你就立刻丢下一切,跑去给我买,接着气喘吁吁地把蛋糕递给我,然后我说‘我现在不想要了’,于是你二话不说就把蛋糕丢出窗外,这,就是我说的真爱。”“我觉得这跟真爱一点关系都没有嘛”“有啊,我希望对方答道‘知道了,都是我的错,我真是头没脑子的蠢驴,我再去给你买别的,你想要什么?巧克力慕斯还是芝士蛋糕?’”“然后呢?”“然后我就好好爱他。”--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2】:不会忘记的永远不会忘记,会忘记的留着也没有用!--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3】:或许我的心包有一层硬壳,能破壳而入的东西是极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对人一往情深--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4】: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5】:Ifyou'reinpitchblackness,allyoucandoissittightuntilyoureyesgetusedtothedark.如果你掉进了黑暗里,你能做的,不过是静心等待,直到你的双眼适应黑暗。--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6】: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7】: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有时候身边就像被浓雾紧紧包围,那种迷茫和无助只有自己能懂。尽管有点孤独,尽管带着迷茫和无奈,但我依然勇敢地面对,因为这就是我的青春,不是别人的,只属于我的。《挪威的森林》
【18】:任凭怎么解释,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越是拼命争扎,我们的处境越是狼狈。(玲子语)--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9】:迷失的人就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0】: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勉强交朋友。要真那么做的话,恐怕只会失望而已。--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1】: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安置所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哪里,化为一摊烂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2】: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3】:一切都清晰得历历如昨的时候,反而不知如何着手,就像一张详尽的地图,有时反倒因其过于详尽而派不上用场。但我现在明白了:归根结蒂,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4】: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会有一片你没有办法到达的森林。--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5】:我们活着,同时在孕育死亡。不过,那只不过是我们必须学习的真理的一部分。直子的死告诉我这件事。不管拥有怎样的真理,失去所爱的人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无论什么真理、诚实、坚强、温柔都好,无法治愈那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6】: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7】:我想起自己在过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却的许多东西--蹉跎的岁月,死去或离去的人们,无可追回的懊悔--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8】:不要因为寂寞随便牵手,然后依赖上,人自由自在多好,纵使漂泊,那种经历也好过牢狱般的生活,所以我刻意不让自己对网络太依赖,对失去的人也保持淡然的'态度,数千个擦肩而过中,你给谁机会谁就和你有缘分,纵没有甲,也会有乙。--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29】:我们总要这样或那样死去的,你也好我也好。--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0】:哪会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想失望罢了。--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1】:永远不要同情自己!--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2】: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污秽不堪的人。--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3】: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4】:孤单时,仍要守护你心中的思念。《挪威的森林》
【35】:喜欢到全世界森林里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6】: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并且发觉,关于直子的记忆愈是模糊,我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她。时至今日,我才恍然领悟到直子之所以求我别忘掉她的原因。直子当然知道,知道她在我心目中的记忆迟早要被冲淡。也惟其如此,她才强调说: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7】:而我只能站在那个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呼唤阿绿的名字。--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8】:她所要的并不是我的臂膀,而是某个人的。她所要的也不是我的体温,而是某个人的。我觉着有些愧疚,为什么自己要是自己。--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39】:所谓努力,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0】:我俩就像在无人岛长大的光屁股孩子,肚子饿了吃香蕉,寂寞了就相抱而眠。--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1】:直子的死使我明白:无论谙熟怎样的真理,也无以解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地软弱无力--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暗夜的涛声和风响,日复一日地如此冥思苦索。我喝光了几瓶威士忌,啃着面包,喝着水筒里的水,满头沾满沙子,背负旅行背囊,踏着初秋的海岸不断西行、西行。--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2】: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在这个世界上,原本能够称之为“深刻”的东西都已稀少,更不要提接近事实的深刻了。但村上春树的文字却有着这样的一种魔力,令全世界都陷入他那独特的“蓝调”情绪当中,无法自拔……--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3】:真是个不可思议的女性。她脸上有很多皱纹,这是最引人注目的,然而却没有因此而显得苍老,反倒有种超越年龄的青春气息通过皱纹被强调出来。那皱纹宛如与生俱来一般,同她的脸配合默契。她笑,皱纹便随之而笑;她愁,皱纹便随之愁。不笑不愁的时候,那皱纹便不无玩世不恭意味地点缀着她整个面目。--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4】:peoplearestrangwhenyouarestranger--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5】:然而,此时此刻我脑海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却仍是那片草地的风光:草的芬芳、风的清爽、山的曲线、犬的吠声……接踵闯入脑海,而且那般清晰,清晰的只消一伸手便可触及。但那风景中却空无人影。谁都没有。直子没有。我也没有。我们到底消失在什么地方了呢?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看上去那般可贵的东西,她和当时的我以及我的世界,都遁往何处去了呢?哦,对了,就连直子的脸,遽然间也无从想起。我所把握的,不过是空不见人的背景而已。--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6】:每个人无不显得很幸福.至于他们是真的幸福还是仅仅表面看上去如此,就无从得知了.但无论如何,在九月间这个令人心神荡漾的下午,每个人看来都自得其乐,而我则因此而感到了平时所没有感到过的孤寂,觉得惟独我自己与这光景格格不入.--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47】:每次遇到麻烦我就总这样想:先把这个应付过去,往下就好过了。人生就是饼干罐。--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经典段落2017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挪威的森林经典段落(一)
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3、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4、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
5、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6、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7、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8、“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到:‘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挪威的森林经典段落(二)
1、至于我是何以抛弃原来世界而不得不来到这世界尽头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从记起,记不起其过程、意义和目的。是某种东西、某种力量--是某种岂有此理的强大力量将我送到这里来的!因而我才失去身影和记忆,并正将失去心。
2、我们的正常之处,就在于自己懂得自己的不正常。
3、世界一天变一个样儿,在我不知道的时间里。玲子说的。
4、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点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5、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
6、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
7、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8、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
9、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
10、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可能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那么,何苦非努力不可呢?为什么就不能转变一下态度呢--既然怎么努力争取理解都枉费心机,那么不再努力就是,这样也可以活得蛮好嘛!换言之,与其勉强通过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11、在大悲与大喜之间,在欢笑与流泪之后,我体味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幸福。
12、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指尖毫无所触,那小小的光点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点不可触及的距离。
13、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远离开去了。我忘却的东西委实太多了。在如此追踪着记忆的轨迹写这篇东西的时间里,我不时感到踹踹不安,甚至不由怀疑自己是不是连最关键的记忆都丧失了。说不定我体内有个叫记忆堆的昏暗场所,所有的宝贵记忆统统堆在那里,化为一滩烂泥。
14、没有痛苦跟迷惘的人哪里会有,或许你从来就没有痛苦跟迷惘过?
15、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的行为!
16、世界上有什么不会失去的东西吗?我相信有,你也最好相信。
17、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
18、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有时失去不是忧伤,而是一种美丽。
19、但不管怎样,它毕竟是我现在所能掌握的全部。于是我死命抓住这些已经模糊并且仍在时刻模糊下去的记忆残片,敲骨吸髓地利用它来继续我这篇东西的创作。
20、死并不是终结生的决定性要素。在那里死只不过是构成生的许多要素之一。
21、当我们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路时,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辩的“或许”。我们所能明确认知的仅仅是现在这一瞬间,而这也只是与我们擦间而过。
22、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
2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24、当周围一团漆黑的时候,只能静等眼睛习惯黑暗。
25、我拿着听筒扬脸,飞快地环视电话亭四周。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哪里,我全然摸不着头脑。这里究竟是哪里?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我在哪里也不是的场所的正中央,不断地呼唤着绿子。
26、随之,她朝我转过脸,甜甜地一笑,微微地低头,轻轻地启齿,定定地看着我的双眼,仿佛在一泓清澈的泉水里寻觅稍纵即逝的小鱼的行踪。
27、那冷冰冰的小手,那流线型泻下的手感爽适的秀发,那圆圆的软软的耳垂及其紧靠底端的小小黑痣,那冬日里时常穿的格调高雅的驼绒大衣,那总是定定注视对方眼睛发问的惯常动作,那不时奇妙发出的微微颤抖的语声。
28、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
29、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
30、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出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
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经进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危机也与日俱增。物质生活的丰富与人的欲求膨胀,造成了精神世界的严重失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少,心理距离拉大。生活在都市的人们像无根的浮萍,孤独、虚无、失落,却又无力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都市的繁华,掩饰不了人们内心的焦虑。而甲壳虫乐队唱出的曲子《NorwegianWood》给了作者很大的灵感。那是一种微妙的,无以名之的感受。1987年村上春树就以《挪威的森林》为书名写了一本青春恋爱小说。
主要内容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
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自我救赎
自我救赎的前提是自我的迷失,这种迷失带有青春期的普遍性,这也是小说《挪威的森林》持续人气的原因之一。就如有16岁的幻想少男少女的存在就有琼瑶热一样,有青春迷悯的少男少女存在,就有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读者。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大多是青春期迷失了自我的典型。无法确定自己在周围世界中的位置的19岁左右的渡边迷失了;对什么都不明白,甚至表达都有困难的20岁直子迷失了;永远17岁的木月迷失了;“头脑的螺丝不知飞到哪里去了”的玲子迷失了;永泽、初美也都在青者期迷失了自己。
恐怕只有绿子不曾迷失自己,对于绿子来说,她有的只是寂寞,是将那一颗颗紧闭的心灵之门敲得“咚咚”的冲动。对作者村上春树来说,绿子是一片绿洲,是青春的沙漠上拯救干涸的希望。她有的只是痛苦,是护理病人和夜书屋中不断劳作的痛苦。一如基督耶稣,是作者悬设的拯救者。拯救者是蒙着痛苦来摆脱迷茫的陷阱的。当然,绿子也并不完全等同于耶稣,她的身上还有那种来源于本我的快乐。
但是对这种青春期迷失的救赎,作者却给出了相同且简单的方式,即恋爱、友情、逃避和幻想,这种简单而相同的方式,在一些人身上收获了成功,在另一些人身上却收获了失败。木月选择了直子的爱情和渡边的友情进行自我的救赎,收获的是死亡。直子选择的是渡边的爱情和玲子的友情还有逃避,但终因她是木月的一部分,对木月的死负有直接责任这无可救赎的理由而仍旧收获的是死亡是失败。与此相对,玲子选择的是丈夫的爱情,也没有成功,住进了“阿美寮”疗养;选择了“阿美寮”的逃避,也没有成功,在这里一住八年;选择了直子和渡边的友情,并且抱着不愿在“阿美寮”待到“发霉”的决心,冲出了迷失的沙漠。回归到了人间,取得了救赎的成功。
虽然村上春树一再刻意完成对意义的消解,但是从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出场人物的自我救赎的成功与否中我们看到,玲子和渡边的自我救赎成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对他人的救赎中完成了自我的拯救。这也是小说《挪威的森林》未曾消解掉的意义。青春述茫的救赎之路不是两性的情爱,而是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这是因为这一切的根源,并非人的自然属性所致,而是人的社会属性使然,是这个冰冷冷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作祟。
孤独
年轻一代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较少,他们很容易迷失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中,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迎接现实世界的挑战。他们不再面临困难,相互之间难以交流,这不仅仅是日本的现状,在世界范围都可以看到年轻人自我封闭,陷入一种孤独的状态。《挪威的森林》中的直子和她最初的恋人木月所以采用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无非是两人一直处于近乎于与外界隔绝的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无法同纷繁复杂的外界沟通。
在发现自己无法融入现实生活的时候,木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而直子在木月死后一直在拼命挣扎,想从木月之死的阴影中走出,想敞开胸怀接纳更丰富的世界;书中有对直子所在的疗养院优美自然风光的大段描写,在这个如诗如梦的意境中,出色地烘托和渲染了直子心中渴望的另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实对立的陌生的心灵世界。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个世界对于直子只是一个梦,尽管直子在这个梦中挣扎,但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的对立、纠缠,使直子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灵魂挣扎得更辛苦,最后只能以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来逃避这种痛苦;就连活泼好动的绿子,也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感觉被抛弃的孤独,不止一次诉说。而主人公渡边,心里更是始终怀抱巨大的孤独在人生旅途中踽踽独行。作家以苍凉悲壮的笔触着意刻划渡边与直子之间委婉缠绵的精神苦恋。“直子用她纯朴火热的爱情、以身殉情的悲剧人生,抒写了一代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炼狱般的精神历程”。
当渡边和直子一同在街头漫无目的地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陌生人群中,成长的创痛隐隐浮现,身旁汹涌而过的车流和喧闹的市声带着城市的气息,周遭全然陌生的人群构成了空旷又拥挤的环境,都市人焦灼、空虚的内心世界,迷乱、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作者举重若轻的叙述背后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艺术特色
《挪威的森林》本是披头士的歌曲,书中主角直子每听此曲必觉得自己一个孤零零地迷失在又寒又冻的森林深处,这正是年轻必经的彷徨、恐惧、摸索、迷惑的表征。男主角渡边多次想拯救在自我迷失中的直子,但有时甚至他也迷失了方向。生活在都市中的年轻一代,在都市空间愈狭小与人的疏离愈大的对比中,令他们失去与人接触的欲望,恰是年轻一代避免受伤的保护罩。
小说以一个个片断相连接,但并不使人觉得杂乱无章。“许许多多日常生活的片断——在眼前掠过,唤起熟悉亲切的气氛,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共鸣”。气氛存在于片断中,或夹杂在片断与片断的留白里。“文字清丽雅致,笔触自然流畅,片断的接续并不妨碍流畅,反而更添加弹性,产生的效果”。
小说中的人物都带着“都市化的标识”,人物的背景十分简单,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主人公喜爱的爵士乐曲不断出现,总是直接引用某个作家笔下的话语来表达情绪,使得人物平面化、符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