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地球中的一员,地球的一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下面和大家分享地球与人类
地球与人类观后感(一)
一对夫妻从沙漠的一个地方风尘仆仆的赶来,特意参加这难得的求偶大赛,这是五年来的第一场大雨,因此按民俗举办了一场比赛。
比赛规则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男人都经过精心打扮、化妆后排成一排,跳舞。舞蹈结束后,由三位女裁判选定目标,看中谁就走到谁跟前,悄悄的给对方一个暗示,就走开了。那被选定的男人们就会在沙漠上度过一个激情的夜晚,当激情过后,他们如同往常一样,各回各家,继续过自己的正常日子。同样,女人们的游戏规则也如此。而片中的女主角长得很漂亮,她也期待着一个激情的夜晚,男主角长得很帅气,他尽力的打扮着自己,也在期待着这样一个夜晚。当记者夸奖男主角帅时,他妻子说,是啊!他是长得很帅,当时嫁给他,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他们夫妻都没有如愿以偿,他们带着沮丧的神情,骑着骆驼离开了。他们走时还说了一句话,今年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了,只能等下一次求偶大赛的到来了。可想而知,这个大赛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啊!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很不可思议。但是就是这种在我们中国,在我们大陆是决不会发生的事,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却存在着。而且是很合理的存在着。
看了这片纪录后,我对他们的做法不但没有产生鄙意,反而对生活有了另一种理解。
这种由历年长辈一辈辈的传下来,形成传统,并制定一定的规则,大家都按规则来。这是一种民俗,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自由,人性化的解放。
这一民俗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由于我们的思维定式导致我们对生活有一种很偏激的看法,不允许任何背叛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看的很紧,把对方看的很紧,把家庭看的很紧,没有一丝缝隙。这样就好比手里攥着一把沙子,你越是使劲握紧它,越是丢失的更多。生活,生命亦如此,我们要用心经营爱情,生活,家庭,同时,我们也要给对方足够的私人空间,足够的信任,给对方自由的呼吸。
因此,爱情也变得更甜了,更有诗意了;生活也变得更顺了,更有内容了;家庭也变得更暖了,更有味道了。
让我们大家努力向前,更加放松的生活,更加自由的活着。
地球与人类观后感(二)
一次偶然机会,频道调到中央电视台9台,正在播出《地球人类》这个节目,讲述沙漠中的人类,平时就比较爱看纪录片的我,一下子有了精神,决定锁定频道,把它看完。
片子中讲述着图布族的女人和孩子们穿越撒哈拉沙漠,寻找她们目前所知道的那唯一的一眼泉井,只有找到那一眼泉井,才能成功穿越撒哈拉沙漠,才能到达目的地,完成她们此次旅行的使命,到集市上用她们牵去的骆驼换取她们下半年生活所需的物资。听到这些,你也许就已感受到她们的生活有多么的艰苦,任务有多么的艰巨了吧。一旦在途中迷路,那就意味着死亡,一旦错过了那眼泉井,没有水的补汲,人和骆驼都无法维持生命,无法成功走出沙漠,也就意味着死亡。但是,她们只有面临死亡的威胁,成功穿越沙漠,才能换取下半年的生活物资,才能摆脱死亡的威胁。这也是她们所面临的生存的最大考验。
对于从小没挨过饿,受过冻的我来说,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突然感觉到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真是好比天堂,简直太幸福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是,没有,只感到了命运对我的眷恋,没有把我放到撒哈拉沙漠,没有把我造成图布人。我佩服她们的勇敢,敬佩她们对生命如此珍惜。她们是人类中伟大的旅行家。
其中主人公是一位中年妇女,是这次出行的带路人。她是地地道道的图布族人,也是当地掌握沙漠知识人数不多的其中之一。她还带着她的女儿,仅有十岁,她想通过这次出行能把女儿带出来,让她更加牢固的掌握有关沙漠的知识,以便以后能带领大家成功穿越撒哈拉沙漠。这也是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啊!
想想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总是撒不开手,总是放不下心,总是把他拴在自己身边,攥在自己手心,这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吗?不,我们要学着放手,学着如何去正确的爱孩子,如何去帮助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谋生。首先,要给予他足够的信任,给他百分百的信心,让他自己动脑,动手,施展自己的才华。亲身体验是最好的课堂,不需太多的说辞。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全部都是由女人和孩子组成,据说这是图布族人的一贯做法,他们认为女人是天生的航行家,她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生俱来,所以男人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把这一重任放在了女人们的身上。她们通过辨认沙脊线,确定行进的方向,通过计数沙丘,来计算行走的里程。就这样,她们行走了两天两夜。晚上,围坐在篝火旁,有说有笑,主人公不失时机的给女儿传授沙漠知识,她们把白天的风沙劳累早已丢到九宵云外去了,似乎没有经历过死亡的威胁。她们是那么的淡定,那么的从容,那么的.自然。这也许就是生活给予她们的吧!
在沙漠行进,时刻面临生命的威胁,一阵风吹过,就会把眼前的沙丘变换一个形状,一个位置,还有可能把人埋漠,如果没有丰富的
所有的女人和孩子们都用这珍贵的泉水洗掉了一路的灰尘,一路的劳累,一路的担心,骆驼也同样兴奋的喝了个饱。她们带足了赶路用的水后,就匆匆忙忙的启程了。走出这片沙漠就到了她们的目的地,可以完成这次旅行的重任了。看到这里,我为这些女性感到高兴,感到无比的自豪,她们是勇敢的,她们是顽强的,她们是美丽的,她们是可爱的,她们是无法战胜的。
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更要加倍努力,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好好的活着。
篇一:人与自然观后感
人与自然这部节目主要讲的是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放假时我每天都要准时看一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犬科动物那一集;犬科动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食肉动物之一,经过四千万年的进化,犬科动物成了天帅的杀手。他们经常成群结队的出去打猎捕食,就比如说狼,狼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他的嗅觉十分灵敏,可以闻到两公里以外的动物。狼一天可以吃掉十多公斤的食物;它捕猎时既有力量又有速度,捕猎时要先会找准目标,然后狼首领去追那个‘目标’,其它的队员在后面慢跑,只要一等到时机,它们就会拼命向前跑去,好好享受这顿美食。
如今,地球上大部分狼已经消失了,还有许多动物也逐渐消失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护地球,爱护动物,爱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美好的家园。
篇二:人与自然观后感
在寒假中,我看了《人与自然之野地七霸》,这个纪录片与我平时爱看的动画片不同,使我感觉非常震撼。
生命此消彼长,纵横马拉马拉草原的七位霸主相生相克;娇小的未必柔弱,而强壮的也未必强大。这野地七霸中大象、狮子、猎豹、犀牛、美洲豹、野牛都以强壮的体魄各霸一方,而个子很小的土狼妈妈只能靠偷走别人捕猎的食物生存下来。
在这片群雄林立的土地上,当七霸相遇时,它们之间的强者之争,究竟谁会生存下来呢?
猎豹是一个短跑冠军;美洲豹则是一位生存在马拉马拉草原上唯一一种会爬树的猫科动物;水牛的生存是依靠群体的力量;狮子也是靠团结捕猎生存下来的;大象以庞大的身躯保护自己;犀牛以尖尖的牙齿与发达的肌肉保护自己。
它们相遇之后,都会发生很多很多有趣又残忍的事情:美洲豹会与猎豹争夺食物;雌狮捕猎,雄狮巡逻;美洲豹的食物失而复得;土狼妈妈偷猎被雄狮咬死等。
看完这集后,感觉到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明白了无论人还是动物,都要团结、做事要动脑筋,才能够成功。
篇三:人与自然观后感
奶奶带我去宁波美术馆观看了《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览。
走进展览大厅,我首先来到“恐龙化石”展区;那里陈列着许多恐龙化石,有雷龙、剑龙、霸王龙,还有马门溪龙;我最喜欢的是剑龙,据资料显示,它是生活在侏罗纪晚期的恐龙,背上长着板状的骨头,尾巴尖端有长刺,样子可威武啦!(将恐龙的特点介绍得十分清楚。)还有高大的雷龙,十个我加在一起,还没它高呢!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恐龙蛋的化石。
接着,我又走进“人体”展区。这里摆放的有4-6个月大的婴儿标本,原来我在妈妈肚子里曾经也是这副模样。我还看到许多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血管、神经数也数不清,人体有206块骨头……
通过这次观看展览活动,我学到很多新知识,觉得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全文语言流畅,表达清晰,看得出,你写得很认真。
篇四:人与自然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和爷爷兴致勃勃地去美术馆观看人与自然(大型科普展览)。
一来到美术馆,我们就走到二楼,买好票,服务员给我们一人一张答题的纸,就向展示厅走去;哇!最大的恐龙竟然不是霸王龙,而是“井研马门溪龙”,它身长有26米,体重竟有60多吨,以植物为食,生活在一亿六千万年前。更奇怪的就是“鹦鹉嘴龙”最大的身长只有两米左右,嘴巴长得像鹦鹉的嘴巴,有“小不点”之称……
还有三维立体电影,里面的龙卷风把我吓得都快晕了!
我还看了一些人体器官展览,里面有许多知识,像人共600多块肌肉……,我还参加了一些科学小游戏。
我们一看完化石,就把练习题做好了,立刻把答卷交上去,竟然两人全对,就领了两个气球,回家了。
篇五:人与自然观后感
科学,是一项当今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种因素。但在崇尚科学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被人类科学所科学,是一项当今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种因素。但在崇尚科学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被人类科学所害的自然界:动植物、大气……我们的母亲,自然界。
寒假,我利用晚上时间观看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令我最陶醉的属于自然界那伟大的奇观与与人类一样的爱。是谁?在海边产卵,却一次又一次被天敌吃掉?又是谁不厌其烦的飘过几千里大洋,去最危险的海边产卵?是人类认为次要的动物!我被乌鸦的知恩图报不知感动过多少次?我被小海豹的凄惨遭遇伤心过无数次!
有一次看电影,男主角说:“如果让自然界重选主宰,人类肯定落选。”很对。如果只在金钱和表面上对自然界给予关怀,那是远远不够的。让自然对人类给予宽怀,永远不够!
让自然重获生机!点点滴滴,从我做起!
害的自然界:动植物、大气……我们的母亲,自然界。
让自然重获生机!点点滴滴,从我做起!用纸板做个笔筒?你会更爱惜!用抹布擦手?你会更节省!还有、还有……
篇六:《人与自然》观后感
今年寒假里,我看了许多电视节目。有电视剧,有动画片,也有新闻,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与自然》这个节目了。
《人与自然》很有趣,大部分讲的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有很多种类,每一个种类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性格和生存的本领,他们也就是靠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
大海里,一群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鱼儿们挤在一起,步调是那么一致;原来它们是通过与身旁的相互感应,所以上万条鱼都能做到整体化一。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捕食者要想从中挑出一条小鱼,几乎是不可能的。
美丽的珊瑚礁生活着许多鱼类。看,那边一条条“隆头鱼”游了过来,它们是专门为其它鱼类清除身上的寄生虫的。“六带鲹”游过来了,它可以一口吞下一条小的“隆头鱼”,可它们又离不开“隆头鱼”,所以它们有着特定的游戏规则。由于“六带鲹”的数量多,所以不是所有的鱼都能得到清理。众多的鱼儿也引来了掠食者——银鲨;珊瑚礁可以为小鱼提供庇护,而“六带鲹”却无处可逃。有趣的是,当“六带鲹”从杀鱼弟侧身蹭过去,鲨鱼如同砂纸一样粗糙的皮可以把“六带鲹”身上的.寄生虫和死皮清除掉。于是“六带鲹”就一直蹭啊蹭,这种行为让鲨鱼不堪其烦,于是掉头游走了。珊瑚礁的居民们有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
《人与自然》是不是很有意思?它让我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让我长了不少见识,更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一层认识。看过《人与自然》,我知道了这大千世界里,除了我们人类,还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本领和不同的生活习性,让我知道了大自然中有很多奥妙。《人与自然》不仅是我饱了眼福,同时也让我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让从中受到了许多启发。
篇七:人与自然观后感
我喜欢小动物,平时看电视时也很喜欢观看一些关于动物的节目,《人与自然》是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之一。有一次在收看一期介绍象群生活的节目时,我感受到了什么叫“触目惊心”。
在自然保护区时,工作人员用红外线望远镜发现一只小象每走一步都显得十分痛苦;他们仔细观察,发现小象的一条腿被偷猎者的夹子夹住了,而且伤口非常深,如果不及时治疗,小象就会有生命危险。工作人员必须把小象与象群隔离才能进行治疗,他们想方设法去救助小象,把小象带到安全的地方治疗,治好后再送回到象群去。可是象群仿佛已经察觉到少了一只小象,它们开始四处寻找小象。
就在寻找小象的途中,一只大象的腿又被夹子夹住了。这次的夹子非常大,大象的腿已经开始流血了;因为有象群在,工作人员不敢靠近大象。象群也没有办法,只是围着受伤的大象悲鸣。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象失血过多,在同伴们哀伤的悲鸣中死了。
小象被工作人员治好后,回到了象群里,又开始了危险的生活。
看着大象无奈地死去,我憎恨那些猎人,他们为什么要设陷阱?不就是为了挣几个钱吗?为了挣钱就要杀死大象,太残忍了。我多么希望人类能和动物们和谐相处,让我们的世界多些宁静,让自然界多些和平呀!
我要呼吁同学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动物们吧!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就是在保护我们人类。让我们都为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