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做面具
面具是我国的传统的文化它有着悠久历史。今天我就来做一个面具吧,我要做的是一个很吓人的面具呀!
在还没有做的时候,我早就把材料准备好了。它们分别是:蛋糕的盖子或者是埂纸板,水彩笔、油画棒、蜡笔、铅笔像皮、剪刀、胶 水和绳子 。材料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就要开始做了。
开始做了,我们可以用蛋糕的盖子或者是硬纸 板来做它的脸,我选择的是蛋糕的盖子。我用铅笔来定出五观和头发的准确位置 。然后手黑色 水彩笔描一下,在用油画棒描一下最后就是蜡笔了,这时候就有一点吓人了,我又用水爱莫能助彩 画出了细节,比如说眼珠了呀、 鼻子呀、 牙 齿呀、
我还在他的牙齿画了一颗虫牙。我又用剪刀在它的脸的两侧刻出了两个小洞用毛线穿进去,在系紧,一个吓人的面具就做好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你也试一试吧!
篇二:做面具
今天我学会了做面具,面具有许多种,有贵州面具、外国面具等。面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 工 艺品。欣赏和制造面具,不但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而且还可以了解许多和地区文化与艺术。
我是按以下方法做的`,我先拿一张白纸,然后在纸上画下自己喜欢的图像或者自己设计的图案。我画了一个鬼脸,它有一道灰太狼一样的伤疤 , 头上有一对大大地弯角,中间还有一对骷髅头,它脸上纹着恶心的毛毛虫、蜘蛛、七星瓢虫,还呲牙咧嘴,看上去很可怕,画完以后我就开始上 色 ,我把嘴的牙齿涂成了不同的颜色,把那些虫子有的涂成黄色,有的涂成绿色,有的涂成深蓝色,鼻子涂成了粉红色。把这些工作做完后我就把 它 剪下来,刻出眼睛粘上带着就可以戴在头上了。一个完整的面具就做好了。我很喜欢它。
篇三:面具
今天,老师教我们做面具。但是,老师怎么也教不会我们,老师问平时画画不是画的很好么? 今天怎么不会做面具呢?老师看我们一个 个都 愁眉苦脸的就给我们发了一个白色脸型面具。
看着这个面具差一点把我给吓着。我想了一个好主意!回家吓吓他们,我带上这个面具飞快的跑回家,这时我奶奶就坐在家门口,我突然从旁 边 跳了出来,学了一声“鬼”叫我奶奶还是悠闲自得的坐在那里。唉,怎么不害怕呢?我已失败的告终又去吓哥哥,我刚走进屋子里哥哥就被我吓 到 了,我高兴极了,终于有一个人被我吓到了,哥哥说这个面具也挺吓人的!我拿着面具回到了画画班,老师让我们在面具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 我把嘴巴涂成了红色在上面画上几个尖尖的牙齿,我拿去让老师看,老师说我画的像“吸血鬼”。
这次的面具没把他们吓到,下一次我一定要吓到你们。
篇四:《面具》
如果,有一面能让你轻松交到朋友,但又不会让你的内心受到伤害的面具在你的面前,我想你会毫不犹豫地戴上它。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更 多真 正能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好朋友,而不是生活在一个没有人注意的角落,那是多么寂寞!它会让你大胆走向人群;嘴里流畅地说出讨人喜欢的, 那样 真心将无论如何也不会受到伤害。但慢慢地,你是否会感觉到这种热闹的藏在这个面具的背后,生活并不真实,别人倾听的,是面具编造出来 的虚 假表情,你想说的话都卡在喉咙里,你真实的表情,都被挡在面具的背后。那友谊似乎并不是你的,而是面具的,你只是没有了寂寞,并没有 真正 换来友谊。
所以,如果你害怕自己会受到伤害而不去尝试着努力去交朋友,那你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寂寞。当你真正用心换来了友谊,朋友才会给你强 大的依靠。
篇五:做面具
星期二,我们班上美术课,崔老师拿出来了许多面具,宣布今天我们做面具。
老师说:开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做面具。面具做完了。同学们做的面具有的像打象;有的像怪物;我们班的小画家郝 泓晔 做得像机器人,可真有趣!我做的是一只小兔子。我先拿出了一张紫色卡纸划出小兔子的长耳朵,小嘴唇和小眼睛。然后拿出剪刀沿着边缘一 点一 点的剪下来,下一步把眼睛和小嘴唇剪成空心的就大功告成了。我心里想:做面具这么简单,轻而易举就能学会嘛!面具轮廓做完了下面该给 面具 做装饰,我把贴画贴在了面具身上,面具更加活灵活现了,就像真的一样了。面具的装饰也完成。我把面具交给老师,老师夸我做得非常非常 好。 铃!铃!铃!随着一首优美的音乐,我们的这节美术课也告一段落了。
到了家里我对妈妈说:“老师夸我面具做得特别好”。
是情不自禁,抑或有感而发。
初品文字,各类绪味在心中浅显,梳一枝红梅,漾荡解来。没有排行整句的名作著句,没有经验之谈的大将说词,像冬天中的一抹亮绿,为迎接初春作得所谓准备罢。
他们是云彩,纯洁温软,在高高的天空中不断地绽放美丽;他们是清水,流苏般的醉人,在流淌的空间中肆意欢乐;他们是鸟儿清脆的歌喉,悦耳通透。在适宜的阳光下尽欢娱乐;儿童的心灵中,没有一切压力,那时的他们沉浸于幸福,无忧无虑。
倘若,乌云密布的暗淡,清水浑浊时的恶行,与鸟儿必经生存时的所谓惊慌,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要映入儿童的眼中,那撩人的“面具”由此需求你的存在,纵使你以虚假的面目去接近他们,迎来的是他们的甜心微笑,心灵所想总是在美丽的基础上向好的渠道发展。由浅及深,保持儿童的美好。
社会不想提及,但又必然经历,现在的`我尚未触及,但面具所带给我的热冷效应,颇深感触,我们来这样描述,你说小蜻蜓能够飞越沧海吗?有胜者说了一句,如果她戴着一张极好的面具。说不定有这样的希望,但当它站在对岸,就记不清它自己的原本目标与本性了,会吗?
这只是其中的小小事例。社会是宦海深浮再适合不过的境地之所吧,职场各类事件的光影,一个人、一种心态、一个行为、百变结果。这个人的升官境迁,换来下一秒另一个人德哽咽孤独,也可能其中一角就是你自己,突然出现这样一句话,惯用做什么事,只能相信你自己,别人都是带面具的人,不知是否给予的感知,细读品味,谈抹在心。
一对深情热恋的情侣,不知是大部分还是极少的,都想给对方留下最好的模样以及性格,便收起或既不愿意坦露出来的缺点与短处,温情升高,婚后,无论对方由于时间的流逝,必要的松懈是百分百的。变样,既不是心中所想的那个性格,爱好,当然也包括自己是不易接受的,如若,是有了后代,不知悲剧该怎样去结束。
短文《面具》中说:没有你世界不会完美,有了你世界不再美丽。
更为 切贴说:我喜欢这种物品,可是她的某些方面让我也很厌恶,真让我又爱又恨,这种是人们用来提问的矛盾的疑题。不管是花儿、春天、白云……,都是相互抵制与接纳,其中包括那令人疑惑的面具,此物品即需要也多余的,行一举事例,如纯洁的儿童与社会成人的悲剧。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
画展的观后感1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几片嫩绿的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的墨色的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的生机勃勃。一只如画龙点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池塘中,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
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画展的观后感2
今天早上,听爸爸说要带我们去参观一下老年书画展,我们高兴的欢喜雀跃,兴高采烈的跟着爸爸走了。
我和妹妹跟在爸爸的后面,走到了老县政府院子的西边,那里有大片大片的绿化带,还种植着许多棵四季桂,在绿化带的前面,有一栋不高的楼房,只有两层。我们上了二楼,到了一条走廊里,这条走廊里正面是宽敞明亮的窗户,里面是一方洁白的墙壁,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幅书画,参观书画展的人可真多呀!这些书画的种类可真多啊!书的形式有:楷书,草书,金文,隶书,大篆,小篆……画的形式也有很多:素描,油画,水墨画,水彩画,工笔画……。听爸爸说,这写书画全都是退休老干部们的作品。忽然我在众多的作品中,看到了一幅非常奇特的字。这幅字书写的是一个特大的‘福’字,是草书。它的奇特之处就是上下左右皆是字,左边的偏旁像个‘多’字,左下面,像个‘才’字,右边像个‘寿’字,右下面像个‘田’字,合起来组成个了‘多才’,‘多寿,’‘多田’‘多福’。我们再看看另外一幅画吧!这幅水彩画,名为‘和谐家园’,画的是一群鸡,有的是公鸡,有的是母鸡,还有的是小鸡。你们瞧,有一只母鸡孵在鸡蛋上正在孵小鸡呢!那堆鸡蛋中,有两只小鸡的头刚从鸡蛋的缝隙中伸了出来,还有几只小鸡在空地上嬉戏打闹哩!还有一幅书法,写的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诗《从军行》,笔法遒劲有力,是草书写的,展现在眼前的是满纸的烟云,看到这幅书法后,不禁令人联想起茫茫的大漠,一望无际,荒芜人烟的景象。
啊!这些书画可真好看哪!可是,如果没有这些退休老干部创作的书画,我们能欣赏到如此精湛的作品吗?同时也为我们的祖国感到无比的自豪,因为我们的国家涌现出了这么多的艺术家。
画展的观后感3
今天,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画展,轮到我们班参观了,我们都兴奋不已,走进画展室,琳琅满目的画,手工作品,以及字贴都映入我们的眼帘,我快迅地观赏着,希望能把所有的东西都牢牢记住,但是东西太多了,队伍走得也快,所以还是漏掉了许多东西,不过,使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纸板飞机模型了,看见了这些飞机模型,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记得很久以前,我也有一个飞机模型,也是自制的,但材料极其特殊,许多吸铁石,许多小铁块,还有一些小零件组成的。其实那个时候我就想用这些材料做一个飞机模型,但自己组装成的总是有些地方歪七扭八,什么不好看,我只好请来一援军——爸爸帮我修理一下,爸爸取掉些东西,又装上别的零件,不一会儿,一架威风凛凛的战机模型就组装好了,我爱不释手,但是爸爸却说:“这十分容易变形,最好不要动,”听了爸爸的话,我只好恋恋不舍地放下了。虽然我很小心地保护它,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那天,我正在吃饭,妈妈吃过饭后在午休,我一时兴奋,不小心把那把放着战机模型的椅子碰倒了,我大吃一惊,赶紧回头看战机模型,担心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战机模型散架了,倒处都是零件,我把零件一一找到,从但是却无法复原了。后来让爸爸拼装,但爸爸说他也忘记怎么拼了,我十分后悔,但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之后,我把零件包裹在一个布袋里,放在桌子的最高处,至今还在那里放着,我至今也不会忘记这些零件发生一点一滴的事情。
画展勾起了我美好的回忆,美好的一幕幕忽隐忽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画展的观后感4
一阵阵微风吹来,小鸟在枝头给我唱着欢迎会。太阳发散着温和的光线,多么美好的早晨啊。我享受着和风的道来,怀着欢快的心情坐在通往苑博园画展的公交车上。终于到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苑博园着三个大字,走进去,一张张美丽的画,一张张庄重的字,一个个有趣的工艺品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走进了苑博园,我的左侧右侧都是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画,我仿佛在游览画的海洋,突然我被一张叫做集美夜景的画吸引了,其实我有在参观劵上看到,可是这是我亲眼所见到的还是不由自主的被吸引了。这个画主体色是蓝色配点白和黑,主体景物是房子,可是这房子是隔着一条河才见着的,让人感觉深不可测。孤独的河面上漂浮着几条孤零零的小船,小草随着微风摇坠,显得这夜里十分宁静。
看完画,我便走向书法的天堂。一个个刚劲有力的字体随着我的眼珠而跳动,令我目不暇接,生拍看了这边那边就漏掉了,看了这些画有点自愧不如了,连一些小弟弟小妹妹写字都比我好看。哎,谁让我不努力呢!
我的眼珠顿时被蛋壳给吸引了,那可不是普通的蛋壳,那些统统是彩绘了动漫明星的模样,有海绵宝宝,蜡笔小新,蜘蛛侠等等的人物,那些人物的表情更是有趣,有的在发怒,有的在沾沾自喜,有的在思考着什么问题。是这些小画家给了他们生命啊。还有用一些没用的废品作出来的车子,不倒翁,房子啊什么的这真是环保啊!
我参观了很久很久,之到天边泛红才恋恋不舍的离开,我也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和一路夜色。
画展的观后感5
今年寒假,我到上海美术馆去看画展,上海美术馆位于南京西路325号,靠近于人民公园,上海美术馆是一幢古老的'建筑,它的楼顶有一座钟。
一走进美术馆,在底楼展出的是俞云阶的先生的油画;俞云阶是常州人,毕业于中央大学并受教于许悲鸿,他的画风是欧洲风格,第一、二、三展厅主要是以“激情岁月”为题的油画。他创作的画在50——7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孵》、《教妈妈识字》、《在大愧树下》等。第四展厅是他的水墨画,他的水墨画有《锐目千里——鹰》、《钟道》等作品。此次参观油画展让我了解了油画分为木板画和纸板画。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制作过底子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它在欧洲起源发展,近代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它的前身是15世纪以前欧洲的蛋彩画。
美术馆的二楼是以“傩”——晋永泉的摄影展,“傩”戏是古代的中国人们祭祀敬神的仪式,在古代中国人们的政治生活中占具着巨大的作用,现在在贵州、云南等偏远的山区还保留着此活动。民间“傩”一般从中国农历除夕开始举行至正月16结束。参加者头带木雕假面具,手持兵器,做各种扑打鬼怪的动作,并伴鼓声和音乐逐邪。古时“傩”戏每年举行三次,规模很大,肃穆庄重。“傩”在很大的程度上规定了村民们的道德,不偷不盗,否则会遭到抱应的。晋永泉在朴素的黑白摄影里面以独特的拍摄角度赋予那些平凡质扑的农民一种特别的尊严和庄重感
这一天到上海美术馆参观,让我获取了许多新的知识,让我大饱眼福。
画展的观后感6
今天,我们天台岗小学组织了一次“墨香南岸,女子书画展,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校很重视这次活动,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来参加,有区作家协会代表、妇联主席、作家及企业书法喜好者,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才11岁。虽然天空不作美,下着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全校师生和家长代表穿着雨衣有序来到操场,听着嘉宾们谈着自己对画画的感想和体会,我感触很多。当11岁的小作家雷淼淼带着她的作品“每天都上一个新台阶”的书法上台时,同学们不禁抱以热烈的掌声,当她说完写这幅字画的经历后,同学们再一次将掌声送给了她,真了不起,如此小的年龄竟能完成如此优秀的作品,真让人赞叹不已。随着主持人一声“墨香南岸,女子书画展”正式开始,我们便开始参观女作家们的作品,看着这些飘逸潇洒的书法、挥毫泼洒的作画,同学们不时发出赞叹声。我印象最深的是xxx的《嬉水图》,水中的两只鸳鸯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能听到它们戏水时的嬉笑声。丁华老师的扇形作品很有特点,花的颜色不是很鲜艳,但她把背景涂成深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衬托出花的鲜艳。罗心琴老师的作品是《刺花烂漫》,画的枝干有浓有淡,有干有枯,无比美丽。
看完这次画展,我感叹这些艺术家精湛技术的同时,更敬佩的是那些人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信念。现在的人们,忙于生活,忙于功名利禄,已经逐渐淡忘了我们传承几千年的文化。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将接过“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以国学大师季羡林为榜样,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我知道,要想达到大师们的造诣,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将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做起,为了理想,我会努力,会奋斗,每天都上一个新台阶!
画展的观后感7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展现广大师生高雅健康的艺术才情和用心向上的精神面貌,我校在11月1日举办了首届师生书画展。展出了全校师生优秀作品230幅,其中学生作品154幅,教师作品76幅。资料包括水彩画、剪贴画、国画、木刻画、书法、摄影、十字绣等。
11月3日,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去文化广播中心参观书画作品展。然后我本带着一种沉重的工作情绪去到展厅,但当我到达展厅后,我的情绪立刻激动起来哇!展厅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画影作品,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方桂珍老师几幅工笔画:《微笑》、《三月红》、《遐想》、《树下》,画中的人物描绘得那么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
这时家长带着学生陆陆续续进场了,我带着几位学生、家长到处望了望,然后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内心开始感起兴趣来。我仔细观望着每幅画,我发现每幅画笔法都苍翠有力,画的使人觉得实有行云流水,笔走龙蛇之感!让人感到艺术的博大精深,令我感到自豪!再看到同学们的画,那更不用说了,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我们又来到书法作品展区,一个个毛笔字清秀俊逸,透露着深深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我又仔细一看,这些书法作品的作者竟然是年龄那么小的孩子!然后真是为他们感到自豪。一位家长观看完这些作品,不禁地赞叹到:“河田小学能够举行这么大的书画展,真不简单呀!”我听了,心里乐滋滋的。
看完了书画展,我感觉很不错,能欣赏到艺术,能看到辛苦的杰作,能看到缤纷色彩的世界!同事们和学生们的那些杰作,使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出一种仰慕之情。我不禁想起了自我,与他们相比我实在是太惭愧了。
也许我该身体力行地多看多走,刨除自我的狭隘,认真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文化的海洋中徜徉!
画展的观后感8
看完展览,我感叹孩子们值得称赞的作品以他们这个年龄竟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小学生我佩服他们老师的辛勤努力。展览的作品类型包括了书法水墨画、剪纸、陶艺、版画、素描、水粉画、水彩。
此次画展还有许多表现出“原生态”的儿童画,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绘画活动所受不当教育的影响还较小,从而保持住了儿童画的“原生态”。还有,学生平时自主创作的作品也是“原生态”,这样的作品包括随意的涂鸦、个人思想的图像表达、活动的辅助装饰等等。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类似成人的绘画语言去处理画面,而对当初的涂鸦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他的画便不再是儿童画,即便他的年龄还处在儿童期。“原生态”儿童画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它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同与欣赏,不但在有关美术比赛中不能闪亮登场,即使在美术课堂上,由于评价标准的偏颇,也得不到应有的赞许与表扬,甚至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与信心。
这次展出看到了以往比较少的“原生态”的儿童画,比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快乐的生活》等。
不能否认,少数儿童确实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对画面语言的把握比较成熟,但这样的孩子只是百里挑一,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素质。而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特别是在儿童阶段,孩子们都喜欢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不在乎绘画的形式与语言,而对这种表达的过程乐此不疲。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参与美术活动,关注美术文化,在此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求完善自我,和谐社会。如果一味重视技能技巧传授的教学方法,忽视作为常态的儿童画的“原生态”,就是忽视儿童绘画的本质。
本次画展搭建了展示“原生态”儿童画的舞台,希望在今后的各类比赛中能够更将倾向于“原生态”的儿童画,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交流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