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
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赏析:诗的总结和心的誓言
——《野草,题辞》浅析
《题辞》是鲁迅为散文诗集《野草》写的前言。在《题辞》这首散文诗里,作者披露了写作《野草》的思想变化历程,形象地概括了写作《野草》的目的及艺术来源,并表达了作者继续战斗的决心。可以说,《题辞》是作者“诗的总结和心的誓言”。
一、《题辞》显现了作者思想变化的经历
鲁迅写《题辞》的时候,正是“4.12”反革命政变后的十多天,这时,鲁迅的思想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进化论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从苦闷、彷徨中走了出来,决心去迎接新的战斗。用《题辞》中的话来说,便是:“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旧的我已死,新的我已诞生。
《题辞》第一句便交待了写作背影。为什么“当我沉默的时候,觉得充实”?而“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呢?这是因为作者面对白色*恐怖的血腥观实,“无量悲哀、苦恼、零落、死灭”,有许许多多感愤要写,因而“觉得充实”,可又捉摸不定,不知怎么说,以至无话可说,又“感到空虚”。这便是鲁迅写《题辞》的时代背影和心境。
作者接着写道:“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鲁迅这时思想已发生深刻的变化,残酷的现实“轰毁”了他的进化论,在思想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向共产主义者。
当鲁迅写《题辞》时,回首过去,觉得这一段路已经走过,自己向命运,向时代,向现实作了抗争。因为这抗争证明曾经生活过,战斗过,所以作者面对这已经过去的生命历程,抱“大欢喜”的态度。现在已经告别过去,迈开步伐走向未来。
二、《题辞》的内容透视了创作《野草》的思想艺术源泉
在《题辞》里,鲁迅用诗的语言,概括了创作《野草》的思想艺术来源。
他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也就是说,他在自己生命的历程中,没有写出高大参天的“乔木”样的巨作,有的只是“野草”这一类短小的文章。这是鲁迅的自谦,其实那时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都已出版,赢得广泛的好评和声誉。
作者告诉我们,《野草》的创作是“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
“吸取露”指的是历史的“露”,即中外的文学遗产。鲁迅写《野草》的时候,对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和外国名家作品作了借鉴、吸收。比如仿照张衡的'《四愁诗》写了《我的失恋》,借鉴李商隐的奇谲诗风而融于各篇。又参考了波德莱尔、屠格涅夫、厨村白川等外国名家的作品,同时还引用了《圣经》的内容。总之,《野草》吸取了前人的艺术成果,结合现实生活,溶铸了作者的思想艺术修养而写成的独具风格的鲁迅诗。
“吸取水”指的是时代的“水”,也就是“五四”的时代精神。这里,既有《过客》一样不屈的探索和追求;也有《淡淡的血痕中》、《这样的战士》对军阀统治的猛烈抨击;《立论》、《狗的驳诘》等对社会生活的泠嘲热讽;还有《复仇》对无聊看客的批判。更多的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渲泄。虽然不少篇章带有梦幻的描写,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但实质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是紧跟时代节拍而创作的诗篇。
“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指的是“他自己的生命历程和他的战友以及青年的血和肉。”比如《腊叶》是有感于许广平的爱情,“为爱我者保存我而作”。又如《复仇》是有感于当时愚昧的国民,“因为憎恶社会上旁观者之多,作《复仇》第一篇。”又如《死火》为将火种携带出来,宁愿毁了自己,《希望》、《一觉》等篇写了一个长者对青年人的关怀爱护之情。
这些,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创作《野草》的艺术源泉,无论是“露”是“水”还是“血和肉”都融进了鲁迅人生探索中的思想精华和独具个性*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这一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永久魅力的散文诗集《野草》。
三、艺术地概括了《野草》的创作目的
在《题辞》里,作者说“天地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是针对当时黑暗现实而说的。黑暗的现实,使一切自由的权利都被剥夺,任何愤怒,反抗的声音都无法表达。因此,“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即使这样,作者还是写出了这本《野草》,在追求光明,鞭挞黑暗的时候,在旧我已死去,新我已诞生的时候,在回忆过去,憧憬未来的时候,写出了这本诗集,并且将它“献子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就表明作者的创作的目的。
《题辞》作为鲁迅“心的誓言”是一把利刃,带有强烈的战斗性*。
这篇《题辞》的锋芒所指便是当时背叛革命的国民党反动派。“4.12”上海大屠杀,“4.15”广州血腥大惨案,这两次反革命政变,使鲁迅看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镇压革命、屠杀人民的反动本质。这时的鲁迅已经从苦闷、彷徨中走了过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在《题辞》里,作者希望“地火在地下运行”熔岩必将喷发,人民革命必将到来,断言人民革命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断言国民党反动统治绝不能长久。因此敌人对这篇《题辞》是十分害怕和痛恨的,对它横加“践踏”和“删刈”。《野草》最初几个版本曾印入《题辞》,1931年上海北新书局出第七版的时候,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夫抽去。从敌人的害怕和敌视中,让我们更加看出这篇作品的战斗威力。
《题辞》——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鲁迅记于广州之白云楼上。
【赏析】
《题辞》是《野草》收集成书时鲁迅所写的一篇序文,作于1927年4月26日,作者特别注明写作地点是“广州之白云楼”。文章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使得文中没有一般序言的套语,读起来颇有韵味。
鲁迅写这篇《题辞》的时候,距离《野草》的最后一篇《一觉》的完成已经一年多了。鲁迅在这篇《题辞》中抒发了他的满腔悲愤和对国民党黑暗政治势力的强烈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同旧世界彻底决裂、渴望革命新时代迅速来到的心声。
鲁迅在文章开头便说明了他写作《题辞》时的心境。在那个“杀人如草不闻声"的黑暗日子里,革命者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因此才会产生这种压抑的感觉。
在《题辞》中,"地火”象征着革命,鲁迅渴望革命的地火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彻底烧毁罪恶的旧社会,即使自己心爱的“野草”被一同烧尽也不顾惜。关于这个寓意,有人曾问过鲁迅先生,鲁迅竞高兴地说:“你注意到这点,就懂得一半了。”
由于《题辞》里包含着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猛烈批判的火焰,所以它引起了敌人的恐惧和疑虑。《野草》初版时,《题辞》被置于卷首,并在一至六版时都收入了,但在第七版时却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撤了下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篇文章在当时所具有的威力。
语言凝炼﹐铿锵有致。起首深警。沉默觉得充实﹐开口感到空虚﹐道出生活中常有而无人道出的体验﹐极富吸引力﹐也透出全文高屋建
其语言的奇丽来自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思想的敏锐﹑深刻。语意常常一正一反﹐否定复肯定﹐反复无常中直剥出事情隐蔽的根蒂﹐达到现代辩证观和东方智慧的深
更多热门文章:
1.
2.散文美文欣赏——鲁迅
3.鲁迅散文集
4.
5.
6.关于鲁迅的散文精选
7.鲁迅散文:求乞者
8.
9.
好词:
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嫌恶,笑柄
好句:
1、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野草》中的《秋夜》
2、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3、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4、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5、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野草》中的《雪》
6、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7、为我自己,为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8、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野草》中的《秋夜》
9、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10、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11、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1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1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野草》中的《雪》
14、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野草》中的《秋夜》
15、若求君子,宽纵小人,自以为明察秋毫,而实则反助小人张目。(题未定草)
16、漫骂固然冤屈了许多好人,但含含糊糊的扑灭"漫骂",却包庇了一切坏种。(漫骂)
17、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自己也赖以糊口。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官的鄙商,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京派"与"海派")
18、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獍,所以某先生曾经指出缺点道:北方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就有闲阶级而言,我以为大体是的确的。(南人和北人)
19、讲小道理,或没道理,而又不是长篇的,才可谓之小品。至于有骨力的文章,恐不如谓之"短文",短当然不及长,寥寥几句,也说不尺森罗万象,然而它并不"小"。(杂谈小品文)
20、"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为它无聊,没有人要看,这才日就灭亡,少下去;因为少,所以"珍"起来。(杂谈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