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诗家摄客性相通,寻梦西乡展技功。
人到方为中饭过,灶成已是夕阳红。
食材早备心情急,柴火频添火势熊。
待到灶台尽烧透,悉将紫薯焖其中。
(二)
平生认命落农家,禄运由然乐地爬。
绽紫田间花出色,安荣乡土味甜瓜。
堪为药膳脱民苦,甘愿愚憨付岁华。
落叶归根还所愿,堂筵众子世人夸。
(三)
旧年果腹不愿谈,今日倒成席上餐.
人情颠倒他不颠,自有真情在心间.
羞为王侯桌上宴,乐充粗粮济民难.
若是身价早些贵,今生不怨埋沙碱
(四)
穷乡恶水僻旮旯,薄地垄田插薯芽。
锄草翻秧根系地,追肥长叶梗牵瓜。
刨出淘气滚泥土,飞跃乘车到主家。
暖室村民争上市,财神闻味送钱花。
(五)
南美迁闽繁域地,脊肥赤黑适沙陂。
红黄白紫皆馐馔,大小无拘可御饥。
焖煮和泥蒸亦烤,糖脂酸压降相宜。
救荒济世还朝贡,赤县黎民百姓怡。
(六)
原野土坡地几垄,披蓑带笠谷雨种。
绿叶玉茎阳光照,藤蔓根壮雨露浓。
风暴雷电烈日烘,埋头挣扎泥下红。
苦难贫穷救命时,香沙充饥立大功。
(七)
天飞白雪冷风酣,地卷炉中炭火岚。
伸手翻腾飘美味,低头拿捏荡醇甘。
寻香觅味吞声紧,咬肉撕皮咽水婪。
最是黄熟忙呵手,红心细选夜飘庵。
(八)
萝藤郁郁垄沟爬,阔叶青青喇叭花。
嫩柄举苞姿秀美,柔枝含意态妖邪。
贪欢不结珍瑰子,含笑还提救命瓜。
凡世只知薯味好,焉知绿蔓有奇葩。
(九)
平生认命落农家,禄运由然乐地爬。
绽紫田间花出色,安荣乡土味甜瓜。
堪为药膳脱民苦,甘愿愚憨付岁华。
落叶归根还所愿,堂筵众子世人夸。
红薯叶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润燥解毒、降糖降脂、通便利尿、防治夜盲症。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缓解疲劳,防止细胞癌变,所含铁质还有补气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效。
描写红薯叶的
人活在世界上不是吃山珍海味就一定最幸福,而是享受自己的劳动果才是最幸福的。
实践园里,大家有目共睹咱班种植的蔬菜喜获丰收了。放晚学了,我飞快跑进实践园,那是因为,宋老师为了奖励我们种菜小组的辛勤劳作,让我们选一种喜欢的蔬菜回去尝尝。
来到实践园,生机勃勃的景象到处可见。再看看咱班的菜地:有水灵灵的空心菜,有长着尖尖角的辣椒,还有尽情舒展腰肢的南瓜苗,有圆头大耳的红色苋菜……看呀看,最后我把目光落在那鲜嫩翠绿的红薯叶上。红薯叶属于爬蔓植物,每根藤上交叉生长着很多嫩绿的小叶子,那一根根藤躲在嫩叶下,那么柔软,那么细,摸起来那么舒服。我自言自语地说:“我要定红薯叶了!”于是,在宋老师的指点下,我拿起剪刀和她一起小心翼翼地剪。老师说,红薯叶的藤像爬山虎一样是长着脚的。我很好奇地问:“老师,真的吗,我怎么没看到它们的脚呢?”老师直起腰,拿了一根藤指点给我看。哎呀。真的长脚呢。不仔细瞧真的很难发现。在藤上长出绿叶的地方有小节,它们那些又短又白的小脚就在节上长出来的。不一会我和其他同学都把采摘好了,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我叫妈妈把红薯叶煮熟了。刚把菜端上来,我看着那绿绿的菜汁,老老实实躺在盘子里的红薯叶,忍不住流口水。开饭了,我夹了几根红薯叶,轻轻放进嘴里,软软的,香香的,口感可好了。我一边吃一边一个劲地说:“好吃!真的好吃!”就连一向挑剔的妹妹都禁不点点头较好。
看!我就说嘛,能吃自己的劳动果实最幸福!
描写红薯叶的作文【篇二】
小时候,家里常吃的一道菜就是红薯叶,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在菜摊上看到翠绿的红薯叶,都能让我想起很多小时候的故事,温暖又有着时光淡淡的忧伤。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能把简单的一捧菜叶子做出各种滋味,变化的花样让几个孩子从没觉得这道菜乏味。
不久前,看到一个信息:联合国推广每人每天至少要吃400克五种不同种类的蔬果。专家建议,现代人如果没有时间吃这么多种,应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蔬果吃,其中便宜又好吃的红薯叶是最佳选择,最好每天吃一大盘红薯叶。对上百种蔬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红薯叶的营养成分是其中最好的。每百克鲜红薯叶含:蛋白质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矿物质钾16毫克、铁2.3毫克、磷34毫克、胡萝卜素6.42毫克、维生素C0.32毫克。研究发现,每天只要吃 300克的新鲜红薯叶,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的'维生素A、C、E 及铁的需求。其蛋白质含量比空心菜、菠菜等其他蔬菜高10倍以上;类胡萝卜素含量比普通胡萝卜高3倍;B族维生素以及钙、铁的含量,相当于菠菜的2倍多;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含量均高于普通的蔬菜。
红薯叶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润燥解毒、降糖降脂、通便利尿、防治夜盲症。经常食用有预防便秘、保护视力的作用,还能保持皮肤细腻、缓解疲劳,防止细胞癌变,所含铁质还有补气养血、润肤抗衰老的功效。
因此,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称其为“蔬菜皇后”。美国把红薯茎尖列为非常有开发前景的保健长寿菜之一。
描写红薯叶的作文【篇三】
今天,我和我的朋友去地里挖红薯,感到真累 啊!
挖红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找到红薯叶 的藤,顺藤一点一点的摸下去非常困难。很多人会 想:直接把红薯接起来不就行了吗?不是的,因为 这样会导致红薯死得快。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 个藤,可是挖了很深很深都没有见到。不用说,这 里肯定没有红薯。接下来,我和我的朋友真是糟透 了,竟然挖了几个烂红薯。
一天下来,只挖了两个红薯,不挖还真不知道 挖红薯也这么辛苦,因为我先前只知道挖一下就可 以得出来的而已。
2、我们那地方,曾有一个古老的风气,生下孩子,好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命名。譬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这风气因何而生,我没有研究,大约是那种以为“贱名者长生”的心理使然,亦或是母亲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上一块肉的心理演变。
3、公社党委书记秦山亲自发表广播讲话。他说计划生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社直各部门、各大队必须高度重视,符合男扎条件的干部、党员要带头先扎,给群众做好表率。秦山突然变化了腔调,用聊家常的口吻说,同志们,譬如说我吧,老婆已经因病做了子宫切除手术,但为了打消群众对男扎的恐惧,我决定,明天上午就去卫生院结扎。秦书记在讲话中,还要求共青团、妇联、学校积极配合,大力宣传,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男扎”高潮。就像历次运动一样,我们学校最有文才的薛老师编出了快板诗,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熟,然后四个一组,每人手持一个用纸壳或铁皮卷成的喇叭筒子,爬到房顶上,树梢上,大声喊叫:社员同志不要慌,社员同志不要忙。男扎手术很简单,绝对不是骟牛羊。小小刀口半寸长,十五分钟下病床。不出血,不流汗,当天就能把活干……
5、人一辈子生几个孩子,都是命中注定的。我母亲说,这还用得着你们计划?我看你们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7、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干什么吆喝什么。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计划生育……
9、人民群众心怀感激的同时,都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多生孩子,报答国家的恩情。公社粮库保管员肖上唇的老婆——也就是我同学肖下唇的母亲——已经给肖下唇生了三个妹妹,最小的那个还没断奶,肚子又鼓了起来。我放牛回来时,经常看到肖上唇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从小桥上经过。他身体胖大,自行车不堪重负,发出吱吱扭扭的声音。经常有村里人开他的玩笑:老肖,多大年纪了?一夜也不能空?他就笑着回答:不能空,为国家造人嘛,必须不辞劳苦!
10、你姑姑成了县委书记的夫人,你们家就要跟着沾光了,陈鼻说,你大哥,你二哥,你姐姐,还有你,很快就会调到城里去,安排工作,吃国库粮,上大学,当干部,到那时候,你可不要忘记我们啊! 蛙名言
11、你先请我们吃花生。我没有钱。你怎么没有钱?陈鼻道,你从国营农场的机耕队那里偷了一块废铜,卖了一块二毛钱,当我们不知道?不是偷的,我急忙辩白,是他们扔掉不要的。
12、你娘不能再生了,再生她的子宫就拖到地上了……女人有多么不容易!这村里的妇女,一半患有子宫下垂,一半患有炎症。王肝他娘的子宫脱出阴道,像个烂梨,可王腿还想要个儿子!哪天我要碰到他……还有陈鼻,你娘也有病……
13、黄秋雅是个老姑娘,她这一辈子,大概连恋爱都没谈过。她脾气古怪,是可以原谅的。进入晚年之后的姑姑,曾经多次对我们讲述她的老对头的事。黄秋雅这个上海资本家的千金小姐,名牌大学毕业生,被贬到我们高密东北乡,真是“落时的凤凰不如鸡”!谁是鸡?姑姑自我解嘲地说,我就是那只鸡,跟凤凰掐架的鸡,她后来可真是被我揍怕了,见了我就浑身筛糠,像一条吞了烟油子的四脚蛇。姑姑感慨地说,那时所有的人都疯了,想想真如一场噩梦,姑姑说,黄秋雅是个伟大的妇科医生,即便是上午被打得头破血流,下午上了手术台,她还是聚精会神,镇定自若,哪怕窗外搭台子唱大戏,也影响不了她。姑姑说,她那双手真是巧啊,她能在女人肚皮上绣花……每当说到这里,姑姑就大笑,笑着笑着,眼泪就会夺眶而出。
14、一九六二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回想起收获地瓜时的情景,我就感到莫名的激动。每棵地瓜秧子下边,都是果实累累。我们村最大的一个地瓜,重达三十八斤。县委书记杨林抱着这个大地瓜照了一张照片,刊登在大众日报的头版头条。地瓜是好东西,地瓜真是好东西。那年的地瓜不仅产量高,而且含淀粉量高,一煮就开沙,有栗子的味道,口感好,营养丰富。高密东北乡家家户户院子里都堆着地瓜,家家户户的墙壁上都拉起了铁丝,铁丝上挂满了切成片的地瓜。我们吃饱了,我们终于吃饱了,吃草根树皮的日子终于结束了,饿死人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腿很快就不浮肿了,我们的肚皮厚了,肚子小了。我们的皮下渐渐积累起了脂肪,我们的眼神不再暗淡无光了,我们走路时腿不再酸麻了,我们的身体在快速地生长。与此同时,那些吃饱了地瓜的女人们的乳房又渐渐大起来,她们的例假也渐渐地恢复了正常。那些男人们的腰杆又直了起来,嘴上又长出了胡须,性欲也渐渐恢复。在饱食地瓜两个月后,村子里的年轻女人几乎都怀了孕。1963年初冬,高密东北乡迎来了建国之后的第一个生育高潮,这一年,仅我们公社,五十二个村庄,就降生了2868名婴儿。这一批小孩,被姑姑命名为“地瓜小孩”。 蛙好句摘抄
15、我跑进卫生院妇产科时,姑姑正和那个姓黄的女人吵架。那女人戴着一副黑边眼镜,鹰钩鼻子,薄嘴唇,一张嘴就露出青紫的牙床。——后来姑姑曾多次提醒我们,宁愿打光棍,也不讨说话露牙床的女人做老婆。——那女人的目光阴沉,让我的后背阵阵发凉。我听到那女人说: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指派我?老娘在医学院学习时,你还穿开裆裤吧!
16、1961年春天,姑姑从王小倜事件中解脱出来,重回公社卫生院妇产科工作。但那两年,公社四十多个村庄,没有一个婴儿出生。原因吗,自然是饥饿。因为饥饿,女人们没了例假;因为饥饿,男人们成了太监。
17、你可别羡慕这个,金钱、美女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祖国、荣誉、家庭,才是最宝贵的。
18、那晚上放映的是部苏联片子,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同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改编的同名电影。你爸爸说他起初还偷眼观察王小倜与你姑奶奶的举动,但很快就被银幕上的革命与爱情吸引住了。那时候许多中国的学生与苏联的学生通信,与你爸爸通信的那个苏联姑娘,恰好也叫冬妮娅,所以你爸爸沉浸在电影中忘记使命是十分必然的。当然你爸爸也不是一无所获,他在电影开场前看到了王小倜的模样,在换片的间隙里(那时电影院还是单机放映),嗅到了从王小倜嘴巴喷出来的糖果味儿,当然他也听到了嗅到了身前身后的人磕瓜子吃花生的声音和气味。那时候的电影院里可吃东西,有壳的无壳的都可以吃,脚下踩着一层厚厚的糖果纸、花生、瓜子皮儿。 蛙名言语录
19、你爸爸,曾得到了姑奶奶的允许,预先潜伏到电影院里,亲眼看到了王小倜与姑奶奶手拉着手走进来,王小倜的座位与你爸爸紧靠着。他后来对我们描绘过王小倜:身高一米七五,也许一米七六,白净面皮,瘦长脸,眼睛不大但很有精神。牙齿整齐、洁白、闪闪发光。
20、中医是什么?中医都是半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的话,绕来绕去都是把算命的人绕进去,哪有把自己绕进去的呢?
21、钱不花就是一张纸,花了才是钱。
22、嗨,放开喝也喝不了多少了,姑姑感伤地说,想当年,我与人民公社那帮杂种拼酒,他们一群大老爷们想出我的洋相,结果全被我灌得麻了爪子,钻到桌子底下学狗叫! 蛙好句摘抄
23、这瓶茅台不开了,留着给大哥喝。——我父亲忙道:别别别,我这肚肠,喝这样的酒白糟蹋了。姑姑把茅台酒塞到我父亲手里,说:我给你,你就喝。我父亲摸索着酒瓶上的缎带,小心翼翼地问:这样一瓶酒,要多少钱?我大嫂道:少说也要八千吧!听说最近又涨价了。——天老爷,我爹说,这那里是酒,就是龙涎凤血,也值不了这么多钱啊!麦子八毛钱一斤,一瓶酒,值一万斤麦子?辛辛苦苦干一年,我也挣不到半瓶酒啊。我爹把酒推给姑姑,说,你还是带回去吧,这样的酒我不喝,喝了会折寿。我姑姑说:我给你的你就喝。又不是我花钱买的。不喝白不喝。
24、姑姑从肥大的衣兜里摸出一瓶茅台,猛地往桌上一墩,道:五十年的茅台,是亭兰市一个官儿送的,他的那个比他小了二十八岁的二奶,一门心思想生个男孩,说是我这里有将女胎转换成男胎的秘方,非要我给她转换!我说那都是江湖郎中骗人的,她不信,眼泪汪汪的,死活不走,就差下跪了,说那个大奶生了两个女孩,如果她能生个男孩,就能把男人抢过来。那男人,重男轻女,封建意识严重,按说当了那么大的官觉悟能高点,啊呸!姑姑愤愤地说,反正这些人的钱,都不是从正路上来的,不宰他们我宰谁去?!我给她配了几味药,抓了九副,什么当归、山药、熟地、甘草,都是一毛钱一大把的,统共值不了三十元钱,每副收她一百,她高兴得屁颠屁颠地爬上一辆红色小车,一溜烟蹿了。今天下午,那当官的与他二奶,抱着大胖儿子,提着好烟好酒,答谢来了。说是幸亏吃了我的灵丹妙药,要不怎能生出这么好一个儿子!
25、电是煤发的,煤是人挖的,挖煤不容易,地下三千尺,如同活地狱,贪官污吏黑窑主,窑工性命贱如土。每块煤上都沾着鲜血!
26、你可别去寻求刺激,人要爱国,当兵的更要爱国,当飞行员的尤其要爱国。人,可以偷,可以抢,可以杀人放火……我的意思是说,千万别当叛徒,叛徒遗臭万年,没有好下场的…… 蛙名言语录
27、姑姑捋起袖子看了一下手表。那时候全高密县里不超过十块手表,我姑姑竟然戴上了手表。哇!我大哥一声惊呼,我们家只有他见过手表。他当时在县一中上学,他们的从苏联留学回来教俄文的老师戴着一块手表。我大哥哇完之后就喊:手表!我与姐姐也跟着喊:手表!
28、姑姑早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她是拿工资,吃商品粮的公职人员,又有着那样光荣的家庭出身,乡村里的小伙子,没有人敢动这个念头。那时我已经五岁,经常听到大奶奶过来跟我奶奶议论姑姑的婚事。大奶奶忧心忡忡地说:她婶子,你说,心都二十二岁了,与她同年出生的,都抱上两个娃了,可她,怎么连个上门提亲的都没有呢?我奶奶说:嫂子,你急什么?像心这样的,没准儿要嫁进宫里做皇后呢!到那时,你就成了皇帝的老丈母娘,我们也就成了皇亲国戚,铁定了要跟着沾光呢!
29、乡间有俚语曰:先出腿,讨债鬼。什么叫讨债鬼呢?就是说,这个家庭前世欠了别人的债,那债主就转生为小孩来投胎,让那产妇饱受苦难,他或者与产妇一起死去,或者等长到一定年龄死去,给这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痛苦。
30、那老婆子竟然说:这活儿我干了一半,你干了一半;按说我只要一条毛巾,五个鸡蛋,但你把我的头打破了,看在你娘的面子上,我不去政府控告你了,但你必须把你那条毛巾给我包扎伤口,把你那五个鸡蛋给我补养身体。姑姑这才想起,这些“老娘婆”是要跟产妇家索要财物的,她心中充满了厌恶。可耻啊,太可耻了!姑姑咬着牙根说:什么这活儿你干了一半?如果让你全干完,现在炕上就是两具尸体!你这个老妖婆子,你以为女人的阴道像老母鸡的屁股一样,用力一挤,鸡蛋就会蹦出来?你这是接生吗?不,你这是杀人!你还想去告我?姑姑飞起一脚踢中了老婆子的下巴。你还要毛巾、鸡蛋!姑姑又是一脚,踢在老婆子屁股上,然后,一手拎着药箱,一手揪着老婆子脑后的发髻,拖拖拉拉,到了院子里。陈额跟出来劝和,姑姑怒斥:滚回去!照顾你老婆去! 蛙好句摘抄
31、听说小老婆娩出的是个男婴,陈额从墙角爬起来。他手足无措,在灶台狭窄的空间转着圈儿。两行蜂蜜般的泪水,从他枯干的眼窝里流出来。他心里的狂喜无法用语言形容。许多话他想说但不敢出口,什么香火啦,宗族啦,对他这种人,说出口就是罪过。
32、姑姑站在炕前,戴上橡胶手套,严肃地对艾莲说:你不要哭,也不要嚎,因为哭嚎无济于事。你如果想活,就听我的命令,我让你怎么着,你就怎么着。艾莲被姑姑震住了,她当然知道姑姑的光荣出身和传奇经历。姑姑说:你是高龄产妇,胎位不正。人家的孩子,都是先出头,你这孩子,先伸出一只手,脑袋窝在里边。姑姑后来多次开陈鼻的玩笑,说他头还没出来就先把手伸出去,似乎要向这个世界讨要什么。陈鼻总是回答:讨饭吃呗!
33、这是个尖嘴缩腮的老女人,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现在早已化为泥土,阿弥陀佛!田桂花属积极干预一派,姑姑进门后,看到她正骑跨在艾莲身上,卖力地挤压艾莲高高隆起的腹部。这老婆子患有慢性气管炎,她咻咻地喘息声与产妇杀猪般的嚎叫声混杂在一起,制造出一种英勇悲壮的氛围。地主陈额,跪在墙角,脑袋像磕头虫般一下一下地碰撞着墙壁,嘴里念叨着一些含混不清的话语。
34、姑姑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是陈鼻。为此姑姑曾表示过遗憾。她说她接生的第一个孩子本应该是革命的后代,没想到却接生了一个地主的狗崽子。但当时为了打开局面,为了革掉旧法接生的命,姑姑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 蛙名言语录
35、因为这女人在解放前就跟陈额结了婚,所以他就合法地拥有了两个老婆。村里有几个赤贫光棍汉,对陈额一人双妻极为不满,曾半是戏说半是认真地要陈额让出一个老婆给他们用。陈额咧着嘴,脸上的表情哭笑难分。陈额的两个老婆起初住在一个院里,后来因为打架,闹得鸡犬不宁,经袁脸同意,将小婆安置在学校旁边的两间厢房里。学校的房子原来是陈额家的烧酒作坊,那两间厢房也是他家的房产。陈额与两个女人达成了协议,两边轮换着住。黄毛女人从哈尔滨抱回来那条狗,被村里的土狗欺负死了。艾莲挺着大肚子葬狗不久后,生了陈鼻,所以有人说陈鼻是那条斑点狗投胎转世。他嗅觉灵敏,也许与此有关吧。那时候我姑姑已经去县城学习了新法接生,成为乡里的专职接生员。那是1953年。
36、他们俩互相看看,微微笑笑,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用门牙啃下一点煤,咀嚼着,然后又咬下一块,猛烈地咀嚼着。兴奋的表情,在他们脸上洋溢。陈鼻的大鼻子发红,上边布满汗珠。王胆的小鼻子发黑,上面沾满煤灰。我们痴迷地听着他们咀嚼煤块时发出的声音。我们惊讶地看到他们吞咽。他们竟然把煤咽下去了。他压低声音说:伙计们,好吃!她尖声喊叫:哥呀,快来吃啊!他又抓起一块煤,更猛地咀嚼起来。她用小手拣起一块大煤,递给王肝。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把煤块砸碎,捡起来,用门牙先啃下一点,品尝滋味,虽有些牙碜,但滋味不错。陈鼻大公无私,举起一块煤告诉我们:伙计们,吃这样的,这样的好吃。他指着煤块中那半透明的、浅黄色的,像琥珀一样的东西说,这种带松香的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