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山西的历史典故和成语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
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
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
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
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
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
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
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
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
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
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
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之久,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美称,还被誉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禹凿孟门”的传说就发生在山西。
中国上古时代的三个帝王尧、舜、禹均在山西南部建都,为“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市)”、“禹都安邑(今夏县)”。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
北魏时,大同(当时称平城)曾作为北魏的都城名重一时。
省会城市太原,被誉为“龙脉”所在地,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晋阳(今太原市),继而夺取长安,建立唐朝,后把太原定为大唐帝国的北都。
元末明初,中原连年战乱,灾荒频繁,而山西尤其是晋南一带,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成为明初向外移民的主要地区。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山西曾向外移民十几次。
洪洞县大槐树是当时一个主要移民站。
全国不少地方流传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即由此而来。
明清时期,晋商和山西票号的崛起,著称中外。
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炎帝、蚩尤(人文三祖)都曾把山西作为活动的主要地区。
中国史前三大伟人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政权夏朝也建立在山西南部。
商代,山西是商的主要统治区。
周代,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在山西境内崛起。
秦、汉、魏、晋时期,山西无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山西是北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而且北魏曾以平城(今大同)为都,之后的东魏、北齐也曾以晋阳(今太原)为“别都”、“陪都”,这对促进山西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起兵太原,建立了大唐王朝,由此,山西被唐太宗认为是“龙兴”之地,一直把山西作为唐帝国的腹脏地区,封太原为唐王朝的“北都”、“北京”。
有唐一代,山西一直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发达的经济、文化称著于世。
到五代十国,山西仍然对中国北方的政治、军事形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宋辽时期,山西进一步繁荣,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
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三城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
当时山西商业的发达、经济的繁荣、文化的昌明,曾受到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伟大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盛赞。
明代,山西的商业迅猛发展,曾领全国之先。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山西的经济、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但是,山西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外敌的侵略。
特别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西人民进行了更加顽强的斗争,在三晋大地上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上党战役永垂青史。
1949年4月,全省解放。
9月,成立了山西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山西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几十年来,山西人民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为重大贡献。
黄河流经山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
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山西曾涌现出众多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最著名的有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晋文公重耳,有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唐代杰出的政治家武则天,有白袍将军薛仁贵,有中国的“武圣”、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张辽,有唐朝名相狄仁杰、裴度,有抗击匈奴而名垂青史的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有创立“制图六体”的西晋地图学家裴秀,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有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王勃、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改革家柳宗元,有宋朝著名政治家司马光、有金朝文学家、诗人元好问,有元曲四大家中的三位著名戏曲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傅山,被嘉靖帝誉为“天下直臣”的高金,清末维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十大名将中的徐向前、傅作义等。
山西,人杰地灵,代不乏人。
而其中晋商的足迹更是踏遍华夏、享誉全球。
成语未知
名留青史是什么意思,
“国士”的标准:首先,限定在政治军事人物——相信这是对“国士”的通常理解。
其次,需要明确地是,士一般指大臣,不是君主。
而且,士是必须有一定道德操守的,能恪守臣道的,所以大忌是有过度的野心。
因此,很多最后篡权篡位的就不能算进去了,比如桓温,比如赵匡胤。
“无双”的标准:无双,即无人可以匹敌。
但这样太难量化,权且把“无双”的内容细化为,“做到的事情无人可以匹敌”。
具体什么事儿呢
比方说,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帮助主公脱离困境乃至逆袭,或者帮助弱小的主公迅速崛起。
这么一来,很多明君手下的名臣可能就要难免被忽略,因为他们主公能力不错,以至于无法凸显他们的能力。
而且,私以为,能冠得上“无双”这个称号的,不能失败得太难看,一般至少也要做到君臣相得,即使最后败了,也是在功成身退后才遭不测。
无双二字,独一无二也。
同时代风云人物出类拔萃仅此一人。
好了,有了这三个标准A杰出的才能B忠诚C独一无二明确了这些标准,我们来拍拍脑袋数一数中国历史上那些脍炙人口的人物:春秋时期1、管仲功绩:辅佐齐桓公取得春秋第一霸,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奠定齐国几个世纪的强大国力。
而且,齐桓公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英明的君主,这更体现了管仲的能力。
2、范蠡功绩:辅佐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干翻死对头吴国成功称霸,而且传说归隐后成为CEO(经商)迎娶白富美(西施)登上人生巅峰,实在是人生赢家羡煞我等diaosi必须入榜。
【说明:春秋七霸只选两个,因为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自己本身就非常贤能,以致他们手下的功绩并不突出,宋襄公在史书上就是个笑话不提也罢,吴王夫差虽然霸过但最后败了,连累伍子胥也无法入榜,虽然个人很喜欢伍子胥,但此人无法做到君臣相得也是悲剧】战国时期3、乐毅功绩:辅佐燕国,使小国逆袭,成功干翻齐国,占领七十余城几乎令其灭国,忒牛了。
小时候读书就觉得乐毅实在太强悍。
后来虽中离间计,但能最终脱困且和燕王冰释前嫌,不枉一代贤才。
4、蔺相如功绩:不说了,小学课文都背过……一代贤相,和廉颇搭档使强秦头疼很多年。
这舌头上的功夫和脖子的硬度,古往今来估计没几个文臣可以和他相比的。
5、信陵君魏无忌功绩:战国四君子,人格、功绩,当以信陵君为首。
两度纠结犹如乌合之众的六国军队击败开了挂的秦军,也是醉了。
【战国牛人很多,所以很难选,这里可能也不全。
说下几个人被拿掉的原因:商鞅:还是有点缺乏政治头脑,导致国君死后自己马上遭到旧贵族的反扑而死;吴起:战功卓著,但评价同商鞅;荆轲:一介武夫,而且他即使杀了秦始皇燕国也一样会被灭;战国其他三君子:品行都不如信陵君有魅力,而且感觉信陵君长得比较帅……孙膑:齐国在齐威王时期就算没有孙膑本来也是挺强的,所以孙膑对齐国功绩有多大很难讲。
】秦到汉初抱歉对于我们强大的秦国我实在想不出啥特牛掰的人物,估计都被国家的制度优势把光辉埋没了,比如白起、王翦之类的……汉初这段,瞟了下 @Agoni 答得很好啊我不可能超越,偷点懒。
6、韩信功绩:改变刘邦命运的牛人,可惜鸟尽弓藏。
7、周亚夫功绩:周家是牛人世家啊,在劣势下使朝廷战胜叛乱的诸王。
【张良、萧何都挺不错,但和韩信比起来差了那么点。
简言之韩信是刘邦能够逆转争霸形势的关键。
项羽大悲剧一个而且是领袖不算。
陈平是大阴谋家,虽然我喜欢腹黑的人,但还是别算进去吧。
】西汉中期以后8、卫青功绩:卫大将军击破匈奴劳苦功高,虽然没能当上CEO,但也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的好汉子~【霍去病是个将领和大将军比起来还差了那么点,虽然很多人可能感觉霍更diao。
张骞
还是算了吧……司马迁么~~我国骂政府骂出文采的公知鼻祖啊233333(玩笑)】东汉到黄巾起义前9、班超功绩:超级牛人,个人认为中国史书论传奇程度属他第一。
率领三十六骑降西域三十六国,驱逐匈奴势力,经营三十余年。
具体过程融入各种心理战外交战,威逼、胁迫、感化各种手段拿捏自如。
凭一己之力收复西汉末年丧失的大片西域土地,重建西域都护府,政治、军事水平已臻化境。
【其他想不出来乐,帮刘秀复兴汉室的貌似没有特别出彩的,关键刘秀自己也很优秀,东汉一朝外戚宦官倾轧,豪族兴起,也鲜有称得上国士的。
】三国到西晋这段貌似会很多,但如果按照以上标准,其实选择也有限……首当其冲当然是:10、诸葛大妖怪功绩:鲁迅读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不说笑话,隆中对三分天下,这是非常经典的战略决策实例。
诸葛出山,刘备最终有了落脚点。
诸葛某人政治力如何、军事力如何、选贤任能如何不论,光这个战略判断,足以使其名垂青史。
11、贾诩老妖怪功绩:帮弱小的张绣两次逆袭干翻曹操,实在是太犀利,最后又奇迹般地安排张绣投靠曹操。
而且这个人一点野心没有,投靠了明主后安安淡淡终老一生,又实在是才智过人,拿得起放得下。
12、周瑜大帅锅功绩:赤壁之战主要是他打的,和诸葛亮没太大关系,酱紫……所以够牛了吧
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人家也迎娶了白富美小乔……【三国部分肯定有很多人不服,不过这是我个人清单,大家迁就则个。
关羽……二爷您去好好守庙就行了,荆州都丢了我就不追究了;陆逊……小哥萌萌哒但是和公瑾感觉还是有差距,周瑜是吴国草创期的,陆逊那时吴国根基已固。
郭嘉……同理,不是郭某不牛掰,实在是主子太开挂,而且死得太早,功绩显不出;司马懿……这哥们儿野心太大了;姜维……不提也罢,姜武夫搞政治眼光实在不行。
】五胡十六国——西晋——南北朝这段时间比较乱……不过好在出挑的就一个:13、王猛功绩:出身贫寒,苦读成才。
年轻时一语道破南朝权臣桓温的小算盘,并拒绝其南下邀请,懂的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
后来辅佐前秦君主苻坚统一北方。
可惜也是死得早,临死前提醒苻坚别急着攻晋而要小心鲜卑人,苻坚也没在意,后来局势基本按其所言发展,淝水之战前秦大败,鲜卑人谋反分裂,前秦帝国崩溃……一代大战略家的过早凋零失去的也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这不得不说是悲剧。
隋代没想到合适的……瓦岗军李密算个人才,可惜机关算尽,人品也有问题。
唐代我想说: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不行
不能坏了自己的规矩……太宗手下名臣很多但称得上无双的实在难讲。
李家刚崛起的时候综合国力就一枝独秀了,而且太宗也很贤明。
国士无双的情况一般在王朝的衰落期比较显眼些。
比如中唐安史之乱后就涌现出:14、郭子仪功绩:平定安史之乱之中诸多功勋,比如收复长安。
对抗吐蕃战争中诸多功勋,比如收复长安【长安你到底失守了多少次……】。
他儿子也迎娶了白富美【谜之声:这是对白富美有执念吗
】还搞出了“醉打金枝”的曲艺名篇。
五代十国一群乱臣贼子抱歉想不太起来。
五代十国时期唯一有点好感的就是吴越国钱氏,一心保境安民,都是好国王。
周世宗柴荣也算个好皇帝吧,可惜这些人都不是“士”。
北宋宋代还真是中国积弊的年岁,政治军事方面没什么真正出彩的人物。
武将基本全废了,因为受制于重文轻武的体制,即使有点战功,也都没啥好下场。
下面列几个差一口气就可以国士无双的:范仲淹:先忧后忧的话很熟了吧
此公经营对西夏的边防卓有成效,后来又推新政,可惜卷入党争一年就失败了,可见政治力不足。
杨家将:打得挺猛,而且只有老令公杨业是战死的,其他几个战功都没那么大,而且各个善终。
狄青:号称武曲星下凡,南征立过大功,但后期也是一直被文官阴,没有发挥的机会。
寇准:力促宋真宗上前线,签订檀渊之盟,可惜人品有点问题,后期党争不过别人被贬谪,政治力看起来也不足。
王安石:这人历史上毁誉参半,不提也罢。
李纲:金兵第一次南侵时负责组织守城一战成名,可惜后来陷入主战主和的党派纷争再无多大作为。
看宋史的确比较闭气,即使知道宋朝并不如想象中的弱。
南宋15、岳飞功绩:虽然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了,但岳飞魅力就是在这里。
能让老百姓把他的政敌铸成铁像在他庙前跪近千年的,也就这一个主了。
岳飞功绩除了抗金,还有剿杀著名的洞庭湖钟相-杨么起义,这一节《剑侠情缘》的玩家都应该晓得。
【貌似也就岳飞了。
南宋晚期,钓鱼城击杀蒙哥大汗虽然是大功一件,但没听说涌现了什么牛人出来……岳飞同期的韩世忠也不错,但和岳飞比名气总差了点。
文天祥不说了,那是苦情戏……】元代蒙古人战力爆表自带攻击buff,而且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打仗不用造人口建筑实在bug,没啥好说的……【谜之音:你确定这不是在玩《帝国时代》
】明代一大波明吹正在袭来……其实明史我不熟……都是看《明朝那些事儿》……不要鄙视16、徐达功绩:帮朱某人开了国的还能活下来的这个幸运值你懂的……17、郑和功绩:下西洋。
我去,中国几千年就这么个海军大臣比较牛逼好不好……郑成功
那是海贼……不,海军君主
【国姓爷:请叫我海贼王
】18、王守仁功绩:私心觉得是明代第一牛人啊,文人将领而且还是哲学家,这是要有多招女孩子喜欢,真是羡慕~~【于谦没有入选,也是他做人太老实了,即使人品没得说,但最后君主和自己都惨遭不测,他不得不说要负一定责任。
张居正没有入选,因为私节有亏,贪的太厉害了些。
】清代入关时基本上一堆铁帽子王在分地皮……多尔衮功劳大但野心也大就skip吧……清前期君强臣弱趋势很明显,汉族大臣更是谨小慎微,这种条件下难出什么“国士”。
清代最牛还是师徒两人:19、曾国藩功绩:平定太平天国,促成同光中兴第一人。
养气功夫天下第一,善于相面,选拨了一批人才,自身人品修养也为当世所称道,除了湘军的战时纪律问题,各方面都没得说。
20、李鸿章功绩:洋务运动,签订N个不平等条约。
不要鄙视李大人,在那种谁都不愿去签条约的情况下李大人是非常敢于挑担子的。
没他去签这些条约中国如今只会被瓜分得更惨。
就是稍微贪了点儿。
评完了,一共20个,一家浅见,博君一笑。
管仲范蠡乐毅蔺相如魏无忌韩信周亚夫卫青班超诸葛亮贾诩周瑜王猛郭子仪岳飞徐达郑和王守仁曾国藩李鸿章以上大致按时间排序。
个人觉得最强的是班超。
排下来可以发现唐以后的很少,跟汉族朝廷积弱有关系吧。
当然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相比较靠人,中国开始更注重用制度来维持统治。
但可惜科技树点错了方向,没搞出现代化来。
——当然这并不可耻,事实上除了西欧这个幸运儿,世界上没有国家有原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