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俗的名言
1.摘不着的是镜中月 捞不着的是水中花——平面镜成的像为虚像。
2.人心齐,泰山移——如果各个分力的方向一致,则合力的大小等于各个分力的大小之和。
3.麻绳提豆腐--提不起来——在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小,则压强就大。
4.真金不怕火来炼,真理不怕争辩——从金的熔点来看,虽不是最高的,但也有1068℃,而一般火焰的温度为800℃左右,由于火焰的温度小于金的熔点,所以金不能熔化。
5.釜底抽薪——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如果抽薪以后,便能制止液体沸腾。
6.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扩散到墙外。
7.坐井观天 所见甚少——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由几何作图知识可知,青蛙的视野将很小。
8.如坐针毡——由压强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如果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
人坐在这样的毡子上就会感觉极不舒服。
9.一只巴掌拍不响——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只巴掌要么拍另一只巴掌,要么拍在其它物体上才能产生力的作用,才能拍响。
10.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只需用较小的动力就能撬起很重的物体。
11.水银落地——无孔不入——水银的密度大于组成地面各物质的密度,水银又具有流动性,故它总是沉在其它物质的下面。
12.泥鳅黄鳝交朋友——滑头对滑头——泥鳅黄鳝的表面都光滑且润滑,摩擦力小。
12.鸡蛋碰石头——完蛋——蛋壳承受的压强远小于石头能承受的压强,鸡蛋碰石头,鸡蛋先破。
13.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船破后,船外的水被压进船内,直到船内外水面相平,此刻船内的水也不会向外流。
14.水上的葫芦——沉不下去——葫芦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满意请采纳
求,有关风俗的名人名言。
。
。
习俗就是对一司这见惯(奥索斯)●习俗先于法律,自然胜切艺术(丹尼尔)●习俗是另一种天性(盖仑)●习俗是人生的伟大的向导(休姆)●习俗是最好的主人(西塞罗)●习俗提供了伦理学所依存的唯一基础(克鲁奇)●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习俗是暴君(拉丁语)●习俗是位态度粗暴而使人失望的小学女教师(蒙田)●习俗是聪明人的瘟疫,傻瓜的偶像(英国) ●习俗是爱情的天敌(布尔沃·利顿) ●世界各地的根学蒂固的习俗,都是人类进步的障碍(穆勒) ●人性所厌恶的,习俗却偏将它们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洛克) ●习俗的权威是无边的(绪儒斯) ●习俗使我们顺从一切(伯克) ●习俗支配法律(拉丁语) ●人的行为烽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皮浪) ●长期形成的习俗不是轻易可以破除的;谁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徒劳无益(塞·约翰逊) ●当我们还在摇篮里的时候,习俗便已来到我们身边,直到我们 跨进它才依依离去(英格索尔) ●习俗是法律外的法律(拉丁语) ●习俗,至高无尚的人主(小普林尼) ●习俗,世界上的巨大的偶像(庞弗雷特) ●习俗是万物的主宰(恺撒) ●人们都是凭天性思考,按规则说话,照习俗办事(培根) ●我们对违背习俗的事情要比对违背自然的事情更加敏感(普卢塔克) ●习俗也许不如法律来得明智,然而它们向来比法律更受人欢迎(迪斯累利) ●有多少国家,就有多少习俗(英国)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乡风处处异 ●一番江水一番鱼 ●入境问禁,入国问俗 ●入乡随俗,这是规矩中的规矩,法律中的法律(蒙田) ●各市有各市的风俗,各乡有各乡的习惯(苏联) ●喝什么地方的水,随什么地方的风俗(蒙古) ●如果到了罗马,就学那里的规矩(西班牙) ●入其国者从其俗(日本) ●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到全民族() ●为了促进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 ●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纠正不正之风,打击犯罪就得干多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开放,搞活政策扔正确执行() ●我虽然从小就熟习风俗,我却以为把它破坏了倒比遵守它还体 面些(莎士比亚) ●从各方面对习俗的质疑,是每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人的必然发展阶段(爱献生) ●坏的习俗与其留着,不如破除(英国) ●别提习俗不习俗的它是懦夫的借口(查·丘吉尔) ●脱离成规会引起墨守成规者的勃然大怒。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对自己的批判(伯·拉塞尔)
写家乡风俗的名言警句
热爱家乡的名言警句1、每逢佳节倍思亲。
2、悲莫悲兮生别离。
3、好家难舍,熟地难离。
4、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5、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6、出门一里,不如家里。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0、金窝银窝,不及家里狗窝。
11、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12、骏马怀念草原,勇士怀念故乡。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4、不到异乡看看,不知故乡的美丽。
15、金窝银窝,比不上家乡的穷窝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