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名言名句
1、人类的希望一颗知永恒的星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别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金《寒夜》2、科学属于全人类。
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茅以升《桥梁桁架的次道应力》3、人们都追求幸福。
和平,只有她是这个地球上最接近幸福的捷径,并且是谁都能得到手。
——希尔泰《幸福记》4、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
——松下幸之助《我的梦,专日本的梦,21世纪的日本》5、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属——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6、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
——海塞《东方之旅》7﹑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
8﹑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9﹑大道之行也。
富含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句子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
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五大发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协调、绿色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国为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激活发展动力而制定的重大发展方略,虽然是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状况提出,但与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对理念高度契合,对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价值意义。
第一,创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一动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必将引发理论、制度、文化、技术等各领域创新,也将是一场终结西方“元叙事”,建立“中国话语权”的变革。
通过打破西方价值体系垄断,使不同的制度、文化、文明互鉴共存,推进全球秩序和国际规则的创新发展。
第二,协调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第二大经济体,既与新兴市场国家有着相似的改善民生的诉求,又面临与发达国家相似的转型升级的困境。
由此,中国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既要坚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努力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的发言权和话语权,又要积极寻找共性话题,增进与发达国家的协调沟通。
第三,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在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制度体制等方面坚持绿色发展,需要中国和世界休戚与共,携手前行,共迎挑战。
第四,开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然选择。
只有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和世界共同繁荣发展,最终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为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的理念,指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第五,共享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灵魂。
坚持共享发展,就是着力增进世界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展示出中国“兼善天下”的世界观和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勇气和决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已经被赋予了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并正在成为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寻求和平发展之路的行动指南
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
构建人类体这一重大命题和重要思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坚实的人类共同利益支撑,为世界未来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和世界人民思想智慧的创新性发展,不仅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有益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智慧,在世界各种文明中都蕴含着这样或类似这样的历史智慧。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建立在人类利益共同体基础之上的,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紧密相联、存亡攸关。
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又是以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为基石的。
因此,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句话对吗
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倡导的上平等相待、互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信修睦、协邦思想不谋而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这恰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谋而合。
《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观点强加于人。
在处理国与国关系当中,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不提倡使用武力,要求“处大国不攻小国”,不恃强凌弱。
古人还认为,“和”是最可贵的状态,《礼记·中庸》中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对于如何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处,《尚书·尧典》给出的方案是:“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即通过自身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实现各国间和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有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他们认为,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进而提出了“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真正的共同体”与“虚假的共同体”相对,“真正的共同体”即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这是指区域性(国家)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内涵,你把它扩大到全世界,就是所有人类命运同体的内涵, 说,人类诞生以来产生了两种知识,1.自然科学知识 2. 斗争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好理解 ,如化学、无力、天文等等 , 斗争科学知识如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等,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斗争,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斗争,家族与家族之间的斗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斗争,而斗争的原动力就是两个字 ,利益 ,世界上各种人类所需资源就像一个巨大的饼,但饼再大,量也是固定的,每个国家或大或小的都占据了这块饼的一部分,想要生存的更好,更强就必须扩大自己所占份额,但饼的量又是固定的,所以想扩大自己份额的唯一方法就是想方设法夺取别人手中的份额,但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就造成了战争,所以就有了家的 就有了家族 就有了国家 有了军队 有了外交 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全球经济一体化 ,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必要的竞争,国与国之间距离不再那么遥远,众多有识之士看到了全球政治一体化的希望,你会发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近年来各国政治家们口中耳熟能详的词汇,的确,竞争所带来的内耗 是显而易见的,彼此间的相互倾轧,互相伤害,如,各国的军费开支,在国家总支出比例中排名靠前的支出,而全球政治一体,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益处无疑是巨大的。
所以 ,我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是对于竞争有一个客观的认知,站在人类整体角度思考人类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