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过的名言有哪些
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臣下是忠臣,唯独唐太宗例外。
他希望大臣为良臣,不为忠臣,这同传统观念大相径庭,怎麼回事呢
原来唐太宗重用从前的政敌魏徵,引起一些权贵的嫉妒和不满。
他们到处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魏徵,并向唐太宗进谗言,侮蔑魏徵包庇自己犯法的亲属。
太宗听信了谗言,心中十分恼怒,认为魏徵辜负了自己的重托和信任,立即派温彦博去查办此事。
不料温彦博对太宗信任魏徵也颇有微辞,便马上去调查魏徵的“劣迹”。
他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搜集一些材料送给太宗,并且添油加醋的向太宗进谗言。
太宗命温彦博去训斥魏徵,魏徵并不与之争辩。
第二天一早,魏徵面见太宗,君臣二人进行了一番饶有趣味的对话:魏徵向太宗说道:“我听说君主与臣下一条心,这才叫君臣一体,哪有抛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下功夫的贤良之臣呢
如果君臣上下都注重细枝末节,谨言慎行,我看国家的兴亡祸福就无法预料了。
”唐太宗大吃一惊,但他毕竟聪明过人,马上反问魏徵:“你说这些话,到底是甚麼意思
”魏徵不正面回答太宗的提问,向太宗叩头请求说:“希望陛下让我做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
”唐太宗饱读经史,从未听说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不解的问:“难道说忠臣,良臣有甚麼不同吗
”魏徵说:“像历史上的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夏朝的龙逢,商朝的比干,就是忠臣。
所谓良臣,就是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且被君主采纳,因而身得美名,与君共享富贵,流誉青史的大臣。
所谓忠臣,虽然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并敢於规劝君主,对君主忠心耿耿,但最後被君主杀戮,国家灭亡,只落个忠臣的空名。
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继续问道:“你讲得很对,作为君主怎样才能明智,怎样才会昏暗呢
”魏徵回答说:“君主能够听取各方面意见,就明智;君主偏信谗言,就昏暗。
”他又列举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偏听偏信,被奸臣蒙蔽,死到临头还蒙在鼓裏的实例,进一步阐明这个道理,引起太宗的高度警觉。
太宗诚恳的对魏徵说:“我接受你的劝诫,努力去做一个明君,你也要大胆进谏,无所顾忌和隐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良臣。
”魏徵见太宗以做明君为己任,非常高兴,立即向太宗保证:“你做明君,我一定做良臣,决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从此以後,君臣相知,凡有说魏徵坏话的人,唐太宗一概不听,甚至严加痛斥和惩办,使那些爱进谗言、陷害正直大臣的小人销声匿迹,不敢为所欲为。
有关志存高远和脚踏实地的名言警句(多一些)
到一个人毕生的一切努力可能会淹没在一代人默默无闻的冲积层中,岂不难受
对一个父亲来说,希望他的孩子至少记起他,难道不是合理的吗
哪怕是作为例子来引用
——杜伽尔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拉罗什夫科 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
——约翰逊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托·富勒 夫,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每一个人要有做一代豪杰的雄心斗志
应当做个开创一代的人。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有志者事竟成也
——刘秀 只靠信念虽然可以做出奇迹,但这只是表面。
意志,不错,意志越坚强,工作越能完成。
——杜伽尔 那个使他奉献自己,以促使其早日实现的主义,将不受所有法律的订立和法律的破坏所左右,而日渐茁壮成熟——就像土里的种子,不管冬日的寒冻,夏日的干旱,仍然将它饱满的谷粒献给人类那样。
——庞陀彼丹 一个人如果没有机会为自己的主张而斗争的话,主张就没有必要存在。
——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任何障碍都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只要有意愿,任何一个障碍都能成为一个跳板,一个反跳的机会。
——杜伽尔 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
——肖伯纳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
——郭小川 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受到错误志向的阻碍而不自知,真到摆脱了那些阻碍时才能明白过来。
——歌德 笃志而体,君子也。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 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淮南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陶渊明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曹植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
——孟郊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魏征 坚志者,功名之主也。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抱朴子》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 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刘义庆 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
——《淮南子》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离骚》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后汉书》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后汉书》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后汉书》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唐渊明 愿效老牛,为国损躯。
——童第周 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愿意献出一切。
——刘成乾烈士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周文雍 心随朗月高,志与秋霜洁。
——佚名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佚名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
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柔石 人在没有受到伟大观点所鼓舞的时候,他的活动即是毫无结果的、卑微的,那么观念要在现实中得到价值,就只有到这时候——当一个献身为崇高观念而服务的人的心中,拥有充沛的力量促使它圆满地实现时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