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味道的名句
记忆是没得比较的,回忆里的味道是无法重寻的。
-----香港女作家 张小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焦裕禄不愿尝酸的人也就不配吃甜。
-----托·富勒些微的甜味能消除偌多的苦涩。
-----济慈
赞美面包的句子有哪些
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习惯简直有一种改变气质的神奇力量,它可以使魔鬼主宰人类的灵魂,也可以把他们从人们的心里驱逐出去。
《哈姆雷特》 要一个骄傲的人看清他自己的嘴脸,只有用别人的骄傲给他做镜子;倘若向他卑躬屈膝,不过添长了他的气焰,徒然自取其辱。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外观往往和事物的本身完全不符,世人都容易为表面的装饰所欺骗。
没有比较,就显不出长处;没有欣赏的人,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
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
多少事情因为逢到有利的环境,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博得一声恰当的赞赏。
《威尼斯商人》 赞美倘从被赞美自己的嘴里发出,是会减去赞美的价值的;从敌人嘴里发出的赞美才是真正的光荣。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探察他的居心。
《麦克佩斯》 ★报复不是勇敢,忍受才是勇敢。
★· 在争论中,正义和真理也不一定永远能得到公平的裁判,黑了良心的人要招揽一些同样黑了良心的恶棍作您的反面证人。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名言含出处大全
孔子名言1于事而慎于言【译文】人应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讷n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敏:敏捷5、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
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敏:聪明。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9、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1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文】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相信;好:爱好。
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2 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人生要在最后看结论,人要在艰难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不出来。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9、君子成人之美。
【译文】谓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如果他自己就行为端正,哪怕他不命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会照做;如果他自己行为不端,即使他命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不会服从他的命令。
21、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贪图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28、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29、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人生态度3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6 [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
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弗思甚也。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
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
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告子上)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7 [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
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
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 孟子曰:“然。
”(告子下)[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 孟子说:“有的。
”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
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
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名言赏析————真火客整理8 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
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
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
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
描写竹笋的句子
参考:雨后,碧绿的竹笋冒出了头,形成一片绿油油的世界。
有的春笋顶着几斤重的石头,看样子是为了破土而出而顶开的石头,可见春笋生命力的顽强和性格的不屈。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清明前后,竹笋可多了,躲在地下的竹笋几乎都钻出了土。
是一夜春风把它们催出来的,还是一声春雷帮助它们破土而出的呢
嘿嘿,我想两者都有吧。
出了土的笋是黑褐色的,不过有的笋须是嫩黄色的,可能是昨天半夜才出土,所以这么鲜嫩。
一个个的竹笋从泥土里钻出来,就像是无数的青蛙歇息在泥土里。
笋在清明前后十分的多。
躲在底下的笋好似被一夜春雨催出土来,就像出壳的小鸡一样全都探出了脑袋,急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刚出的笋鹅黄色的,仿佛是林立的小宝塔。
它的顶部黑中带绿,这时的笋外面有一层毛茸茸的细毛,所以人们也叫它毛笋。
毛笋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上面压着多重的石块,几十斤、几百斤,笋都能掀翻他们。
人们根据笋的好坏进行选择,把粗壮的留下,培养成竹。
每到春天,成片的竹海中一根根春笋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
冒着冰冷的春雨,可爱柔嫩的小春笋不屈地向上长,它知道,竹笋的使命就是顶风冒雨,长成一棵粗壮的竹子,直耸云天……春笋,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中淋浴。
关于户外活动的名言
每向上攀登一步,我就呼出一份心胸中的污浊,吸入一份自然中的纯净。
登到顶峰,我觉得又得到了一次新生。
一欧美登山家 人生必须有一段与大自然契合的阅历,在那天然的契合之中,人才能剥离庸俗世事的骚扰,从生物世界中观照自己,咀嚼出生命本真的意味。
筱 敏(广东散文家) 登山的魅力并不是仅仅在于攀登,那种远离都市的宁静,那种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真诚,那蕴含在天地间最原始最质朴的美,那隐藏在人性深处未经尘世沾污的天真与善良,更是人们所追求的。
登山原本是人类渴望回归的行为,许多人去登山正是为了寻求现代社会里人类所错失的东西:诸如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沟通,诸如人的思维的简单平和,诸如名利欲望的淡泊。
谢弥青(中国网球协会新闻发言人) 城市中的楼总是太高,遮住了行星也遮住了月亮。
阳光
从来照不到有地铁的地方。
白天再也看不到除了麻雀之外的鸟儿,晚上虽没有了狼的嗥叫,水泥堆积的阴影却让人彷徨...除了塑料与石块之外,城市还剩下些什么
不仅仅是汽车的废气让我们呼吸不畅。
啊,让我们到自然妈妈那儿去撒点儿野,就象重生于天地玄黄。
罗比(某户外杂志编者) 每到春暖花开时,蛰伏已久的城市人都在期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刻准备冲到野外释放聚积已久的激情。
户外运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户外运动,我们能够休养身心,开阔胸襟,通过户外运动,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潜能,增强自信,直面挑战... 小肖(某户外杂志社编辑) 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用不完的热量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负担。
于是要人为地在机器上跋涉,在充满氯气的池子里浮沉,在人造的雪花和冰面上打滚,在造作的水泥峭壁上攀爬...这真是愚蠢的奢侈啊
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不间断地投入金钱,操练贫瘠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码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有没有省钱的方法呢
其实也是有的。
把人生当作课堂,向一切人学习,就省了上学的钱。
徒步到远方去,就省了旅游的钱... 毕淑敏(某健康小报编辑) 天籁,城市人遗忘的声波,原来在大自然除人为的各种杂音外,还有鸟的歌唱,虫的低鸣,风的悠扬等,根本不必在扩音机前听着新世纪风。
野地里处处都是,用眼搜寻,站着观察的世界叫宏观,匍匐下来看见的沙、草、泥尘则是微观,小生物在其中悠游活动,宛如小千世界。
游乾桂(台湾散文家) 自然界的美色就因为人们的忙碌而被遗忘了,当我们闲下来,也都拾了回来, 开始有了人的知觉,听觉回来了,我们听见海的涛声;嗅觉回来了,我们闻到野花草的清香;味觉回来了,我们尝到野浆果的酸甜;视觉回来了,我们看见云雾缈缈的山岚;心也回来了,我们开始懂得什么叫做感动。
某散文家 现今,人们不断地走出繁华的都市,去到杳无人迹的山野,没有世人的注目也不为金钱的诱惑,他们只想面对永恒的大自然,与山的世界融合成一体。
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山是地球母亲的骄子,人类和高山有着不解的恋情。
高山冰川是地球江河之源,山中宝藏是人类生存物质的财富,山豁达的胸怀,高峻的雄伟的气魄启迪着人类,催人奋进。
史占春(登山家) 以平静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爱心投身大自然,返璞归真,对人的身心及品格都是一种陶冶,使人生亦有更深刻的体验。
人之所以能轰动一时实在于其品行而不在于其地位
携手登山更是对登山者进行人格和共事精神考验的难能可贵的试金石。
梁大章(梁启超侄后人) 环顾身边,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商品,那么多的讯息,那么多的噪音
无孔不入的声光色、欲望、诱惑...已经填满了人的意识,再也空不出空间让人聆听清晨的风声,去关心一粒种子如何发芽,或者一只蜜蜂如何酿出蜜糖。
莫尔.爱德(英.作家) 登上一览众山小的高度,感觉特好。
——是骤然间伟大了,还是更觉渺少了
小人,爬上高峰,便以为自己就是高峰,于是呼风唤雨,目空一切。
伟人,登临高峰,知道自己是站在大山托举的手掌上,于是目光更加远大,心怀更加广阔。
邹岳汉(散文诗作家) 被自然环绕,远离生活的压力,没有什么比这更惬意、更令人向往了。
抛弃都市生活的单调乏味正虾户外运动所追求的。
山区远足会将你带入高地世界,向你呈现出一片极具身体挑战而又绚烂宜人的风景。
克里斯.拜格肖(英.户外运动家) 在旅行中,不知道为什么,人很容易卸下伪装,没有太多的防备心,变得坦诚,善感。
因此旅行就是上一条Gap,让我们还可以偶尔抽身,不至于生于欲望,死于欲望。
李殿才(旅游杂志社长) 对许多人来说,登山是儿时梦想实现;对有些人而言,登山是让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成长的机会,让我们见到现实生活规范外的自己。
史蒂芬.考斯(美.电影家) 今天,当我们陷入机械化文明的磨难和无酬工作的单调乏味中的时候,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丘陵和森林,需要草木鸟兽的陪伴。
福格特(德.哲学家) 登山去
去聆听山的声响,自然里的平和会流入你的身,你的心,如同阳光洒落林间,微风令人神清气爽,暴风带给你穷的能量,忧愁则如秋叶落地般悄然离去。
约翰.缪尔(美.自然学者) 平时,我们都躺在屋子里,躺在床上,现在我们躺在大地上,地气没有阻隔地泌润着身心;平时,有许多东西罩着我们,使内心总不宁静,此时一下融到自然里,所有的一切都忘;逃离城市,逃离了工作,逃离了一切责任和义务,什么都不做了...这个特定的环境,使我们脱离了常态,进入一种超凡境界,如梦幻,如诗如画,有这么一次超越,就没白来这世界走一回... 一日,正在哈佛授课的桑塔耶拿,望着从窗外照进来的一束阳光,停了一会,突然将手中的粉笔往后一甩,说:“我与阳光有约
”他遂弃职而去。
秦杰秀(东北师范美术教授) 我们都住在大都会同一天空下,每次出门,不管是上班、上课、还是购物,总是感觉局促,人太多了,楼太多了,连呼吸也有点困难。
迷宫般的城市,日夜营造着莫名的紧张气氛,忧郁感觉。
有一天,我们顿悟了,世外桃源就在咫尺之外,那里有近乎原始的绿林,有与世无争的沧海桑田,有几乎连心跳也听得到的安静草原... 陈慧聪 (香港郊野\\\\海岸公园) 脱离闹市,在大自然里度过一段悠哉的时光,这才是现代野外生活的真谛,所以,没必要为了进行野外生活而请假。
只要周未趁着兴趣正浓,溜到野外去即可,向电视机,床铺等说声再见,而在充满清新空气的大自然中,悠然享受人生,这种方式说不定可为你心灵及健康带来意思不到的收获。
某户外杂志 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所谓天下,统指尘埃而言,人类群集的地方,不免争名夺利,烦恼困窘,一但登临高山之巅,距离拉远,自可产生清澈豁畅的想法,对尘世的各种负担捆绑自觉渺乎其微。
不屑于牵肠挂肚,作茧自缚。
黄宗和(台湾山岳协会主席) 如果仅仅是身体的放松,来到野外的话,心灵却仍然背负着不该有的重量,户外活动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甚至有人身在野外心系工作——哎呀
我的那个报表还没打完;哦,对了,下个星期的经理会议我还没准备呢...更有甚者,到了野外后仍念念不忘城里的各种好处,这里脏,那里乱,哪儿都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的明窗几净和井井有条,这类人往往存在于中坚的白领阶级,心灵中只有一个座标原点,那就是工作。
某户外杂志 人人都知运动对身体有好处,但香港大多数人,特别是女士及已经踏入中年的朋友,都是典型的城市人,假日睡至10时许,午餐当早餐,租套绿影带回家,看罢又到晚饭时间,这样就渡过了星期天;比较活泼的,也只是逛街购物,看电影。
如果日常从事文职工作,而假日又不好好利用,运动不足,会使身体机能加速退化,同时很容易会引发慢性疾病。
李日阳(香港远足指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