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对联名句
曾子名,字子舆,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勤奋好学,积极推动并且传播儒家思想。
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为后世所用。
《曾子》十句名言,深刻走心,引人深思。
一、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十双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着你,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二、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
行动不求立刻能够得到名声,做事情也不求能够马上成功。
自身所说的话,被后人所赞扬称颂。
三、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曾子·子思子》自身所做的事情,后人能够秉持。
君子能够一辈子去恪守那些好的信念。
四、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曾子》尽最大的努力讲求礼貌,以端庄的态度使得父母能够安享晚年。
父母有了过失,就应当去委婉的劝谏。
听从父母的指令,毫不懈怠。
快乐的去履行忠信之道,这样祸患也不会发生,这样便可以称作是孝顺了。
五、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曾子.制言》一个人如果其它比人的帮助,是很难成功的。
一匹马如果没有其他的马匹一同拉车,这样车子也不能够跑动。
六、吾日三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我每天都去反省自己,和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忠诚
和朋友之间交往是否讲求诚信,所学到的知识是否温习了
七、行欲先人,言欲后人。
——语出曾参《曾子·修身》做要在别人前头,说要在别人后头。
八、夫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后也;忠,德之正也。
——《曾子·子思子》孝顺,是修养自身道德的根本所在,悌是其次孝之后的道德修养。
信是在道德之后的敦厚;忠,可以体现出道德的纯正。
九、夫孝,天之经,地之义,而民之行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
——《曾子·仲尼闲居》丶。
十、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曾子·子恩子》
曾子的名言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矣。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
曾子的一句名言 “只要深信自己的道理对,虽有千万人反对,我还是干了” 原句是什么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
曾子的名言有哪些
1.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
——春秋·曾子2.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春秋·曾子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春秋·曾子
谁知道曾子的名言有哪些
1.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
——春秋·曾子 2.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春秋·曾子 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春秋·曾子
曾子的名言有哪些
诚实守信
用格言 名言 夸夸曾子
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创业不像读书,一天可以过好多年,创业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走。
——周晋峰故事1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
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
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
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
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
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2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处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
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
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
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
”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
”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
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