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谊的古诗词名句
关于友谊的古名句有很多比如:1、一生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出自:岑参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意思是: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出自: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意思是: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
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自: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意思是: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高适《别董大二首》意思是: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自: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意思是: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意思是: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湖南人写的和写湖南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登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赠长沙陈太守 李白 长沙七郡国,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容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谭嗣同,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曾国藩 登岳阳楼 独立烟波万顷间,心知胜景隔尘寰。
天当尽头疑无地,水到中心却有山。
孤棹风云来远域,层楼鼓角壮雄关。
诸侯事业如今古,不见仙人跨鹤还。
登岳阳楼 突兀高楼正倚城,洞庭春水坐来生。
三江到海风涛壮,万水浮空岛屿轻。
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
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
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谁为天下士,饮酒楼上头。
过洞庭湖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岳阳楼 湖山与我最多情,每到登临眼独明。
骇浪飞花衡岳雨,孤云落日鼎州晴。
高吟适有潜鱼跃,静坐如闻奏乐声。
屈原 《九歌》 九歌(一)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九歌(二)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搴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焱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馀,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九歌(三)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间。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九歌(四)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九歌(五) 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斋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壹阴兮壹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
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九歌(六) 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
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旍,登九天兮抚彗星。
怂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九歌(七) 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絙瑟兮交鼓,箫锺兮瑶虡。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九歌(八) 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灵何为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 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
九歌(九)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廕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猨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十) 国殇 操吾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九歌(十一) 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唉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贾似道为什么被称为蟋蟀宰相?
很多...1000多... 有名的是三里三别「酬韦韶州见寄」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杜甫 佳士欣相识,慈颜望远游。
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杜甫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
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
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
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
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
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
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
「长沙送李十一(衔)」杜甫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 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重送刘十弟判官」杜甫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
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
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
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登舟将适汉阳」杜甫 春宅弃汝去,秋帆催客归。
庭蔬尚在眼,浦浪已吹衣。
生理飘荡拙,有心迟暮违。
中原戎马盛,远道素书稀。
塞雁与时集,樯乌终岁飞。
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
「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杜甫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
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
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杜甫 朔风吹桂水,朔雪夜纷纷。
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烛斜初近见,舟重竟无闻。
不识山阴道,听鸡更忆君。
「对雪」杜甫 北雪犯长沙,胡云冷万家。
随风且间叶,带雨不成花。
金错囊从罄,银壶酒易赊。
无人竭浮蚁,有待至昏鸦。
「楼上」杜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
「送赵十七明府之县」杜甫 连城为宝重,茂宰得才新。
山雉迎舟楫,江花报邑人。
论交翻恨晚,卧病却愁春。
惠爱南翁悦,馀波及老身。
「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常识主, 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同豆卢峰知字韵」杜甫 炼金欧冶子,喷玉大宛儿。
符彩高无敌,聪明达所为。
梦兰他日应,折桂早年知。
烂漫通经术,光芒刷羽仪。
谢庭瞻不远,潘省会于斯。
倡和将雏曲,田翁号鹿皮。
「赠韦七赞善」杜甫 乡里衣冠不乏贤,杜陵韦曲未央前。
尔家最近魁三象, 时论同归尺五天。
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
洞庭春色悲公子,鰕菜忘归范蠡船。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杜甫 往别郇瑕地,于今四十年。
来簪御府笔,故泊洞庭船。
诗忆伤心处,春深把臂前。
南瞻按百越,黄帽待君偏。
「酬郭十五受判官」杜甫 才微岁老尚虚名,卧病江湖春复生。
药裹关心诗总废, 花枝照眼句还成。
只同燕石能星陨,自得隋珠觉夜明。
乔口橘洲风浪促,系帆何惜片时程。
「衡州送李大夫七丈勉赴广州」杜甫 斧钺下青冥,楼船过洞庭。
北风随爽气,南斗避文星。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
王孙丈人行,垂老见飘零。
「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
以下为杜甫补遗)」杜甫 道为谋书重,名因赋颂雄。
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乘骢。
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
唯馀旧台柏,萧瑟九原中。
「虢国夫人(一作《张祜集》灵台二首之一)」杜甫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蛾眉朝至尊。
「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一作畅当诗)」杜甫 酒渴爱江清,馀甘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沉冥。
「舟泛洞庭(一作过洞庭湖)」杜甫 蛟室围青草,龙堆拥白沙。
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
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
云山千万叠,底处上仙槎。
「李盐铁二首(一首题作李监宅,已见第九卷中)」杜甫 落叶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檐回。
一见能倾产,虚怀只爱才。
盐官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长吟」杜甫 江渚翻鸥戏,官桥带柳阴。
江飞竞渡日,草见蹋春心。
「绝句九首(前六首已见第十三卷中)」杜甫 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
都将百年兴,一望九江城。
水槛温江口,茅堂石笋西。
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
设道春来好,狂风大放颠。
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瞿唐怀古(以下草堂逸诗拾遗)」杜甫 西南万壑注,勍敌两崖开。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
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送司马入京」杜甫 群盗至今日,先朝忝从臣。
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秦。
黄阁长司谏,丹墀有故人。
向来论社稷,为话涕沾巾。
「寄高适」杜甫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
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
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
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送灵州李判官」杜甫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
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
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
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遣忧」杜甫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
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
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
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早花」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巴山」杜甫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
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
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收京」杜甫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
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
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杜甫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
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
念君经世乱,匹马向王畿。
「花底」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
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柳边」杜甫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
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
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
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杜甫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
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杜甫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
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
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杜甫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
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宋代奸臣及事迹
比较出名的是下边几个 北宋奸臣杨戬 在北宋的历史上关于杨戬在《宋史》中还专门有列传。
杨戬很小的时候就做了太监,因为善于揣测皇上的心意,用现在的话叫是比较会来事,成为太监中的主管,深得徽宗的喜爱。
被调到崇宁宫后,杨戬的地位及被宠信度进一步得到加大。
帮助徽宗实现各种梦想,谄媚功夫堪称一流,什么搬运花石纲,大兴土木建造各种宫殿、杨戬都非常积极和卖力。
杨戬与宦官童贯、梁师成、李彦,权臣蔡京、王黼、高俅、朱勔等,把持朝政,向宋徽宗进“丰、亨、豫、大”之言,竭全国之财,供其挥霍。
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民怨沸腾,币制混乱不堪,给北宋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徽宗是一个风流皇帝,据《宣和遗事》中介绍,精力旺盛的徽宗时不时在东京城里逛逛窑子,当时叫瓦肆。
徽宗勾搭上东京名妓李师师据说就是杨戬在中间拉的皮条。
徽宗每次逛窑子大都是由杨戬作陪或打前站。
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是很容易在玩女人方面被进一步的强化的,不管他的身份是皇帝还是别的什么人。
太监对徽宗的寻花问柳的嗜好没有任何的危害,很令人放心的。
徽宗在杨戬伴玩中得到了很多的实惠,为了感谢杨戬,徽宗让一个太监身份的人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
政和四年,杨戬已经官拜至彰化军节度使,手握重权,杨戬首创建立期门来行发号施令以巩固他的权力,其声势与当时的权臣梁师成不相伯仲。
梁师成也是个太监,有“影子宰相”之称,杨戬能跟梁叫板,可见当时声望之隆。
杨戬还曾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迁至太傅,其主张和想法影响着皇室的决策。
杨戬、童贯两个太监一文一武把持着朝政,成为大宋王朝的一种悲哀,这种很怪异现象是北宋末年朝纲腐败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这一点在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水浒传》中也多有提及。
是害死宋江、卢俊义等人的主犯之一。
在小说家凌蒙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中就有一个艳情短篇说的是杨戬府中的侍妾与歌姬非常多,她们年方少艾,而杨戬又是个阉人,空闺难守,就设法把一名在馆中作门客的青年男子留在内室。
后来杨戬发现秘密,把那男子抓获残酷地阉割。
杨戬做阉割之活做得很漂亮。
可见已所不欲则施之于人也。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也是仗着杨戬的威风鱼肉乡里;《金屋梦》(又名《续金瓶梅》或《隔帘花影》)中也有他的影子。
童贯 童贯(1054-1126) 北宋宦官,“六贼”之一。
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今属河南)人。
性巧媚。
初任供奉官,在杭州为徽宗搜括书画奇巧。
助蔡京为相。
京荐其为西北监军,领枢密院事,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
时称蔡京为“公相”,称他为“媪相”,为“六贼”之一。
宣和四年.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
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开封。
随徽宗南逃。
钦宗即位,被处死。
《宋史》列为“奸臣”。
蔡京(1047~1126),北宋末权奸。
字元长。
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
熙宁三年(1070)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元□元年(1086),司马光任宰相,下令废罢王安石推行的新法。
蔡京按照限令于五日内在开封府所属各县全部改募役为差役,受到司马光的称赞。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蔡京任权户部尚书,力助宰相章□重行新法。
宋徽宗赵佶即位,蔡京被弹劾夺职,闲居杭州。
宋徽宗派宦官童贯到杭州访求书画奇巧,蔡京勾结童贯,以书画达于禁中,得以重新起用。
崇宁元年(1102),他乘机排挤掉宰相韩忠彦、曾布,而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蔡京善于奉迎,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
他与宦官童贯、杨戬、梁师成、李彦,权臣王黼、高俅、朱勔等,把持朝政,向宋徽宗进“丰、亨、豫、大”之言,竭全国之财,供其挥霍。
设应奉局和造作局,大兴花石纲之役;建延福宫、艮岳,耗费巨万;设“西城括田所”,大肆搜括民田;为弥补财政亏空,尽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民怨沸腾,币制混乱不堪,给北宋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蔡京是北宋最腐败昏庸的宰相之一。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童贯、朱勔、李彦、王黼、梁师成为六贼。
而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
秦桧 南宋权奸、卖国贼。
字会之。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登进士第,历官太学学正、职方员外郎、御史中丞。
曾主张抗金,反对割地求和。
金军攻占开封后,欲立张邦昌为帝,秦桧进议状,主张另立宋朝宗室为帝,反对成立张邦昌伪楚政权,遂被金军驱掳北去,旋即降敌。
秦桧在金廷大倡和议,故于建炎四年(1130)被金将完颜昌放回南宋。
秦桧得宋高宗赵构信用,官至宰相,因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罢相闲居。
绍兴七年(1137),秦桧任枢密使,与宰相张浚劝说宋高宗收回由岳飞并统淮西等军的成命,招致淮西军的哗变投敌。
绍兴八年,秦桧重新拜相,力主和议,代表宋高宗向金使跪接诏书。
绍兴十年,金朝都元帅完颜宗弼领兵南侵,岳飞等军大举北伐,屡破金军,进逼开封,秦桧却怂恿宋高宗迫令班师(见郾城之战)。
绍兴十一年,宋高宗与秦桧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军权,诬构谋反罪状,杀害岳飞,与金朝再次签订屈辱的和约(见绍兴和议)。
宋向金称臣、纳贡、割地,金朝规定宋高宗不许以无罪去首相。
秦桧再次任相十八年,独揽朝政,排除异已,大兴文字狱,极力贬斥主张抗金的官员,压制抗金舆论,篡改官史,奖励歌颂和议的诗文。
他还任用李椿年等推行经界法,丈量土地,复位两税等税额,又密令各地暗增民税十分之七八,使很多贫民下户因横征暴敛而家破人亡。
绍兴二十五年病死。
贾似道 贾似道(1213~1275年),字师宪,天台人。
贾涉之子;母胡氏,为涉之出妾。
涉死,年仅十一岁。
后以父荫为嘉兴司仓。
嘉熙二年(1238年)登进士第,时姐已为宋理宗贵妃,得擢太常丞、军器监。
京尹史岩之言其材可大用,遂升知澧州。
淳佑元年(1241年),改湖广统领,始领军事。
三年,加户部侍郎。
五年,以宝章阁直学士为沿江制置副使、知江州兼江西路安抚使,再迁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得便宜行事。
九年,加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
十年,以端明殿学士移镇两淮。
宝佑二年(1254年)加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
四年,加参知政事。
五年,加知枢密院事。
六年,改两淮宣抚大使。
其主要职任均为护边、屯垦、招徕。
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兵分三路大举攻宋,蒙古大汗蒙哥自攻四川,其弟忽必烈(后为元世祖)攻鄂州,另一路由云南入广西攻湖南。
朝廷大震。
理宗即军中拜似道为右丞相,令率军援鄂。
坚守凡四月,时蒙哥已于九月间在四川中箭死,忽必烈急欲攻下鄂州,至闰十一月仍无望,乃撒军。
宋朝的威胁暂时解除。
当时吴潜、丁大全实任左、右丞相,理宗对他们的一切措施均感不满,于是加似道少傅,召入朝。
从此专国政。
似道首先禁绝宦官干政和外戚弄权,使内外肃然。
继行公田法,用语限价购买大地主超额土地,废止和籴,以其租谷作军饷,充实国库。
又制狭口阔底斛式颁行全国,减轻贫苦者的超剥削。
这些措施原都有利国计民生,但却招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不满。
景定五年(1264年),理宗死,宋度宗立。
咸淳三年(1267年),进似道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在此期间,元军军力大增。
咸淳七年,围攻襄阳,九年,守将吕文焕投降,元世宗忽必烈乃决策灭宋。
十年,元军自襄阳东下,鄂州、江州、安庆守将皆降。
德佑元年(1275年)正月,似道亲出督师,二月,至安庆鲁港,与元兵相遇,大将夏贵先已决计降元,至是不战而去,且扬言前锋已败,摇动军心,致全军溃散。
事闻,似道罢官、贬逐,八月,为监送官郑虎臣擅杀于漳州。
未久,宋亦亡。
(按:《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
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奸事。
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
当时蒙哥新死,似道已知,遣使约和之日,正忽必烈决定退兵之时,那有称臣之理
此时如能达成合理和议,亦未始非为好事。
实则宋、元兵事之开,乃史嵩之等人侥幸邀功之心造成,至似道之时,宋朝已颓象四露,这非贾的责任,相反他是背包袱的。
我们认为,贾似道其人聪明才具皆有,但少沉厚之气,遇事过于自信,不易发挥他人作用;他的各种措施,还是为宋朝的多,为私家的少。
他的进身,虽有其姐的作用,但贾妃淳佑七年已死,可见他的获得理宗信用,还是由于他的才具。
他的行公田法,事实上是他最后失败以致杀身的原因。
那些降将和杀他的郑虎臣就都是大地主。
范文焕、范文虎、夏贵等都富贵已极,他们不愿打仗,处处拥兵自重,这种积弊原是宋朝“祖宗御将之法”造成的。
贾似道亲出“督师”,已是孤注一掷。
历史上大概也没有这样的“奸臣”。
宋亡后,元世祖曾问宋降将:“尔等何降之易耶
”答云:“宋有强臣贾似道擅国柄,每优礼文士,而独轻武官。
臣等积久不平,心离体解,所以望风送款也
”元世祖说:“正如所言,则似道轻汝也固宜
”可见,这些降将也只说似道重文士轻武人,没有其它“误国欺君”的指责。
他们所说降敌的理由,反被敌人所讥笑,这倒很有意思。
所以,《宋史》之言是偏颇的。
对贾似道的历史还需研究,我们此处只约略介绍他的行迹,不采传说的贬词。
此人虽于政不通,然精于逗蟋蟀,更专门著有《促织经》,人称“贾虫”。
南宋最后一个名将孟珙临死前推举贾似道出镇京湖制置使,作自己的继任者(相当于北部方向的东部军区总司令) 而且贾似道干得相当不错,所以才升迁为右丞相。
客观的说,贾似道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私德不好。
但是,他是所有南宋剩下的资历够当宰相的人里最强的了。
其他的人干脆就是只会写道德文章的腐儒。
当时文武全才的人不是没有,但是类似李庭芝之类文武全才的人,资历实在太浅,不能服众。
李庭芝本人都是贾似道特进超擢,跳级提拔,才能担任制置司参议这个相当于军区参谋长的职位。
再比如文天祥,贾似道在淳佑九年(1249年)为京湖制置使的时候,他在这之前淳佑4年中状元,进翰林院,结果才过了2年就父亲死了回去守孝了,然后在低级官职上起伏了十几年做过八品的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九年(1273年),起为湖南提刑,1274年改知赣州。
1275年勤王,才除知平江府,勤王入京后才除知临安府。
1276年,已经是襄阳溃败了,才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 可以说 贾似道是 当时没办法,青黄不接时矮子里拔高子拔出来的。
又许多人都说贾似道是靠裙带关系上台的 但实际上贾似道在淳佑九年(1249年)由盂珙临死前推荐而得以出镇京湖制置使做盂珙的继任者。
贾氏专宠后宫,始自绍定四年(1231)七月,至淳佑七年(1247)二月病故。
淳佑九年九月,以阎氏为贵妃,自此阎氏专宠。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贾似道一步步升为宰相 并不是贾妃的缘故,而纯粹是宋末当时确实没有更拿的出手的人选了 再补充下什么叫公田法 南宋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对农民课重税,在正税之外,更加上经制钱、总制钱等杂税;为了调度边境的军粮施行和籴,负担就只有落在一般农民身上了。
另外,政府在财政困苦时,为了救急,乱发一种称为会子的不兑换纸币,造成通货的恶性膨胀,物价腾贵,更加深财政的困难。
面对这种愈形恶化的财政困难,在南宋末期的十三世纪后半,贾似道(一二一三~七五年)发布了公田法。
限制大地主的田土额度,超过部分的三分之一由政府收买为公田,公田交由佃户耕作,然后以其佃租作为军粮。
这种办法,是希望达到抑制土地和调度军粮两种目的。
这种办法虽只实施於浙西路(浙江西部),而且遭到地主的反对,但一直实行到南宋灭亡,还是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成果,暂时地支撑了南宋末期的财政。
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的均田地的法子来限制大地主隐瞒偷逃税款,保证军需。
然而这个法子把那些儒生大地主们得罪的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