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评价李贺的诗句

评价李贺的诗句

时间:2014-08-04 22:04

求对李贺一首诗的具体评价(哪一首都可以)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贺的诗

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弓。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这是开头气氛悲凉,场面阔大。

读过这几句,顿时,但又使人觉得景色十分刚硬,寒冷直浸入肌骨,将月比作弓,使人想起无比锋利的武器。

虽显肃杀,但无凄惨。

且前两句对仗工整。

工整对仗,且又将景色描写如此到位,功夫十分不一般。

读过诗的后两句之后,宛如沙沙战鼓传入耳际,轻盈驰骋沙场之上映入眼帘,急切而又略带畅快欣喜。

第三句则是一口热血不得吐出,愤懑填胸,却无哀怨之情。

但诗中比锋太平,景色亦未显突出,整首诗未免缺乏力道。

雁门太守行①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色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②,霜重鼓寒声不起。

辗君上意,提携玉龙③为君死。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诗歌的突出特点。

在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

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

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

战国时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

“玉龙”,用以称剑。

黄金、 白玉, 其质地和色泽, 都为世人所重。

“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是求贤若渴的象征。

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

其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