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松树 的诗句古诗

松树 的诗句古诗

时间:2016-12-30 04:31

关于松树的古诗大全

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魏晋·左思、史·郁郁涧底松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鹤《小松》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3、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译: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4、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唐·李群玉《书院二小松》译: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5、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唐·李商隐《题小松》译: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6、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唐·成彦雄《松》译:大夫松,名气高扬,古今赞赏它的人无数

但是它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显得十分的出众

等到山头安静下来的时候,只看到悬崖孤松之上,悬挂着一轮残阳和几片飘渺的云朵

7、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译: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8、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唐·李贺《五粒小松歌》译: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刘桢《赠从弟》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

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现代·陈毅《青松》译: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11、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唐·张九龄《答陆澧》译: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

1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译: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13、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译: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14、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译: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15、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唐·李白《山人劝酒》译:苍劲入云的青松,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关于松树的诗句古诗

南轩松作者: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古柏行作者:杜甫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题五松驿作者:李涉云木苍苍数万株,此中言命的应无。

人生不得如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关于松树的古诗

青松朝代:现代作者:陈毅原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戏题松树朝代:唐代作者:皎然原文: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南轩松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画松朝代:唐代作者:景云原文: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关于松树的古诗和名句有哪些

1、何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2、流而不返水也以时迁者,松柏也。

——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4、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李涉《题五松驿》5、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7、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苏辙《服茯苓赋叙》8、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张耒《夜坐》9、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岑参《感遇》10、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李白《古风》

与松树有关的诗句

南方的大片红土地上,无不漫山遍野地生长着郁苍茂密的松树,它不渴求平整、松软、肥沃的土壤条件,任何山峦、沟壑、石山、悬崖都能快乐坚强地生长。

它苍劲挺拔,朴实无华,与丗无争,静静地为地球防守,为人类站岗。

抵挡人类、自然带来的各种灾害。

它的那种顽强而又随其自然的乐观精神,或许会使那些生于富贵养尊处优的高等动物汗颜;它的这种奉献精神使当今被金钱扭曲心灵的人类,也许会感到羞愧。

春不荣华冬不枯,云去雾来只如无。

不争俏不争春,管它春夏与秋冬我自岿然不动。

这就是松树的风格和精神。

他没有春天里桃树的争妍斗艳,也没有夏天里梧桐那硕大的叶片,还没有秋天里银杏树的一身金色的外衣。

更没有枫树那裁剪精美的叶子,会随机应变,春天青翠欲滴,冬天火红热辣。

清高自洁的松树,一年四季,它只是穿着朴素绿色外套。

不管气候如何多变,他总是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任凭东南西北风,丝毫不畏强暴,品质坚强。

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绚丽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

松树虽不比上那些名贵树种,它身价低贱,非常普通。

它的躯干、枝枝叶叶常常被粉身碎骨,进寻常百姓家取暖、烧饭。

跟蜡烛一样以身殉职。

砍伐以后,它的生命已终结,却还会将体内最后的油脂泌出献给人类。

至始至终都是那种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

“它不管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一粒种子,这一粒种子不管是你有意种的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丢落的,总之,只要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暑,随时随地茁壮成长。

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除虫,也不需要浇水灌溉。

狂风吹不倒他,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他,干旱旱不坏他。

它只是一味的无忧无虑的生长。

”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为首。

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

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

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

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缺名四:“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清高宗御制诗三集也曰:“南宋马远有岁寒三友图。

所绘松竹梅。

三友图在内府。

乾隆帝有题诗。

”据此,足见宋代已把松、竹、梅作为岁寒三友了。

这一图案花纹,明清以来的瓷器、衣料、家具、建筑等应用较多。

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承光殿东侧有株油松,已有800多岁,当年乾隆皇帝见它浓荫蔽日,遂封为“遮荫侯”。

在北京市延庆县的松山天然森林公园,共有十大风景点,“原始松树林”是其中之一。

林中有一棵“松树王”,直径有76厘米,已经活了500多年。

在内蒙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黄河西岸的黄土丘陵沟堑 区,生长着一株年代久远的古松,其体格魁伟,高达25米, 胸径134厘米,冠幅14.5×16.4米,材积13.立方米,树龄已近900岁,被人称作“油松王”。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县南山寺殿后洞峭壁上有一棵古松,树龄已达3000多年,被认为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一棵最古老的松树。

虽历尽风雨寒暑,但一直苍劲挺拔,繁茂葱郁。

在崖上刻有“不老松”三字,游人前往参观,常与古松合影,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

古人画松多以松石点缀山水,在唐代的山水画中已形成了一种风气,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松石山水画家,他们把松石作为山水的一部分,刻意加工,使画面呈现出“妙之至极”的韵致。

唐代张璪写松,很能用笔法,“常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槎牙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

”而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更是被历代的艺术家所服膺,成为中国画论中的千古玉律。

五代后梁的荆浩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一面“耕而食之”,一面深入观察大自然,那“翔鳞乘空”、“欲附云汉”的古松,使他倍感惊讶,“携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

” 北宋的李成、郭熙,宋代的李唐、马远,元代的王蒙,清代的弘仁、石涛、梅清等,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画家,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松的画法自然呈现出各异的形态。

唐以前的画家追求精心描绘理想的真实境界,注重真实物象的再现。

而五代以后,画家们则不但能师法造化,更能中得心源,将生活的感受和松的自然变化相结合,赋予松以人的品格和风骨,使作品的意境、寓意更丰富、更深刻、更具个性化。

古代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创造,总结出一整套极完整且系统化的画学理论,也形成了一个极富特色的艺术程式,它体系完备而又极其灵活多变,反映出画家对大自然敏锐的理解、对艺术深刻的体会。

松的画法与国画中山石、人物、花卉等一样式样丰富,可以说它是一种便于掌握的类型化的处理方法,以利于画家从纷繁琐碎杂乱的现实景物中寻找到具有典型性的形式语言。

当代画家,黄宾虹在构图、立意上,无一点常套,不拘泥古法,不依样葫芦。

朱宣咸笔下的劲松顶天立地、巍然挺拔、果断而强悍、迎风冒寒、树干苍劲、松针如铁,有屹立雄健、刚直凝练、气雄力坚的特点。

潘天寿先生的作品生气勃勃,淋漓壮阔,属雄健一派。

他所作的用坚劲沉着的线条,枝枝如铁,背景始信峰只寥寥数笔,却挺俊奇特、品格高妙。

一株老松,盘根石畔,古干槎牙,神清骨峭,苍劲的书法题字占据了画面的一半,真是“树如屈铁山画沙,笔能扛鼎腾龙蛇”。

纸上风光,笔端气韵,往往都是创作者本人性情与心迹的传写。

高贺琪一直力求文化和思想的呈示。

最显著的,便是那种“心意”的流布。

天胎地息,以深以安,逍遥容与,悠然穆然。

或以情景相遭,生发一种意象;或由物我相忘,达至一种境界。

是理趣的,又是感受的;是深入的,更是升华的;风鸣秋籁,雪酿冬心;倦鸟无声,游鱼唼喋;心花意蕊,如拈如笑;竹树云根,可栖可拜……这既是高贺琪的画境,也是她的心境。

: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

唐 成彦雄: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唐 韩溉: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 东晋 谢道韫:遥远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艳歌行》: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薰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

魏 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南朝 梁 范云《咏寒松诗》: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全唐诗》 李峤: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元· 白朴《朝中措》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四折 林景熙《霁山集》四《五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篁为岁寒友,” 李方膺《苍松怪石图题诗》: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山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与冰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白居易《栽松》二首: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白居易《咏松》: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皇甫松《古松感兴》: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李白《南轩松》: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刘琨《扶风歌》: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离离。

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

洛阳发中梁。

松树窃自悲。

斧锯截是松。

松树东西摧。

特作四轮车。

载至洛阳宫。

观者莫不叹。

问是何山材。

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

被之用丹漆。

熏用苏合香。

本自南山松。

今为宫殿梁。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步游三衢旁。

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

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

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

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

垂涕悲故时。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

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

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

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

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柳宗元《孤松》: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清 陆惠心《咏松》: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

漫道无华争俏丽,长青更胜一时芳。

风吹雨打永无凋,雪压霜欺不折腰。

拔地苍龙诚大器,路人敢笑未凌霄

身寄南山不老翁,冰霜历尽志尤雄。

欣偕瑞鹤凌空舞,乐伴祥云赏日红。

遮云蔽日斗天公,伴月陪星入太空。

拔俗超凡君子志,疾风骤雨显英雄。

关于松树的古诗和名句

《咏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知松高洁,待到时。

《咏松》(宋)吴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

惆怅念所思。

岂为今朝见。

恍惚诚有之。

泽中生乔松。

万世未可期。

高鸟摩天飞。

凌云共游嬉。

岂有孤行士。

垂涕悲故时。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临四野。

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

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

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

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

岂复叹咨嗟。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东门。

遥望首阳基。

松柏郁森沈。

鹂黄相与嬉。

逍遥九曲间。

徘徊欲何之。

念我平居时。

郁然思妖姬。

《拟嵇中散咏松诗》(晋)谢道蕴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

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晨。

远去何所依。

因值孤生松。

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

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咏寒松诗》(南朝)范云 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

负雪见贞心。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贤,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题遗爱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

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

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笔写形难似,琴偷韵易迷。

暑天风槭槭,晴夜露凄凄。

独契依为舍,闲行绕作蹊。

栋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栖。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咏松》(宋)吴芾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

《咏松》(清)陆惠心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

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赞美松树的诗句古诗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