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大别山的句子有哪些
为将者,必须要有洞悉全局的战略眼光,和丁伟一样,楚云飞也是难得一见的将帅之才,除了军事能力十分出色外,楚云飞的战略眼光也是十分之高,关于楚云飞的战略眼光,我们通过几个细节就能看出来。
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楚云飞令自己的一个炮兵营和步兵营进驻大孤镇,提前抢占有利地势,要知道大孤镇可是李云龙的底盘,一旦将来双方交战,楚云飞就能将李云龙的部队一分为二,其用心何其歹毒,虽然最终以失败而结束,但是不可否认楚云飞的未雨绸缪,在抗日战争还未结束的时候,已经为下一场战争做好了准备。
淮海战役中,楚云飞因伤住进医院,在医院养伤期间,楚云飞关于当时的局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候,楚云飞已经看出了解放军的真正用意,那就是实施战略大迂回,表面上避免与国军重兵交锋,实际上是直插国军后方,完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然后再往回打,一举吞掉长江以南的全部国军。
而后来的局势也正如楚云飞所料,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后,解放军对国军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国军最终无力回天,只得败退台湾。
由此可见楚云飞的战略眼光之深,而楚云飞之所以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古代军事历史的深刻研究,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为了消灭南宋和金国,成吉思汗就曾实施借道南宋消灭金国,然后一举灭掉南宋的计划,最终顺利消灭了金国,可见楚云飞不光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而且还是一位十分出色的谋略家。
描写巢湖的古诗
1925年1月,经陈赓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共产主义信仰成为他以后近20年政治生活的准绳。
与蒋先云、周逸群、许继慎、李之龙、陈赓等人都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重要人物,同“孙文主义学会”的右派进行了坚决斗争。
同年2月,左权开始步入军事生涯,在讨伐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中,作战英勇,曾任黄埔军校学生军(党军)教导团排、连长。
6月回师广州后,左权又参加了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战斗。
7月,在程潜攻鄂军(后来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卫队任连长,参加了彻底消灭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
1925年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留学,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9月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左权学习刻苦,善于思索。
所以在军事、政治考试中,常能旁征博引,阐其旨趣。
1930年6月,左权回到上海,9月经厦门、龙岩进入闽西苏区。
初任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11月,当选为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常委,12月初为红新12军军长。
1931年初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作战参谋,6月升为参谋处长,开始显露出较强的组织才能。
12月,受中央军委派遣前往宁都附近的固村圩,协同王稼祥、刘伯坚从事国民党第26路军起义的联络指挥工作。
随后担任红军第五军团(由宁都起义部队改编)第15军政委,不久,任军长兼政委。
1932年6月,受王明左倾路线的迫害,左权被撤销军长兼政委的职务,调至红军学校任教官。
1933年12月,他任红一军团参谋长。
这时,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已经开始,战斗频繁而且极为艰苦。
即使几天几夜不睡觉,他也从来没有表现过倦怠、疏忽、放任与暴躁。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左权随先头部队指挥作战。
在攻打贵州施秉:城时,他身先士卒,指挥果敢,行动迅猛,保证了大部队的顺利通过。
5月,在强渡大渡河;的作战中,左权率部先是在崎岖的小路中轻装疾行,出敌不意地直取小相岭隘口,攻下越西县城。
之后一天急行140华里越过晒经关,他率军攻占了大树堡渡口,以佯渡之态势转移了敌军对安顺场方向的注意,成功地掩护了红1师从安顺场渡过大渡河。
最终中央红军主力全部通过泸定桥,甩掉了尾追不舍的国民党中央军。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1月中旬,在山城堡,左权、聂荣臻指挥红一军团与红15军团一部完成了对胡宗南78师的包围。
21日发起总攻,经过一昼夜激战,歼敌两个团,胡部的另几个师也被红军兄弟部队击败,山城堡一仗共毙俘敌军15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苏区的进犯,稳定了陕北的局面。
刘伯承说:左权同志部署作战是细致周密的,1936年双十二事变前夜的陕北山城堡战斗,就是一个范例。
来过天堂寨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去过天堂寨的名人太多了,诗人王维、红巾军元帅徐寿辉、刘伯承、千里大跃进,高俊亭、张体学、刘敏,农民英雄马朝柱在此抗击清军。
天堂寨自古称为多云山,晴日当空,云亦不断,山以云为衣、云以山为体,可谓“千岩万壑生紫烟,山在虚无缥缈间”,故而得名。
后因起义军多聚集于此,成为山寨,又因山多瀑布流淌,泉水丰盈,山塘遍布,多称为“田塘寨”;古代至今,因奇山、秀水、瀑布多引文人雅士往之,遂改称“天堂寨”,意喻之人间天堂、世外桃源。
更因此天堂寨自古文人趋往、诗词丰富,诗人王维在天堂寨留下“幽篁山庄”成为文人汇聚之所,从此天堂寨传古至今。
天堂寨地理位置独特而又优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楚汉之时,兵家相交首当其冲;南宋文天祥抗元;至元朝,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在此拥义军百万,割据一方。
上世纪20年代,工农红军红31、32师在此诞生,一举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时期,安徽省委员会迁至天堂寨所在县城金寨县(时称立煌县),成为鄂豫皖抗日指挥中心;1947年,著名的“千里跃进大别山”在天堂寨一线展开,刘邓大军由此西逼武汉、东指南京,成为新中国解放的里程碑。
古寨遗风:天堂寨有着多处农民起义的人文景观遗址。
天堂寨主峰,地势险要,横亘鄂皖,为兵家必争之地。
南宋末,程伦为抗元在多云山(天堂寨峰)初建天堂寨。
后元末僧人彭莹和布贩徐寿辉聚众反元重建天堂寨。
历代民众,为反抗压迫,聚集天堂寨,留下了多处历史遗址,古朴陈旧的古遗址,融入天堂寨的自然山林中,给人以历史析沧桑感。
古诗云:“岩石古寨插云间,吴楚东南第一关”,“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写的便是这一史实。
天堂寨主峰常年云雾缭绕,是观日出、云海的最佳去处,如适逢时节,还能见到彩色佛光。
有诗云:“昔日此处最多云,今日欣看云雾生,眼底群山忽不见,直疑奂在小蓬莱。
”因此,刘禹锡有诗:“东望云山日夕佳”。
公元前570年,楚子重伐吴,克鸠鹚,曾至于此。
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派同榜进士程纶入大别山组织西义军,多云山义民傅高率众响应,于1277年在多云山重建天堂寨,后兵败溃散。
元末,当地布贩徐寿辉、江西僧人彭莹玉、麻城铁匠邹普胜共商反元起义,推徐主盟,并于1351年重建天堂寨,聚众数万揭竿而起,号称“红巾军”。
同年8月,取罗田,克浠水,称帝清泉寺,国号“天完”,建元“治平”。
声势浩大,席卷东南数省,割据一方,称帝11年。
在天堂寨留下的天塘、走马场、造钱凹、逍遥宫、无敌碑、神谷仓等遗址尚依 稀可辨。
明初,设多云巡检司,驻军防守。
公元前506年,大军事家孙武率吴军横扫皖西,天堂寨上狼烟四起。
吴国五战五捷,统治皖西33年。
吴王在此用青铜制戈、冶剑。
天堂寨至今尚存“剑劈石”、“舞剑锋”。
吴戟于1980年在霍山出土,上有铭文“攻吾工年自作用戟”;吴王戈于1995年在六安出土,上有铭文“工虞王姑发者坂自作元用”。
“者坂”即诸樊,吴王诸樊戈无疑。
屈原翻越大别山取道寿春,一路上忧国忧民,在途经天堂寨时,心事浩茫,写下著名诗篇《天问》。
这是一篇言天体天庭、江山社稷的奇文,将宇宙间万物的发展变化以天道天理论之,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块不配的丰碑。
如今吴楚争霸的屯兵之寨早毁天战火,烽火台遗址变迁难以考证。
但大别山群众为纪念屈原,把天堂寨观景台西边一处人形巨崖称为“屈原问天”,附近还有一组笔架岩、落笔峰、剪刀石、书僮追主、书箱石等与屈原有关的景观,形象而生动地传颂着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操。
1996年中央电视台《中华文明之光》节目曾对屈原巡视奉春这一史实作过回顾。
河南监军王鼎,以天堂寨为中枢,联络江淮间其它各寨,号称江淮七十二寨,开展反清斗争达数年之久。
清兵入关后,农民英雄马朝柱也曾以天堂寨为基地聚众反清,并以天堂寨东南角上一扇形石洞为议事厅。
1861年,陈玉成、赖文光与捻军龚得树部会合,为挽救安庆危局,与清军将领曾国藩部在;黑石渡附近进行一声恶战。
直杀得血雨三日,天错地暗,天堂寨地区又成了太平军与清军争夺的要塞。
当时林湖北总督胡翼评价天堂寨,“此山内可固鄂,外可图皖,竭力经营,守备完固,则平时有藜藿不捋之威,临时得高屋建瓴之势,中枢独运,妙利无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抗日游击队、新四军、解放军如高俊亭、张体学、刘敏、廖鹏诸部常出入天堂寨,灵活作战。
大别山革命斗争如火如荼,1929年,大别山北麓相继爆发了立夏节和六霍两面三刀大起义,诞生了两支工农红军,天堂寨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北上抗日后,大别山红旗不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根据提示,写出带有“ 海”字的成语:1、泛指全国各地2、比喻危险之地3、比喻没有消息4、比喻力量强
五湖四海、刀山火海、石沉大海、排山倒海、人山人海、大海捞针。
一、五湖四海释义:指全国各地。
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出处:唐·吕岩《绝句》:“斗笠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译文:斗笠化作船帆,扇子化成舟,全国各地任意遨游。
二、刀山火海释义: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
也说火海刀山。
出处: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此刻,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
”例句:意志顽强的人,刀山火海也敢闯。
三、石沉大海释义:把石头扔到海里会沉下去,再也找不到。
比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消息,或者比喻投入的东西得不到回报。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译文:如果他不来,就如同把石头扔进大海里,再也得不到他的消息了。
四、排山倒海释义: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译文:病痛来的时候就像一位十分强力的敌人,如同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一样让人难以抵挡。
五、人山人海释义: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这寺中每日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布施的财物不计其数。
译文:这座寺院每天聚集的人非常多,很是热闹,布施的财物没办法计算。
六、大海捞针释义: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范围大,没有线索,事情很难办成,无从寻觅,含有白费力气之意。
出处:明王錂《春芜记·定计》:觅利如大海捞针,搅祸似干柴引火。
译文:寻找利益如同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无从寻觅,因祸受到牵连如同用干柴引火,一触即发。
刘伯承诗
《刘伯承同志五十寿祝(二首)》 叶剑英 一 太行游击费纠缠, 撑住平辽半壁天。
遍体弹痕余只眼, 寿君高唱凯歌旋。
二 细柳营中寂不哗, 枪垣炮堵即吾家。
将军五十人称健, 斩得倭酋不自夸。
《赞军神》 铁骨钢筋铸军魂,英雄气概泣鬼神。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刘伯承赞 文 \\\/ 人在天涯行 早年加入革命党,南昌起义献智囊。
伏龙芝院学军事,中央军委参谋长。
遵义会议立场硬,坚决拥护毛主张。
红军长征过彝区,凉山结盟美名扬。
率师强渡大渡河,神速越过金沙江。
七七事变烽火起,三原誓师赴疆场。
设伏日军神头岭,夜袭阳明飞机场。
捣毁交通破囚笼,沉着从容反扫荡。
八年抗战功勋著,雄师劲旅出太行。
和平谈判烟雾起,阻击阎军战上党。
出击陇海滞敌进,挥师豫北敌惊慌。
千里跃进大别山,中原逐鹿气运昌。
钳制打援歼百韬,强攻宿县占徐蚌, 诱敌深入灭黄维,淮海战役战辉煌。
钟山风雨起苍黄,千帆竞发过长江。
摧枯拉朽如破竹,蒋家王朝气数亡。
迂回川黔取西南,雄师铁戈入西藏。
攻城略地若韩信,运筹帷幄似张良。
九处伤疤为民众,一只慧眼济沧桑。
身经千战誉军神,当代孙武无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