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永远怀念的诗句

永远怀念的诗句

时间:2016-03-07 21:02

六年级上册语文20课全文理解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字词,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重点:体会整首诗的意思,感情朗读。

难点:理解诗中含义深刻的字词。

一、导入1.这个单元我们一直跟随着课文的学习,认识并了解了我国的一位大文豪——鲁迅。

(出示鲁迅画像)可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了。

鲁迅走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很多,我们有怀念,更有那深深的思考。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有的人(板书)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诗人亲自参加了他的纪念活动,看到了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和崇敬,于是便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3.齐读课题2遍。

读了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了解副标题。

(这首诗是纪念鲁迅的)补充说明课题内容。

过渡:“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二、初读感知,学习第一小节1.自由朗读,把句子读准确,思考:“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2.交流:①(指名读,男女生读,注意:小节之间的停顿,句子的流畅度)②汇报:“有的人”指的是哪些人

归结为两类人:骑;俯。

过渡:对于这样的两类人,诗人作了自己的看法。

3.出示第一小节①自己读读,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两个死,两个活,意思一样吗

分别指什么

说说你的理解。

②小结:有的人,肉体活着,但是生命毫无价值,就同死了一样;有的人,肉体虽然死了,但是他的思想,精神却永存。

3.过渡:同学们,你们觉得鲁迅是属于哪一种人呢

这首诗就是为纪念鲁迅而写的。

三、学习2——4小节1.请同学们默读诗歌2——4小节,看看哪些句子是写鲁迅的

找出来读一读。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①说说自己的理解。

做牛马——读着这句话,我的眼前就出现了:那个夜晚,鲁迅为一位车夫包扎伤口。

素不相识,却那么耐心,关心。

半跪着,就那么半跪着好长时间,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作野草——野草有什么特点

(生命力极强)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不怕风雨狂,不怕烈火烧;)为什么要把鲁迅比作野草

(当时的环境那么险恶,反动统治者总是那么凶暴,阻止着鲁迅的一切行为。

而鲁迅却始终爱憎分明,用手中的笔不断地与他们顽强作战,正如白居易所说的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多数人活——总是想到别人,关心别人,关心女佣,关心车夫,关心卖票青年……②引读小结:是啊,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学生接读: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鲁迅就是这样一个有着与野草一般顽强精神的人——学生接读: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鲁迅就是这样一个心中总是装着别人,为别人着想的人——学生接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啊

你来读一读。

指名。

评价:你的朗读铿锵有力,能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吗

怀着崇敬之情来读一读吧。

(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表现诗人对鲁迅的怀念吧

)(齐读这三句话)2.同学们,读到这儿,你觉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像鲁迅这样的人呢

学生交流:雷锋、周总理、董存瑞……3.小结:是啊,正因为他们的付出,才让更多的人有了更好的生活。

过渡:诗人在赞扬鲁迅的同时还批判了哪些人

找出来读一读。

4.这些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

①学生谈自己的理解,②教师小结:他们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是早已臭名昭著又想流芳百世的人;是专门损人利己,以牺牲他人换取自己幸福的人。

看看,这都是反动统治者的丑恶嘴脸。

他们的人生观和鲁迅先生截然相反,谁来读一读

指名2人。

评价:我听出了你对他们的憎恨

你的眼神告诉我们你很愤怒

让我们一起来痛斥这些人。

齐读。

5.发现诗歌特点,采用对比的手法,这是诗歌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这首诗就以鲜明的对比,评价了世界上两种截然相反的人。

让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冲突。

现在就让我们来对比着读一读。

师生合作读2——4小节。

四、学习5——7小节过渡:对待人民的做法不同,人民对待他们的态度也同样不同。

1.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等会儿我们来合作着对一对,看谁合作得最好。

2.指名合作。

(1)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作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评价:谢谢你的合作

以同样方式指名合作后面2小节。

评价:读得真好

五、合作背诵1.同样是人,却是如此不同。

有的遭人痛恨,有的却让我们永远怀念。

你能根据前面两句,背出后面的诗句来吗

①(隐去每小节后面的两句,教师读前面两句,学生背后面的)指名。

评价:读得真好,从你的朗诵中,我感受到了那份深深的怀念

崇敬

②(前面两句也隐去)只剩下题目了,你还能背吗

指名。

真了不起

2.读着读着,《有的人》这首诗已经不再是发自臧克家一个人之口,他也是我们的心声了,那就让我们怀着对鲁迅先生深深的敬意一起来朗诵吧。

“有的人活着……”起(齐背诵)六、总结延伸深情地背诵完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认识与触动,你觉得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

拿起你手中的笔,可以是一段感言,也可以是一首小诗……把自己的感受写一写。

也可用《做人要做这样的人》为题。

给我写一首现代诗,要押韵,急用

泥土给树以滋养,树给泥土以阴凉 靠着彼此的肩膀,我们笑得很坚强 你说黑夜可以遮住眼睛却遮不住寻找光明的心虽然花朵会在风雨中凋零但芳香却在守护中延续有你在这里我努力看到爱的力气彩虹会在风雨后坚强挺立痛苦也不哭泣爱是奇迹只是你要走了为了让带走寒风,让温暖停留我哭喊着不愿放开你的手那炽热的怀抱让我感动你离开以后快乐似乎是一种强求是寒风吹散了我们的承诺你说别回头爱没有尽头你告诉我要愿谅这个世界和自己黑夜沉沉,总有一颗心守护你到天明决定一盆花的是种子,决定一个人的是内心只有我幸福的活在人间,你才能在天堂做个快乐的天使我忧伤的心上永远摇曳着怀念你的诗句因为我明白爱只能是在爱里爱一千年后也在爱里我的天是... 2010年06月13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汪国真不要给我太多情意让我拿什么还你感情的债是最重的呵我无法报答 又怎能忘记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 温馨又飘逸回答:剪不断的情愫(汪国真)原想这一次远游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就能剪断丝丝缕缕的情愫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谁曾想 到头来山河依旧爱也依旧你的身影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许诺(汪国真)不要太相信许诺许诺是时间结出的松果松果尽管美妙谁能保证不会被季节打落机会,凭自己争取命运,靠自己把握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暗夜流星 2010年06月4酒醒诗(王连军)酒醒心思清,霎想噩梦惊。

喜酒来争命,怨我无志生。

回家难受挣,家人陪心疼。

立志与酒清,开阔辉煌生。

(原创)中国现代诗人回答:王连军)此地乃是武圣魂,本校生辉靠书根。

师生入门心负恩,乃有靠努辟乾坤。

国盛乃和校同心,根壮苗强成栋梁。

育我华夏强子孙,唯我辉煌立独尊。

(原创)中国现代诗人回答:家(王连军)座家乃宝地,晨可听鸟笛。

宝地寻宝器,原来是儿子。

只有靠努力,才能出头地。

(原创)中国现代诗人心瘾

女兵墓 阅读答案 急需

根据文章第④~⑩段的内容,概括无名女兵令人感动的事迹。

2.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 A.第①段中的景物描写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

B.第⑥段画线的部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我对无名女兵的怀念之情。

C.第⑧段中加点的“心安理得”一词,在文中有踏实、坦然、没有遗憾的意思。

D.文章采用了第二人称叙事、抒情,好像“我”在对读者直接倾诉,读来亲切感人。

E.文章多次写到“我”眼中女兵墓的变化,表明人们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淡忘了这位无名女兵。

3.联系上下文看,下列句子使用感叹号表达了“我(们)”当时怎样的心情?(每个答案不超过4个字)(1)我们只能拼命地呼唤着:“同志!同志!” (2)你睁开了美丽的眼睛,长长的睫毛闪动了几下,望着我,望着周围的同志,笑了

(3)可是,一切都是枉然

4.下面两个句子都表达了“我”对女战友的怀念之情,如果请你选择一个作为这篇作品的结尾,你会选择哪一句?为什么? (1)亲爱的战友,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怀念你! (2)昨晚,藏北高原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你冷了吧!让我给你的坟上培层新土…… 5、如果请你从自己积累的诗句(或名言、警句)中选择一句赠给这位无名女兵,刻在她的无字碑上,你想写什么? 答案要点:1(1)女兵在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中,为进藏新兵一次次检查身体,对卫生员的工作尽职尽责。

(2)在危急时刻,她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友的安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2.B、D 3.(1)焦灼、急切(2)惊喜、欣慰(3)痛苦、无奈(意思对即可) 4.答案要点:第(1)句:这是一个直抒胸臆的感叹句;“亲爱的战友”是“我’’对无名女兵的深情呼唤,两个“永远”强烈地抒发了“我”的怀念之情。

第(2)句:以含蓄抒情的笔调写“我”对女战友的深切怀念之情;“你冷了吧!”一句,让人感到女战友仿佛还活着,她的冷暖仍牵动着“我”的心,表达委婉细腻,感人至深。

5.略。

点拨:所写句子符合木名女兵的特点就可以。

《追悼志摩》这篇文章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本课主要考核点:   作者胡适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议论中抒情的特点;文章通过引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的方法,文中所引用的三封信的作用;文章大量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来抒情的特点,并要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这些诗句的寓意,指出其中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这是一篇追悼性写人散文。

文章抒写了作者对徐志摩因失事而遇难的无限悲痛之情,主要称赞了徐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理想及其为这一理想而挣扎、奋斗的精神。

在学习时,应注意掌握好本文的以下重点内容,达到综合应用的能力。

  1.段落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1至5自然段,抒写志摩不幸遇难给人们带来的悲痛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包括第6至14自然段,称赞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观,并为他所遭受的不公正的责难进行辩解。

  第三部分,包括第15至19自然段,赞扬志摩在逆境中坚持崇高理想,继续热情歌唱的顽强精神。

  第四部分,包括第20至23自然段,呼应文章开篇抒发的悲悼、敬爱之情,以志摩精神永存收束全文——“他投的影子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放的光亮也会永远存在。

  2.写作特色   (1)在议论中抒情写人是文章的一大特色。

文章除了第一、四两个部分的追悼性文字是直接抒情以外,全文的主体部分都是通过议论来抒情、写人。

一方面,在立论中抒发对志摩的敬佩之情;另一方面,又在驳论中抒发对志摩不幸遭际的理解之情。

文章在议论中抒情,寓情于理,情理交融,达到了理真且情浓的艺术境界。

  (2)运用典型材料来说理抒情。

本文的典型论据,主要就是三封信。

一封是志摩写给妻子的信,直接证明了他离婚和再婚正是为了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理想。

第二封信是梁启超写给志摩的信,通过梁表现出来的随俗沉浮的人生态度,从反面证明志摩为“美与爱与自由”苦苦奋斗的人生观。

第三封信是志摩写给梁启超的回信,直接表明志摩决不随俗沉浮,愿为理想百折不挠的奋进精神。

这三封书信的引用,增添了辩解或赞美的力度。

说理要有充分可靠的论据,才会令人信服。

  (3)引用志摩诗句来抒发情意。

在本文中,胡适大量引用志摩诗句来追悼他的逝世,可谓匠心独具,是一种非常巧妙的抒情达意的方式——通过这些诗句,不仅体现出志摩一生的处境、心境和品格,而且使全篇荡漾着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文章所引诗句多以之为比喻:开头与结尾的诗句中以“云”为喻,慨叹志摩一生来去匆匆,寄托着后人无尽的哀思,情意深长,催人泪下。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比喻志摩对生活的困惑和志摩突然死去带给人们的迷茫,贴切自然。

“我攀登了万仞的高冈”喻指志摩一生对“爱与美与自由”的追求。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境蜒”和“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比喻志摩一生的挫折、失败和苦痛。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比喻志摩对人生、对生活的热情。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富盛名的诗人,文章引用他的诗句来悼念他,使作品的感染力大大增强。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