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狗叫的诗句
★ 莫学捕鸠鸽,莫学打鸡狗。
——唐·卢仝《寄男抱孙》 ★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
——宋·陆游 ★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杜甫《新婚别》
有没有关于半夜狗叫的诗句
逢雪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
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
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
“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
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
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
“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
“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
“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
“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
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
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作者:刘长卿(大约726~大约786)字文房。
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
唐代著名诗人,擅五律,工五言。
官至监察御史。
与诗仙李白交厚,有《唐刘随州诗集》传世,其诗五卷入《全唐诗》。
形容小狗的诗句
★ 捕鸠鸽,莫学打鸡狗。
——唐·卢仝《寄男抱 ★ 琴书随弟鸡犬在邻家。
——唐·于鹄《寻李逸人旧居》 ★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 犬喜人归迎野路,鹊营巢稳占低枝。
——宋·陆游 ★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唐·杜甫《新婚别》 ★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唐·于濆《山村叟》 ★ 随人黄犬搀前去,走到溪桥忽自归。
——南宋范成大 ★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唐·杜甫《可叹》 ★ 屠狗犹拼弦下命,将军偏惜镜中头。
——现代·郁达夫《过岳坟有感时事》 ★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 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唐·贯休《琴曲歌辞》之《白雪歌》 ★ 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唐·费冠卿《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 武陵川径入幽遐 ,中有鸡犬秦人家。
——唐·武元衡《桃源行送友》 ★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粟。
——唐·李白《行路难》 ★ 衣如飞鹑马如狗,临岐击剑生铜吼。
——唐·李贺《开愁歌》 ★ 鸢饱凌风飞,犬暖向日眠。
——唐·白居易《犬鸢》 ★ 自此长江内,无因夜犬惊。
——唐·李白《送袁明府任长沙》 ★ 白云将犬去,芳草任人归。
——唐·刘长卿《湘中纪行十首》之《洞山阳》 ★ 遪邅西旅狗,蹙额北方奚。
——唐·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
——唐·贾岛《送道者》 ★ 斗鸡走狗家世事,抱来皆佩黄金鱼。
——唐·秦韬玉《贵公子行》 ★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汉《刺巴郡守诗》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唐·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 ★ 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
——北宋·梅尧臣 ★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咏雪》 ★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唐·刘禹锡《插田歌》 ★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唐·宋之问《过函谷关》 ★ 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霁空。
——唐·储光羲《新丰作贻殷四校书》 ★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唐·杜甫《草堂》 ★ 可嗟猎犬壮复壮,不堪兔绝良弓丧。
——北宋·苏拯《猎犬行》 ★ 可怜白犬子,闲吠远行人。
——唐·姚合《哭砚山孙道士》 ★ 孔圣犹闻伤凤麟,董龙更是何鸡狗
——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
——唐·李贺《赠陈商》 ★ 猎犬今盈群,狐兔依旧多。
——宋·苏拯《猎犬行》 ★ 猎犬未成行,狐兔无奈何。
——宋·苏拯《猎犬行》
鸡鸣狗叫……的诗句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