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马蹄莲的诗句
马蹄莲 独秀一枝洁如玉 黄芯探头闹春寒 百花满园蜂蝶拥 芳心冷对独自怜
描写马蹄莲的句子
梅(孤傲)莲(圣洁)兰(脱俗)都是代表君子,牡丹代表富贵,杜鹃代表离别、思乡,百合代表百年好合,丁香-相思这是我个人记得的一些
各种花的含义及各种花的花语
各种花的花语(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样的每一种花都有自己所代表的语言): 郁金香 ——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郁金香(紫) ——、最爱 郁金香(白)—— 纯情、纯洁 郁金香(粉) ——美人、热爱、幸福 郁金香(红) ——爱的告白、喜悦 郁金香(黄) ——高贵、珍重、财富 百合—— 顺利、心想事成、祝福 —— 纯洁、富贵、婚礼的祝福 百合(白) ——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葵百合—— 胜利、荣誉、富贵 姬百合—— 财富、高雅 康乃馨—— 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康乃馨(红)—— 相信您的爱 康乃馨(粉) ——热爱、美丽 康乃馨(白)——纯结的友谊 菊花——清静、高雅、真爱 翠菊 ——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菊花 ——清静、高洁、真爱、我爱 非洲菊 ——神秘、兴奋、有毅力 波斯菊——永远快乐 蔷薇——追忆 玫瑰 ——爱情 红玫瑰 ——热恋 粉玫瑰—— 永远的爱 白玫瑰—— 纯纯的爱 黄玫瑰—— 失恋、褪去的爱 火鹤花——新婚、祝福、幸运、快乐 风信子——喜悦、爱意、浓情蜜意 爱丽丝——稳重、勇于追求爱情 小苍兰 ——纯洁、幸福、清新舒畅 海芋 ——希望、雄壮之美 彩色海芋—— 爱情、富贵、真情 剑兰 ——用心、长寿、福禄、康宁 向日葵 ——爱慕、光辉、忠诚 牡丹 ——富贵 金鱼草—— 爱出风头 大理花 ——华丽、优雅 满天星 ——真心喜欢 圣诞红——祝福 星辰花 ——永不变心 桔梗——真诚的爱 ——暗恋 迷失香——留住回忆 桃花——我是你的俘虏 薰衣草——等待爱情 ~~~~~~~~~~~~~~~~~~~~~~~~~~~~~~~~~~~~~~~~~~~ 三色堇——沉思、请想念我 天竺葵——爱情安乐愉快 芙蓉——纤细之美 花箴言:世上没有爱情悲剧,只有因爱而生的悲剧。
非洲堇——关怀我吧 四叶草——爱和幸运 铃兰——把握幸福 蒲公英——再次重逢前的分离 龙胆花——喜欢看忧伤时的你 莲花——信仰 樱花——纯洁 油菜花——奉献 勿忘草——勿忘我真实的爱情 黑色的曼驼罗——不可遇知的死亡和爱 紫丁香——羞怯 石斛兰——任性美人 金盏花——离别、迷恋 文心兰——隐藏的爱 红掌——大展鸿图 卡多利严——你真美 茉莉花——你属于我 孤挺花——渴望被爱 杏花——少女的慕情 矮牵牛——有你,我就觉得温馨 薄荷—— 忍冬花——全心全意把爱奉献给你 紫罗兰——永恒之美 水仙——象征自恋、尊敬 天堂鸟——为爱打扮的男人 飞燕草——为爱别人 石竹——纯结的爱 白头翁——日渐淡薄的爱 夜来香——空想 莲花——默恋 罂粟花——多谢 金慧星——温柔、踏实 白山茶——真情 太阳花——神秘 蝴蝶兰——幸福逐渐到来 绣球花——希望 野荨麻花——残酷 月桂——骄傲 雏菊——活力 常春藤——感化 含羞草——害羞 睡莲——妖艳 参考资料: 兰花: 兰生幽谷无人识, 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 更怜细叶巧凌霜。
谦谦君子。
兰花色彩淡雅,终年不凋,幽香清远,神静韵高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推崇备至的流传名花之一。
兰花紫茎绿叶,四季常青,其花开于长叶披离之间,有的亭亭玉立,芳心可可,令人百看不厌;有的花香淡逸,清秀雅稚,观赏价值极高;有的色彩斑斓,绚丽夺目,婷婷袅袅非常可爱,白色花系清香淡雅,素净端立,叶姿挺拔刚劲,每次开花皆成并蒂,堪称伉俪相得。
绿色花系绽开的红唇,欲最的媚态让人神往,黄色花系花色艳丽,极为悦目。
桔红花系色彩艳丽动人,紫色花系颇具清姿娉婷雅容。
淡紫色花系是兰花中最美的品种,她的花瓣蓬蓬松松,颇有“乱发粗服,不掩国色”之姿。
花开二朵并蒂,象一对情意绵绵的爱侣,石斛兰“爱你永不忘”花色异常鲜艳,花繁似锦,美艳绝伦,花瓣外观雅致绚丽,花朵中央有紫墨色的花晕,令人遐想不已。
蝴蝶兰,花形似成,群彩碟翩翩起舞,花瓣温厚,花期颇长,十五朵绝色的花姗姗绽放,花团锦簇,整齐协和,妙不可言。
山茶: 此心有谁知。
山茶花有许多别称,值得一提的是:“曼陀罗”这一与宗教有关的别名,据道家言,北斗有陀罗星使者,手执此花,后人因此名曰“曼佗罗”鲜花相对怒放,再清冷的细雨中,绚丽艳美的朵朵茶花有如跳动的火焰,叶片深绿光润,经冬不凋,其花艳美,山茶品种繁多,花色缤纷绚丽,有的灿烂如霞,有的洁白如玉;大红桃红,粉红银细,黄白绿紫,极尽自然之美色;醉杨妃,玉美人,紫袍玉带,大红宝珠,酒金牡丹,紫蝴蝶,十八学士,小桃红,雪塔,龙凤冠,牡丹点雪……极尽世间之美名,人们在品评山茶时,以花色纯正,色泽各异者为上。
“十八学士”一株共开十八朵,朵朵颜色不同,齐开齐谢才是极品。
“八仙过海”中须有深紫和淡红各一,那是铁拐李和何仙姑,…… 菊花: 清雅高节,在那寒山水瘦,万花凋零之际,只有菊花傲骨凌霜,抱香枝头,以其不同凡响的清雅唤起人们的肃然情思,她那艳丽多彩,迎风傲立的风采,高雅清脱,坚贞不屈的气节得到人们的赞美,秋来谁作韵花主,撑住残秋是此花。
相传菊花在东晋时经朝鲜传入日本,十七世纪初入欧洲,现已遍布世界,成了驰名中外的观赏花。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 帘卷西风, 。
仙客来: 优美。
仙客来叶有白色斑致,叶背紫红色,花有红、白、紫、橙及红边白心,深花斑美芽,有的花带有芳香,在客厅或案头摆上一盆仙客来顿觉满室生辉,平添无穷乐趣。
她是娇艳而挑剔的洋小姐,虽然娇生,但人门仍爱她那风情万种的芳姿。
梅花: 高风亮节。
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被誉为花魁。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
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
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
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从中笑。
合欢: 言归于好。
风和日丽,翠碧摇曳,她却欣欣然晕出绯红一片,有似含羞的少女绽开的红唇,又如腼腆的新娘潮出的红晕,真令人悦目心动,烦怒顿消。
合欢又名绒花树、夜合花。
因昼开夜合故名夜合,合欢作为观赏植物,在过去只有小型的花种,现已有硕大美丽的品种。
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他明月能想照,敛尽芳心不向人。
丁香: 心有千千结。
水晶般的一串串白花,便是那春天慵睡佳人的珠帘,在北方每当春回大地,丁香花便不甘寂寞,也会兴致匆匆竟相开放,把他那扑扑幽香散发在人间,她迎接春光的脚步不让报春花,成了第一批受到欢迎的春的使者。
丁香花色繁多有紫色,红色,白色等在没有梅雨的六月里散发着香水般芳菲的气息。
丁香的呼吸多么芬芳,星儿象一团金蜂一样,在紫兰色的天空里,发出战战兢兢的微光。
牡丹: 雍容华贵。
牡丹的雍容华贵,婀娜多姿,委实令人心醉神迷。
光浏览芳名,诸如“醉扬妃”,“粉西施”“娇容三变”“飞燕红装”“玉楼香”“二乔”等等,便可知人们怎样奇思妙想要把她比作天上人间的绝代佳人了。
有关牡丹的奇闻轶事甚多,最为人所传诵的有:在长安游后苑时,见百花俱开,独牡丹不放,一怒之下将牡丹贬至洛阳。
可谪居洛阳的牡丹“不持芳姿艳质足压群芳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反倒因此名扬四海了。
牡丹的雅号“天香国色”。
明清两代,以毫州和曹州牡丹驰名中外。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
傲香迟致,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旺。
堪惆怅,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
海棠: 美人睡春,自尊自爱,海棠花妖娆艳丽“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如处女”因之被人誉为“花中神仙”。
海棠是美的,可是这美的倩影中又是丰富多彩的,雨中何姿,月下何态,欲开何色,清秋何情
在诗人的笔下,那就更加婀娜多姿了,海棠花荣耀于花坛是在宋真宗以后品种越来越繁,诸如贴梗海棠,,等,不同品种争娇斗艳,如群怡倒悬,在绿叶间时隐时现,宛然少女掩面,依依如有意,脉脉不得语,甚是迷人,而则姿态潇洒,落落大方,光彩灼目,不同凡响,海棠虽美艳无比,但却懂得自尊自爱。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一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芍药: 情有所钟。
芍药的名贵仅次于花王牡丹,但他成名却要比牡丹早的多,芍药花容卓约,姿色美艳,观其各类品种的芳名,诸如“紫玉奴”“西施粉”“冠群芳”“叠香英”“御衣香”等等。
芍药有四十余种,其名贵品种有“金带围”特点是花瓣多,粉红色,中有金钱围腰“黄芍药”花瓣多,深鹅黄色;“观音面”花瓣多水红色;“胭脂点玉”花瓣多且硕大,各瓣串有紫红色线点;“金玉交辉”花瓣多且大,水红色,中间夹有一些小黄线瓣“玉盘托翠”白花绿心。
芍药迄今已有三千多年或更久的历史了。
且男女相爱,增朵芍药,故此,文人雅士称她为多情花,目前世界上芍药品种已将近千种,都是十九世纪初由我国传到英美后培植出来的。
水仙: 自尊自爱。
水仙冰心粉色,叶幽兰香,茎叶挺秀,芳姿绰约,在岁暮天寒,花事阑珊之际,开出冰肌玉质的花朵,飘逸芬芳淡雅的清香,实是令人心旷神贻。
水仙有许多美名:如雅客、玉玲珑、俪兰、女史花、凌波仙子。
宜春水仙花繁目大,花期长,花蕊香郁,水仙花不仅是国内人民十分喜爱的名花,而且是海外华侨喜爱的年花,每逢新春都用水仙来寄托思念之情。
1981年香港一家珠宝店为迎接鸡年,用七名花匠,八百株水仙,一个月时间耗资五千美元雕砌了一只“水仙鸡”。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莲花: 清纯高洁。
夏日炎炎,人乏蝉鸣,你若信步三世畔,必会被那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袅袅红莲,田田荷叶所陶醉,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更会使你心旷神怡,平添惬意。
荷花在我国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花卉,其栽培史可追溯的六千年前左右,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
荷花那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实在让人称赞。
莲的同族支系庞杂,大至亚马逊荷,荷叶直径二点五米,可乘一个小孩的王莲,小到植于碗中的碗莲,其中一蒂双花的并蒂莲,三花四心的品字莲,心及碧莲,紫莲的等尤为绝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何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百合: 百事合心。
百合得人喜爱,原因有三:其一,百合花有三宝,色,香,蜜无一可谓集众芳之长;其二春去无芳,独艳山崖,不与异常花卉争艳;品格高节;其三它既是观赏名卉,又是珍贵的中药和蔬菜,因此百合历代被视为花中之宝。
百合有百片合成之意,是我国传统名花,亦是世界名花。
世界上的百合有八十多种,大多以地域命名如川百合,滇百合,大理百合,澜江百合。
姿色最美的是卷丹。
山川的春雨, 艳色照庭除, 末品何曾教, 群芳自不如。
玫瑰: 初恋。
玫瑰的总体象征是美,爱,恋。
白花表示恋情,诚心相爱;红花则是贞洁,艳丽的意思;黄花则表示嫉妒不贞,所以送花时应对不同的花色含义区别清楚,十五世纪英国发生了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战争玫瑰是英国的国花,当时互相敌对的王族约克家族和兰加斯特家族为了争夺王位彼此攻杀,兰加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徽章,约克家族则以白玫瑰为标志。
因此这场长期的流血战争在历史上被叫做“”。
茉莉: 内向,相思病。
茉莉花清白雅稚,花山秀丽,冰姿玉蕊,浓香馥丽,茉莉是一千二百多年前从波斯湾沿岸的印度和伊朗引进的在没有香水之前,茉莉一直是女性的宠物,古代妇女不但用她来蒸液作面脂泽发润肤,且常常放置枕边,挂在床上,摆在岸几,为使香随人转朝朝萦绕左右,正如古诗所言“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犹觉玉肌凉,野人不敢烦天女,自折琼枝置枕旁。
迎春花: 相爱到永远。
在早春季节,当园林和田野依然乍暖还寒,万籁俱寂的时候,唯有迎春花纤枝婆娑,点点金黄,美丽的花朵竟相开放。
飘飘的白雪与黄色的花瓣交相辉映,人们与严寒中会蓦然想到:啊
春天已经来临了。
迎春不单具有菊花那种傲霜斗寒,凌雪竟放,更具有争春不骄谦逊,菊花芳姿婀娜,挺拔不群,迎春却植根与岩隙,青草之中,淡雅素妆,朴实无华,而为大地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杜鹃: 楚楚动人。
杜鹃,花鸟同名,在百花中亦属罕见。
杜鹃又名映山红,其花或白或红,或黄或紫,叠锦堆秀,艳美缤纷,人们喜爱杜鹃,因为她能给人类带来美好幸福的憧憬,她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杜鹃的品种全世界有近800种,有著名的云锦杜鹃、石岩杜鹃、毛白杜鹃、黄杜鹃、锦绣杜鹃,她们香味淡雅、红艳夺目、灿烂如锦,确实娟美非凡。
闲折两枝间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郁金香: 亲爱的表现。
郁金香花茎挺拔,花朵丰润美丽,在西方的文学和绘画艺术中,郁金香是胜利美好的象征,荷兰是郁金香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荷兰的国花。
郁金香品种极多,目前已有近8000个品种。
颜色有白、黄、粉、红、深红、玫瑰红以至黑郁金香。
伊此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速寻。
桂花: 永伴佳人,桂树可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室树,是崇高美好的,吉祥的象征,桂花香气宜人,花小秀丽,绿树丛中一点黄,桂花已有两千多年栽培史,一株高达十米,枝叶丰满,秋季开花,桂花品种丰富,有银桂、嫩枝绿叶、花乳白色;花朵茂密,香味极浓。
金贵树,体高大而直立,花金黄色。
丹桂,花橙红色。
四季桂,花黄白色……丹怡绿叶郁团团,消得娥种广寒,行尽天涯年十八,至今未遇一枝看。
杏花: 酒的使者。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桃红李白,撩人心魂。
杏花的栽培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究竟在何处,众说纷纭,一说在山西汾阳,又说在金陵凤凰台,安徽贵池杏花村方圆十里杏林一片,当丽春三月“杏花枝上着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是贵池十大名景之一。
桃花: 娇羞的美女。
桃花盛开在春日里,她粲如锦绣,艳如红霞,传说唐明皇和杨贵妃都喜爱桃花,禁苑中种桃花千姝,每到桃花盛开,他们会于桃园,每次皇帝都要摘桃花插于宠妃头上,说“此花最能助娇态”,桃花如此娇美,因此古时有人用桃花洗面,认为这样可使容貌更加美丽。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扶桑: 给你温暖。
她宛若一团摇首出红尘的烈火,每当朝阳喷薄的时刻,她就兴致勃勃的引亢高歌迎接新的一天来临。
“日出扶桑”她永远向往着那无尽生命的源头,太阳升起的东方
扶桑的形体和芙蓉极为相似,花形与花色却远较芙蓉繁多,花色有白、红、粉、橙黄等,有单瓣和重瓣。
溪馆初寒似早春,寒花相依媚于人。
可怜万木凋零尽,独见繁枝烂熳新。
樱花: 依依难舍。
提到樱花,人们会自然想到那个岛国日本,樱花的原产地是我国长江流域。
在深秋或出春,流红似霞,飞白如雪的各色樱花五彩缤纷的点缀着大自然,真令人依依难舍,心花如染,樱花的品种很多,有山樱、豆樱、白雪、郁金、普贤等。
在开花季节里数百朵花灿然齐放,热闹非凡,当纷纷然的白花盛开时,飘来阵阵宜人的芳香,另人陶醉不已。
皎白照芳菲,艳葩含素辉,愁人惜春夜,达魂想岩扉。
玉兰: 报恩。
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
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
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
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增君。
10种鲜花10种爱的宣言 鲜花陪婚纱是常见的一种婚照造型,然而,不同的鲜花含义各不相同,新娘在搭配时不可只讲究外观美丽,一不小心,搭配错误,可要闹笑话了,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婚纱照中常见的鲜花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1 玫瑰———爱情 玫瑰是爱情的最佳代言人,不少新人拍婚纱照,首选玫瑰,但玫瑰的颜色不同含义也有所区别:红玫瑰代表:深爱着你;粉色玫瑰表示:动情在心、爱的宣言;白玫瑰则表示:天真、纯洁、尊敬的含义。
2 康乃馨———温馨 大部分康乃馨都代表了爱、魅力和尊敬之情。
浅红色代表钦佩,深红色代表深深的爱和关怀。
纯白色代表了纯洁的爱和幸运;花纹康乃馨代表拒绝求爱时的道歉。
粉红色康乃馨具有最重要的象征和历史意义,因此粉红色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
3 剑兰———怀念 剑兰花代表了怀念之情.也表示爱恋、用心、长寿、康宁、福禄。
4 百合花———纯洁 在基督教中,百合花象征着纯洁、贞洁和天真无邪。
在复活节时,百合花束经常出现在基督徒家庭中,因为它是耶稣复活的象征。
在中国,百合花是母爱的象征。
在古罗马和希腊的婚礼上。
百合花象征着纯洁和天真,用百合花配有麦穗作为新娘的头饰,寓意着五谷丰登,百年好合。
在中古世纪,百合花象征着女性之美。
百合花代表了纯洁的心灵。
百合花色彩丰富,大多数人把白色百合花同天真无邪和甜蜜联系在一起。
白百合花被认为是圣母之花,黄色百合花表示感激和快乐。
5 蝴蝶兰———真爱 这种花形似彩蝶,花姿优美动人,极富装饰性。
蝴蝶兰代表恋人之间真挚的爱,是新娘捧花中的重要花材。
6 满天星———百搭花 代表了关心,纯洁、成功、喜悦,被称婚礼“百搭花”。
7 情人草———浪漫 该花形蓬松轻盈,状如云雾,常散插在主要花材之表面或空隙中,增加层次感,起烘托、陪衬和填充作用,在婚礼用花和造型中最不可缺少的花材。
它寓意着浪漫。
8 勿忘我———挚爱 它寓意着浓情厚意,永恒的友谊,不要忘了我、真挚的爱。
9 扶郎花———互敬互爱 扶郎花(非洲菊)象征有毅力、不畏艰难。
有些地区喜欢在结婚庆典时用扶郎花扎成花束布置新房。
取其谐意,体现新婚夫妇互敬互爱之意.非洲菊花形放射状,常作插花主体,多与肾蕨、文竹相配置。
10 马蹄莲———虔诚 象征“圣法虔诚,永结同心,吉祥如意”。
在欧美国家的婚礼中,是新娘捧花的常用花材
镇江市上党镇治安怎么样
首先,镇江的治安整况良好苏南其他几个城市好一点,其二,上吧,丹徒原来也是县城,虽说远离市区,属于乡下,但人还算淳朴,只要你不是不讲理,当地群众不会刁横跋扈,三,现在农村群众文化程度也高了,你也放心,但是你倒是要注意外地人和流动人口,江苏都这样,一般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都是这些人
带拼音的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少儿百科全书,唐诗(随便什么诗),宋词
你是要问什么~
o自然名句 1.峥嵘赤,日脚下平地--唐.《羌村三首》 2.夕阳无,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花鸟草虫名句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
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78.春江晚景》 3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3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唐.刘禹锡《秋词》 时日节日名句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4.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宋.辛弃疾《青玉案》 5.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6.困人天气近清明--宋.苏轼《浣溪沙》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9.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10.更能销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宋.辛弃疾《摸鱼儿》 11.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宋.李清照《如梦令》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4.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15.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16.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17.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1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9.满城风雨近重阳--宋.潘大临《断句》 20.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宋.晏殊《蝶恋花》 爱国名句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立志名句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思乡离愁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心情名句 1.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雯>>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唐.李白<<秋浦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唐.杜甫<<梦李白>>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欢>>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8.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9.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1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1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1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1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1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宋.李清照<<一剪梅>> 18.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9.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宋.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 20.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清.黄仲则<<癸已除夕偶成>> 21.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唐.白居易<<琵琶行>> 2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3.陶陶然乐在其中------唐.杨炯<<登秘书省阁诗序>> 24.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同上. 友情爱情名句 1.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1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1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6.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1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8.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1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 20.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二首>> 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24.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2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26.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唐.白居易<<长恨歌>> 27.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唐.李益<<写情>>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教化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哲理名句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4.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6.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怎样鉴定瓷器类的古董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仿制古陶瓷,往往得其形似而失其神采,能效其隽秀,未必能学其古拙。
因为一件器物的创作,与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以及技术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说陶瓷器在纹饰、胎釉等方面均能体现各时代的特色,但造型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所以若能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可以在鉴定工作中掌握一种比较可靠的方法。
观察器形首先要对历代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
陶瓷器的形状,大体是古时简朴,随同时代的演进而渐趋繁复。
以元、明、清三代造型而论,元代造型大多较为钝重稚拙,无论青、白瓷器都比一般宋、明瓷器显得突出。
尤其是日常应用的坛、罐、瓶、壶及盘、碗等一般器物,常见有相当大的器形。
例如传世的元青花与釉里红大碗有口径达42厘米,青花和釉里红大盘的口径也在45~58厘米左右。
由于胎体厚重,烧制不易,难免有翘棱、夹扁、凹心、凸底等变形的缺陷,因而过去文献多有元瓷粗率之论,其实这是不够全面的。
元瓷纹饰之丰富多采,固不侍言,即以大盘造型而言,十二瓣板沿花口的多是花口花底(口、底均为十二瓣花形),足见当时制作认真,虽底足之微也不轻易放过。
此种作法到明代永、宣以后便不复见(永、宣只见有花口花足的把碗和中型碗、洗,而无花足盘)。
永乐时一般盘、碗的底心也多是外凸内凹,圈足较元代放大,显得格外平稳。
特别是胎土陶炼精细,造型轻重适宜。
永乐时期另有一种纯白脱胎带暗花的器皿,胎体非常轻薄,清代人形容它曾有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诗句。
这种“薄如卵幕”的瓷器,造型精美,都是盘、碗之类,后世虽有仿作,但在暗花纹饰的技巧上仍有所不及。
宣德瓷器的造型种类更加繁多,无论盘、碗、杯、壶、罐、瓶等制作都非常精致,而且能独出心裁,锐意创新,如“无挡尊”可称是空前之作,除乾隆时曾经仿制外,后世很少有此种仿品。
目前传世品中常见的永、宣时期造型有:鸡心碗、花浇、僧帽壶、长圆腹执壶(流口为葫芦形)、天球瓶、扁腹绶带葫芦瓶、四季委角兽耳瓶和菱花式洗、菱花式把碗等。
至成化时期在瓷质方面精益求精,造型唯重纤巧,而且也无大器。
弘治传世瓷器虽不多,但以黄釉双耳罐、碗著称于世。
正德时期最突出的造型有、插屏、墩式碗、磨盘式香盒、七孔出戟圆腹高足瓶等。
嘉、万以后造型渐趋复杂,在器形上有很多创新之作,文献上有所谓“制作益考,无物不有”的记载。
只以文具一项来说,就有、笔盒、、水丞、、颜色碟、颜色仓(俗称温盂)、印盒等多种多样。
更有大鱼缸、大罐、大瓶、大盘(嘉靖黄地青花大盘口径有达80厘米的)等,器形之巨尤胜过元代;其他如镂空瓶、壁瓶、捧盒、方斗杯、灯台、绣墩等不胜枚举。
可以说在风格上厚重古拙与轻盈华丽兼而有之,只是比起永、宣、成时期的作品来未免粗制滥造。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
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
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
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
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
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
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
例如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
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
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
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
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中则极为少见。
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
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
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
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
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
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别。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
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 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
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晋瓷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尤其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
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过程,因此也可据以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
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而且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
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纹饰布局都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协调,而且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种画法渐绝,虽间或采用,但为数不多。
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也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
至于成化斗彩,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而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
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根据现在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
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的成化彩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不是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
其他如粉彩的出现,现知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赝品了。
至于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从而有部分花样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风格。
这种瓷以乾隆中期以后的制品较多。
其他如明代正德时期的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
清代外销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
如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而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的则是康熙时期的创作。
例如“赤壁赋”、“腾王阁叙”、“前后出师表”、“圣主得贤臣颂”等,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朝很少仿制。
明确这一点,对判断时代和辨别真伪的具体工作,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根据纹饰的笔法同样也可看出时代特征。
例如康熙瓷器由于当时对绘瓷方法十分重视,因而官、民窑瓷器在这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可观,而且瓷器上的图案纹饰多是模仿名画家的笔法。
只以画树方法而论,康熙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粉披、奔放有力,而雍正彩所绘枝干只是描绘皴点,工力虽细,但笔力纤弱,索然乏味。
若能仔细从它的起落转折等处看清笔法,自然会有助于我们的鉴定工作。
至于明、清官窑纹饰多较为工整而板滞无力,民窑纹饰则气韵生动而粗放不羁,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特点。
不过,在官窑中又有所谓“钦限、部限”之分,民窑瓷器中往往也有近似官窑的作品,这种以清代带私家堂款者居多。
提到官、民窑瓷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所谓“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问题。
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纹饰,一般说来固然也提供给我们一条判断真伪和区分窑口的线索,然而并非是绝对的。
相反,在民窑瓷器中既有五爪龙的纹饰,而画三爪、四爪龙的作品也不是没有的。
例如“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及大量的“康熙官窑青花鱼龙变化折沿洗”等均画三爪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画四爪龙。
而元代民窑青花纹器皿则三爪、四爪、五爪者均有,并且明、清民窑瓷器中也不乏此种例证。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爱好和意愿分不开。
如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多喜用八卦、仙、云鹤一类的图案作装饰。
清道光皇帝嗜爱鸟、犬、草虫,因而这一类的画面也出现得较多。
又如清代有赏赐瓷器之风,举凡雍、乾、嘉、道、咸五朝皇帝所赐群臣的瓷器,照例是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并以海水纹饰绘瓶口者为多(此种赏瓶通身共有九层花纹)。
使用这种纹饰的含义,据说是表示为官以清(青、清同音)白为重,莲是廉(莲、廉同音)洁,海水是象征四海升平之意。
其他如一桶(统)万年()、二蟹(甲)传芦(胪)、三羊(阳)开泰、四十六子、五伦图、六国封相、七珍、八宝、九莲登、百福、百寿、红蝠(洪福)齐天等,类似这些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纹饰,在明、清瓷器上出现的很多,如能进一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掌握其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诗名里带薜字的诗词有哪些
谒梓潼庙访黄薜泉试茶作者:王遂居然三伏景,宛若九秋凉。
苍翠瞻神力,熉黄烛夜光。
龙眠安旧隐,萤冷近书堂, 不为看黄薜,吹来稻欲香。
薜荔庵作者:顾况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
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将游嵩华行次荆渚作者:齐己莲峰映敷水,嵩岳压伊河。
两处思归久,前贤隐去多。
闲身应绝迹,在世幸无他。
会向红霞峤,僧龛对薜萝。
使回次杨柳过元八所居作者:刘长卿君家杨柳渡,来往落帆过。
绿竹经寒在,青山欲暮多。
薜萝诚可恋,婚嫁复如何。
无奈闲门外,渔翁夜夜歌。
题元录事开元所居作者:刘长卿幽居萝薜情,高卧纪纲行。
鸟散秋鹰下,人闲春草生。
冒风归野寺,收印出山城。
今日新安郡,因君水更清。
春望思旧游作者:许浑适意极春日,南台披薜萝。
花光晴漾漾,山色昼峨峨。
湘水美人远,信陵豪客多。
唯凭一瓢酒,弹瑟纵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