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 的古诗词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转于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
莫学尔兄年十五,蹉跎始得掌丝纶。
带禾字的诗句
答:带禾字的诗句1、兵车行[作者] 杜甫 [朝代] 唐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2、马诗二十三首[作者] 李贺 [朝代] 唐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3、禾熟[作者] 孔平仲 [朝代] 宋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4、田家[作者] 聂夷中 [朝代] 唐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5、农父[作者] 张碧 [朝代] 唐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6、金陵怀古[作者] 许浑 [朝代] 唐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7、寓言三首[作者] 李白 [朝代] 唐天风拔大木,禾黍咸伤萎8、羌村[作者] 杜甫 [朝代] 唐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9、麦秀歌[作者] 佚名 [朝代] 先秦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10、连昌宫词[作者] 元稹 [朝代] 唐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11、秋思[作者] 周贺 [朝代] 唐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12、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作者] 乔吉 [朝代] 元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孤兔纷纭13、公子家 \\\/ 公子行 \\\/ 长安花[作者] 聂夷中 [朝代] 唐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14、行路难三首[作者] 顾况 [朝代] 唐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15、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作者] 李白 [朝代] 唐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16、山中四咏[作者] 元鹏 [朝代] 明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17、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作者] 王质 [朝代] 宋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18、古大梁行[作者] 高适 [朝代] 唐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19、秋日[作者] 耿湋 [朝代] 唐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20、木兰花慢 彭城怀古 以上江本雁门集十五首讹[作者] 萨都剌 [朝代] 元禾黍满关中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请问马致远的《折桂令》“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的完整诗句是什么
《折桂令》马致远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折桂蟾宫动魄魂,出自哪首诗
全诗: 折桂动魄魂, 回眸饱含春 寒窗独耐三, 浴火凤凰终至尊。
折桂蟾宫出处: 《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
’诜对曰:‘臣鉴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
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
”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
蟾宫即月宫,即月亮之宫。
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
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他的堂弟白敏中后来中了第三名,白居易写诗祝贺说:“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
古代诗词中折桂一词有何典故
独在异乡为异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忆山东兄弟 王维愿君多采撷,此物最。
——红豆 王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绝句 李清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 韩愈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求带潇或萧的诗句,词也可
曹操的《观沧海》 萧瑟,洪起。
苏轼“华发萧萧老遂良身萍挂海中央”。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
——晋· 陶潜《自祭文》 蚊蚋归丰草,枯叶散萧林。
——晋· 刘伶《北芒客舍》 满目萧然。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屋舍萧然。
——清· 张廷玉《明史》 说到知音,自古无多,白发萧疏,青灯寂寞,老子婆娑。
——元· 张可久《折桂令·读史有感》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此皆衅发萧墙而祸延四海者也。
——《后汉书·傅蘷传》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唐· 顾况《山居即事》 白云飞雨过南山,碧落萧疏春色闲。
——《封神演义》 萧萧班马鸣。
——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
——唐· 杜甫《兵车行》 唐 李白 《王右军》诗:“ 右军 本清真,潇洒在风尘。
” 宋 姜夔 《续书谱·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 钟元常 ,其次 王逸少 ,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
” 明 沉鲸 《双珠记·京邸叙亲》:“寓吾家后廊,潇洒仙模样。
” 潇者,水清深也。
——《水经注》 明 高攀龙 《与卞子静书》:“兀坐家中无事,襟怀虽得潇洒,而触目民艰,未免时复攒眉。
” 唐 李德裕 《题奇石》诗:“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 宋 苏舜钦 《湘公院冬夕有怀》诗:“去年急雪寒窗夜,独对残灯观阵图……禅房潇洒皆依旧,世路崎岖有万殊。
” 元 无名氏 《猿听经》第一折:“俺这山林潇洒,古寺荒凉,惟仙人能往,岂俗士能通。
” 清 王辂 《采桑子》词:“芸窗寂静摊书好,一盏茶浓,潇洒谁同
暗递清琴隔院风。
” 唐 姚合 《溪路》诗:“此路何潇洒,永无公卿迹。
日日多往来,藜杖与桑屐。
” 宋 文天祥 《官籍监》诗序:“予监一室颇潇洒,明窗净壁,树影横斜,可爱也。
” 唐 李白 《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
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 唐 司空图 《歌者》诗之三:“清回烦暑成潇洒,艳逐寒云变惨凄。
” 唐 权德舆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潇洒四冥合,空蒙万顷连。
” 元 揭傒斯 《黄鹄山听雨》诗:“潇洒松上来,瑟缩花间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