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关于记住历史的诗句

关于记住历史的诗句

时间:2014-12-12 21:33

《历史将永远记住》,诗词全文

洛阳故城  诗人:崔涂 全唐诗库—第679卷  三十世皇都,萧条是霸图。

片墙看破尽,遗迹渐应无。

  野径通荒苑,高槐映远衢。

独吟人不问,清冷自呜呜。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过洛阳故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诗经·王风·黍离》诗经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黍离》本篇选自《诗经》“王风”,“王”指王都,周平王迁都洛邑后,王室衰微,天子位同列国诸侯,其地产生的诗歌便被称为“王风”。

“王风”多乱离之作,特别是《黍离》一诗,历来被视为是悲悼故国的代表作,但仅从诗中难以看出是周大夫感伤西周的沦亡,倒是看到一个四处漂泊的浪子形象,听到他因流离失所而发出的愤怒呐喊。

表达历史的诗句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此乃稼轩词人《菩萨蛮》中句,其全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而青山两句,我非常喜欢,不为别的,就因为他道破了一个客观真理,也说破了一层天机。

辛弃疾身处腐宋之世,有心杀敌,但无力回天,正是这样残酷的经历,使他对世事洞察彻底。

历史大潮可谓浩浩荡荡,汹涌东去,势不可挡,既使几座青山使它拐几个弯,但直泄东海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

记住历史的名句

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

——晏婴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屈原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 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范仲淹

关于描写历史的抒情句子、段落。

还有古今对比之类的。

急用。

1)沉睡了千年,带走了史实,一觉醒来,给人惊奇、迷茫、神奇。

脚步是如此的厚重。

纵古今,横万里。

2)在无边的黑暗里,众多的未解和神秘静静的守候,等待那支探索火炬的亮起。

3)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

历史是无数的浪花,时间是一条河流。

历史是绚丽的花朵,时间是一座大花园。

历史是繁星,时间是蓝色的天幕。

4):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5)、一首很多人都熟悉的老歌,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听过多少回。

每一首感人至深的情歌,都有着一种只属于它的独特情调。

今夜,寒风穿过窗的缝隙,在这样一个凄清的夜,听着这首抒情的曲。

那音符,如同幸福的花瓣雨,滋润着我此刻的心……6)那些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遗忘了。

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切都像是没有对齐的纸,从前的一切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一点一点的错开来。

也许错开了的东西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形容一个男的很花心的诗句有什么 记住诗句

《听嘉陵江水声》:“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巴西驿亭观江涨》:“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宵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江花落》:“日暮嘉陵江水东,梨花万片逐江风。

江花何处最断肠,半落江流半在空。

”《春日游嘉陵江》:“独泛扁舟映绿杨,嘉陵江水色苍苍。

行看芳草故乡远,坐对落花春日长。

曲岸桅樯移波影,暮天栖鸟入山光。

今来谁识东归意,把酒间吟思洛阳”。

《嘉陵江》:“嘉陵南岸雨初收,江似秋岚不煞流。

此地终朝有行客,无人一为棹扁舟”。

历史事件:叶成焕与红军历史上罕见的屠俘事件叶成焕作为我军在红军和八路军时期的优秀将领,打仗有勇有谋。

1938年5月,时任八路军129师772团团长的他在指挥著名的痛歼日寇的长乐村战斗中,身先士卒,壮烈殉国。

刘伯承师长闻讯,连叹一颗将星陨落。

可就是这样一位战将,也曾经做过一件严重违反纪律的事。

优待俘虏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一贯政策,从井冈山开始,“白军兄弟,缴枪不杀,不搜腰包,给钱回家”就成为红军最有利的攻心战口号,得到了最严格的执行。

但是,红军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屠俘事件,策划者之一就是叶成焕。

最近,曾任红93师师部交通队(特务连)长的老红军秦忠同志在其回忆录中,披露了这一事件的始末。

   偷渡失利   1935年3月,为与中央红军会师,红四方面军发起了西渡嘉陵江战役。

根据徐向前总指挥的命令,红93师应先行偷渡,在嘉陵江西岸建立坚固的滩头阵地,迎接主力过江。

红93师师长陈有寿、政委叶成焕接受命令后,经过反复研究,把偷渡地点定在了剑阁以北江段,这一地段水流湍急,对岸是石崖山地,并不十分利于进攻。

红军的作战意图是利用该段江面狭窄的特点,使用仅有的几条木船出其不意,夜袭偷渡。

入夜,被誉为“夜摸常胜军”的红93师274团在团长易良品的指挥下开始了行动。

该团2营4连作为尖刀连首批登船。

仅用几十分钟,4连的七八十名勇士就已顺利登岸。

可是,就在此时,敌江防部队发觉了,刹时,西岸无数火力点开火,轻重机枪子弹雨一般撒向江心的红军返航木船,船工纷纷中弹,渡船无一幸存。

红军93师集中全部火力在东岸掩护,4连的登岸部队也奋勇攻击。

但敌工事坚固又居高临下,,4连勇士无法抢占有利地形,只能在低洼处背水还击,完全被敌火力压制。

我东岸兵力虽多,可苦于没有渡船无法增援;火力虽猛,可夜间向对岸山地射击根本谈不上准确性,真是鞭长莫及。

几小时后,西岸的枪声低沉下来,东岸的红93师也停止了射击,战场死一般寂静。

   江畔惨剧  拂晓,西岸又传来了嘈杂声,远远望去,满山都是持枪的白军。

易良品团长一举手,“机枪准备”,所有东岸红军机枪都推弹入膛,等待他挥手下令。

正在这时,大家听到了叶成焕政委撕心裂肺的大喊:“等等,不要开枪。

”易团长将眼睛紧贴望远镜,高举的手缓缓垂下。

原来在西岸的山崖上,白军正压着四五十名4连的被俘战士。

倒春寒的季节,敌人剥光了战士们的衣服,五花大绑,喝令他们跪下。

可被俘的战士无一下跪。

敌人用大刀背、枪托猛砸勇士们的腿,许多人倒下了又站起来,没有一个人屈服、装熊。

恼羞成怒的敌人开了杀戒,大刀、刺刀向勇士们疯狂地捅、刺、砍、杀,鲜血溅满了山崖。

红93师暴怒了,许多战士没等命令就开了枪,易团长满面泪水破口大骂“狗日的,杀我的人。

我要抓住你们,一定要碎尸万段。

”陈有寿师长也登高大呼:“同志们,记住这血海深仇,我们一定要打过江去,抓住这股敌人决不轻饶。

记住,红93师决不放过这股敌人,一定要报仇。

   血债血偿  偷渡失利,徐向前总指挥把目光移到了江面宽阔但对岸地形平缓、敌设防不严的苍溪、阆中江段。

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兵分三路,在苍溪、阆中百里江面上发起了强渡作战。

在强大火力掩护下,控制了巩固的登陆场,架设了浮桥,主力顺利过江。

过江的红军主力势如破竹,横扫江防敌军,担任纵深穿插任务的红93师突进至剑阁火烧寺,一举击溃国民党军刘汉雄部一个旅,光俘虏就抓了一个多团。

经审俘得知,该部就是杀害4连战士的那部分江防敌军。

  当天黄昏,红93师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会场警戒十分严密,参加者仅限各团领导和师部干部。

叶成焕政委和师长陈有寿激愤地介绍了这次的俘虏的就是残害红4连战士的那部分敌军后,严厉地问与会官兵“大家说怎么办

”“这个仇一定要报,杀他狗日的。

”易良品团长最先发言。

“对这股敌人决不轻饶,不杀他们,咽不下这口气啊。

”整个会场群情激愤。

但也有人提出:“这群人都是俘虏,杀俘虏违反纪律怎么办

”陈有寿师长红了眼睛说:“管他娘的,这个师长不当了,也要为我的弟兄们报这个仇。

” 叶成焕政委也失去了往日的冷静和理智,他命令:“把俘虏分到各连去,对俘虏就说他们人太多,分到各连好吃饭。

今天半夜,各连一齐动手,一个不留。

出了事,我和师长顶着,与大家无关。

”这种场合下没有人能保持清醒仇恨,俘虏分到各连后,命令被坚决执行了。

   深刻反省  天亮后部队集合时,几百具俘虏的尸体躺满了空场。

这时红四方面军徐向前总指挥和陈昌浩政委恰巧路过,看到此景非常惊讶,了解情况后他们大发雷霆:“杀俘虏违反政策的事,干这种事,要撤你们的职,关你们的禁闭。

”军中无戏言,不久,红93师政委叶成焕、师长陈有寿被撤消一切职务,送红军大学学习。

而这一严重影响“军誉”的事件,被严格保密,很长时间无人提起。

  “我当时只想着报仇,却没想到报仇的对象应是反动头子,而不是当兵的穷人,死在我们刀下的,大多是穷苦子弟的冤魂啊。

” 恢复了理智的叶成焕很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多次向身边的同志讲起此事,深以为诫。

此后之至他牺牲,他的部队再没有发生过此类事件。

70年过去了,屠俘事件的几位责任人中,陈有寿师长在事件后半年因对张国焘路线存在疑问被迫害致死,叶成焕政委和易良品团长则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壮烈殉国。

红93师的绝大多数官兵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重提旧事,丝毫无损于他们的英雄形象和旷世殊勋。

作为革命的幸存者,秦忠同志在耄耋之年不为尊者讳,忠实地记录历史,给党史、军史留下这段真实、鲜活、珍贵的一手资料。

同样显示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高风亮节。

强渡嘉陵江:遵义会议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顾全大局,牺牲局部利益,面对严重的敌情和张国焘的不信任等重重压力,忍辱负重,巧妙制敌,指挥八万红军部队,强渡嘉陵江,主动迎接长征中的中央红军,为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突破乌江,巧渡金沙江,大渡河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实现了两支主力红军部队的胜利会师。

为什么要记住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历史

那是因为,一小撮日本右翼份子根本不承认历史

半个世纪之后,日本的军国主义又有抬头。

右翼份子篡改历史教科书、讳言历史,以至大部分年轻一代的日本人根本不知道或不相信有侵华史。

日本首相,更是公然参拜靖国神社。

我们是可以不记仇的,前提是对方认错。

如果对方打你一拳但真诚道歉了,我们是可以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可如果对方打了你还狡辩,你还能说“没关系”吗

哲人说:宽恕是美德,但无谓的宽恕就成了怯懦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历史

那是因为,中国还没强大到可以放下历史。

为什么日本首相可以漠视我们的感情,公然参拜靖国神社

那是因为我们还不足够强大到需要他们重视。

狮子对羊讲宽恕,那是仁慈;如果羊对狮子讲宽恕,那是毫无意义,因为狮子根本不屑羊的宽恕。

句践卧薪尝胆,时刻不忘吴王之辱,方有超常的意志重建河山、傲视诸侯。

而中国,综合国力还远不如日本,以人均水平来算在世界上也只是第三世界国家,但很多人已经在所谓的小康中开始靡靡起来。

多少年轻人,更是哈日一族,对历史越来越淡漠,稍微沉重一点的话题,他们都不感兴趣。

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历史

那是因为,时间没有远到可以足够忽视历史。

或许再过几百年或更长,当时间的焦距足够长、长到我们可以以一种隔岸观火的视角来审视这段历史时,我们或许可以淡然些。

但,现在只是过了60年,仍然有劫后余生的老人活着,战争的伤痛仍未抚平,战争导致的落后仍未消除,日本政府的认错仍是迟迟未到,我们怎么能忘记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记住历史

那是因为,记住历史,是为了更有动力地自强。

我们一个平凡人,改变不了太多现实,无法如伟人般振臂高呼,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记住历史。

但当千万中国人都记住历史,能让全世界认识到我们的自尊;记住历史,能让世界人民知道,我们不是忘本的民族;记住历史,我们才更珍惜今天的和平;记住历史,我们才铭记前人的血泪,奋发图强。

记住历史,并不是要仇恨当今的日本,而是要正视历史。

因为,历史常常会惊人的相似、不断地重复。

为了不让历史重演,为了在历史中吸取教训,让我们记住历史。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