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刻苦学习的诗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7、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11、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勤奋学习有关的诗句
.在勤,不索何获.--张衡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思而毁于随.--韩愈 3.贵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4.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韩愈 5.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 ——《礼记》 6.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 ——冯梦龙 7.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刘禹锡 8.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 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秦汉前儒家经典)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张少成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经》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引自《荀子,劝学》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习,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习,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劝学诗》 [唐]韩愈 读书不破费, 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 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 富者因书贵. 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 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
关于勤奋学习的古诗越多越好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7、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弇传》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1、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1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形容学习刻苦的诗句
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陈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2、◎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
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
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王亚男苦读成才 王亚男睡三脚床王亚男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
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
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 ◎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
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点,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愈是懂得透彻,就愈有薄的感觉。
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
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
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