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克己奉公的诗句

克己奉公的诗句

时间:2018-03-19 09:17

求关于克己奉公的古诗词3篇

石 灰 吟(于谦) 千锤万凿山, 烈火焚烧闲。

粉身碎骨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咏竹 桥 其 二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峭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金陵怀古四首 【宋】王安石 (其一)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东府旧基留佛刹,后庭余唱落船窗。

黍离麦秀从来事,且置兴亡近酒缸。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三年为刺史二首(之二) 白居易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表现克己奉公的古诗文

“杨柳绿地面向下,长杨华搅天飞杨柳花飞了出去做,我问没有返回行有归。

”这是第一次从隋朝的“送别”,它的作者已经无法考证,但刘这首诗表达的意境的份额勉强,但流传至今。

这是说,柳的习俗开始告别至汉代。

古人送礼刘,这意味着有两个:首先,的柳树速度,角度朋友表示,无论身在何处漂移蓬勃发展,而精致细腻的丝绸贵重聊天是一个符号,情意绵绵;二,柳与“留”谐音,柳相赠的“保留”的意思。

今天,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情况离别的诗句从“柳”的诗歌代表早于这个“自定义”。

求一些表达自己克己奉公、尽职尽责的古诗词与成语,面试时用的

1、“置之度外。

”  出后汉书·隗嚣传》“且当两子于度外耳

”  东汉建立之初,国未统一,许多地方势力占据某些州郡。

有的虽然表示臣服东汉,实际上都仍旧保留地盘,并不甘服。

而部分比较强大的农民军也相当活跃。

刘秀花了5年多时间,才算打下了一个基本统一的局面,只剩甘肃的隗嚣和四川的公孙述两大军阀。

这时,隗嚣表面上已向刘秀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表示归顺。

公孙述自称蜀帝王,拥兵数十万,盘踞四川山区。

因交通困难,刘秀对这两个人,暂不想征战,企图把连续苦战多年的部队好好整顿和休养一下再说。

据载,当时刘秀曾对将领们说:“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后来,刘秀终于发兵,先消灭了隗嚣,接着又把公孙述的独立王国攻破。

刘秀那句话,就是成语“置之度外”的来历。

  2、“有志者事竟成。

”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帝(刘秀)谓弇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

常以为落落难合,久志者事竟成也。

”  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

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攻。

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

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

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反攻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

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

刘秀闻讯。

亲自带兵前来支援。

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二十八宿之一)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

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

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

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过去韩信破历下开创基业,现在将军攻克祝阿,连战连捷,两功相仿,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3“克己奉公。

”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颖阳人。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颖阳一带,祭遵去投奔他,被刘秀收为门吏。

后随军转战河北,当了军中的执法官,负责军营的法令。

任职中,他执法严明,不循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情后,依法把这个侍从处以死刑。

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想祭遵竟敢处罚他身 边的人,欲降罪于祭遵;但马上有人来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 就是大王的要求。

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

只有像他这样言行一致,号令三军才有威信啊。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

后来,非但没有治罪于祭遵,还封他为征虏将军,颖阳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处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手下的人。

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阳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诏文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冯异,字公孙,颖川父城(今宝丰县)人,曾为王莽拒汉,后又依附刘秀,在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后汉书》载: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冯异官居征西大将军,会同大将邓禹、邓弘镇压赤眉起义军,因兵败退守渑池北礼庄寨一带,筑城坚守约期再战。

终大败赤眉于崤底。

汉光武帝闻报大喜,当即下诏嘉奖。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由此而得。

  5、“披荆斩棘。

”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六年春,异朝京师。

引见,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

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

以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

公元三十年,冯异到京城洛阳,朝拜光武帝。

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向文武百官介绍说:“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为我在创夜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平定了关中广大地区,是个人冠军有功之臣啊

”由于冯异,谦虚好学,所以深得人们敬仰。

  6、“疾风知劲草。

”  《后汉书·王霸传》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

努力

疾风知劲草。

”  刘秀起兵路过颖阳时,王霸和一帮朋友去投奔。

入伍后王霸忠心耿耿,多次打胜仗;在昆阳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刘秀的信任。

刘秀的部队渡过黄河,在河北邯郸和王郎作战时,军事行动遭到了重大挫折。

王郎重金悬赏捉拿刘秀,形势很危急。

这时王霸的朋友们都悄悄溜走了,只剩下王霸。

刘秀对王霸说:“在颖阳投奔我的人现在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来了,真是疾风知劲草啊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封王霸为偏将军,始终都很器重他。

  7、“旗鼓相当。

”  出处《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

”  东汉时期,刘秀称帝以后,仍然有一些人拥有重兵,各霸一方。

刘秀经过五年的征战,把函谷关以东的割据势力全部消灭,最后只剩下了甘肃的隗嚣集团军和四川的公孙述两支军队。

后来,隗嚣也归附了刘秀。

刘秀对他比较重视,待为上宾,其用意是利用隗嚣的军队钳制公孙述的军队。

刘秀写信给隗嚣,信中说:“如果公孙述出兵到汉中、长安一带侵扰,我希望将军率本部人马抵住,因将军实力与其‘旗鼓相当’。

”  8、“差强人意。

”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汉意气自若,方整历器械,激扬士史。

……(光武帝)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吴汉不但勇敢,对刘秀也十分忠心。

每次出外做战,总是紧紧跟着刘秀,而且只要刘秀没睡,他也就恭敬的站在一旁,不肯先睡。

偶尔输了,每个人都提不起劲来,吴汉总是鼓励大家不要悲观,应该振作起来,准备继续作战。

有一次,刘秀输了,心情不是很好,其他将军也失去斗志。

可是吴汉却和士兵们一起整理武器,审阅兵马。

刘秀知道这些事后,再看看眼前这些垂头丧气的将军们,很感叹地说:“总算还有吴将军叫人满意。

”  “差强人意”本意是褒义词,用的久了,竟然转成贬义词了。

  9、“推心置腹”  出自《后汉书·光武皇帝本纪》。

“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  公元23年初,刘玄被立为天子,刘秀任偏将军。

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刘玄。

在这些战斗中,刘秀屡立战功,被刘玄封为“萧王”。

同时,刘秀与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阳河流城征战多年。

打了不少胜仗。

公元24年秋,刘秀率兵攻打民起义军于邬(今河北束鹿县东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帅为列候。

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担心刘秀是否出于真意。

刘秀获悉这一情况后,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抚之计,下令降者各归其本部统领其原来的兵马,刘秀本人则轻骑巡行各部,无丝毫戒备之意。

这样一来,降者都信以为真了,只听他们经常三三两两地在一起低语:“萧王推已之红心,置他人之腹中,我们还担心什么

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  10、“得陇望蜀”  出处《后汉书·岑彭传》赐岑彭等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  建武八年(32年),岑彭率兵跟随光武帝攻破天水,并与吴汉在西城包围了割据陇上的隗嚣。

当时,公孙述(蜀地的割据者)的将领李育来救隗嚣,被盖延、耿弇包围在上邽。

光武帝东归,写信给岑彭说:“两城若下(指西城、上邽),便可将兵南击蜀虏。

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11、“北道主人”  出处1:《后汉书·邓晨列传》: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

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光武曰:“伟卿(邓晨)以一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

”  出处2::《后汉书·耿弇列传》:“光武指弇曰:“是我北道主人也。

”  不过作为成语,现在通常用“东道主”,而很少有人用北道主人,意思是一样的。

  12、“敝帚千金”  出处:《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这是吴汉在成都屠城后,光武愤怒指责吴汉的副将没加以劝阻。

  “敝帚千金”这个词用的也不多,后人常用“敝帚自珍”,这个成语的来源,也是源自光武的“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13、“乐此不疲”  出处:《后汉书·光武纪》: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数引公卿、郎、将讲论经理,夜分乃寐。

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 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

”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另外与刘秀有关的成语典故还有:糟糠之妻(宋弘)、聚米成山(马援)、垂于竹帛(邓禹)等。

  仕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江山美人齐得,从一介布衣做到开国皇帝,千古第一风流皇帝,非刘秀莫属。

有关清正的诗句

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 板桥《竹石诗》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 谦《石灰呤》

求形容人思想觉悟高的成语或古语

1、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财欲是只虎,色欲是柄剑。

3、贪使人堕落,廉使人奋进。

4、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

5、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6、松竹梅,岁寒三友,廉正清,为官三要。

7、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8、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9、,警钟长鸣。

10、贤内助兴夫兴国荫及后代;贪内助害夫害国殃及子孙。

11、奢欲贪 俭生廉。

12、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13、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14、世上黄金贵,清廉价更高。

15、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6、不勤,无以成就事业;17、不廉,难以凝聚人心。

18、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19、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20、党风正则人心向,政风正则令畅通,民风正则富思进,家风正则万事兴。

21、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22、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23、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24、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25、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26、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27、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28、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29、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30、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31、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32、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33、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34、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35、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36、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37、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38、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39、处事公平,平似水;为官清廉,洁如冰。

40、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41、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42、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43、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44、诚信做人清白为官,踏实做事勤政为民。

45、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46、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为先。

47、骥走崖边须勒缰,人至官位要缚心。

48、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49、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50、清正廉洁官本份,党根基。

51、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52、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53、心中常念人民苦,身边牢筑防腐墙。

54、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 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

55、慎始,勿被蝇头小利所惑;慎终,勿让正气名节不保。

56、手莫长,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57、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58、人生最大的财富不是腰缠万贯,也不是拥有国姿天香,而是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

59、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60、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61、放私欲、财欲 、损国害己 抓党纪、政纪 严惩腐败。

62、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廉洁从政; 教育和惩戒腐败 利国为民。

63、自重、自省、自警、自律方能走端行正;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勤为干事创业。

64、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65、秉公执法,维护法律尊严;浩然正气,展示红盾风采。

66、廉洁自守能提升生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67、执法公正心坦然,清廉不贪自从容。

68、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69、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70、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71、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72、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73、固本清源,。

74、,需要您的参与。

75、,人人有责。

76、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77、加强建设,开创新局面。

78、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79、严格自律出廉政,谋发展。

80、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则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自由,就失去了一切。

81、一失足成千古恨,贪小便宜吃大亏。

82、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清正廉洁格言。

83、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84、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85、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86、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87、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88、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89、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90、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91、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92、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93、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94、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95、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

96、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

97、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98、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99、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00、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101、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

102、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103、家庭应该是廉政的港湾,而不应该成为腐-败的漩涡。

104、不贪不占,以品行得声誉,全心全意,当公仆赢人心。

105、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

106、大事小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107、取不义财,当心要下台。

108、千金经手过,不沾一文钱。

109、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

110、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111、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112、官勿躁,当权勿暴,当人勿傲。

113、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114、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115、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116、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诚;说话重在信,办事重在实。

117、勤奋做事尽公仆之责,118、清白做人守党员之本。

119、把住自己的嘴,清静如水。

120、拴住自己的腿,足不沾灰。

121、管住自己的手,甘愿吃亏。

122、收住自己的心,无私无畏。

123、贪欲是腐-败的温床,自律乃廉洁的沃土。

124、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125、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126、贪欲无度,牢狱自筑。

127、“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128、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129、与其后悔于已然,不如防患于未然。

130、廉洁源于自律,堕落始于贪婪。

131、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132、天天念,心中有条高压线。

133、勿为名累,勿为利锁,勿为权迷,勿为欲困。

134、污泥不染为尊,清正廉明为贵。

135、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136、贪是腐蚀心灵的毒酒,137、廉是滋补身心的良药。

138、心公官必正,行端官自清。

139、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记为民之托。

140、两袖清风,为党为民不为私。

141、为官以廉为先,为政以勤为基,为民以实为本。

142、廉洁奉公处处为群众着想,艰苦奋斗事事为人民操心。

143、高尚的人为廉政找方法,144、堕落的人为腐-败找借口。

145、交友信义为先,从政勤廉为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