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的诗
于河 之 畔 慢 折 戟。
南 方 断 桥 伊 人 倚。
通 宵 达 旦 欢 饮 夜。
志 在 何 方 风 云 起。
求 关于南通的诗词歌赋..或者散文
狼山吟 王美春 生长于大海入口处, 伫立在长江北岸, 论年岁, 比不上一览众山小的泰山; 论身高, 远不及喜马拉雅山; 论名气, 难与名满天下的庐山比肩, 而你是任何山都无法替代的, 永远占据我的心田
山中无狼, 却取名为“狼山”, 山顶的支云塔远非高大, 却称作“支云”,仿佛高耸云天。
呵,这就是南通人的幽默, 与众不同的气魄、语言
目睹沧海桑田, 亲历人间冷暖, 你引领江城从幼稚走向成熟, 由荒芜变为巨轮争流、百花斗艳。
呵,狼山
你是南通之母, 似乎更应叫你“娘山”; 你身处鱼米之乡, 似乎更应叫你“粮山”。
骆宾王、白雅雨墓在你怀中, 法乳堂十八高僧壁画活灵活现, 支云塔与南通电视塔遥相呼应, 苏通长江大桥横空出世, 南通的现代化与你血脉相连。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 南通精神代代相传。
在苏中率先崛起、全面腾飞, 你与780万人民一起呐喊。
南通就是你呵,你就是南通, 名副其实的“良山”
其实,无论怎样称呼你, 有一点永远不变, ——你是南通人的骄傲, 我心中神圣而永恒的山, 无论何时何地 都有你与我同行、相伴……
哪里有赞美南通的诗歌?
作者:季金虎绕绿水新城拥五山江入海日红踏浪来诗中的“旧和“新城”说的是空的地理概念,而我以为跨越的是从旧到新的时间。
南通有五千多年历史,有青墩遗址为证,最近还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南通建城于公元 958年,有千年历史,近代因为有张謇而一度辉煌。
不管是古人,还是近人,都依濠河筑城建屋。
进入当代,城区向四周拓展,南郊的五山也隶属现代化的新区。
因而正如季先生诗云的,旧埠扩建成新城,“绕绿水”成了既往的历史,而“拥五山”成了当今的现实。
“一山一水”的五山和濠河又正是南通两个最为出名的自然人文景点。
两句诗通过两个动词:一个“绕”字、一个“拥”字,经历了时空,扼要、精辟地述说了南通的沧桑巨变。
句短字少,然而颇具气势和底蕴。
涛涛江水在这里汇流入海,“江阔融入海”,是南通江海交会的独特地理位置的写照。
长江流淌到南通,其江面最宽,建设中的苏通大桥将是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
江海会通,也铸造了南通人特有的融合的精神气质。
最后一句“日红踏浪来”,也正是这种精神气质的时代写照。
王安石诗:“日出江花红似火”,描绘了江面日出、朝霞满天的盛景奇观。
南通在江苏最东,每天,太阳的光芒江海儿女都是最早领略。
日出而作、勤勉发奋的南通人民伴随红日初升,腾江越海,舞动在浪花飞溅的时代征程。
诗表心,诗言志,诗寄情。
季先生的这四句诗,是对南通时代旋律由衷的赞颂,是对家乡日新月异变化满腔热情的抒怀,既有现实主义的深情描摩,又有浪漫主义的激越畅想。
四句堪称短诗,但意蕴深长,实乃一首言简意骇内涵丰满的家乡赞美诗!
有关描写濠河的诗句
旧埠绕绿水新城拥五山江阔融入海日红踏浪来诗中的“旧埠”和“新城”说的是空间上的地理概念,跨越赞美南通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