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杜甫乐观的诗句

杜甫乐观的诗句

时间:2017-06-16 08:04

杜甫的哪首诗能表现积极乐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的绝唱《登高》,对于这首诗的艺术成就,无人否认,甚至有人将其赞为:“古今七律第一”;但是对于这首诗到底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精神,却有不同的理解。

我在2004年做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题为《江山与心灵的诗性交融——论长江与李白杜甫的诗歌》,当时我认为这首诗主要体现了杜甫的“生命意识”,以下是我在论文中对这首诗的分析:杜甫主要为儒家做派,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奋斗精神,老当益壮的人生态度,使他更多地体会到了江水滔滔不尽、万世不竭的一面,他从长江意象中更强烈地提炼出了生命意识,从长江中感受到了无限的生命力。

他的《登高》不仅仅是悲秋,更是生命意识的高昂:……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其晚年长期漂泊西南,寓居夔府之际。

这时距杜甫去世仅有三年,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杜甫此时已经身患严重的糖尿病,体质变弱,许多疾病纷纷袭来,全身已无一处舒服。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杜甫登上了长江之滨的高处,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异常广阔的视境:天上是“风急天高猿啸哀”,地上是“渚清沙白鸟飞回”。

写景也已经是主体化了的风景:猿啸之哀,鸟之低飞徘徊,隐隐透露出了遮盖不住的悲凉气息。

诗人仰望苍茫无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腾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使人联想到落木飒飒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然而诗人就这样消沉了吗

你看诗人在首联烘染浓郁的秋意之时,声、色、形、态具备,难道不是在暗示我们诗人虽然老病孤愁,但感受依然丰富而敏锐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萧萧”、“滚滚”的重叠语中似乎又散发着潜藏暗流的力量和汹涌澎湃的气势:这难道不是大浪淘沙,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象征吗

难道不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写照吗

诗人站在长江边上,一刹那间,时间仿佛凝滞了,诗人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与历史古今共相始终。

然而,这毕竟是不可能的,对比人生的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诗人深深地感到了生命的不足。

这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更激励着他用生命的强度去弥补其长度的不足。

就在这样一个万里之外的作客之地,就是这样一个

杜甫积极向上的诗句以及解析

望 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首句“岱宗夫如何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

“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

“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虚字,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

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齐鲁青未了”,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真是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

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诗说:“齐鲁到今青未了,题诗谁继杜陵人

”他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是有道理的。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

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

“割”本是个普通字,但用在这里,确是“奇险”。

由此可见,诗人杜甫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作风,在他的青年时期就已养成。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

不言而喻,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

如王勃《春思赋》:“会当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

”有时单用一个“会”字,如孙光宪《北梦琐言》:“他日会杀此竖子

”即杜诗中亦往往有单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会归秦

”(《奉送严公入朝》)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清代浦起龙认为杜诗“当以是为首”,并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也正是从这两句诗的象征意义着眼的。

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与契”,在创作上“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正是一致的。

此诗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在山麓。

无疑,它将与泰山同垂不朽

关于秋天的乐观豪迈类的的诗句有哪些

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华虽怀才不遇,却自己乐观的一句是杜甫的《登岳阳楼》中华虽怀才不遇,却自己乐观的一句是那表达。

表现诗人乐观自信的诗句

海到无边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李白 )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龚自珍)  醉卧疆场君莫笑,古人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贾岛《剑客》)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顾炎武)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 轼《赤壁怀古》)

关于杜甫的古诗大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3、《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7、《武侯庙》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8、《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9、《规雁》东来千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10、《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