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讽刺薄情寡义”的诗句有哪些
负心汉胡秉言负心皆是有钱人,包养大多权力临。
网络引来妖祸水,道德失丧地天混。
唐诗300首里的七言绝句有哪些
卷十、绝句=============================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少小离家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早发白帝城》 者: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滁州西涧》 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食》 作者:韩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月夜》 作者: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怨》 作者: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征人怨》 作者: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宫词》 作者:顾况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解】: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韵译】: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评析】: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
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
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
=============================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
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
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
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体,意境浑成。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
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 《乌衣巷》 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韵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评析】: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
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
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
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自有其深意所在。
============================= 《春词》 作者:刘禹锡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解】:1、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2、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韵译】:宫女打扮脂粉匀称,走下红楼;春光虽好独锁深院,怎不怨愁
来到庭中点数花朵,遣恨消忧;蜻蜓飞来,停在她的玉簪上头
【评析】: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
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
层层叠叠,婉曲新颖。
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 《后宫词》 作者:白居易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
【注解】:1、泪湿:犹湿透。
2、恩:指皇帝对她的恩爱。
3、熏笼:薰香炉子上罩的竹笼。
【韵译】: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评析】:诗是代宫人所作的怨词。
首句写夜来不寐,梦想君王临幸;二句写忽闻前殿歌声,君王来幸无望;三句写红颜犹在,君恩已断之苦;四句写再幻想君王可能来幸,于是斜倚熏笼,坐待至天明,终成泡影。
语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挚而多层次,细腻地刻划了失宠宫女千回百转的心理状态。
============================= 《赠内人》 作者: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注解】:1、禁门:宫门。
2、红焰:指灯芯。
【韵译】:暗淡的月光移过宫门和树木,明眸媚眼只看那宿鹭的巢窠。
孤灯斜影看她偏头拔下玉钗,挑开烛芯的红焰救出了飞蛾。
【评析】:诗意在写宫女静夜的孤寂无聊;先写宫门森严,时光飞逝;次写丽质不宠,艳羡宿鹭;再写斜拔玉钗,丰姿袅娜;最后写剔焰救蛾,使其重生。
虽是无意,却颇有情。
有感于自身深锁宫禁,恰如飞蛾扑焰,大有怜蛾自怜的情感。
全诗造意深曲,耐人寻味。
============================= 《集灵台·其一》 作者:张祜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
【注解】:1、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时号太真,住内太真宫。
【韵译】:旭日光辉斜照华清宫旁的集灵台,树上红花一朵朵地迎着朝露绽开。
昨夜玄宗刚在这里为杨玉环授,太真满面笑容地进入珠帘受宠来。
【评析】:这两首诗是讽刺杨玉环姊妹的专宠。
第一首讽杨玉环的轻薄。
杨玉环原系玄宗十八子寿王瑁的妃子,玄宗召入禁中为女官,号太真,后来大加宠幸,进而册封为贵妃。
集灵台是清静祀神所在,诗人指出玄宗不该在这里行道教授给秘文仪式。
并指出贵妃在这时“含笑”入内,自愿为女道士,配合默契,掩人耳目,足见其轻薄风骚。
============================= 《集灵台·其二》 作者:张祜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
【注解】:1、虢国夫人:杨贵妃三姊的封号。
2、平明:天刚亮时。
【韵译】:虢国夫人受到皇上的宠恩,大清早就骑马进入了宫门。
只嫌脂粉会玷污她的美艳,淡描蛾眉就进去朝见至尊。
【评析】:第二首讽虢国夫人的骄纵风骚。
虢国夫人是杨玉环的三姊,嫁给裴家,是当时名声极坏的人。
她并非“后妃”,却“承主恩”,而且“骑马入宫”“朝至尊”。
自恃美艳,不施脂粉,足见她的轻佻,也可见玄宗的昏庸。
这两首诗语言颇为含蓄,看似是褒,实则是贬,讽刺深刻,入木三分。
============================= 《题金陵渡》 作者: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注解】:1、金陵:南京。
2、津渡:渡口。
3、瓜州: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韵译】:在镇江附近金陵渡口的小山楼,我一夜不能入眠心中自有忧愁。
月光西斜的时候江潮刚刚退落,隔岸几点星火闪烁可能是瓜州
【评析】:诗写偶见的江上清丽夜色。
首句点题,次句抒发感慨;三、四句写因怀愁而难眠,推窗远望,斜月朦胧,江潮初落,隔江瓜州,星火闪烁。
全诗画面清丽宜人,但却难免有孤寂之感。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至京求官不遂后所作,寄寓怀才不遇落拓失意之情。
有人以为是写乡愁情思的。
寄愁是真,但什么愁
愁什么
也确实难断。
我们暂且欣赏这清美宁静的夜景吧。
============================= 《宫词》 作者:朱庆余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解】:1、琼轩:对廊台的美称。
【韵译】: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评析】: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 《近试上张水部》 作者: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解】:1、舅姑:公婆。
【韵译】: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评析】:朱庆余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荐拔后辈。
因而朱庆余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
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张籍在《酬朱庆余》诗中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把朱氏比作越州镜湖的采菱女,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歌喉,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
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作者:杜牧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解】:1、清时句:意谓当这清平句为之时,自己所以有此闲情。
2、昭陵:唐太宗的陵墓。
【韵译】: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评析】:诗表达了作者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
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
热爱祖国,追怀盛世之情自在,为国捐躯,抱负未能施展之意自见。
简炼深刻,沉郁含蓄。
============================= 《赤壁》 作者: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解】:1、折戟沉沙:断了戟没入沙中;戟:一种武器。
2、东风:东吴以火攻攻打西面的曹营要借助东风。
3、周郎:周瑜,吴军统率。
4、二乔:吴国二美女,大乔嫁给吴国国君;小乔嫁给周瑜。
【韵译】: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评析】: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
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
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 《泊秦淮》 作者: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解】:1、秦淮:河名,源出江苏省溧水县,贯穿南京市。
2、商女:卖唱的歌女。
3、后庭花:歌曲名,南朝后主所作《玉树后庭花》,后人亡国之音。
【韵译】: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
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后庭花。
【评析】: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
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
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 《寄扬州韩绰判官》 作者: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解】: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韵译】: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评析】:这是一首调笑诗。
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
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
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 《遣怀》 作者:杜牧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注解】:1、落魄:漂泊。
2、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
这里均指扬州妓女。
3、青楼:指妓女居处。
【韵译】:飘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载酒而行。
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赏细腰轻盈。
十年扬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场春梦;留连青楼,只落得个薄情郎的声名。
【评析】:这是作者回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
首句追叙扬州生活:寄人篱下。
二句写放浪形骸,沉湎于酒色。
以“楚王好细腰”和“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
三句写留连美色太久,十年冶游,于今方才省悟。
四句写觉醒后的感伤,一生声名丧失殆尽,仅存青楼薄幸之名。
自嘲自责,抑郁诙谐。
《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
============================= 《秋夕》 作者: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解】:1、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2、轻罗:柔软的丝织品。
3、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4、天阶:露天的石阶。
5、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
【韵译】: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地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评析】: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
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
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
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 《赠别·其一》 作者:杜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注解】:1、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
【韵译】: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评析】:这两首诗是诗人在大和九年(835),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妓女分别之作。
第一首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
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三、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
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
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 《赠别·其二》 作者: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金谷园》 作者:杜牧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寄令狐郎中》 作者: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为有》 作者:李商隐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隋宫》 作者:李商隐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瑶池》 作者: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嫦娥》 作者: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作者: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瑶瑟怨》 作者: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马嵬坡》 作者:郑畋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已凉》 作者:韩翎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金陵图》 作者: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陇西行》 作者: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寄人》 作者: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杂诗》 作者:无名氏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求金庸小说里的诗词赏析
1、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
陋巷单瓢亦乐哉。
贫,气不改
达,志不改
这是黄蓉相答樵子时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曲中之词有视富贵如浮云的豪气,又有隐居山林不求功名的洒脱。
最后一句“贫,气不改
达,志不改
”更说明人不可因环境的变迁而改变自己的心志,颇似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单瓢亦乐哉”一句,更有古人颜回之风,安贫乐道不为富贵贫穷所困,这也是我所向往的境界,与其汲汲营营于名利,求取荣华富贵,倒不如隐居山林做个闲云野鹤之人来得潇洒
2、最爱的诗句: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说的结局很“郭襄”,应是无人置疑。
郭襄给人的感动,是处在武林诡谲的氛围中,还能保住纯真的心、质朴的气,读郭襄,就像在将窒息的空气里闻到清新。
然而,神雕侠的三枚金针打开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窦初开的新蕊,还没得到爱情滋养,就悄悄葬了心。
我特别爱吟咏“此时此夜难为情”一句,感慨金庸给了郭襄生命,却又难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爱的诗句: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的经典名句,由大魔头李莫愁吟出,特别教人震撼。
不过,回头想想,如果是黄蓉、、赵敏来吟,就单单是甜蜜的少女初恋情怀了。
金庸把名词给了李莫愁,正因为李莫愁杀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隐藏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后,陆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梦回时挑动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让她魂萦梦系。
“生死相许”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梦,就算是女魔头,心里也有爱情的诗。
4、最爱的诗句: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主宰一部的,不是豪迈的帮主乔峰,不是倜傥的公子哥儿段誉,当然也不是幸运的小和尚虚竹,真正的主宰,是无常的“命运”。
乔峰以一腔血气,欲缉杀父母之凶,却误杀了情人阿朱;段誉不爱江山,只求语嫣的爱情,却不料求来的是亲妹妹;虚竹一心只想做个好和尚,却是武功、美女、掌门,无从可却地送上门来。
该扫的,怕不是两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对无常世界的有意执着,一切都“如梦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唯光明故。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悲天悯人,慷慨悲壮,闻之不觉涕下
6、最爱的诗句: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这是杨过在绝情谷拒绝裘千尺提亲时所吟之诗,它总让我联想到杜甫的名句:“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
”巧的是,这十六个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窦玄贪新忘旧,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愤之余所写下的。
然而杨过跟窦玄,是何等不同
尽管面临生死之危,他对依旧不离不弃,非卿莫娶。
何其有幸
窦玄妻何其不幸
而爱上杨过这样心有别属却又深情专一之人,又不知该归类为何项
总之,杨过不顾情花毒而吟出这首诗的气概,实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颜。
7、最爱的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是一篇祝贺女子出嫁的民歌,在中,杨过跟程英、陆无双对抗李莫愁时,程英所唱的曲子。
程英一生孤苦,当时以为会死,但她可以死在杨过身边,她就十分心满意足了。
写得乐观、轻快,是中少有的欢愉诗词,所以我很喜欢。
8、最爱的诗句: 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明教这个革命团体,最浪漫的地方,在于团体性地朝革命目标前进,一但知其不可为,仍然执着化生命为醒世之大爱。
中,最,是明教在光明顶遭六大派围剿,全体教众面对身死教灭,依然端坐颂咒,悲怜世人哀苦的庄严场面。
佛教说同体大悲,展书及此,谁能自持。
也就因这股傻劲,明教的革命,神圣,却也可爱。
9、最爱的诗句: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
,莫敢不从。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金庸善长以剑喻人,寥寥数语,道尽武林辛酸,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残、欧阳锋鄙行、金轮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学龙象。
令至尊梦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号令天下,终成南柯,倚天一出,则鹿鼎争逐。
宝刀神剑,谁能胜出,犹在未定之天;至尊梦却是一代复一代,一书又一书,捧书自省,展望白云苍狗,感慨至深。
10、最爱的诗句: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瑛姑的爱情,是“不爱帝王爱顽童”的少女恋爱憧憬。
段皇爷可以给的,是绫罗绸缎,是金璧辉煌,却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颗心;周伯通闯入了这个等待的寂寞,却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却如何忍分离
“可怜未老头先白”,织锦鸳鸯留不住顽童,瑛姑却把心驻足在少女的梦中了,跨越漫漫一生,华发已生,等待却不知尽头;执着一生,美丽只留给伊人。
11、最爱的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每每读至此诗,便不由泪流满面,反覆咀嚼诗意,但感无限凄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心酸惟自知;与梦中妻相对无言,思念惟藉泪千行来抒解。
然而世间多少人如此情痴
知音真爱皆难寻,抓住了时机,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为时若已晚,只会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东坡的十年、杨过的十六年,时间上是少了许多的,但本质上的萧索落寞、孤寂悲怆之感,与苏杨两人相去不远。
一位豪情大诗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侠客,爱妻十六年杳无音讯而坚守信诺、此爱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飞逝,日夜思量,反复难忘。
今日孤身一人,鬓虽无霜,泪已千行,不见短松立山岗,仅明月伴我自心伤。
12、最爱的诗句: 兵火有余烬,贫村才数家。
无人争晓渡,残月下寒沙
金庸一定爱极杜甫、白居易、陆游的诗与词,也一定极仰慕岳飞、袁崇焕的英雄之风。
对我这一代人,“国仇家恨”只能在书上摸索,但对金大侠这般的祖辈耆老,烽火争战,其实就是生活。
我相信,金庸在写边关外恣意强夺的辽人,或是铁蹄入侵、蔑视汉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识型态”斗争的满汉族群时,心里必然浮现日寇侵华,或者国共争逐的兵灾连年、生民流离画面。
也因此,金庸笔下的大侠,从乔峰到陈家洛,在他们伟伟的侠骨与绵绵的柔情外,总是在心里,装着一份同体的大悲,对国家、对民族、对同胞。
13、最爱的诗句: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
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这首诗浅白易懂,但由袁紫衣这样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来,实在让人觉得格外讽刺。
她与胡斐发生感情,却为了一个誓言而不愿还俗,结果虽是辜负年华,长伴青灯,情思却仍然系念着心上人。
我不晓得这样的出家有何意义,实在是可悲又可叹。
人人皆知离爱即可无忧无怖,然“情”之一字却往往让人身不由己,无可奈何。
金庸在书末引用这首诗,除了反映袁紫衣与胡斐的愁苦之外,看着看着,身为读者的我,心情竟也随之黯然。
14、最爱的诗句: 问世间,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虽然我对金书没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单纯的喜欢,可是这句词,却让我印象深刻。
李莫愁之所以杀人如麻,是因为痴心错付。
虽然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谅的,可是剥开魔头的面具,李莫愁却是一个为情所困的苦女子。
一个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坏的方向走。
爱情这两个字,真的叫人好辛苦。
就如此词所诉,直叫人生死相许啊
一个女子,一生当中,梦寐以求的不过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个全心全意爱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这两项她都欠缺。
正因为她不曾体会生死相许的感情,她并不真正懂得情为何物,而将对陆展元的感情及怨怼,全报复在陆家人身上。
我喜欢这首诗,因为它让我了解到情爱对人生的另一种影响。
李莫愁她始终都不快乐,因为她将感情变成她人生中的负担,而将报仇视为人生的目的,进而造就她悲剧的一生,这又何苦来哉
又怎能不令人为之难过
15、最爱的诗句: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周公竭力辅佐成王,却惹来不利孺子的谣言。
王莽为求权位,公孙布被,矫饰求誉,最后果真让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而在《倚天》中,对于杀害殷离的凶手,张无忌怀疑赵敏,甚至谢逊,却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
老实如张无忌,他怎想的到怀中乖巧柔顺的美人,竟有这般高明的伪装、这样狠辣的手段。
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为,来凭决一人的忠奸善恶。
其实,一个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个人要面临大事,真正的品性才显得出来。
”而这首诗,正充分阐释这个道理。
16、最爱的诗句: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郁郁佳城,中有碧血。
碧亦有时尽,血亦有时灭,一缕香魂无断绝
是耶非耶
化为蝴蝶。
读这首诗时,总能体会到陈家洛心里的感受,为了光复汉业,不惜离开自己心爱的女人,到了最后,非但光复汉业失败,连香香公主也为了救自己而牺牲,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未解此时真亦幻,欲语才觉杳芳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