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懒惰的诗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
作文《我在....中学会了语文》
关于男人和女人谁养谁的问题,我认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两人真心相爱,根本就不必计较什么女人养男人就是吃软饭,男人养女人就是理所应当了。
既然命运把两个人连在一起,这是一种缘分,那么就不要计较其它问题了。
但是虽然这样讲,可是相爱的两个人都应该互相体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不管是女方还是男方,都要为对方着想,千万不要认为人家养你是理所当然和理直气壮。
因为对方既然养我们就一定要付出代价的,所以自己好好珍惜人家的付出,自己要自强。
特别是男人更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因为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也好像是身体的脊梁,作为男人应该尽力撑起家庭的大梁,不要逃避,这也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天经地义的一种责任。
我时常听到人们在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意思是说:“女人就是不工作、不赚钱,也可以靠男人有饭吃的”。
我对这一问题的观点是:虽然靠男人撑起这个家,但是作为我们女人也不能太懒惰,自己也要自强、自立,能赚钱尽量赚一些填补家用。
如果实在条件不允许,那么我们也一定要好好配合男人,在家当好贤内助,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关心他们的身体,好好做好家务,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外积极努力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没有后顾之忧。
比如说身体不好,或者有其他什么原因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所赚的钱没有女方赚的多,这时也不要有自卑感,而要理解女方在外赚钱也是不容易的,你不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要加倍疼爱女方,关心女方,这样她就会心里平衡,也不会说你没出息、吃软饭了。
其实女人为了这个家,为了有好日子过,在外辛苦赚钱都会心甘情愿的,她们怕就怕有的男人不自强、不努力,没有自信,而且非常懒惰,自己不赚钱还不珍惜人家辛苦赚来的钱。
如果遇到这样的男人,大家就会说他是吃软饭的男人。
也就是自己不去找工作,靠女人来养活他,而他自己却好吃懒做的男人。
劝说好吃懒做的宅男的诗词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出处】《满江红》岳飞·“可怜白发生”。
【出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妙趣对联故事
:①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
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
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
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
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开水底天。
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②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中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
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才人王某读罢,在对联上寥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财主见了又羞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④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旧是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凉,恰似今宵七夕。
”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
”到了中秋李某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
李某见了,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
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
”李某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
”先生答道:“前唐后汉尚记得滚瓜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
”李某顿时语塞,赫然而退。
『孔乙己』经典段落
孔乙己着喝酒而穿长衫一的人。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皱纹间时常夹些伤 痕;一部蓬的花白的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 有洗。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⑵ 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 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他不回 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
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
关于慢生活的名言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醉只在花前坐,酒醒还来花下眠。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别走太快,等一等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