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不公平事的诗词
1、《咏针》 清·文映江 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2、《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杂作》 明·董应举 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
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5、《白鹭》 宋·唐庚 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
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6、《聊斋》 你也反腐败,他也反腐败, 喜怒哀乐一起都到心头来。
奇也不必奇,怪也不必怪, 五子登科--总比两袖清风更可爱。
台前发宏论,幕后发邪财, 几分庄严、几分虚伪、几分坚定、几分徘徊、 此中奥妙,谁能解得开。
7、《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诗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
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9、《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0、《咏史》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原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居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11、《嘲鲁儒》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道上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滨。
12、《绝句》 唐·杜甫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13、《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描写“公平”的诗句有哪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
关于不公平的句子有哪些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怀才不遇、抑郁不平 杜牧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李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描写公平的诗句
想去想来只有二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本身世界就不是不公平的,也不可能公平。
其实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首先,没有人愿意来维持这个公平,其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再次,即使有人愿意也有这个能力,他也没有这个时间,把世上人一一称过。
所以就有了际遇这种说法。
因为同做一件事,有人直上青云,有人苦痛挣扎,使人长叹却又无奈,只能归之于际遇。
而有人对这不公平是极看不开的。
“豁达”二字易书难行。
所以庄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墨子著《非攻上》。
而刘基有《卖柑者言》。
附文:《庄子·胠箧》:偷钩的要处死,偷国家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
同样是偷,结果是天壤之别。
非攻《墨 子》现在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
这为什么呢
因为他损人利己。
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
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
因为他损人更多。
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
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这是什么原故呢
因为他损人更严重。
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现今天下君子,都知道这些事,说它们不义。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是义。
这能说知道义与不义的分别吗
杀一个人,说它不义,一定构成一个死罪了。
如果照这个说法类推下去,杀十个人,十倍不义,必定构成十个死罪了;杀一百个人,一百倍不义,必定构成一百个死罪了。
今天最不义的事,是进攻别国,却不知道反对,反而称赞它,说它义。
这是确实不知道进攻别国是不义的,所以把称赞的话记载下来传给后世。
如果知道它是不义的,那还有什么理由记载不义的事传给后世呢
现在有人在这里,见一点黑说是黑,见一片黑却说是白,那么一定以为这人是不知辩别黑白的了。
尝一点苦说苦,尝多了苦却说是甜,那么一定以为这个人是不知辩别苦甜的了。
今天干小的坏事,能够知道而且谴责它;干大的坏事,攻打别国,就不知道谴责,反而称赞它,说它义;这能说知道辨别义与不义吗
由此可知世上的君子,分辨义与不义是多么混乱啊。
卖柑者言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过冬夏也不腐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
放到市场上,卖十倍的价钱。
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我买了其中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得像破烂的棉絮。
我对此感到奇怪,问他说:“你卖给别人的柑橘,是将要用来装满在盛祭品的容器中,供奉神灵,还是招待宾客的吗
还是要炫耀它的外表用来迷惑傻瓜和瞎子的吗
你做这种欺骗人的事情实在是太过分了。
”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
我依靠这个用来养活自己。
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的要求吗
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只有我一个吗
你没有好好的思量啊。
现在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给出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
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样子像是朝廷中有本事的人,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
盗贼兴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白白地浪费国家粮食却不懂得羞耻。
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谁不是高大的外表,令人敬畏,显赫过人,值得效仿
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絮呢
现在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
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
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
因而借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综观三位先贤文章,你应该对公平有比较客观的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