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学校精神
明德小学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明理、立德,激励每一个学生自主发展,帮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发展目标:创建市县一流学校、创新明德品牌学校。
建设目标:“六个一流”(办学理念一流、教学设备一流,校园环境一流,校风学风一流,教师素质一流,教育教学质量一流)。
培养目标:培养明德创新的“五会”新人(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创新)发展策略:特色办学,科研兴校校训:明德、励志、博学、笃行校风:自主、和谐、活泼、进取教风:敬业、爱生、务实、创新学风:乐学、善思、勤奋、博采校训:明德、自立、励志、笃学校训:有学校训导,诫勉之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和境界。
它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凝炼和概括。
根据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以及办学方向,借鉴兄弟学校的提法,归纳为“明德、励志、博学、笃行”。
明德:明白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方方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做事。
教师要明德,就是要有高尚“师德”,“德高为师”。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献身教育,只有爱岗敬业,我们才能积极正确地面对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正确看待学校分配的工作。
也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其次要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神圣的爱。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徐悲鸿座右铭来历
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就是那一句著名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人们一直以为这句话是徐悲鸿本人说的。
其实,这是个误会。
这句话并不是悲鸿先生发明的,真正的发明者是曾经与悲鸿先生共过事的张祖芬先生。
若想了解张祖芬其人以及这句话的来历,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翻阅一下悲鸿先生的《悲鸿自述》就可以了。
该文曰:“年十九,先君去世,家无担石,弟妹众多,负债累累,念食指之浩繁,纵毁身其何济。
爰就近彭城中学,女子学校,及宜兴女子学校三校图画教授。
心烦虑乱,景迫神伤,遑遑焉逐韶华之逝,更无暇念及前途。
览爱父之遗容,只有啜泣。
时落落未与人交游。
而女子学校国文教授张先生祖芬者,独蒙青视,顾亦无杯酒之欢。
年余,终觉碌碌为教,无复生趣,乃思以工游沪,而学而食。
辞张先生。
先生手韩文全函,殷勤道珍重,曰:‘吾等为赡家计,以舌耕升斗,至老死,亦既定矣。
君盛年英锐,岂宜居此
曩察君负荷綦重,不能勖君行,而乱君意。
今君毅然去,他日所跻,正未可量也。
’又曰:‘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愿受鄙言,敬与君别。
’呜呼张君者,悲鸿入世第一次所遇之知己也。
”张祖芬所说的“鄙言”指的就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徐悲鸿先生将张祖芬引以为知己,并终身铭记着这句佳言,将它作为座右铭。
孟子的座右铭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不好,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
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天下人民就会归顺你了。
”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人们有句口头常言,都这样说‘天下国家’。
天下的根本在于国家,国家的根本在于家,家的根本在于个人。
”孟子曰:“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有了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一个家有了自己毁坏的因素,别人才能毁坏它;一个国家自己有了被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孟子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有预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份苛刻的诋毁。
”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离娄上)[译文] (孟子说:)“一个人(妨碍自己进步)的坏毛病,就在于他自满到老是喜欢当别人的老师。
”孟子曰:“不为已甚者。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是一个不会做过火的事的人。
”孟子曰:“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戎沐浴,则可以祀上帝。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离娄下)[译文] (孟子说:)“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不事生产)不管父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这,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
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求,太可悲了
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
弗思甚也。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
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
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告子上)[译文] (孟子说:)“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
不要因保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
只保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是真正的羞耻了。
”曹交问曰:“,有诸
”孟子曰:“然。
”(告子下)[译文] 曹交问道:“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说:“有的。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得着羞耻之心的。
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
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
人心亦皆有害。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尽心上)[译文] (孟子说:)“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
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
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
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的方法,这属于善道。
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守,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种而来耕别人的田——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孟子曰:“。
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尽心下)[译文] (孟子说:)“修养心性的办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
一个人如果欲望不多,他的善性虽然有点丧失,但不会多;一个人如果欲望很多,他的善性虽然有所保存,但是极少了。
”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校花谭宝莹
谭宝莹 身高:165CM 体重:45KG 才艺:无 昵称:暴力小宝 星座:天秤座 地区:广州生日:9月30日 学校:中山大学 专业:临床医学 爱好:拍照喜欢的颜色:紫、粉红、绿 喜欢的食品:蛋糕、朱古力、奶茶座右铭深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口头禅吓
哦。
全名:谭宝莹 身高:165CM 体重:45KG 才艺:无 昵称:暴力小宝 星座:天秤座 地区:广州生日:9月30日 学校:中山大学 专业:临床医学 爱好:拍照喜欢的颜色:紫、粉红、绿 喜欢的食品:蛋糕、朱古力、奶茶座右铭深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口头禅吓
哦。
全名:谭宝莹 身高:165CM 体重:45KG 才艺:无 昵称:暴力小宝 星座:天秤座 地区:广州生日:9月30日 学校:中山大学 专业:临床医学 爱好:拍照喜欢的颜色:紫、粉红、绿 喜欢的食品:蛋糕、朱古力、奶茶座右铭深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口头禅吓
哦。
处事圆滑的人
一个光圆滑的人;没有一点;慢慢的朋友们会疏远他的;有真实;没滑的话;这个人的生活会很艰难;辛苦烦恼会伴他一生的很重要,找工作回答问题要是不够圆滑、拐弯很吃亏的;人不要刻意去真实,也不要刻意去学圆滑,顺其自然就好。
丁远峙先生所著的《方与圆》,我读过好几遍了,现在翻阅起来还是倍感亲切,他举例贴切,耐人寻味,将人的心理活动浅显地剖析出来,觉得是一本年轻人值得一读的好书。
此书从清朝的铜钱形状——“内方外圆”引入做人的道理。
方,就是做人的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
圆,就是处世老练,圆通,善用技巧。
正如人走路,直走不行,就可以绕过去。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就像生铁一样,一拗就容易断;但一个人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久而久之,谁还愿与这种人打交道呢
从而揭示出做人必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而内方的道理。
“方”的确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人的外在是内在的一种反映,内心没有的东西,外表就无法显露;内心有了,外在自然而然就表现出来。
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能杰出;人的内心美好,气质才会美好。
人的气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内在品质决定。
正如军队,做参谋的,只需要有计谋,但起决定作用的司令官,却要有威望、魄力、具备优秀的品质。
对人生而言,技巧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决定人生成败的却是品质。
“圆”是处世之道,有位记者向香港著名歌星邝美云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很差,你是否很笨
”个问题的确棘手,可邝美云的回答却发人深思。
邝美云是这样回答的:“注意到没有,读书时成绩一流的人毕业后干什么
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成绩二流的干什么呢
他们中很多人却当了那些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
” 成绩一流的打工,成绩二流的却当老板,为何如此
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之道。
一个人的成功主要依靠什么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善于为人处世,会有效说话,推销自己。
如幸福的家庭并不一定是妻子貌美如花,丈夫英俊潇洒,幸福的家庭正在于双方彼此尊重体谅,关系融洽和谐。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曾这样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依靠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你对邻居说:“我家有一盆花,你帮我修剪一下吧
”邻居可能不会乐意帮你。
但如果你换一种说法;“我发现你家的花修剪得特别漂亮,你在这方面造诣很高,我家有一盆花,你能不能教教我,看怎么剪才漂亮
“对方一定就会高高兴兴地帮你剪花了。
同样一件事情,说话的方法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截然不同。
这就是技巧的作用。
一个人失去金钱,损失甚少;一个人丧失健康,损失甚多;一个人失去勇气,则失去一切。
从前,有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了聪明的大臣,给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古今智慧录》,将世界上最聪明的思想留给子孙。
”这些聪明的大臣离开国王以后,工作了一段很长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洋洋12卷的巨作。
国王看了说:“各位先生,我相信这是古今智慧的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读不完。
把它浓缩一下吧
”这些聪明的大臣又进行了长期的努力工作,几经删减后,变成了一卷。
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
结果这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缩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则变为一句。
聪明的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
他说:“这真是古今智慧的结晶,我们全国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凝聚世界上最聪明思想的话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 我喜欢一个老人的故事。
有一次,几头猪跑了。
经过几年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甚至威胁经过那里的人。
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很想捕获它们,但这些猪却狡猾得很,从不上当。
一天,一个老人领着一匹拖着两轮车的毛驴,走进野猪出没的村庄。
车上装的是木料和谷粒。
老人告诉当地的居民说他要帮助他们捉野猪。
他们都嘲笑他,因为没有人相信老人能做那些猎人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又回到村庄,告诉居民,野猪已经被他关在山顶的围栏里。
居民奇怪地询问他是怎样捕捉它们的,他说:“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方。
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间放少许谷粒作为陷阱的诱热饵。
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过来,由老野猪带头开始在周围闻味道。
老野猪猛尝一口,其他野猪也跟着吃,这时我知道我能捕到它们了。
第二天我又多加一点谷粒,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版。
那块木板像幽灵一样,暂时吓退 了它们,但是白吃的午餐很有吸引力,所以不久之后,它们又回来吃了。
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了。
此后我要做的只是每天多树几块木板在谷粒周围,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
每次我加进一些东西,它们就会远离一阵子,但最后都会再来‘白吃午餐’。
围栏做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而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忌地走进围栏。
这时我就出其不意地把它们捕捉了。
”这就是白吃午餐的代价。
《方与圆》能帮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性,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的更好些。
近段时间由于某些事情的影响,我翻看了《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但此书理论多,实例少,很是枯燥,我就一直想找一本这方面的有实际事例的有趣味的书来看一看,正好我的一位朋友介绍给我看了《方与圆》一书,讲的就是人际方面的实际事例,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于是就认真翻看了一下。
看了以后,深感“外圆内方”的确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座右铭。
本书的作者丁远峙先生,毕业于师范学院物理系,教过书办过公司,现在还身为数家公司的常务董事及顾问,是将奋斗的理论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他的著作是全国最畅销的人文书,他的讲座感染了千百万人,深圳企业家协会、盐田港、联想集团以及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一些著名企业和大专院校都邀请作者举行过讲座,作者还在电台、电视台,举办过长期讲座,是目前最热门、最受欢迎的关于励志、人生方面的演讲大师。
《方与圆》一书全国发行量超过500万册,风靡港、澳、台及韩国。
那么《方与圆》给我什么样的启示呢
它没有使我由矮变高,但它改观了我的品质,帮助我深刻地认识人,认识社会,认识人生,教会我如何为人处世。
古训说的好:做人要“外圆内方”,即内要方正,外要圆通;既要有鲜明的棱角,又要有处世的技巧。
只有把握好这点,才算真正把握了自己的人生,从而走向成功。
《方与圆》一书讲述了一个人如何从加强自身的品质修养开始,通过灵活的处世技巧走向成功。
说来简单,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从小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要想成功,就要好好读书,知识就是力量。
于是我们努力地啃书本,拼命地去争第一。
但是《方与圆》却告诉我们:学校里成绩一流的毕业后可以做工程师、律师、医生,但成绩一般的却有可能成为他们的老板。
可能这其中就存在着一个近年来十分热门的IQ与EQ的问题,也就是教育学家们念念不忘的“第七名现象”,工作后,成功的往往不是那些在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同学,而是当年处于中上游的第七名左右的同学。
究其原因,正在于看谁掌握了成功所必需的品质和技巧。
优秀品质要具备的三要素:自信、勇气、热忱,这是立身之本。
首先自信是万事的保证,有了强烈的自信心,就会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底气十足,否则,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哪来成功可言
拿破仑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的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
其次是勇气。
“勇气,使你立于不败之地”。
勇气,就是敢做敢为,就是将计划付诸行动的一种胆识。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机会出现,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在于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
最后是热忱,就是要永远保持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狂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另外还有技巧,良好的技巧能让人在工作、生活中游刃有余。
每一天我们都在和人打交道,了解人性的各个方面,再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这是掌握技巧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刚出校门的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与其在社会的大浪淘沙中被动地磨去一身的棱角,还不如在刚开始就懂得自我调节,少走弯路。
通过阅读这本书,它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人性,把握人性的弱点,帮助我树立信心,建立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健康的心理。
正像书中所言,刻意改变自己去掌握某种技巧,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而优秀的品质才是人生成功的决定因素。
最后我想提醒我自己的是,每天对着镜子的时候多一些微笑,那么你看到的就是一个自信的,快乐的,充满活力的,在走向成功的自己。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是什么意思
详细一些。
【冯友兰自题联】 阐旧邦以辅新命; 极高明而道中庸。
——冯友兰集句自题座右铭 (此联约写于1987年。
时作者已92岁,视力与精力均已不济;但仍奋力向前,依靠助手完成《中国哲学中新编》。
“阐旧邦以辅新命”句,语出《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此句作者曾在《康有为‘公国上书’书后》中写道:“我把这两句诗简化为‘旧邦新命’。
这四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是作者平生志向。
“极高明而道中庸”句,语出《中庸》第27章:“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高明”,谓性格高亢明爽。
“中庸”,谓不偏叫中,不变叫庸。
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此句为作者平生追求之境界。
此联集前人句,工稳自然,而恰切地描绘作者之形象,极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