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中山先生座右铭

中山先生座右铭

时间:2016-12-31 18:54

攻城不怕坚,攻书莫愄难下一句是什么

心中的  位于广州市旁的,是一座妇孺皆知的建筑物,它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而筹资兴建的。

纪念堂座落于中山先生当年的总统府旧址上,动工于1929年,完工于1931年。

  今年是中山先生离开我们80周年。

不久前有幸到了广州市,我定要去瞻仰。

也许是我心情格外激动,去得太早的缘故,整个纪念堂内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中山先生高大的塑像耸立在纪念堂的中央。

从中山先生炯炯的目光中,映现出了一代伟人依旧那么深邃、执着,依旧那么刚毅、坚定,依旧那么沉稳、自信,仿佛不推翻旧的封建王朝,不,不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就永不闭目之势。

  就是这位中山先生,他唤醒民众推翻了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有着央央四万万人口的大国里,消灭了皇帝,使中华民族从此结束了封建社会。

的丰功伟绩和不朽的壮举,不是能用文字、用歌声、用艺术书写得了的,赞誉得了的。

它唤醒了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众的觉醒。

这具雄狮,虽然醒得晚了一些,今天,她终于可以向全世界发出一个声音:“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为了中国人民能站起来,早在19世纪,前往海外学习医术的,就开始接触革命真理,团结大批爱国华侨和知识分子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了具有完全革命倾向的组织。

1905年又在基础上,联合其他团体成立了,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十六字作为组织的行动纲领。

孙中山先生被选举为“总理”。

从此中国的有了新的纪元。

中山先生曾多次前往诸多地方游说爱国的华侨慷慨解囊支持革命,团结爱国民众参加革命,为推翻满清王朝进行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一批批的民族精英为夺取政权,建立共和,倒在了清朝政府鹰犬的屠刀和枪口下。

……秋瑾血洒、在安庆英勇就义、林觉民等七十二英烈的忠魂长眠在黄花岗上……然而又一批批仁人志士蔡锷、李烈钧、廖仲凯、吴玉章又踏着烈士的血迹加入到了同盟会的旗帜下,为追求救国真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英勇抗争。

  辛亥革命的那一声枪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强烈的声道、最响亮的音符,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了封建王朝对中华民族的统治,唤醒了全中国人民也震憾了全世界。

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天地,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才有了在世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政治大国地位,才有了遇到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可以摇摇手说“ON”。

  中山纪念堂这座既富丽堂皇、又外观庄严宏伟的建筑物,几十年来,成了人们到广州的必去之处,成了人民纪念、谒拜、敬仰中山先生的地方,也成了广州市大型集会和演出的重要场所。

来到这里的人们,无不会用各种方式对这位心中永远敬佩的革命先行者致以崇高的礼节和深深的怀念,中山先生已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作为一位政治家,中山先生算是早殁了,不算长的生命是如此的丰硕,不算高的个子是那样的伟大,不算英俊的相貌竞深受那么多的人崇拜。

他的英年早逝哭伤了多少人,他手书的“天下为公”有多少人作为座右铭,他最早提出“振兴中华”唤醒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优秀子孙。

  如今,中山先生的生命终止已80年了,这是中华民族最不幸的休止符和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

中山先生的英灵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用毕生韶华凝聚的“振兴中华”声音,依旧在祖国的大地上回荡,永远铭刻在世界中华儿女的心中。

  望着这具有浓厚民族特色、气势恢宏的纪念堂,在红的花、绿的树、青的草、蓝天白云和渐渐游人如织映衬下,显得格外亲切、有序。

用铜材铸造而成的中山先生铜像,他高昂着的头颅,左手叉着腰,右手坚定的扶着拐杖支撑着大地,身穿风衣,是那么潇洒之极,他仿佛在发表一段演讲,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不再会屈服外来列强的坚船利炮,伟大的中华民族定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求,三个历史问题的答案,急。

1、主要是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而当时世界潮流是民主政治。

2、民族精神的存在3、以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共的表现就可以答出来,这种题不会不应该。

中山陵简介

中山陵景区  南京中山陵景区,金陵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屹立在城东郊,是宁镇山脉中支的主峰。

东西长7千米,南北最宽处4千米,周围绵延10余千米。

巍巍钟山,青松翠柏汇成浩瀚林海,其间掩映着两百多处名胜古迹。

  钟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主要景区有: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梅花山、灵谷寺景区、紫金山天文台、中山植物园、北极阁气象台、鸡鸣寺等,还包括玄武湖、环湖的富贵山、九华山、小红山和城墙、城堡,这里集中了28处市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原名总理陵园,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依山而筑,坐北朝南,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岗峦前列,屏障后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于1929年6月1日奉安于此。

墓地全局呈警钟形图案 ,其中祭堂为仿宫殿式的建筑,建有三道拱门,门楣上刻有“民族,民权,民生”横额。

祭堂内放置孙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建国大纲》全文。

  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

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

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当时,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

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

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

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

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

  祭堂为中山陵主体建筑,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高29米,长30米,宽25米,祭堂南面三座拱门为镂花紫铜双扉,门额上分别刻有:民族、民权、民生。

中门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直额。

祭堂中央供奉中山先生坐像,出自法国雕塑家保罗.朗特斯基之手,底座镌刻六幅浮雕,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的写照。

  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

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

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 横额。

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

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

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

墓穴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中山陵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

音乐台、光化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仰止亭、中山书院,等纪念性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不仅寄托了海内外捐赠者对孙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缅怀之情,而且都是建筑名家之杰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整个景区面积约31.1万平方米。

以天下为己任是孙中山说的吗?

是的,这句话是中山先生的终生座右铭

材料一图1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当时世界潮流是民主政治。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